x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电梯标准化安全管理手册_第1页
x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电梯标准化安全管理手册_第2页
x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电梯标准化安全管理手册_第3页
x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电梯标准化安全管理手册_第4页
x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电梯标准化安全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种设备标准化管理手册东光县XXX服务有限公司编制二O一五年八月说明本手册的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中有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使用规定的要求为基础,旨在促进本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落实本单位主体责任,提高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水平,统筹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建标立章,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本手册将根据企业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设备使用情况,将对手册中的内容进行定期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二一五年X月XX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总则一、管理标准化目的建立管理有序、职责清晰、体系成熟、循环完善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确保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正常运作。二、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定义的特种设备三、管理标准化要求1、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组织架构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领导小组,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架构,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等。2、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责任体系明确部门及机构职责,明确人员及岗位职责,签订责任文书,建立安全责任调查及追究机制等。3、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包括使用单位管理制度及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落实各种记录,进行风险评价等。4、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持续改进机制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自我评价,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标准化评价,根据评价之结果进行安全管理标准化的改进等。5、其它要求目录第一章特种设备名词术语11特种设备的定义112特种设备常用术语定义1第二章文件类(构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责任体系)21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员任命的通知342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承诺书523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624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724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书1724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书2825各部门年度安全工作计划91026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决定1127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1228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职责(上墙悬挂)1329特种设备档案管理部门职责13210特种设备岗位培训教育部门职责14211各级人员安全职责年度考核记录表15212安全投入费用台帐16213作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证明件17214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目录18第三章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构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制度体系及安全风险评价体系)3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上墙悬挂)193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上墙悬挂)2033特种设备安全教育人员岗位职责2034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2135特种设备安全会议制度2136安全责任制度2237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338特种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233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24310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25311特种设备相关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26312特种设备意外事件和事故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27313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27314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28315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28316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评审和修订管理制度2930317电梯安全操作规程31318限速器定期检验记录32319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记录33320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汇总表34321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记录35322特种设备设备安全检查记录表36323特种设备应急演练记录3732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分表3832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存在问题整改记录表39326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流程图(上墙悬挂)40327使用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年度评审记录41328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登记表42329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4347第四章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单位负责人签发,上墙悬挂)4841电梯作业人员手则494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职责5043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人员职责5144电梯常规检查制度5245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制度5346定期报检制度5447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5548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5649技术档案管理制度57410电梯钥匙管理制度58附件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请表59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6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6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6269限速器管理台账70第一章特种设备名词术语11特种设备的定义11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112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12特种设备常用术语定义121安全保护装置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机电产品上,用于控制位置、速度、防止坠落的装置,通常是指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制动器、限位装置、安全带(压杠)、门锁及其连锁装置等。12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是指含有材料、部件质量和产品重要性能指标的证明文件、检验数据文件以及产品竣工图纸。123监督检验是指在特种设备制造或者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中,在生产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对生产单位进行的制造或者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进行的过程监督和验证性检验,属于强制性的法定检验。124监督检验合格证明是指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监督检验后,对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产品出具的合格证明文件。125定期检验是指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周期,对在用的特种设备实施的检验,以及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的校验或者检定,属于强制性的法定检验。12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127改造机电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改造是指改变原特种设备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变更的业务。128重大维修机电类特种设备重大维修是指需要通过拆卸或者更新主要受力结构部件才能完成的修理业务,亦包括对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修理的业务,但大修后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不应变更。129维护保养对特种设备进行的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日常性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其中清洁、润滑不包括部件的解体,调整只限于不会改变任何安全性能参数的调整。1210严重事故隐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严重事故隐患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使用的特种设备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的;使用应当予以报废的特种设备或者不符合规定参数范围的特种设备的;使用超期未检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整改而未予整改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第二章文件类(构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责任体系)21东光县XXX有限公司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员任命的通知各部门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和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经单位研究,决定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作如下任命安全负责人XXX安全负责人为本单位第一责任人,本任命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二一五年八月一日东光县XXXX有限公司文件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员任命的通知各部门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经单位研究,决定任命XXX为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负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东光县XXX服务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八月一日2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承诺书特种设备是具有较大危险性的特殊设备,特种设备的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作为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主体责任人,搞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使用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规范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本单位特作出以下承诺1、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全面负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各级责任人员。2、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都必须取得使用登记证。确保合法使用,停用或报废特种设备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3、不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检验要求。4、保证本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按相关要求自行或委托相关机构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设备安全作业知识。5、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按要求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6、建立特种设备台帐,逐台按要求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并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7、保证所使用的特种设备都由取得许可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生产,电梯由取得许可的电梯单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8、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日常维护保养,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再重新投入使用。9、电梯在每日投入使用前,都要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将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10、建立远程监控系统,逐步完善电梯安全风险控制体系。11、履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自觉接受特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安全监察,并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整改,消除各隐患后再投入使用。法人(负责人)签字使用单位(盖章)联系电话23安全方针和目标(一)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持续发展。”(二)工作目标1、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率为零2、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和定期检验率1003、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4、安全隐患整改率为10024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241东光县XXX服务有限公司二O一五年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书甲方XXX法定代表人乙方XXX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为进一步加强我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和资产安全,保障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甲方与乙方签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书。双方职责如下一、甲方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专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甲方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工作全面负责。二、甲方必须制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对本单位使用的所有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才能上岗。制订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对各设备、容器进行检查,确保能正常运行。三、按国家有关规定,甲方要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配置适量的安全防护装置、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等,并要定期维修,确保设施器材与装置完好。四、乙方,要带头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本单位一切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五、作为特种设备一线管理者,乙方必须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每天要定时巡查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应操作规程,发现违章操作立即指正,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六、乙方要对单位的特种设备管理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并积极与监督部门沟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安全。七、乙方绝对不能向上隐瞒单位内发生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考核与奖惩单位规定一般情况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季度考核和年考核,一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责任事故的予以奖励。若一年内发生一起一般性责任事故,扣除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年度奖并进行检讨总结、留岗试用;发生两起责任事故,撤销职务,扣除年终奖金,并视事故的影响程度追究相应的其他责任。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后生效。甲方乙方日期日期242东光县XXX服务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书甲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乙方(作业人员)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的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和资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安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由甲方与乙方签订安全责任书。双方职责如下一、甲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要求和督促本单位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二、甲方必须带头宣传贯彻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三、编制特种设备年度检验计划,与法定检验机构联系检验事宜。确保特种设备在有效期内使用。四、甲方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考核。五、甲方对作业人员报告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要立即落实整改。六、乙方作业人员,要在单位带头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单位一切的安全规章制度。七、乙方必须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每天要执行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认真填写每班操作记录。八、乙方有义务督促单位领导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检,附件按时校验。九、乙方在作业时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向甲方报告。十、乙方绝对不能向上隐瞒,发生的无论大小事故,否则立即开除。考核与奖惩单位规定一般情况对作业人员进行季度考核和年考核,若在一季度内未发现违规操作的,发奖金50元,作为季安全奖;一年内未发现违规操作的,则奖励500元作为年度安全奖。若一年内发生一起一般安全责任事故,立即开除,并视事故的影响程度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甲方乙方日期日期25东光县XXX服务有限公司安全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部门有关安全规定,强化监管,深化整治,夯实基础,细化责任,严格执行。以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推进安全,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安全工作计划范文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确保安全运行。二、控制目标无重大火灾或爆炸事故;无重大特种设备责任事故;无负主要责任的公共安全事故;无重伤事故。三、工作要点(一)进一步促进安全,实施装置和过程的安全性配置改造,提高安全水平。1、进一步完善工艺措施安全性以及极限操作的评估机制,从危险操作着手,抓好平稳操作,逐渐树立系统的平衡操作观念,并进行改进。2、继续深化以消灭危险源为目标,把循环经济和节能运行与安全运行相结合。3、设备管理部门保证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按期检验,并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对检验为有缺陷的设备要及时停用或降级监护使用,并有计划地更换相应的设备或管线。4、加强现场规范管理,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二)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完善安全组织和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并保障有效实施。1、进一步完善安全目标责任制管理,完善风险奖励制度。进一步细化安全目标考核办法(分解到经济责任制、风险奖励),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2、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完善风险评价组织,加强作业活动的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切实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对重大风险要制定风险削减计划并予以落实(过程改进),确保作业活动的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实现管理承诺,保持体系持续合规、有效运行。3、认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工作,对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范完善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台帐,按时完成、改进各项工作,争取实现达标验收。4、认真贯彻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5、严格执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强化各项监控措施,确保重大危险源安全平稳运行。并深入开展消除危险源的工作。6、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保证安全所必须的投入,做到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得到真正落实。7、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认真抓好危险作业的管理,加大监护力度,节假日和特殊时期作业单位领导必须坚持值班,确保安全。8、合理进行工作安排,加强协调、沟通,抓好交叉作业、工作变动时段的管理。9、严格执行各级人员管理制度,加强检修管理。东光县XXX服务有限公司文件27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决定各部门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落实单位主体责任,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民和财产安全,经单位研究决定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由XXX担任。望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和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为单位的安全管理共同努力。二一五年八月一日28东光县XXX服务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29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职责公司法人XXX安全负责人XXX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XXX档案管理责任人XXX安全教育责任人XXX设备维修人员XXX设备日常检查负责人XXX值班人员XXX兼职安全员、消防员XXX后勤负责人XXX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2、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3、传达、贯彻上级部门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工作布置。4、具体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5、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等管理工作。6、具体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应急预案的演练;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工作。210特种设备档案管理部门职责1、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2、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年度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3、人员档案以及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等文件。211特种设备岗位培训教育部门职责1、抓好对新工人进行本单位前的安全教育,让其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危险性的设备或场所。2、制订年度培训教育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岗位作业人员参加质监部门的取证和换证培训学习。3、确保各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准许上岗。4、安排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四年复审一次。5、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和名册。6、对职工进行经常的安全教育,坚持每月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学习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事故安全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212各级人员安全职责年度考核记录表考核时间被考核人考核人总评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年限所在部门所在岗位本年度履行安全职责完成状况(必须本人填写)本年度上级安排其他职责任务完成状况(必须本人填写)年度工作总结(必须本人填写)本人自我水平评价优秀()良好()需改进()不足()是否申请升职()是否申请转岗()本人工作业绩、态度或能力考核评价(由考核人填写)履行安全职责考核等级优秀()良好()需改进()不足()操行品德考核等级优秀()良好()需改进()不足()纪律考核等级优秀()良好()需改进()不足()工作效率考核等级优秀()良好()需改进()不足()业绩贡献考核等级优秀()良好()需改进()不足()业务能力考核等级优秀()良好()需改进()不足()工作态度考核等级优秀()良好()需改进()不足()设备操作水平考核等级优秀()良好()需改进()不足()213安全投入费用台帐序号使用部门项目名称金额经办人备注1工程部电梯年检费2工程部维保费214作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证明件215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目录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及安全风险评价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质检总局令第13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40号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1202号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省政府第一百一十五常务会议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质检总局第115号令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第116号令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TSGT7005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12009)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3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在安全领导小组、总经理的领导下,领导部门开展工作,全面履行部门安全职责。1、熟悉掌握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有关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并认真落实执行本单位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各项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全面了解、掌握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安全使用;建立特种设备台帐,主动申请检验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主动接受质监部门的安全监察。3、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重点特种设备和易发生事故设备重点监控,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及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必要时还应报告当地监管部门和政府。4、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安全技术培训,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花名册,安排持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二年复审一次,确保证件不过期、失效。5、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经常性开展演练。6、加强对安全管理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3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1、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岗位的特种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完好。2、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有关设备,不违章作业。3、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特种设备在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出现紧急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并及其报告领导。4、按时参加有关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会议,提高本人的业务技术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5、按照本单位的安排和布置,认真参加应急演练,提高本人特种设备应急反应能力。33特种设备安全教育人员岗位职责1、向本单位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具体传达国家最新安全及有关特种设备的政策、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2、及时向领导汇报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的精神要求,并通过书面形式传达至各部门。3、制定、完善各特种设备工种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4、督促检查本单位各台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记录(包括使用运行记录、维护保养记录、自行检查记录等)5、根据本单位登记在册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帐,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有效期,制定作业人员培训计划,报请主管领导审批后,与发证部门取得联系,及其进行复审。34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单位的组织纪律,保密觉悟要高,责任性要强2、确保本单位各设备的完好性,资料数据的可追踪,资料整齐,放置有序。3、负责整理、归档各部门移交档案的各类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4、做好档案借阅登记工作,注明借阅档案的名称、密级、借阅方式、数量、期限。5、为需要查阅利用档案的各部门提供档案原件查阅、复印工作;提供文献索引资料。6、依据国家统计和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本单位档案统计工作。7、外借单位特种设备资料需经单位领导批准35特种设备安全会议制度1、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各时期的安全情况,加强安全管理,积极主动地做好预防措施,确保安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会议制度,至少应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督促检查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工作。2、会议内容以特种设备安全为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了解特种设备的安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布置下一步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等工作。(2)学习特种设备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知识,传达上级部门的有关通知、文件精神。(3)通报特种设备违章违纪、先进事迹。不良现象和不安全行为。3、会议召集者在开会之前,应做好有关资料准备工作,会议上要讨论研究解决的问题应列出,重要会议会后要下发会议纪要36安全责任制度1、为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和资产安全。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要与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负责人签订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承诺书。2、作为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要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要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任命专、兼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协助管理特种设备日常安全工作。3、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要督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专、兼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做好以下工作1、组织制订本单位特种设备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各类特种设备操作规程;2、对本单位使用的所有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3、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才能上岗;4、定期对特种设备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4、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要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期间的投入,落实各类设备的定期检验、维修保养和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定期校验等工作的经费,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5、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负责人作为特种设备的一线管理者,要带头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6、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负责人要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每天定时巡查本部门使用的特种设备,督促职工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各自操作设备的操作规程,发现违章操作要立即指正,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处理。7、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负责人要对本部门的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献计献策,提出合建议和意见,并积极与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沟通,提高管理水平。8、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负责人绝对不得隐瞒本部门发生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有重要事故隐患要及时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37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向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具体传达国家最新安全及有关特种设备的政策、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2、及时向领导汇报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的精神要求,并通过书面形式传达至各部门。3、制定、完善各特种设备工种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4、督促检查本单位每台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记录(包括使用运行记录、维护保养记录、自行检查记录等)5、根据本单位登记在册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帐,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有效期,制定作业人员培训计划,报请主管领导审批后,与发证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进行复审。38特种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一、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要发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认真保养好设备。二、操作人员对岗位范围内的设备,必须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严格执行岗位的操作规程。三、严格按操作程序与规定步骤。设备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要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负荷,不准在设备运行时离开岗位。四、对岗位范围内设备严格巡回检查制度,切实做到“四勤(勤检查、勤观察、勤联系、勤调节)”。操作人员发现设备缺陷能处理的应主动进行处理,清除故障,一时处理不了的应及时报告检修。3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确保操作者本人和他人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单位每年制订培训教育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岗位作业人员参加质监部门的取证和换证培训学习。三、对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准许上岗。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四年复审一次。五、单位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和名册。310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本单位的设备安全检查工作,由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2、在检查中发现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并且上报本单位领导。3、对发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不按规定违规操作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批评教育。4、相关负责人及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的设备进行安全检查。5、对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检查出设备安全隐患的,按规定落实整改。6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的,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7对事故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应以书面形式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8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后还必须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311特种设备相关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的依据,是管好设备的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做好。1、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2、特种设备要有安全技术档案,并应逐台分别建档(一机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2)特种设备使用证、注册登记表(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设备重大维修修、改造的有关技术文件;(7)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3、安全技术档案必须齐、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4、单位档案保管员负责保管和供应单位图纸、技术资料。5、设备迁移或报废,其档案均随设备调拨,设备报废后,首先向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然后档案由单位档案保管员封存。312特种设备意外事件和事故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1特种设备发生意外事件或事故应按国家规定,及时报告有关人员或部门,发生事故后,应当立即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确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小组成员,并报单位领导批准,小组成员必须包括一名单位的行政领导,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3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小组成员都必须参加。4应急演练内容、时间、排险方法、急救预案由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拟定,行政领导批准后实施。5演练结束后,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将该次演练的情况作书面记录,并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在下次演习中进行调整、修改。313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一、工作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之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据实报告,依法追究事故责任,事故造成损害的,事故责任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2、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质检总局令第115号。二、工作要求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2、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情况和鉴定结果,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进行事故处理。4、事故处理后,方可由具备修理资格的单位进行修理。314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一、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二、特种设备和所属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限速器等),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检验合格后再投入使用。三、在定期检验前,要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协调好检测时间,及时对设备采取措施(如停用)并作好清洁工作,顺利完成设备定验,确保安全。四、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时间根据上次的设备检验报告确定。五、定期检验报告要有专人保管,随时备查。315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1、不设置特种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禁区”,自觉接受监督管理;2、自觉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3、自觉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对特种设备的调查和现场安全监察;4、及时反映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邀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指导,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5、积极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如实反映实际情况;6、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到位。待事故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316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评审和修订管理的制度1、目的为了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管理、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单位范围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的评审和修订。3、职责编制本部门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由主要负责人批准。4、控制程序41评审和修订的时机和频次41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在官方媒体公布或通过文件精神时。412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或其他部门发放安全管理相关文件、通知时。413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相关人员岗位职责进行修订。42评审和修订421制度评审和修订的原则。4211制度评审的内容包括目的、适用范围、术语、责任、控制要点及方法,相关文件、相关记录。4212注意制度评审意见的建设性,不仅要找出制度制定、执行中的漏洞,更关键的是要提出客观、科学的建设性意见,要体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4213注意制度评审的科学性。评审组成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评审,完善制度。422评审组根据评审结果对单位相关制度出具修订草案,提交单位主管领导审批。423公司领导审批后,评审组将相关制度制定成册,并下发各部门组织实施。317电梯安全操作规程1、在开启电梯厅门进入轿厢之前,必须先确认轿厢是否停在该层。2、每日开始工作前,须将电梯上、下行驶数次,检查有无异常现象。检查清理厅、轿门地坎有无异物。3、轿厢运载的物品不得超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装运时,需经保安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4、电梯出现故障,应停止运行,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5、运载的物品应尽可能稳妥地放在轿厢中间,避免在运行中倾倒。禁止采用开启轿厢顶部安全窗,轿厢安全门的方法装运超长物件。6、电梯操作人员应劝告他人勿乘载货电梯。7、当电梯使用完毕后,电梯操作工应将轿厢停于基层,并将操纵盘上开关全部断开,关闭厅轿门。8、电梯检修时,应在厅门处挂“电梯检修停止运行”警示牌。9、打扫机房设备卫生时,必须在专人监护下进行。10、不得将电梯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318限速器定期检验记录安全附件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所属特种设备名称(型号)所属特种设备出厂编号安全附件安装位置使用状态定期检验记录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检验情况记录检(校)验报告编号检验结论检验单位检验员备注319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记录设备注册代码使用证编号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单位内部编号投用日期安装地址使用状态定期检验记录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检验情况记录检验报告编号检验结论检验单位检验员备注注检验情况中备注栏为检验结论不合格或整改后运行的补充,应填写时间整改到位。320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汇总表序号设备档案名称设备编号档案号备注12345678910档案管理说明每台特种设备的档案资料最基本内容包括四项,一是随机出厂资料,二是特种设备使用证,三是定期检验报告。四是维修保养记录。原则上每台特种设备档案应该单独建档,有专人负责保管。321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时间设备名称维修保养内容维修保养单位备注322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记录表被检查设备检查人员检查项目设备的定期检验情况、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附件校验情况、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落实情况等检查结论检查人员签字年月日改正措施落实人签字年月日323特种设备应急演练记录演练时间总指挥参加人员演练目的当电梯发生困人时,让救援队伍了解,救援过程演练过程电梯停电把乘客关在楼楼之间,乘客按向监控室电话,值班人接通电话告知乘客不惊慌,等待我们救援,救援人员到达电梯机房,先把总电源关掉,拿起盘车轮,把盘车轮放到曳引机盘车位置,用松闸杆,松开抱闸,两人转动盘车轮,使电梯缓慢向上,或向下运行,直到看到钢丝绳上的平层记号,再对照平层记号图,确定电梯在层楼,在到层楼用电梯专用三角钥匙,插入厅门三角钥匙孔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把厅门和轿门打开,放出乘客。总结评价32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分表序号评价项目标准分实得分备注1主要负责人责任102分管负责人责任103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25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205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206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07职责、制度更新,法律、法规、规范、文件收集,安全信息获取和学习贯彻落实情况等308使用登记和变更管理159对分包方的管理1010报检、定检3011租赁特种设备管理512重要特种设备、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与控制2513应急准备与响应3514事故处理1515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2016安保,第三者责任保障10小计实得分空项分32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存在问题整改记录表使用单位名称地址法人代表联系电话传真存在问题整改内容整改情况整改后得分评价总分评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评价结果评价单位评价小组签名注、评价单位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监督管理机构。XXXXXXXXXXXXX中控室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检局赵局长1393177961人员救治工程抢险划定警戒应急恢复现场清理现场调查善后处理应急总结培训教育预防措施内部处理上报材料目击者326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流程图327使用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年度评审记录时间说明评审人员对单位突发情况发生时,对1组织形式;2按照预案程序的掌握;3专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抢救,灭灾,减少次生灾害的熟练程度;4对特种设备潜在危害和事故突发性等方面进行评审。参评人评审的内容及符合预案的条件组织队伍应急救援的表现应急救援的综合评价328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登记表登记人序号设备名称型号、编号隐患情况整改情况329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为了保障电梯乘客在乘电梯出现紧急情况困人、开门运行、溜梯、冲顶、夹人和伤人等时能够得到及时解救,帮助乘客应对电梯紧急情况,避免因恐慌、非理性操作而导致伤亡事故,最大限度的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特制定本单位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机构设置本单位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总指挥XXX副总指挥XXXX现场救援小组由各安装、维修班组人员兼职组成。组长由XXX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指挥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二、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1、指挥部职责(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2、现场指挥长的主要职责(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3、副指挥长的职责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4、现场救援组的职责(1)抢救现场伤员;(2)抢救现场物资;(3)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三、根据我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电梯管理人员,落实每台电梯的责任人,配置必备的专业救助工具及24小时不间断的通讯设备。四、电梯发生异常情况,立即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同时由本单位专业人员先行实施力所能及的处理,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当指挥专业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助。五、电梯应当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电梯应急预案的演练,并通过在电梯轿厢内张贴使用标识、警示标志、应急联系方式及注意事项等方式,宣传电梯安全使用常识。六、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接报电梯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1)值班人员发现所管理的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或接到求助信号后,应当立即通知本单位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同时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2)值班人员应用电梯配置的通讯对讲系统或其他可行方式,详细告知电梯轿厢内被困乘客应注意的事项。(3)值班人员应当了解电梯轿厢所停楼层的位置、被困人数、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险因素等情况,如有紧急情况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4)本单位电梯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可先行实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难,应当配合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实施救援。七、乘客在电梯轿厢被困时的解救程序(1)当发生电梯困人事故时,机房应急人员马上到达故障电梯轿厢的位置,与被困乘客取得联系,请其保持镇静,不要惊慌,静待救援,并交代被困乘客不可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轿厢外,轿厢处于半开闭状态,救援人员应设法先将轿门完全关闭。(2)电梯机房应急人员切断电梯主电源,防止电梯意外启动,但必须保留轿厢照明。(3)按规定当电梯停在距某厅门平层位置约50范围的位置时,应急救授人员才可以在该平层的厅门外使用的厅门机械钥匙开厅门,并用手拉开轿厢门,然后协助乘客撤离轿厢。(4)当电梯停在非上述位置时,电梯机房应急人员必须用机械的移动轿厢救人,具体步骤如下1、轿门应操持关闭,如轿门已在半开闭或被拉开,则要求客观把轿门手动关上,并利用机房电梯应急专用电话告知被困乘客轿厢会移动,要求他们静待轿内,不要乱动。2、拆去曳引电动机轴尾罩盖,将盘车旋柄装上。3、两人把持盘车旋柄,防止电梯在机械松抱闸时意外或快速地移动,然后另一个人采用机械方法一撬一放地松抱闸,注意当轿厢移动时,才可松开抱闸,否则应马上停止松抱闸动作。4、按正确方向使轿厢断续地缓慢地移动到平层的15位置上。5、当电梯未超出顶层(或底层)平层位置时,则应向底层(或顶层)方向移动电梯,必要时利用盘车旋柄盘动电梯。(5)使抱闸恢复正常,然后在层站对应厅门外用机械钥匙打开轿门,协助乘客离开轿厢,防止乘客跌伤。(6)重新将电梯厅门、轿厢门关好;(7)在电梯出入口处设置禁用电梯的指示牌。八、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善后处理工作(1)如有乘客重伤,应当按事故报告程序进行紧急事故报告。(2)向乘客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调查电梯故障原因,协助做好相关的取证工作。(3)如属电梯故障所致,应当督促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尽快检查并修复。(4)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故障及事故情况汇报资料。九、紧急状态时对电梯的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