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手机短信广告发展初探开题报告及任务书.doc_第1页
我国手机短信广告发展初探开题报告及任务书.doc_第2页
我国手机短信广告发展初探开题报告及任务书.doc_第3页
我国手机短信广告发展初探开题报告及任务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我国手机短信广告发展初探学生姓名周美玲专业电子商务指导教师叶绍义1.选题目的和意义:目前,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世界首位,并且还在以每月500万门的速度增长。据统计,中国的手机总数(包括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现已达到4亿,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不言而喻。随着手机的普及,一种新的广告媒体“手机短信广告”脱颖而出,它与传统的广告媒体、推销方式相比较,短信广告这一新媒体概念已被商界誉为“最具有前景的媒体”,被证明有着非常显著的优越性。但与手机新闻相比,短信广告资源却没有真正很好地开发利用。通过本文,我希望一方面使广告主与广告受众(即用户)对手机广告这种新兴广告有深层次的认识,从而快速提升他们对手机短信广告的认知度;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专业研究人员的关注,挖掘出手机短信广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醒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出有效的法律法规,引导广告主、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者真正很好地开发利用手机短信广告资源,创造企业更大的利益。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在成熟的欧洲无线通讯市场,手机短信市场推广这一新兴市场已经初露端倪。根据公司的调查,250家被访直销企业中,有21%的企业偶尔使用手机短信作为促销形式,12%的企业曾经使用过手机短信促销,5%的企业计划在2003年开始展开经常性的手机短信促销。在日本,早在2002年,Dentsu,NTTDoCoMo和ActiveSky便开始了手机广告的运作,由广告公司、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服务提供商三方推动手机广告的发展。日本第三大电信业者日本J-Phone也与网络广告公司CyberCommunications合资成立名为JapanMobileCommunications(J-Mobile),目标在于将企业的广告登在J-Phone手机可以进入的网站上。根据2002年估计数据,2002年日本手机广告市场规模已较前一年倍增达50亿日圆。日本电通公司乐观预估2003年手机广告市场规模将近8亿至90亿日圆。许多大企业也开始尝试在电视、报纸媒体以外,同步运用手机刊登广告,以吸引年轻消费族群。逐渐正视到手机广告行销效益的企业主已从手机铃声、游戏业者扩大到食品、饮料、家庭用品、金融机构等其它广告主。在印度,由于PC相对手机的普及不够,通过SMS/MMS付费的手机广告有和非常快的发展,2002年曾以每月新增400,000的订阅用户的速度增长。甚至有人预言,在印度到2004年MAd(MobileAdvertising)的规模将超过网络广告规模。而在中国,其实短信广告的商机早已凸现,最早要从2002年就开始出现办假证件、卖假发票的短信,一度成为手机用户厌恶、公安部门头痛、通信部门无奈的猖獗虚假广告。四年过去了,手机销售依然火暴,短信数量节节攀高,功能日益齐全,可是短信广告发展却停滞不前,到现在依然没有发挥自身优势。3.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手机短信广告的定义和市场前景,然后概括手机短信广告的特点及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手机短信广告的潜在用户庞大,手机短信广告分布的可控制性,手机短信广告媒体的贴身性,手机短信广告发送的即时性,手机短信广告的个性化,手机短信广告的互动性。再者分别介绍了手机短信广告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手机短信广告在中国的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户对手机短信广告接受度低,技术手段有限,手机短信广告的资费收取方式难以确定,缺乏相关政策和监督管理,手机短信信息容量有限,广告主不合法或低效用的运用手机短信广告,手机运营商消极对待广告发布规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预测手机短信广告在中国的发展。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1)到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资料2)到电子图书阅览室查阅大量中文国内期刊3)上网查阅大量当前该课题的前沿研究文章1加里西尔弗曼(GarySilverman):手机广告风头将盖过电视广告商需适应新的载体,载国际金融报2005年04月12日2蔺玉红、刘冰:手机短信广告亟须整治,载光明日报2005年4月21日3李凌:对短信广告发展的设想,载青年记者2006年第16期4刘书文:手机广告在中国的发展初探,2004年11月,Online:http:/.5手机广告短信管理不容忽视,载石狮日报2006年10月04日6袁雨飞等:移动商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279页。7朱海松:无线营销:第五媒体的互动适应性,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年6月版8朱海松: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广东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