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劳损_第1页
腰骶部劳损_第2页
腰骶部劳损_第3页
腰骶部劳损_第4页
腰骶部劳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骶部劳损,LOREM IPSUM DOLOR,1,腰骶部劳损,腰骶部劳损是指骶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积累性损伤,临床以腰痛或腰骶部疼痛,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能缓解的一组综合症候群。本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属中医“腰痛病”范畴。,2,应用解剖,1腰骶关节由第5腰椎与第1骶椎构成,是人体脊椎结构的枢纽。其解剖结构有以下一是处于生理前凸的腰椎与生理后凸的骶椎交接处,其载荷应力最大,容易发生损伤。二是活动灵活的腰椎与髂骨支撑同定的骶骨组成关节,动与不动的关节最易产生劳损。,三是第5腰椎下关节突和骶椎上关节突的方向各不相同,呈矢状面平行时,则脊柱前后屈伸、侧弯和旋转灵活,不容易损伤;呈额状面平行时,脊柱的侧弯和旋转受限,容易发生损伤;两侧关节 不对称时,活动方向和范围不协调,容易发生劳损。四是来自躯干的全部重量凭借骶骨分载于下肢,而骶骨呈倒三角不稳定形态,容易产生劳损。,3,2腰骶角与弦弧距正常情况下腰骶角为34,弦弧距为1822mm。当躯干上身重力持续作用于腰骶部时,则人体为适应承重应力,被迫以腰骶角及弦弧距来适应承重,易导致腰骶部稳定性变差,引起腰骶部劳损。,4,3先天性畸形腰骶部是先天性畸形的好发部位,常见的有骶椎隐裂、第5腰椎隐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第5腰椎横突肥大与骶骨形成假关节等。,。国外有资料报道脊柱隐裂的发生率为18.6%,国内资料报道为18.2%0由于腰骶椎先天性缺陷,使韧带肌肉附着部分减弱腰骶部受力不平衡,引起损伤性关节炎,是腰骶部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5,【病因病机】,1 姿势不当或急慢性损伤容易导致腰骶部关节、韧带、肌肉肌肌腱等软组的损伤。2弧度改变过度肥胖、怀孕,腹部重量增加人体重心前移使腰椎前凸增大,3先天性缺陷引起的腰骶部劳损的特点是:青春发育期不会有疼痛,在某次腰部损伤后即出现腰痛,并呈持续性慢性腰骶痛。4劳损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此外,腰部急性损伤失治,慢性腰肌劳损,风寒湿邪侵袭,也是导致腰骶劳损的原因之一。,6,中医认为,多因体质虚弱,妇女产后调护不当,气血虚亏,筋节不固;或腠理不固,寒湿邪客于节隙络筋,或积劳损伤而致气血滞涩,节窍黏结,筋肌挛拘,筋节失荣,节僵筋弛,故每易复发,或遇劳累即复作痛。,7,【诊断】,1.症状 (l)腰部侧或两侧或腰骶部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劳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 (2)腰骶常有僵滞感,活动不灵活,有腰部下坠感,喜撑腰行走。 (3)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每遇腰部受凉或阴雨天发作,弯腰起立困难,劳累后症状加重。 (4)急性发作时腰骶部疼痛明显,不能久立,行走姿势改变或跛行。,8,2体征(1)腰骶部肌肉保护性紧张、僵硬呈板状,严重时腰骶两侧肌肉痉挛,腰部活动轻度受限。 (2)骶部压痛,压痛范围较广,以酸胀痛为主,喜按压,有叩击痛。 (3)脊椎活动多数无异常,无下肢放射性疼痛.,9,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见腰椎,骶推隐性裂,骶椎腰化或腰椎骶化,第5腰椎横突肥大与髂骨假关节形成等先天性缺陷,腰骶椎退行改变,脊柱侧弯等。,10,【鉴别诊断】,l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性痛、麻明显,腰部活动功能障碍,尤以屈伸功能障碍为主,脊柱侧弯畸形,屈颈试验、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均为阳性,压痛点在棘突旁或腰骶部,且有叩击痛和放射痛。,11,2腰椎管狭窄以间歇性跛行为最主要症状,腰部活动过伸受限;而腰椎滑脱患者也可出现间歇性踱行,但滑脱患者前屈受限明显。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12,3、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 腰痛的主要表现为休息痛,即夜间、清晨腰痛明显,而起床活动后腰痛减轻。脊柱可有叩击痛。X线检查可见腰椎骨钙质沉着和椎体边缘增生骨赘。,13,【治疗】,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温经活血,解痉止痛。 2手法滚法按法、揉法、弹拨法、拍法、扳法、擦法等。 3取穴与部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环跳、阿是穴等及腰骶部,14,4操作 (1)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滚法、按揉法在腰部两侧膀胱经往返施术然后在腰骶关节用小指掌指关节滚法做重点操作,要求作用力作用于腰骶两侧,手法宜深沉缓和,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解痉,活血止痛。,(2)继上势,医者在腰骶部及两侧膀胱经用掌根揉法往返操作,腰骶关节做重点治疗,以局部有温热感为佳,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活血,温经通络。,15,(3)继上势,医者用拇指依次按揉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环跳、阿是穴等,弹拨腰骶部两侧痉挛的肌束,以酸胀为度,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通络,温经止痛,(4)患者取侧卧位,医者做下腰段斜扳法,左、右各1次,以调整关节突关节紊乱然后患者改仰卧位屈髋屈膝,医者一手按压其双膝部,另一手托住其臀部做卷腰扳法5次,以调整腰骶关节。,16,(5)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在腰部及腰骶部涂上介质,用掌擦法直擦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再用侧擦法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最后掌拍腰骶部结束治疗。,17,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腰骶部劳损 120 例,祖国医学认为, 慢性腰骶部劳损主要由长期慢性损伤或急性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正确治疗而导致局部气血、经络瘀阻, 不通则痛; 复因病久气血亏虚、运行无力, 内外因相互影响而致疾病缠绵难愈。李东垣创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提, 本意为中焦虚弱、气机下陷而设。但人身乃一小天地, 一身之气机活动莫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背部主一身之阳气, 而桂枝能疏通一身之阳气, 所以加味补中益气汤在原方升提阳气的基础上, 加桂枝疏通背部经气; 加乌药通利下焦, 欲升先降; 加川芎行血中之气。综观全方, 专为腰背部气机运行而设, 用于治疗慢性腰骶部劳损, 取效快捷, 疏中有补, 标本兼顾, 所以取得较好疗效。,18,【注意事项】,1腰骶正、侧位摄片应作为常规检查,明确脊柱是否存在先天性缺陷,正确指导患者自我防护。 2对腰椎生理弧度过大者以宜采用仰卧位臀部垫枕睡姿,以矫正弧度过大;对腰椎生理弧度消失者,宜采用仰卧位腰部垫枕睡姿,以恢复腰椎弧度。3保持良好姿势,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暑湿侵袭是减少复发、减轻疼痛程度的有效方法。,19,参考文献:1许凤琴,高湘伟,金绍岐. 腰骶部肌肉及韧带劳损的病因和治疗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05:327-328. 2张思胜,周雯,聂存平. 腰骶部脂肪疝53例诊治及误漏诊18例分析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02:88-89. 3鲍进.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腰骶部劳损120例J. 中医药学刊,2002,04:520. 4卢坚. 辨证分期治疗腰骶部劳损48例J. 广西中医药,1998,05:28. 5王金鑫,翁文水. 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中医正骨,2016,04:62-63+68. 6姜孟家. “三圣汤”治疗肝肾亏虚,寒湿痹阻型腰骶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7丁华. 强骨壮筋通络治疗腰骶部慢性劳损316例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6,02:42-43. 8如宝. 职业性腰骶部劳损及预防J. 职业与健康,1994,01:27. 9张春燕,毕霞,白跃宏.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解剖及临床研究现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45:9173-9175. 10何宗宝,韩虹,汪敏. 刺络重复拔罐治疗慢性腰骶劳损J. 中国临床康复,2003,17:2503. 11石伟. 腰骶部筋膜脂肪疝31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5. 12谢洪峰,郭桂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