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县XX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1211项目概述及设计依据1212工程地质1713工程任务和规模1714主要建设内容2215工程管理2416施工计划安排251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518经济评价2519结论和建议26第二章水文及水资源2721项目区概况2722气象282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3124洪水3825泥沙及水质3926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39第三章工程地质4031概述4032区域地质4033输水主管道工程地质条件4334泵站工程地质条件4435王古窑蓄水池工程地质条件4636水文地质条件4637天然建筑材料47第四章工程任务和规模4941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第必要性4942生态移民安置规划5243水土资源平衡分析5544种植结构规划5846需水量分析5947供需平衡分析6548供用水调节计算7049供水工程总体规划78第五章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7951工程等别和标准7952工程总布置7953调蓄水池布置8154泵站工程布置8755节水补灌骨干管网布置9056节水补灌田间管网布置9557人畜饮水工程布置97第六章机电及金属结构10161水利机械10162泵站电气10363金属结构10664供电工程10765通信及自动化工程109第七章工程管理11471管理体制11472管理机构及管理设施11473管理办法116第八章施工组织设计12081施工条件12083主体工程施工12384施工总布置及总进度127第九章工程永久占地12991占地范围及实物指标12992占地补偿投资估算130第十章水土保持方案132101项目区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132102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132103水土流失预测134104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方案137105水土流失监测138106水土保持投资估算139第十一章环境影响评价140111评价标准140112环境现状140113环境保护目标141114环境影响分析142115环境保护措施145116环境监测计划和环境管理措施147117环境保护投资估算148118环境影响初步评价结论148第十二章节能设计149121设计依据149122能耗指标分析150123节能措施152124节能效果评价154第十三章工程招标155131招标范围155132招标组织形式及招标方式155第十四章投资估算157141编制说明157142投资估算160第十五章经济评价179151概述179152国民经济评价179153供水成本分析184154综合评价187附图另册XX县XX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目录序号图名图号备注1灌区水系图2总布置图3区域地质图4灌区水文地质图5灌区土壤分布图6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7XX项目区总布置图8XX项目区主管线纵断面图9XX项目区加压泵站布置图10XX项目区调节水池布置图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XX县XX生态移民供水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土地面积万亩3382高效节水补灌面积万亩151设计灌溉面积枣薯间作种植万亩60枣瓜间作种植万亩40马铃薯种植万亩36设施农业(日光拱棚)万亩153生态移民规模人63903XX项目区,基准年2007年就地旱改水人23216异地搬迁人406874供水水量总计万M313022341灌溉用水万M3105517XX生态移民规划151万亩42非灌溉用水万M3247061村镇生活用水万M319429XX项目区万M311984预旺项目区万M37445按生态移民规划394万人计算2工业用水万M35276XX项目区预留5原设计流量M3/S08/06一泵站/二泵站6本工程设计流量M3/S10一、二、三泵站相同7灌溉水利用系数087以红寺堡五干渠为水源计算8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759取水水源设计水位M143674红寺堡五干渠1565010灌区控制高程M16800011泵站座数座312一泵站前池设计水位M14365513三泵站出水设计水位M170500王古窑调蓄水池设计水位14累计净扬程M2397115累计总扬程M2868616机组台数台3/3/3一泵站/二泵站/三泵站17总装机容量KW7950新增4200KW18总运行容量KW5580新增3080KW19总运行轴功率KW490864新增276526KW20总负荷KVA5820新增1134KVA21年用电量万KWH175522输水管道总长度M23708一/二/三泵站8232/6476/9023主调蓄水池座1王古窑XX县XX生态移民供水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总库容万M3346调节库容万M3271淤积库容万M375淤积30年设计水位M170530池底高程M169500坝顶高程M170650最大坝高M90坝顶轴线长度M1875取水水位M16975024节水补灌工程支干管长度KM205支管长度KM360田间斗管长度KM90667移动软管长度KM750户均50M滴灌带长度KM1500025人饮工程净化水处理厂座1水处理能力M3/D3980供水人口万人121设计水平年2020年,含预旺。配水管网长度KM30062526通信及自动化系统套127工程永久占地亩236128主体工程数量明挖土方万M371361填筑土方万M318338砼和钢筋砼万M3209浆砌石万M3011土工膜万M2509229主要建筑材料木材M39368水泥T6416钢筋T119钢材T5030所需劳动力万工日154331施工占地亩5443XX县XX生态移民供水工程特性表32总工期年1533静态投资万元21351571供水工程2043279含供电工程64534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1567649机电设备工程74678金属结构工程6813临时工程49474其它费用158912基本预备费1587532水土保持2003环境保护1004占地补偿费用6187834经济效益指标1稳产期产量粮食(马铃薯)万KG45000红枣万KG3600瓜菜万KG195002年净效益节水补灌万元21370综合亩均14152元/亩其中本工程分摊万元7475分摊系数取35人畜饮水万元11343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期30年,折现率6经济内部收益率13经济净现值万元34929经济效益费用比17736供水成本1经营成本元/M3185节水补灌元/M3151人饮元/M33282全成本元/M3269节水补灌元/M3232人饮元/M3424第一章综合说明11项目概述及设计依据111项目概述XX中部干旱带国土面积占全区的近二分之一,人口占全区的四分之一,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全国目前经济最落后、最贫困的几个地区之一。加快中部干旱带发展,是实现全区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区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中部干旱带发展不上去,就会影响全区的协调发展。加快中部干旱带发展,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问题,不仅是一个紧迫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中部干旱带最大的特征就是“干旱”,十年九旱,甚至是十年十旱,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发展的关键在水、希望在水。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自治区相继建成了固海、固海扩灌、红寺堡、盐环定四大扬黄灌溉工程与多处中小型库井灌区,已发展灌溉面积175万亩,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左右。但灌区以外更大范围的雨养旱作区,由于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生活贫困,经济发展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000元左右,不到扬水灌区的50,是中部干旱带的贫困区,是XX最需要扶持的地区。目前自治区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变单纯追求解决生存问题为追求解决生态、生产、生计、生育相统一,在旱作区发展硒砂瓜、马铃薯等特色农业近100万亩,效益显著。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我区时明确指出“要切实解决好中部干旱带的人畜饮水问题,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尤其是抓好引黄灌区节水措施和中部干旱带节水农业。”2006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中部干旱带调研时指出“对全区讲,XX总体是干旱地区,除沿黄地区有水利条件,可引水灌溉,其他地区靠天吃饭,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这也是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XX要考虑加强抗御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加快XX中部干旱带的脱贫致富步伐,自治区单位先后三次召开固原工作会议,两次召开中部干旱带会议,提出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总的要求、思路目标和措施,制定了XX中部干旱带发展纲要,批准了XX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规划、XX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XX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总体规划等规划,经过5年努力,在中部干旱带发展设施农业20万亩,南部山区发展30万亩,把扬黄、库井灌区建设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设施产业带,旱作雨养区建设成抗旱稳产型的特色农业产业带,构建起抗旱减灾长效机制,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营造坚实的物质基础。按照XX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规划、XX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总体规划,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以固海、红寺堡、固海扩灌、盐环定四大扬水工程为水源依托,延伸拓展供水范围,发展设施农业15万亩、特色农业100万亩,使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特色、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50万亩;将自然条件极差、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区,实施县内生态移民,整建制的搬迁到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扬黄灌区,规划20072011年实施生态移民2068万人。根据XX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规划和XX中部干旱带XX县生态移民规划,XX县规划了16个生态移民安置区,整建制搬迁窑山、田老庄、张家塬、马高庄、预旺等5乡镇83个行政村227万户96万人;整行政村搬迁王团、河西、韦州3镇29个行政村086万户36万人。生态移民总规模为313万户、1333万人,开发安置移民土地2444万亩。韦州XX预旺节水灌溉项目区则是自治区、XX县规划的重点地区之一,规划以红寺堡扬黄五干渠为水源,主要采用拉水补灌、穴灌点灌、膜沟灌等高效节水补灌措施,发展枣薯、枣瓜、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作物和日光中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开发节水灌溉土地30万亩,其中安置县内生态移民用地128万亩,就地旱改水172万亩,安置生态移民63858人。本工程是韦州XX预旺节水灌溉项目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开发土地1742万亩,其中安置县内生态移民用地128万亩,就地旱改水172万亩,安置生态移民40687人。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21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6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7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8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9XX回族自治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10XX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200703。1122规程、规范及标准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防洪标准GB5020194;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5028899;6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7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9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10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1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1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14其它有关现行规程、规范。1123技术文件及相关批复1XX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设计(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199806);2XX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设计修改概算综合报告(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405);3水利部关于XX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水总2000405号)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XX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建设规模及初步设计概算调整的批复(发改投资20051821号,200509)5XX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红寺堡灌区五泵站技施设计说明书(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301);6XX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红寺堡灌区五干渠技施设计说明书(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310);7XXXX节水灌溉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603);8XX东部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供水工程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04);9XX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规划报告(XX水利厅,200708);10XX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规划;11XX中部干旱带XX县生态移民规划(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04);12XX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103)(20071210);13XX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批准的XX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宁政办1996147号)。113可行性研究工作过程简述2008年3月,受XX县水务局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XX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可行性研究。在充分利用该区域由我公司完成的红寺堡五干渠工程、XX节水灌溉工程、XX东部饮水工程等已建工程和将要开工建设的XX东部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供水工程扩建的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成果,以及由XX县水务局等有关部门完成的XX生态移民水利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成果,对蓄水池、主管线等主要建筑物进行李补充测量和工程地质勘察。在此基础上,参考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制完成本报告。12工程地质项目区处在大罗山东侧的洪积扇中部,表层为含少量砾壤土、砂壤土,下部为角砾层、上第三系(N1)泥岩。工程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黄土的湿陷性,已建的XX扬水工程经过1年多的运行,未发现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工程地质问题,从工程地质角度讲,经过工程措施处理后是安全可靠的。13工程任务和规模131工程任务及规划水平年本工程的任务是灌溉、供水综合利用。现状年为2005年,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132土地开发规模及种植结构本次规划灌区属红寺堡扬水五干渠以上灌区,其范围北起五干渠,南至XX南部的大郎顶,惠平公路东西两侧,控制高程1436M1680M,总土地面积338万亩。根据自治区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规划,并考虑XX县XX地区的实际情况,按当地旱改水人均3亩水浇地(补灌)、同时预留1亩旱地,县内移民人均2亩水浇地考虑,开发高效节水补灌面积151万亩,其中XX扬水已建工程控制6万亩,新开发91万亩。根据项目区的土壤、气候条件,以及XX中部干旱带近几年特色种植试验示范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初步拟定XX生态移民区种植结构以地膜马铃薯、枣薯间作为主,并适当发展设施农业。考虑到马铃薯种植的倒茬和灌区配水的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枣瓜间作面积。种植结构比例为设施农业按户均1亩控制,种植面积为15万亩,占规划种植面积的993;枣、薯间作种植面积为60万亩,占3974;马铃薯种植面积为40万亩,占总面积2649;枣、瓜间作种植面积为36万亩,占2384。133灌溉制度项目区年降水量不足300MM,其中2/3集中在69月,因此7月份以前以春季保苗补水灌溉为主,7月份以后主要利用天然降雨。灌区全部采用管道输水方式,其中已开发的244万亩采用明渠输水,未开发的1573万亩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田间灌溉方式设施农业采用滴灌,大田作物采用人工点灌方式。管道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采用095,田间灌水利用系数取095,调蓄设施蒸发渗漏损失取调蓄水量的3,计算本项目以红寺堡五干渠为起点的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087。作物灌水时间及灌水次数主要根据XX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作物生长对水的敏感性确定,在作物需水的敏感期灌关键水。大田作物灌水均按3次设计,4月中旬开始,6月下旬结束,每轮灌水1015天,日平均灌水时间12小时;设施农业(日光拱棚)自4月下旬至9月底,灌水间隔为10天左右,灌水次数按20次计算,日灌水时间采用24小时。枣瓜、枣薯间作、马铃薯的灌溉定额分别采用42M3/亩、48M3/亩、45M3/亩,设施农业200M3/亩,综合净灌溉定额6079M3/亩,毛灌溉定额6988M3/亩。最大日均净流量110万M3/D,最大流量279M3/S。134综合需水量灌溉需水量XX生态移民区高效节水补灌工程项目区的年净灌溉水量和毛灌溉用水量分别为91800万M3和105517万M3。非灌溉需水量主要考虑村镇生活用水和乡镇企业用水。人均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40L/人D,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人口以2007年为基准年,规划水平年采用202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取12,则规划水平年的人口为1210万人,其中XX项目区746万人,预旺项目区464万人,年净需水量10892万M3。考虑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10,年总需水量为11981万M3。乡镇企业用水只考虑XX项目区,暂按农业用水的5考虑,年工业净用水量为4590万M3/A,毛用水量为5276万M3/A。项目区年需水总量为130223万M3,其中,农业灌溉年需水量105517万M3,工业年需水量5276万M3,村镇居民生活年需水量19430万M3。包括预旺项目区生活用水在内的项目总需水量见表11。表11项目区总用水量规划表净用水量(万M3)毛用水量(万M3)序号项目XX预旺小计XX预旺小计1灌溉用水91800918001055171055172非灌溉用水1548567682225317260744524705村镇生活用水1089567681766311984744519430工业用水45904590527652763合计10728567681140531227777445130223135供需平衡分析1351可供水量本项目以红寺堡五干渠为水源。五干渠设计流量306M3/S,加大流量365M3/S。五干渠灌溉面积39万亩,已建的红城水灌区和XX喷灌灌区,设计灌溉面积分别为063万亩和10万亩,四干渠、五干渠超规划新增开发土地面积的新增用水量,均在四、五干渠原设计的配水指标内调剂解决,不新增用水指标。在设计工况下,包括已建的XX扬水灌区6万亩用水在内,五干渠设计工况尚有104M3/S的富余,加大工况尚有163M3/S的富余。考虑到泵站、干渠的安全运行等因素,实际按设计、加大工况各占50考虑,平均流量13M3/S,年供水180天、日均供水22小时,计算富余水量为1853万M3。1352区域生态移民总需水量XX县韦州XX预旺区域生态移民项目有6片,即韦州甘旧庄子、韦州南门、罗山东坡、阎圈、XX。需水量均根据XX项目区的用水指标估算。韦州甘旧庄子年净用水量4777万M3,总需水量5440万M3。韦州南门年净用水量8588万M3,年总需水量9818万M3。罗山东坡年净用水量45万M3,年总需水量50万M3。韦州阎圈年净用水量11093万M3,年总需水量12658万M3。XX年净用水量84101M3,年总需水量96129万M3。预旺年净用水量6768万M3,总需水量7445万M3。以上6片生态移民项目区年总需水量172120万M3。其中韦州甘旧庄子和南门项目区分别属于红寺堡四、五干渠自流控制范围内的超规划开发面积,根据“增地不增水”的配水原则,该项目增加灌溉面积所需水量在原设计的配水指标内调剂解决。1353区域供需水平衡分析红寺堡五干渠可供韦州XX预旺区域生态移民用水量为1853万M3,与总需水量1721万M3相比,总量供需平衡有余。为了保证该区域生态移民项目用水,一方面需要红寺堡五干渠加大供水流量、增加供水时间,另一方面还必须设置一定规模的调蓄建筑物,调节五干渠的来水和本工程的用水,做到以丰补歉。136供用水调节本工程供用水调节计算的可供水量按红寺堡五干渠可供本工程设计、加大平均流量13M3/S,并扣除韦州阎圈、罗山东坡生态移民项目用水(按用水比例折算约85)后的平均流量11M3/S计算,年供水时间180天,平均日供水时间22小时。本工程需水量按XX生态移民项目的补灌用水和生活用水淤积预旺生态移民项目区的生活用水,共计130223万M3。根据现有XX扬水工程设施的供水能力和潜力,本着充分利用红寺堡五干渠的富余水量和现有工程,通过采取小机换大机等设备改造以及增加必要的调蓄工程,达到降低工程投资的目的。经多种方案(XX供水0610M3/S)的调节计算,推荐XX供水能力10M3/S的方案,所需调节库容为271万M3,不仅能够满足XX项目区的补灌用水,也能满足非灌溉期的生活用水储备。14主要建设内容141输水工程维持现有的XX一、二泵站厂房及压力管道不动,其中一泵站小机换大机1台(单机容量由800KW调为1120KW),二泵站小机换大机2台(单机容量由4500KW调为710KW),并相应改造泵站电气设备、金属结构以及辅助设备等,使改造后一、二泵站设计供水能力达到10M3/S,新增装机容量840KW。在XX二泵站压力管道末端新建三泵站和压力管道,设计流量10M3/S,装机3台,总装机容量3360KW,压力管道长度90KM,控制高程1680M。142调蓄工程采用集中调蓄方案,在XX南部的王古窑北侧、惠平公路西侧设集中调蓄水池,主要任务是调蓄,主要由蓄水池以、放水塔、输水洞等配套建筑物组成,三泵站压力管道末端直接入池。调蓄水池的调节库容为271万M3,考虑30年的淤积库容75万M3,总库容346万M3,采用人工开挖而成,池底面积为550550,内边坡13,外边坡12,池底高程169500M,设计蓄水位170530M,坝顶高程170650M,最大坝高90M。蓄水池所在位置地层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Q3M)黄土,为级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厚度约20M左右,为了减少渗漏损失,采用全断面土工膜防渗,边坡采用混凝土板土工膜复合防渗结构。蓄水池放水建筑物主要由输水洞和控制阀组成。输水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设计流量20M3/S。箱涵孔口尺寸为1515M,进口底板高程169750M,纵比降1/100。输水洞出口设分水井,内设三通连接控制阀及排水阀,排水阀作为事故停机后的放空。143节水补灌工程以泵站输水管为主干管(XX一泵站王古窑调蓄水池),补灌工程骨干管网按支干管、支管两级级布置。支干管道从加压泵站压力管道末端的调蓄水池取水,为补灌区的支管配水。根据补灌区的地形、道路、村镇布局等条件,补灌区共布置支干管2条,总长205KM,分别为王古窑东支管和王古窑西支管,分别控制惠平公路东侧和西侧的补灌区。东支干管总长155KM,控制补灌面积81万亩,设计流量15M3/S。西支干管总长50KM,控制补灌面积10万亩,设计流量02M3/S。支管从支干管道开口,为补灌区的田间管网配水。根据补灌区的地形、道路、村镇布局等条件,在惠平公路以东的东支干管沿线布置支管4条,分别为东一、二、三、四支管,总长36KM。XX一、二泵站控制区域已建成了12座田间小型蓄水池和入池管道,本次不再布置支管,主要布置田间配水管网。大田种植模式的田间管网采用斗管直接到田的一级布置方式。斗管由支管配水,双侧供水,间距100M,长度10003000M,控制灌水面积150450亩。考虑轮灌要求,取斗管流量为15L/S,管径155,采用UPVC管材。斗管上直接设给水栓,给水栓间距50M,给水栓双向供水。给水栓后接移动软管,移动软管单长50M。设施农业采用大中拱棚,主要种植蔬菜,单季,不考虑冬季用水。拱棚内由斗管配水接滴灌带,斗管按单侧控制布置,间距为滴灌带长度(42M),农管长度按1000M考虑,控制80个棚,面积60亩。拱棚斗管流量2L/S,管径55,采用UPVC管材。144人畜饮水工程作为本工程项目组成部分的人畜饮水工程范围,为原规划的XX东部农村饮水扩建工程大郎顶以北的部分,以及大郎顶以南没有搬迁的预旺、张家塬、马高庄3个乡镇10行政村25055人的生活用水。人饮供水只考虑居民生活,不考虑牲畜,按40L/人D估算。人口数量以2007年为基准,规划水平年202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取12,则规划水平年的人口为121万人,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需水量的10估算。在XX三泵站压力管道出口的王古窑附近设3高位蓄水池,蓄水位170530M,在此设净化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3980M3/D,其中大郎顶以北2870M3/D,以南1110M3/D。结合本项目工程总体布局,拟将人畜饮水的水源点(水处理厂)由东部引水扩建工程规划的七里堡改为大郎顶北侧的王古窑,以王古窑调蓄水池为水源,在此设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净水分别向北供XX地区,向南供预旺地区。供水管线以东部引水扩建工程布置的管线为基础,根据生态移民规划对支线进行相应调整。15工程管理XX生态移民及高效节水补灌工程由XX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建成后由XX镇统一管理。对于节水补灌、人畜饮水等供水工程的管理,推广用水户参与灌区管理,建立由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用水户三位一体的供水用水新模式。骨干工程(泵站、蓄水池、输水干管、支管),由XX县水利局负责组建供水公司,支管以下的田间管网和村庄内的供水管网由受益村组织农民用水协会负责管理。供水公司下设5个管理站,分别为XX一、二、三泵站管理站、王古窑蓄水池管理站和XX管理站,各类管理人员总计58人。16施工计划安排本工程计划分两年实施,其中2008年度完成水源工程,即三座泵站和压力管道工程,2009年度完成田间配套工程。1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工程投资估算参考原能源部、水利部水建199143号文的有关编制办法、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材料及设备价格执行2008年第二季度的市场综合价。本工程估算总投资2135157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2043279万元,占地补偿61878万元,水土保持200万元,环境保护100万元。18经济评价181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净现值(ENPV)和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等经济指标,评价工程的经济合理性。采用30年经济计算期,社会折现率6,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13,经济净现值34929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77,均大于现行规范要求指标,说明从国民经济角度评价,本项目的建设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182供水成本分析工程供水对象为村镇生活和节水补灌用水。(1)按年运行费计算的经营成本共用部分080元/M3。补灌工程专用工程071元/M3,计入共用部分为151元/M3。人饮工程专用工程248元/M3,计入人饮部分为319元/M3。(2)按总成本计算的全成本共用部分125元/M3。补灌工程专用工程107元/M3,计入共用部分为232元/M3。人饮工程专用工程299元/M3,计入人饮部分为424元/M3。灌区生产稳定达到正常运行期,节水补灌亩均水费占亩均净收入的6510。人均生活水费48元,占人均收入的1722。为了切实减轻农民的灌溉用水负担,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建议节水补灌采用经营成本水价,人饮采用全成本水价。19结论和建议(1)本工程的实施,对根本解决XX县东部极度缺水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和当地农民脱贫提供有效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应按照自治区的总体规划,早日开工建设,及早发挥效益。(2)建议下阶段委托符合资质的单位对供电工程进行设计。第二章水文及水资源21项目区概况211工程地理位置XX县XX生态移民区高效节水补灌工程位于XX县城以东及罗山东南侧广大地区,介于东经1062510637、北纬37133700之间。受水区涉及XX县XX镇。开发区范围北以红寺堡五干渠为界,南以达郎顶为界,东与苦水河相毗,西与城沟为界,开发区南北最长约273KM,东西最大宽度146KM,土地总面积394万亩KM2。212地形地貌项目区主要由韦州XX盆地和两侧黄土高原丘陵梁塬构成。韦州XX盆地位于罗山、青龙山之间,北临蜗牛山,南以马家山与预旺盆地相隔,地势自南而北,自山麓向盆地倾斜。苦水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盆地中部,成为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通道。盆地地势平坦,地形自然坡度在1/401/100之间。系黄土高原丘陵山峁梁塬区,山洪沟道极为发育,切割深度在3060M,宽度50200M之间。项目区地形高程在14601680M之间。213河流特性XX地区位于“XX韦州盆地”的南部,地处甜水河的上游。甜水河是受水区最大的沟道河流,沟道长654KM,流域面积1193KM2,河谷切割深度1020M,沟谷宽100250M(含级阶地和河床),无长年性流水。甜水河属苦水河一级支流,位于苦水河左岸,发源于XX大罗山脚下的火龙沟,流域面积1193KM2,河流长度654KM,河谷切割深度1020M,沟谷宽100250M,无长年性流水。在项目区内,分布的二级支流有大口子沟,流域面积319KM2,河流长度151KM。22气象XX县XX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基本特点是日照长,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沙大,气温变化大,无霜期较短,据XX县气象站1961年2004年观测,主要气象要简述如下。(1)日照为及太阳辐射日照充足,年平均为30545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65,年太阳总辐射量为5865MJ/M2,光合同化热能每年为65千卡/CM2。(2)气温与热量年平均气温84,最高7月份平均气温228,最低1月份气温68,气温年较差为306,日较差146。热量丰富,年平均有效积湿(10)为31462,且春温上升快,秋温下降迅速。无霜期较短,多年平均182D,一般在10初出现初霜,翌年4月20日左右终霜,无霜期2有140天到170天,多年平均为150天。(3)降水与蒸发XX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在受水区所在流域设有陈石塘、预旺、杨家岔、XX、窑山5个雨量站,各雨量站大部分为上世纪70年代设站,降水资料系列较长。项目区及其周边5个雨量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及月分配见表21。根据各雨量站资料分析,项目区及其周边5个雨量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25743803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连续最大4个月的降水量出现在69月,其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676,各月降水量又以7、8月份最多,且以局地暴雨形式出现。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各雨量站雨量极值比(年最大降雨量与最小降雨量比值为27106,年降水量变差系数在CV在032左右。根据多年平均降水深等值线图量算,本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13MM,75、95保证率设计年降水量分别为241MM、168MM。受水区蒸发强烈,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80MM(E601型蒸发皿),干旱指数41,属干旱区。水面蒸发的年际变化小,年内变化大,其随各月气温、湿度、日照、风速的变化而变化。11月至次年2月为结冰期,水面蒸发量小。水面蒸发量最小月出现在最低月的1、12月份,春季风大,气温回升,蒸发量增大,最大月蒸发量一般出现在6、7月份。9月、10月随气温的下降水面蒸发量逐渐减少。(4)风沙灾害多年平均风速33M/S,以东、南风和西北风居多。一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M/S的月份占全年的9/12,全年大风日数平均16天。沙暴多发生在春季,沙暴日数年平均为16天。初霜出现一般在10月6日左右,翌年4月22日左右终霜,2的无霜期140170天。灌区主要农业自然灾害是干旱、沙暴、热干风、霜冻和冰雹。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及月分配见表21。表21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及水面蒸发量表序号项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1代表站降水量(MM)杨家岔19378514931136765869346418864113046陈石塘23417715927833856168332517259142730预旺19377816232437876374244722566143257XX20336814227230652559139115852162574窑山4769137246447511720815474251582838032区域降水量(MM)多年平均1836751563123637347144302166313313P758336618117016764089914367610241P95054284723310169813436700221683水面蒸发量(MM)172762113136147163142855137211002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231水资源概况2311地表水资源项目区全部属于苦水河的一级支流甜水河流域,其水文特点是干旱、径流少、水质差,为干旱区季节性河流。由于该区域没有水文站,也没有相应的实测水文系列资料,因此地表水资源量采用径流深等值线图法估算,即10FRW式中W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R多年平均径流深(MM);F受水区水资源评价面积(KM2)。查XX水资源调查评价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规划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为5MM左右,规划采用R5MM;项目区的评价范围取红城水以南部分,根据15万地形图量算,F1010KM2。则规划区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798万M3。根据评价面积、径流深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查得系数CV068,偏态系数CS20CV,保证率P50的年径流量为679万M3,75保证率年径流量为399万M3,95保证率年径流量为156万M3。当地地表水资源表现为暴雨洪水形式,没有调节工程,无法利用。2312地下水资源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分布在XX北部的红城水一带。红城水属于大、小罗山东麓山前洪积扇前缘,在大的地貌单元上为“XX韦州盆地”,按水系划分,属于苦水河流域。地形由西向东倾斜,海拔在14501550之间,平均自然坡降2。洪积扇多被近代河谷切割,切割深度不大,多在510M。红城水水源地的地貌形态、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是使该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第四系潜水的主要储存条件。大小罗山洪积扇在红城水处交汇,形成一个一面靠山,两面被洪积扇夹持,在平面上似“V”形的凹地。由于红城水东侧第三系隆起挡住地下水的去路,使得大小罗山洪积扇地下水向下排泄汇集于红城水洼地。红城水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包括垂向补给和侧向补给,其中垂向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侧向补给主要是来自于大小罗山基岩裂隙水的侧向径流补给。红城水洼地地下水在水文地质条件上属于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基岩山区(大小罗山)为补给区,山前洪积扇为径流区,洪积扇前缘(红城水断线洼地)由于构造的影响使第三系泥质地层抬升,形成隔水墙,是地下水的排泄区。20世纪70年代初红城水地区,地下水以下降泉的形式溢出地表,顺沟谷排泄补给洪积扇平原第四系松散岩类形成孔隙水。70年代井灌区逐渐形成以后,历经30年的开采,使地下水位下降,泉水在80年代相继消失,目前红城水水源地地下水主要以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根据XXXX县红城水水源地质勘察评价报告(XX地质工程勘察院,2002年8月),按照区域降水量站点统计参数,变差系数CV值为032,偏态系数CS20CV,采用降水量统计参数计算的95保证率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分别为070万M3/D、063万M3/D。由于红城水地下水的过渡开采,已经造成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此,自治区政府于2002年决定关闭红城水所有机井,将其纳入红寺堡扬黄灌区的供水范围,严禁开采地下水。2313过境水资源本工程拟定以红寺堡五干渠作为水源。作为XX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两片灌区之一的红寺堡灌区,位于XX中部的大罗山脚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5万亩,综合净灌溉定额为2793M3/亩,毛灌溉定额405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069。灌区设计引黄水量309亿M3,其中灌溉用水304亿M3,非灌溉用水005亿M3。灌溉用水天数157天。工程自新建的黄河泉眼山泵站和扩建的高干渠取水,设计流量250M3/S,布置5座主泵站,9座支泵站,主泵站最大累计净扬程26574M,总扬程30286M,泵站总装机容量84万KW。布置扬水干渠5条,总长9767KM,干渠建筑物237座;支干渠13条,总长16289KM,渠系建筑物471座。工程于1995年11月开工,2005年10月建成通水。根据五泵站技术参数,泵站共安装6台水泵机组(5用1备),设计流量306M3/S,加大流量为365M3/S。五干渠灌溉面积为39万亩,设计配水流量13M3/S;已建的红城水灌区和XX喷灌灌区,设计灌溉面积分别为063万亩和10万亩,设计流量分别为03M3/S和042M3/S。在设计工况下,五干渠设计流量尚有104M3/S的富余,加大情况下尚有163M3/S的富余,分别按设计供水期157天、现状180天计算,五干渠可提供的黄河水资源量为14832324万M3。23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在受水区内分布的水利工程有XX扶贫扬黄灌溉一期红寺堡灌区工程、XX东部引水工程、XX县XX节水灌溉工程、XX节水示范项目,工程现状简述如下。(1)红寺堡灌区工程作为XX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两片灌区之一的红寺堡灌区,位于XX中部的大罗山脚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5万亩(后经规模调整为600万亩),涉及中宁、XX、吴忠三个县(市)。红寺堡灌区自七星渠的支干渠高干渠取23030处取水,设计流量250M3/S,布置5座主泵站,累计净扬程26574M,总扬程30286M;布置扬水干渠5条,总长9767KM。其中,五泵站、五干渠为本项目的取水水源。五泵站进口设计水位139143M,出水水位144464M,净扬程5321M,设计灌溉面积109万亩,设计流量306M3/S,加大流量365M3/S,安装台机组6,其中台运行4台备用2台,总装机容量5120KW;五干渠总长度147KM,全线按加大流量为365M3/S设计不分段,渠道断面为圆弧坡脚的梯形断面,渠深20M,边坡为115,底宽111M,设计水深131M,加大水深1406M,本级自流灌溉面积39万亩。红寺堡五泵站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2。(2)XX东部引水工程XX东部引水工程是国家第二期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北起XX县XX镇红城水村井灌区,南至张家塬乡,西到田老庄乡梁家川,东到马家高庄乡。设计供水规模2200M3/D,年供水量803万M3,供水人口603万人。工程于2003年10月开工建设,2005年10月建成通水。在红城水上垣村打了3眼井,成井深度96211410M,井径为D254D305,出水量8871288M3/D,静水位29464M,动水位41805415M,3眼井的总涌水量为3274M3/D。根据水质化验,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平均0726G/L(最高1175G/L、最低0442G/L),F1含量平均0597MG/L(最高为140MG/L),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XX东部引水主管线上共布置三级加压泵站,总扬程64256M,主管道全长6286KM;供水支管道共26条,总长10335KM。供水管网采用DN250DN50的UPVC(或PE80)管、RPMP玻璃钢夹砂管。(3)XX节水灌溉工程XX节水灌溉工程受水区控制高程为15800M,设计灌溉面积663万亩,其中新开发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替换红城水井灌区灌溉面积063万亩,设计引水流量11M3/S(红城水灌区引水流量03M3/S,XX节灌区引水流量08M3/S),年供水总量为740万M3/A(红城水灌区引水总量200万M3,XX节灌区引水流量540万M3)。红城水灌区控制灌溉面积063万亩,设计灌水率0318M3/S/万亩,设计流量03M3/S,其供水工程由1座泵站、输水管道和调蓄水池三部分组成,年供水总量200万M3。净扬程为7325M,总扬程为90M,总装机容量为500KW,运行容量为500KW,总运行轴功率420KW。输水管道长49KM,调蓄水池设计容量10万M3。XX节水灌区灌溉面积60万亩,由两座泵站组成,年供水量为540万M3。一泵站泵站由红寺堡五干渠15650处的右岸取水,设计流量08M3/S,控制灌溉面积60万亩,前池设计水位143654M,出水设计水位152800M,净扬程为9146M,总扬程1082M,总装机容量容量为2400KW,总运行容量1600KW,总运行轴功率14014KW,输水管道长8232KM,一排,管径10M,管道末端建30万M3调蓄水池1座(1调蓄池)。二泵站设计流量06M3/S,控制灌溉面积45万亩,有1调蓄池取水,出水设计水位160000M,净扬程750M,总扬程8866M,总装机容量1350KW,总运行容量900KW,总运行轴功率808KW,输水管道长66KM,一排,管径10M,管道末端建20万M3调蓄水池1座(2调蓄池)。灌区内建各类蓄水池15座。XX节水灌溉工程一、二级泵站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3。表22红寺堡灌区五泵站技术指标表名称单位指标备注控制灌溉面积万亩109本站灌溉面积万亩33加大流量M3/S365设计流量M3/S306一阶段流量M3/S152一阶段灌溉面积39万亩最小流量M3/S100前池设计水位M139143前池最小水位M139076出水塔设计水位M144464净扬程M5321总扬程M655型号600S75/500S98B单机流量M3/S1003/0525单机轴功率KW8486/4844装机台数台4/2运行台数台3/2水泵安装高度M022/268电型号Y5006/Y4506单机容量KW1000/560电压KV6机台数台4/2总装机容量KW5120总运行容量KW4120总运行轴功率KW35146厂用电容量KVA1200总负荷KW4280直径M12流速M/S221/138排数2压力管道单排长度M1441出水渡槽长435M表23XX一、二泵站技术指标表(原设计)名称单位一泵站二泵站控制灌溉面积万亩本站灌溉面积万亩设计流量M3/S0806机组全开流量M3/S1009一台机组流量M3/S047033前池设计水位M143654152500前池最小水位M出水水位M152800160000净扬程M91467500总扬程M10828866型号SLOW300710IBSLOW250610A加单机流量M3/S047033单机轴功率KW70074040装机台数台33运行台数台22水泵安装高度M1010型号Y5004Y4504单机容量KW800450电压KV1010电机台数台33总装机容量KW24001350总运行容量KW1600900总运行轴功率KW140148080厂用电容量KVA11601315总负荷KW3000168750直径M1010流速M/S119084排数11压力管道单排长度M82326476(4)XX节水示范项目XX节水示范项目从红寺堡五干渠15600处取水,建扬水泵站1座,设计流量042M3/S,净扬程50M,总扬程为67M,建45万M3蓄水池3座,配置增压泵站3座,铺设压力管道468KM,年供水总量180万M3,总装机容量为335KW,安装圆形喷灌机8台,发展灌溉面积10万亩(喷灌面积7300亩,滴灌面积2700亩)。24洪水241暴雨洪水特性项目区属于黄土丘陵干地区,具有暴雨雨强大、历时短,笼罩面积小的特点。暴雨洪水多发生在79月份,是典型的超渗产流区。由于该区植被差,涵养水土能力小,产流后即泄,汇流快,造峰历时短,洪水陡涨陡落,过程较短,洪峰流量较大。2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