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天津市六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带解析)_第1页
2016届天津市六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带解析)_第2页
2016届天津市六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带解析)_第3页
2016届天津市六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带解析)_第4页
2016届天津市六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带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届天津市六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1右图表格所示是两种细胞所具有的特征。从表格中给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藻,叶绿体中有叶绿素和藻蓝素B两种细胞都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细胞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D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C【解析】表中细胞没有细胞核,应属于原核生物,又因为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该生物可能为蓝藻,但没有叶绿体,A错误;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B错误;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又因为其具有细胞壁,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C正确;细胞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D

2、错误。【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名师点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分析表格:表中细胞没有细胞核,应属于原核生物,又因为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该生物可能为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又因为其具有细胞壁,该细胞可能为植物的非绿色部位的细胞或真菌等。【结束】2 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水稻提供14 C0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 C02一14 C3一(14 CH20)B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

3、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C给水稻提供14 C0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 C2H5OHD小白鼠吸入180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0【答案】B【解析】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在光合作用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A正确;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如果是分泌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如果不是分泌蛋白也可以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B错误;给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6H12O6,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时,14C6H12O6

4、会分解形成14C2H5OH,C正确;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所以18O2标记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现在水中,但是水又可以作为反应物,如果水作为反应物,那么放射性元素又可以出现在二氧化碳中,D正确。【考点定位】分泌蛋白、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名师点睛】目综合考查放射性元素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添加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具体考查知识点有:用15N标记丙氨酸,探究分泌性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用14CO2探

5、究光合作用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揭示呼吸作用的机理,例如,用18O标记的氧气(18O2),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无放射性,即18OH218O。【结束】3 下图表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戊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b、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过程是有丝分裂,c是细胞分化 乙和丙的染色体组成不同丁与戊因遗传物质不同而发生分化 甲、丁、戊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a过程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中蛋白质的数量增多、物质交换效率增强A B C D

6、【答案】D【解析】a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加,属于有丝分裂c过程使细胞种类增加,属于细胞分化,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则染色体组成不变,所以乙和丙染色体组成相同;错误;体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丁与戊中遗传物质相同,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甲、丁、戊中信使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正确;a过程细胞的生长,物质交换效率减弱,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名师点睛】有丝分裂的特点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所以使前后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

7、定性差异的过程。【结束】4 下列哪项不属于含磷化合物具有的生物学功能A. 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B. 催化基因转录出信使RNAC. 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 D. 直接为各项生命活动供能【答案】B【解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磷脂分子中含有P元素,因此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A属于含磷化合物具有的生物学功能,A错误;催化基因转录出mRNA的物质是RNA聚合酶,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中没有P,因此基因转录出信使RNA催化不属于含磷化合物具有的生物学功能,B正确;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tRNA含有P,因此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属于含磷化合物具有的生物学

8、功能,C错误;为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是ATP,ATP含有P,因此直接为细胞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属于含磷化合物具有的生物学功能,D错误。【考点定位】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ATP的分子结构特点和功能,生物膜的结构,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结束】5 为研究提高大棚内CO2浓度对油桃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得自然种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大棚内油桃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右图。请据图以下正确的是A曲线变化规律可知人工施加CO2最佳时间为10时B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两种处理的一昼夜净光合速率差C17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部位有叶绿体、线粒体D78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答案】D

9、【解析】从8点开始,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大棚内油桃光合速率快于自然种植的大棚,说明人工施加CO2的最佳时间是8时,A错误;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人工施加CO2后,油桃多积累有机物的量,B错误;17时叶肉细胞积累有机物为正值,故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C错误;早上由于光照强度低,故7-8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正确;【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名师点睛】分析题图:图示为自然种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大棚内油桃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从8点13点,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大棚内油桃光合速率快于自然种植的大棚。【结

10、束】6 下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的种类相同,而的种类可能不同Ba可以表示CO2由内环境中进入细胞内C黄瓜的花粉落到丝瓜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可能是有关D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b可代表胰岛素,由载体协助进入细胞内【答案】C【解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图中分别代表糖蛋白、磷脂双分子层、载体蛋白,不同物种的细胞中只有磷脂是相同的,故A错误;a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方向是从膜外运输到膜内,可以表示O2由内环境中进入细胞内,故B正确;糖蛋白能进行细胞识别,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故C正确;b物质由低浓度

11、流向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并且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可以表示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故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名师点睛】据图分析,表示糖蛋白,则代表细胞膜外,代表细胞膜内,表示磷脂双分子层,表示蛋白质a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物质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结束】7 甲图中,A、B分别为培植于无色透明气球内、质量相等的某植物幼苗,气球可膨胀、收缩;其中B已死亡。气球内的培养液中均含CO2缓冲液(维持气球内CO2浓度不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零的位置,乙图为相同时间内测

12、得的灯泡到水面的距离与指针偏转格数的关系曲线,每次实验后指针复零。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指针将向右偏转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c点的含义为O2释放量最大Cce段说明随灯光距离的增大,O2释放量减少Df点与a、b、c、d点的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同,但数值较小【答案】D【解析】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氧气的净释放,此时A侧浮力增大,指针将向右偏转,A正确;实验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c点表示O2释放量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B正确;据曲线图分析壳子,ce段随灯光距离的增大,O2释放量减少,C正确;f点与a、b、c、d点相比,细胞呼

13、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气球内气体量减少,因此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D错误。【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名师点睛】分析装置可知,B中为死亡的植物,保持天平两侧起始重量和体积相同;并且两气球内的培养液中均含二氧化碳缓冲液,因此气球中的二氧化碳量不变,因此该装置能测定通过A中植物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当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天平的指针将不偏转;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有氧气的净释放,此时A侧浮力增大,指针将向右偏转;当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气球中氧气会减少,因此A侧浮力减小,指针将向左偏。【结束】8 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R

14、NA组成,不含磷脂B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C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酵母菌细胞不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答案】A【解析】核糖体是装配蛋白质的机器,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A正确;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的,B错误;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有中心体,C错误;酵母菌细胞为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结束】9 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 a、b、c 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B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

15、的顶点也上移C该图反映了实验的两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D与无酶相比,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体现出酶的高效性【答案】C【解析】据图无法判断c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根据曲线图无法判断pH升高后曲线b的顶点是否会上移,若该实验是在最适pH下进行的,则pH升高后曲线b的顶点会下移,B错误;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温度和酶的种类),一个因变量(酶的活性),C正确;酶的高效性是跟无机催化剂相比得出的结论,D错误。【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名师点睛】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不同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对于a酶,其最适温度约为35,在35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超过35,随着温度的升

16、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对于b酶,其最适温度约为30,在30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超过30,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对于c酶,其最适温度大于40,且在40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结束】10 下列有关糖类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动植物体内共有的单糖,且都是常用的能源物质B.植物细胞壁、S型细菌的荚膜、动物细胞膜都含有多糖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D.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细胞中核酸的组成成分,不是常用的能源物质,A错误;植物细胞壁含有多糖纤维素,S型细菌的荚膜和动物细胞膜都含有多糖,B正确;哺

17、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可以通过无氧呼吸利用葡萄糖,C错误;蔗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乳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D错误。【考点定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名师点睛】糖类物质的分类糖类物质按其归属分类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糖原、乳糖、半乳糖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列表如下:种类动物特有植物特有单糖六碳糖-半乳糖六碳糖-果糖动植物共有:六碳糖-葡萄糖;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乳糖(每分子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脱水缩合而成)麦芽糖(每分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每分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

18、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多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淀粉、纤维素等按糖类物质的功能分类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生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糖原参与生物细胞构成的物质: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结束】11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典、美国、土耳其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DNA修复的机制研究”的成果。下面为“DNA修复机制”中切除修复过程的示意图。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修复过程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修复过程的完成需要DNA连接酶等参与CDNA的损伤修复有利于遗传稳定性的保持D修复过程的变化属于生物变异中的基因重组【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修复过程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9、A正确;将DNA片段连接起来需要DNA连接酶,因此修复过程的完成需要DNA连接酶等参与,B正确;DNA的损伤修复有利于遗传稳定性的保持,C正确;修复过程的变化不属于生物变异,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名师点睛】图示为“DNA修复机制”中切除修复过程的示意图,首先切除其中的二聚体,其次填补缺口,该过程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最后封闭缺口,该过程需要DNA连接酶。【结束】12 如图1所示有三种基因,基因A、基因b和基因C控制黑色素的形成,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3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A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B若b1 链的(A+T+C)/b2 链的(A+T+G)=1.2,则 b2 为 RNA链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D图3所示基因转录时的模板是DNA的两条链【答案】B【解析】根据图1可知,黑色素的合成需要基因A、b、C,而图2中没有显示是否含有C基因,故无法确定其是否能合成黑色素,A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假设b2链是RNA,那么b1链和b2链也是碱基互补配对的,另外b2链中的T等于0,由于T1=A2,C1=G2,则b1链的(A1+T1+C1)/b2链的(A2+T2+G2)=(A1+A2+G2)/(A2+

21、0+G2),这个值是大于1的,不可能为0.3,B错误;由图1可知,合成物质乙需要A和b基因,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不能合成物质乙,C错误;转录时以DNA的1条链为模板,D错误。【考点定位】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结束】13 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D、d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图乙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图甲所示的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三对等位基因D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基因D、d的本质

22、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A正确;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错误;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有多对等位基因,图中标出的为3对,C错误;图中的非等位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名师点睛】据甲图可知,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乙图为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图中的D基因变成了d基因,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造成的。【结束】14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DD、Dd和dd的三只小鼠的某些正常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图中的D和d都代表一段有遗传效应的DN

23、AB甲、乙、丙三图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C甲、乙、丙三图中都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D孟德尔定律发生于甲、乙、丙图所示的过程中【答案】A【解析】三图中的D和d都是基因,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甲和乙图中不含有等位基因,B错误;甲和乙图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错误;孟德尔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即甲、乙图所示的过程中,而丙图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不能发生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与DNA的关系【结束】1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含有等位基因,但一个染色体组内一定不含等位基因(不考虑变异)常染色体上的某种遗传

24、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不一定相等含有致病基因不一定会患遗传病,但遗传病患者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但形状大小相同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不考虑变异)A. B. C. D.【答案】A【解析】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因此有可能含等位基因,但一个染色体组就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其内一定不含等位基因(不考虑变异),正确;常染色体上的某种遗传病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一定相等;但在一对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相等,此病不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群体够大,无致死),也可能是染色体遗传遗传病,正确;含有致病基因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隐性

25、遗传病的携带者;遗传病患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X和Y染色体;形状大小相同的也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但不是同源染色体,错误。【考点定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名师点睛】1、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染色体组的特点是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2、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大小基本相同,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3、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

26、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结束】16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 3 :1 比值的是A15N 标记的 DNA 在 14N 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 15N 的 DNA 与含 15N 的 DNA 数量之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27、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 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 CO2总量之比来Z_xx_k.Com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答案】C【解析】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不含15N的DNA分子有8-2=6个,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A错误;YyYy3Y_、1yy,RrRR1R_,所以后代表现性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3:1,B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氧气相等,无氧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不吸收氧气,因此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相同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为3:4,C正确;D、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

28、数分裂形成3个第二极体和1个卵细胞,D错误。【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细胞的减数分裂;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复制n代后,每个子代DNA都含有子链,只有2个DNA含有一条母链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对于每一对相对性状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3个第二极体和1个卵细胞。【结束】17 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

29、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答案】D【解析】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A正确;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B正确;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正确;

30、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错误。【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从理论上讲,乙图中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乙图中的实验如果没经过搅拌过程,则很多噬菌体会附着在细菌表面,经过离心后会进入沉淀物中,使得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强。【结束】18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

31、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 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 赫尔希和蔡斯提出中心法则 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对 D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答案】A【解析】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是:(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并通过测交实验进行演绎验证,错误

32、;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错误;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没有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蔡斯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错误;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首先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然后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正确;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建构了物理模型,正确。【考点定位】教材经典实验【结束】19 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

33、中可以得出的不正确结论是A两杂交组合后代中红花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B红花A、C、D的基因型相同C两组实验均可判断出红花为显性性状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答案】B【解析】杂交组合一的亲本为红花和白花,而杂交后代只有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杂交组合二的亲本都为红花,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亲本都是杂合体,红花为显性性状。由于杂交组合一的亲本为红花和白花,而杂交后代只有红花,说明亲本红花A为纯合体,其基因型为RR,红花C与红花D都是杂合体,它们的基因型相同,都是Rr,B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结束】20 正常情况下,同一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一定相等

34、的细胞是A.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B.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细胞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答案】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不变,与体细胞相等;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与体细胞相等,C正确。【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名师点睛】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

35、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结束】21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某物质的合成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方框A表示的结构为核糖体B.该过程只发生

36、在细胞核内C.该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密码子只存在于图中链上【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方框A表示的是RNA聚合酶,A错误;图示为转录过程,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B正确;转录形成的是R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C正确;密码子位于mRNA上,D正确。【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名师点睛】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转录过程示意图,该过程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则为DNA的非模板链,A为RNA聚合酶。【结束】22 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

37、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致死(YY或DD都导致胚胎致死),因此亲本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它能产生YD、Yd、yD、yd四种正常配子,A正确;已知YY或DD都导致胚胎致死,所以YyDd相互交配产生的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有YY

38、DD、YYDd、YyDD、YYdd、yyDD共5种,B错误;因为YY或DD都导致胚胎致死,所以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YyDd一种,C正确;F1中的灰色短尾的基因型为yyDd(yyDD胚胎致死),它们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有yyDD、yyDd、yydd,比例为1:2:1,其中yyDD胚胎致死,所以只有yyDd、yydd两种,其中yyDd(灰色短尾鼠)占2/3,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据题意可知,该对黄色短尾可用YD表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4:2:2:l的比例实际上是9:3:3:1的变形,由此可确定,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

39、就会导致胚胎致死。【结束】23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进化的方向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桦尺蠖与环境、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共同进化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D自然状态下植物甲在3月份开花,植物乙在10月份开花,说明二者可能存在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叫共同进化,故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属于同一个物种,B错误;出现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错误;植物甲与植物乙繁殖时间不同

40、,可能是不同的物种,二者可能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名师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结束】24 下列关于二倍体真核生物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和核DNA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染色体:核DNA=1:2时,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是染色体的2倍B.当染色体:核DNA=1:2时,细胞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C.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细胞一定有4个染色体组数D. 染色

41、体和核DNA的比值还可以是1:1或2:1【答案】A【解析】当染色体:核DNA=1:2时,说明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每一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因此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是染色体的2倍,A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分裂【结束】25 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I、II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答案】B【解析】植物的根尖分生

42、区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a基因的出现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二倍体,而号染色体细胞中有三条,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根尖细胞中只能发生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减数分裂,B正确;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看不见,C错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D错误。【考点定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名师点睛】根尖分生区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看不见;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结束】

43、26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基因工程育种与C组方法比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育种原理和A组相同B.矮杆抗病I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3C.如果将矮杆抗病II用于生产,还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三种方法中矮杆抗病III最难获得,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答案】C【解析】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而C组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A组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A正确。矮杆抗病I中杂合子与纯合子比例

44、为1:2,因此能稳定遗传的占1/3,B正确;矮杆抗病II用于生产,只需要让矮杆抗病II自交,选留那些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C错误;抗病III是由诱变育种获得,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三种方法中矮杆抗病III最难获得,D正确。【考点定位】杂交育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诱变育种【名师点睛】分析图形可知:A组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B组为单倍体育种中的花药离体培养,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组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结束】27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一种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

45、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水潭中的虹鳉种群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B狗鱼对甲水潭中虹鳉的捕食,使甲水潭中虹鳉种群的早熟基因的频率下降C虹鳉种群中如果没有新基因的产生,则不会发生进化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答案】D【解析】甲乙两个水潭中的虹鳉种群因环境不同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不能判断,A错误;狗鱼对甲水潭中虹鳉的捕食,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使甲水潭中虹鳉种群的早熟基因的频率上升,B错误;生物是否发生进化不是看是否产生了新的基因,而是看种群的基

46、因频率是否发生了改变,C错误;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比在甲中的虹鳉年龄大所以其平均体重将会增加,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殖隔离的概念、生物进化的实质1、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2、生物进化的实质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与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结束】28 如图所示遗传系谱图,若进行DNA序列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突变和互换)

47、A. 8与4的X染色体DNA序列一定相同B. 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一定相同C. 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一定相同D. 8与3的X染色体DNA序列相同的概率是1/4【答案】C【解析】8有一条X染色体,4有两条,8与4的X染色体的DNA序列有可能不相同,A错误;由家谱关系图可以看出,6的X染色体来自2,8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7,而2与7X染色体的DNA序列是不同的,所以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不相同,B错误;8与5的Y染色体都是来自1,所以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相同,C正确;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3有一半的染色体传递到下一代,8与3应该有一半的常染色体DNA序列相同,D错误。【考点定

48、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名师点睛】人体的性别决定是XY型,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在生殖过程中,只有一半的染色体进入生殖细胞,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后,染色体数量恢复原来的水平,Y染色体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结束】29 右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的三种途径,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受体细胞A一般选用受精卵,过程仅用到了胚胎移植技术C受体细胞B通常不选用卵细胞或受精卵,而选用体细胞D常用的方法是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易于吸收重组质粒来源:学&科&网【答案】B【解析】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正确;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

49、细胞时一般受体细胞选择动物的受精卵,培养获得的早期胚胎需要进行胚胎移植技术移植到母羊的子宫中去,B正确;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受体细胞B应该是莴苣的体细胞,导人该细胞后,需对该细胞进行培养,经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C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感受态细胞法,即用Ca2+(或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利于完成转化过程,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名师点睛】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

50、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结束】30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卵子需培养到M中期才能受精B.试管动物的获得

51、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C.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D. 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即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答案】D【解析】排出的卵子并未成熟且成熟程度因动物种类不同而异,但只有达到MII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A正确;试管婴儿首先进行体外受精获得受精卵,然后利用早期胚胎培养将受精卵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再进行胚胎移植,B正确;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C正确;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以被诱导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新的组织细胞,而不上一个新个体,D错误。【考点定位】胚胎移植;试管婴儿及其意义;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

52、程【名师点睛】胚胎工程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和胚胎干细胞等技术其中体外受精过程中,精子要经过获能处理,卵细胞要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一般都选择桑椹胚或囊胚时期的胚胎。【结束】31 逆向性痤疮又名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发于女性。2011年3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并验证了NCSTN基因的突变可导致逆向性痤疮的发生。下列关于逆向性痤疮的说法,正确的是A逆向性痤疮是一种常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逆向性痤疮只在女性中发病,在男性中不发病C父母都患逆向性痤疮的家庭中子女也一定都患此病D理论上,逆向性痤疮在男女中的发病率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

53、逆向性痤疮又名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A错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B错误;父母都患逆向性痤疮的家庭中,子女中也有正常的,C错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女中患病概率一样,D正确。【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结束】32 下列遗传系谱图中, 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者b表示,分析正确的是AI2的基因型 aaXBXB或aaXBXbB5的基因型为BbXAXaC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n是否患有遗传病D调查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遗传方式,最好选择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答案】B【解析】根据7、8号可推测出3

54、、4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和AaXBXb,同时推出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A错误;根据2、9,可知5的基因型是AaXBXb,B正确;通过基因检测能确定n是否患有遗传病,C错误;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人群中调查,遗传方式在患病家系中调查,D错误。【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名师点睛】根据系谱图判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5和6都不患甲病,但却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儿子,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6不携带致病基因,可推知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和4都不患乙病,但却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儿,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束】33 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

55、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A321 B441 C351 D121【答案】A【解析】豌豆为自花传粉且为闭花授粉,所以自然状态下应该为自交,AA自交后代全是AA,Aa的自交后代基因型为1AA:2Aa:1aa,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3+2/31/41/2,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1/21/3,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1/41/6,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3:2:1.【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豌豆为自花传粉且为闭花授粉,所以自然状态下应该为自交,AA自交后代全是AA,Aa的自交后代基因型为1AA:2Aa:1aa.【结束】34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一样C.通常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D.动物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