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采访准备策划_第1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采访准备策划_第2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采访准备策划_第3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采访准备策划_第4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采访准备策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采访准备与采访策划,第一节 采访策划 第二节 采访准备,第一节 采访策划,策划:是围绕确定什么选题以及如何采访报道所进行的多维性思维活动。 就采访策划而言,主要围绕题材选择、信息集合、价值取向、确认选题来通盘考虑,一、题材选择 (一)明确报道思想 1. 什么是报道思想 是编辑部在一定时期内或阶段内,为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目的而制定的新闻报道的设想、意图,2.报道思想是选题的理论依据 表明采访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例:不同报道思想指导下的报道方案 有关火灾的报道策划: (一)着眼于救灾的报道 采访内容是,1)领导亲临一线的指导 (2)冲在一线的消

2、防队员 (3)现场抢救伤员的医生 (4)主动参与救援的群众,二)着眼于问责的报道: 采访内容是,1)调查起火的原因 (2)调查救人和救火的过程 (3)火灾的伤亡人员情况 (4)起火原因、背景、背后故事,三)着眼于缅怀生命,思考命运的报道 采访什么内容,1)收集火灾中死难人员具体材料,了解其生前最后的声音 (2)死者在灾难中的搏击与挣扎 (3)死者在救灾中的英雄事迹 (4)生者对死者的缅怀 (5)死者身后的世界:父母、配偶、子女,二)确定采访意图 1. 主导传播意向 2. 具体采访目的,例:央视新闻联播弹指一挥间,其开篇报道即是共和国的核工业 弹指一挥间主导传播意向:报道建国几十年来各条战线取得

3、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 共和国的核工业具体采访目的:我国核工业战线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值得报道,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同核工业所取得的成就分不开的,高质量新闻选题的特征,重大性 大众关心 独家性:独家事实,独家分析, 独家人物 可操作性强,二、信息集合 (一)获取采访线索 (二)追踪社会信息,三、价值取向 (一)观念与尺度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美国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制作中,将电视新闻的价值要素归纳为四个: 1、影响新闻对受众的普遍影响。 记者需考虑:对哪些受众产生影响?是否会 立即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多大?间接影响多大,2、趣味新闻对受众是否具有一定趣味。

4、 记者需考虑:向受众传播什么情趣的内容既能让人们产生兴趣又能让人们有所回味,3、信息新闻对受众能否提供有用的信息 记者需考虑:新的信息不仅是受众想知道的 而且还应该是受众应该知道的,4、可视性,二)判断与选择 新闻判断力 准确的新闻判断力特指记者判断什么事物值得采访报道的能力,了解: 通常可参照以下要点进行判断: a、判断某个事物能否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 b、判断某一事件的各种事实构成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之。 c、判断某些看来不太显著的社会信息和新闻线索能否发出重要新闻。 d、判断某个已经报道的新闻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深层的内容,e、在地方新闻中或其它消息中发现适合全国性报道的内容。 f、在全国

5、性新闻中发现适合地方进一步扩展报道的内容。 g、在一般性新闻中迅速发现特写、专题报道的角度。 h、察觉、预见到一些将会构成重大新闻的迹象,提升新闻判断力的途径: 1. 积累、研究 对象是:形势、情况和知识 2. 学习、比较 对象是: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 3. 思考、预见 对象是: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四、确认选题 (一)思考主题 1. 主题与问题 2. 主题与内容,3. 主题与标题 直接揭示主题: 首都元旦市场繁荣、开国大典受阅师四十年保持英雄本色 标题暗示主题: 儿童节不见儿童片、 一年造坟五万座侵占良田近千亩 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引导受众关注。 福建省文物仓库万件珍品危在旦夕 空运到

6、京货物积压严重,4. 主题形成的基本过程 采访前对主题雏形的考虑;采访进程中对主题雏形的验证;采访后期对主题的深化,5. 主题的提炼与深化 一要从全部事实材料出发 二要把握事物个性,挖掘事物本质,抓住事物特殊点。 切忌主题先行,二)选择角度 方式: 一为比 二为小 三为异,三)报道形式的选择 1.报道形式 动态新闻、深度调查与述评、专访、纪录片 2.采访的具体方式 采访结构全篇的表现形式主要为:一是展现全部采访过程;二是插入采访片断,新闻采访计划方案 新闻采访提纲的格式 1、采访目的(采访要求) 2、采访步骤 3、采访对象 4、采访方式(如专访、集体采访、座谈会、随机采访等) 5、采访时间(包括采访次数)和地点,6、采访问题即提问提纲(这是采访方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要注明采访谁?提问什么: 7、可能碰到的问题 8、设想解决的方法 9、采访前要携带的器材 10、备注(各方面的备注均可,重要的是自己需要的,采访计划一般包括内容:采访主题;采访目的;采访步骤;采访时间和地点;采访对象;采访方式;采访内容(问题设计);采访失败的主要措施,http:/,第二节 采访准备,一、平时准备 (一) 理论准备 (二) 政策准备 (三) 情况准备 (四) 知识准备,二、临时准备 (一) 收集相关资料 (二) 熟悉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