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校园专题_第1页
第九章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校园专题_第2页
第九章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校园专题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学习指导:1了解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的意义;2明确少先队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和教育任务;3把握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基本任务; 4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原则、内容和类型;5使学生初步具有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和制定中队工作计划,进行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和开展中队教育活动的能力。6.掌握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任务;7.了解少先队的历史及组织机构;8.探究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形式及新时期少先队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第一节 班级工作和少先队工作概述 班队工作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通过班队工作来落实下去的,它是对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的重要的

2、组织形式。做好班队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影响着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影响着国家培养人的教育目标能否完成。因此,我们要了解班队工作的基本原理,掌握班队工作的基本方法,科学有效地领导好班队工作,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一、班级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意义(一)班级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意义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学校关于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教学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都是通过班级来开展进行的。并通过各科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的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将其落实到每名学生身上。使学生受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的身心教育影响,使他们发生预期的变

3、化。因而,班级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因此,做好班级工作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少先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在我国少年儿童教育体系中,少先队组织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教育作用。在少先队的一整套特殊组织形式中,充满了鲜明的政治内容和共产主义教育意义。如星星火炬的队旗,表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先队员要从小热爱党、跟党走,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由烈士的鲜血染成等等。少先队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生动、具体地引导和帮助少先队员学习共产主义理想。将共产主义理想的种子播洒在每名少先

4、队员的心中。因此,少先队的工作关系到共产主义理想在我们的少年儿童中的传播和发展,关系到我们祖国的未来。因此,班队工作对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深远的意义。(二)班队工作的理念做任何工作都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做好班队工作,必须确立以下理念:1承认学生主体性观点学生主体观就是要承认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指在教育教学上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尊心,承认每名学生都有个性发展和本身潜能发挥的自由。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尊重每名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权利。鼓励学生自尊、自强

5、、自信、自立,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探索、独立进行学习与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各种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权利,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从主体观角度看,班队工作是学生自己的事,他们才是主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安排和教育。教师不能主导学生的思想,代替其思考,而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引导他们自己处理活动中的矛盾,并在其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沟通,解决问题等。如制定班队目标、游戏规则、活动方案等。在活动中教育自己、锻炼自己,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班队工作者还应合乎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在开展班级活动与少

6、先队活动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学做活动的小主人。2提高认识与实际锻炼相结合提高认识与实际锻炼相结合就是要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班队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知行统一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讲清道理,明确是非观念和荣辱观念,杜绝道德知识的灌输教育。班队工作者还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锻炼,督促学生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反复训练,克服行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一些的道德行为训练。杜绝道德行为的机械训练。道德教育即不是单

7、纯的说教,也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而是知行统一,找到知行最佳的结合点。使提高认识与行为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并重、言行合一、知行统一。班队工作者自身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小学生最相信教师的话,也最善于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身教和言教结合起来。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3认识到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观就是指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世界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样人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要认识到学生是在不断发展的个体,无论是知识、身体和心理,都是持续不断连续发展的。所以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发展的过程,不能仅重视结果。同时

8、,对学生的教育还要为他们今后的发展考虑,使之有发展的空间。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对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儿童,应积极引导,向儿童发展的方向前进;小学生是能够不断发展的,不能以一时一事定终身,要看到发展的未来;要按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不揠苗助长,也不超前发展;要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教育要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让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发掘潜能潜力,适应时代需要,适应未来发展,从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4树立全局、全面观点全局、全面观是指班队工作要从社会的要求、学校工作的全局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全局、全面观要求班队工作者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关心

9、每一名学生,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更不能忽视中等生。要使每一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关怀和帮助,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不仅要关心全体学生,同时更要关心个别学生,不仅要从社会和学校全局、全面需要出发,也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个体需要。不仅要看到学生现在的发展,也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全局、全面观要求班队工作者创造各种条件来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德是发展的方向,智是知识积累,体是生理基础,美是生活情趣,劳是生计必需。因此,我们说,德、智、体、美、劳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偏重、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会给全面发展教育带来严重的不利的影响。全面发

10、展绝不是用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要求和培养全体学生,而是为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地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让学生自由、自主、愉悦地发展。二、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关系(一)班队与班队管理者1班级、少先队班级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按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组织起来的固定人数学生的正式群体。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基层组织。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具有行政性、统一性、独立性、组织性。行政性是指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及管理的最基层行政组织,班级的组成是按照一定编班原则和规定划分的,班级成员与班级同时存在,班级不变,则班级成员也基本不变。学生不能自主选择,

11、成员构成具有偶然性、随机性;统一性是指无论平行班级间还是成员间都存在各种差异,但总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及要求是统一的。班级成员年龄大体相同、文化程度和身心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处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和学校的要求是一致的,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学习;独立性是指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和学生的基层组织,绝大多数的教育活动是独立开展的,班级有独立开展各种活动的权利;组织性是指班级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领导核心。班级有凝聚力、有组织,成员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培养班集体的基础条件。班级也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既是学生成长的基地,更是学生心理上的“家”。少先队(

12、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团结教育少年儿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少先队的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少先队是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对象,因此,少先队辅导员要开展多种多样的自主教育活动,焕发出少先队特有的生机和活力。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是做好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力量。辅导员要以自己的出色工作体现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小学班级具有双重性质,既是教育教学的基层组织,也是少先队的基础组织。2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

13、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是学校中的一种特殊管理角色,对学校中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这种角色除具有一般教师的职能外,也有自己的特殊性;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在小学,班极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在校长、教务主任的领导下,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和协调班级内外教育力量,对班级进行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少先队辅导员是由共青团选派优秀团员或由学校聘请思想进步、作风正派、热爱少年儿童的优秀教师或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人物担任。包括

14、校内大、中、小队辅导员及校外辅导员。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在小学就是班主任,对少先队中队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小学班主任有着双重管理者角色:既是班主任,又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构成两种不同的角色关系,即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因此,中队辅导员应交替担任好这两种角色,既当好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好队员的益友。(二)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关系小学班级是一个班队合一的或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在小学的班级里存在两个平行的组织班级行政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因为班级组织和少先队组织是同样的成员组成的,所以小学班级实际上是一个班队合一的组织,或者说它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同一群人两个组织,但两个组织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1班级工

15、作与少先队工作的区别(1)具体工作目标不同:班队工作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教育工作目标有所不同。班级作为一个少年儿童的学习组织,是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主要是为把小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公民服务;它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儿童能力和身心的和谐统一发展;少先队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思想的学校,侧重于品德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集体主义人生观的教育。从少先队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践出发,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儿童,体现社会主义方向,使他们树立崇高理想。要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有着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2)工作内容、重点不同:班级和少先队虽同属一个社会群体

16、,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组织,两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是有差异的。班级工作是以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重点是学习和行为养成教育;而少先队工作则主要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学习先烈精神、热爱少先队自己的组织,重点是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学习做自己的主人。(3)工作方法不同:班级教育工作教师往往采用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教育方法;而少先队工作则是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自主性自我教育的方法,自主性是少先队活动的生命线,少先队在活动中让少先队员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发挥主动性,充分尊重队员在活动中的地位,让少年儿童做自己的主人,使队员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4)工作方

17、式不同:班级教育主要是通过班会、早检、和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为主要的教育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而少先队则是通过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的各种实践的活动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在活动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锻炼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求真知、长才干。(5)领导和制度体系不同。从正式组织的制度体系上来说,制约少先队组织的最根本、最有力的章程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而制约班级组织的最基本、最有力的规范便是小学生守则以及各班级具体制定的班规班约。2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联系(1)教育目的、任务一致:班级与少先队工作的教育目的

18、、任务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少年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班级和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的归宿。少先队和学校的目的、任务是一致的,只是各有侧重。(2)教育对象相同:两个组织的教育对象是相同的,班级与少先队组织工作的对象都是小学生。对少先队员的教育同时也是对小学生的教育。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人的一生中起奠基作用的时期。这一时期有着与其它时期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班队工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规律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3)教育者相同:在小学,班主任一般兼任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工作。因此,要处理好这

19、双重身份的关系。在教育工作中,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要求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少先队组织在班级中的核心地位和教育助手作用,尊重少先队的独立性;做为辅导员则要创设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配合班级的各项工作;社会对他们教师素质的要求是一致的,都要求他们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备崇高的师德、具有一定的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4)教育内容有共同点:班级和少先队都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层单位,尽管教育目标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教育的内容具有共同点。都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有劳动、有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逐步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

20、5)教育途径一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班级和少先队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就要求只有通过有形的、具体的、丰富的、活动的形式进行教育,才能真正为儿童所接受。正是这样,将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化为生动活泼的活动,是班级和少先队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实践表明: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渴求新知识和学习社会的欲望。活动在儿童天真的幻想、憧憬和现实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它能给少年儿童带来欢乐,带来满足,甚至使他们终身难忘,对他们的未来志向产生影响。综上所述,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不可分割。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工作概述班主

21、任是班级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班级的管理人员的配置也就不尽相同。班级授课制的出现也促使班主任的产生。在我国,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力助手的骨干力量,也是沟通社会、家庭的桥梁,是社会文明的促进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班主任角色的产生班主任作为一种教育角色出现在教育制度上是与班级授课制的创立密切联系的,是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出现而产生和设置的一种工作岗位的称谓。从实行班级授课制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这一制度。但不是所有采取班级教学的国家都设置班主任,只是一部分国家的做法,如中国、

22、俄罗斯、日本等。1904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年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这就是我国班主任工作的开始。1932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学开始规定设立级任制。1938年又改为导师制,把负责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称为级任导师。这一角色相当于班主任。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老解放区,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和抗日军政大学都设有班主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习当时前苏联经验,在全国中小学中一律设置了班主任。1952年中学暂行规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班主任制的初步确立。中间经过58年、63年、88年的修改完善补充,指导着我国的德育和

23、班主任工作。到2009年教育部8月又重新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标志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班主任的制度的确立。(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009年8月17日教育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基一200912号)文件,文件中阐述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在小学,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中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班主任除具有一般教师的职能以外,就班级工作而言,还具有许多特殊的责任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培育者将学生编成一个班级,只能算是一个学生群体。要把一个班有几十名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特点的学生群体,组织起来转化形成班集体,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标之一。要将学生群体转化为学生集体,这需要班主任的

25、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接受他,就要与学生朝夕相处,心理相融,这样,才能将学校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打基础的时期,他们知识经验少,自理能力差,各方面都很很幼稚,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指导他们。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培育者,将促进学生从学生群体心理向班集体心理转化。把学校的要求精心地转化为班级活动的具体目标,并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直接的教育和引导、细致而具体的帮助和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及各种活动组织培养班集体。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班集体的形成,凝聚着班主任的大量心血和辛勤

26、的劳动。2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是学生健康的引路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这是班主任的教育职能的具体表现。班主任做为教育者,本身既是教育的因素,同时也是教育的特殊手段。班主任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结合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班主任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内心世界天真纯洁、心理脆弱、正是长身体之时,这都要求班主任对他们身体和心理加以爱护,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又要用自己的良好的师德风貌、品德修养、心血、才智,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用人格力量影响着全班学生。班主任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

27、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实践证明: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的,不仅影响学生的现在,也影响着学生的未来,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3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管理者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班级全面的领导和管理。既管学生学习,又管学生生活;既管个别学生的行为,又管整个班级的班风的形成;既管校内的生活、学习,又管校外学生的交往活动等等。班集体是由学生组成的,而学生能否发挥潜能,能否勤奋地学习、积极地活动,则取决于学生自身。一个班集体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想法,再加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所以各自的心理状态也不同、想法也有所不同、行为表现也

28、不同。而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就是要使诸多不同都整齐化、系统化,让一群人愿意跟随他的思想意志向同一个正确的方向迈进。而这个领导者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他主管着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生活、活动等。他与班级学生的交往最广泛、最频繁、最密切。班主任领导能力的强弱,决定一个班集体的凝集力,班风的养成,对外的表现力。决定能否调动每个班级成员的积极性,教师的权威力的发挥水平等。 4班主任是学校和班集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力助手和骨干力量班主任是学校领导与班级教育工作相互联系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班主任不但自己要全面正确的领会学校的意图,坚决贯彻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而且还要把学

29、校的意图和计划变成班级各方面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依据,从而实现教育的统一性。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小学的领导,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小学培养目标制定本校的工作计划,而计划中有关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主要是要通过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才能对小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班主任了解掌握学校的方针、教育要求,并加以贯彻、执行;同时对所属班级学生的共性、个性十分熟悉。班主任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富有创造力,在熟悉学校与学生双方情况的基本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将班级组建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对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和学校的精神面貌都有所影响。因此,说班主任是学校和班集体进行

30、教育工作的有力助手的骨干力量。5班主任是班级的各方面教育因素的组织协调者班级学生的教育工作是由多方面教育因素构成的教育整体,但要充分发挥这些教育因素的作用,提高教育的功效,就必须组织协调好这些教育因素,而这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是由班主任来完成。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而且也是全校教职员工的工作。同时班主任还要与任本班课的教师集体、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密切配合。为了更好地发挥各方面教育因素的作用,就需要班主任的组织协调。一方面,团结本班科任教师目标一致地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与家庭和社区取得密切联系,争取和支持配合。班主任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沟通学校与社会、家长相

31、互联系的中间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学生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构成班级教育的基础。如果这种教育是正确的,就为班级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就会给班级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抵消学校教育的作用,出现“5+20”的现象。因此,促使各方面教育因素保持一致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总之,班级教育工作是由各方面教育因素有机构成的。班主任只有把各方面教育因素协调起来;使其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做好班级的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活泼的发展。二、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一)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学生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这一时期,不仅要学知识、长身体,而且要

32、逐步培养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品德,掌握未来生活的技能。为此,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具体来说2009年8月17日教育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有明确规定了班主任新时期的职责与任务: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

33、团队工作。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二)班主任的任职条件班主任不同于一般教师,承担着育人的特殊使命。班主任的这一特殊角色决定了班主任的特殊教育功能。不是只要是教师都可以当班主任,只有具备优良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学校也应该挑选优秀的教师担当班主任。担当班主任的教师要具备一般教师的素质,同时又要具

34、备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作风修养、性格特征等。为了充分发挥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班主任的任职条件是:中小学班主任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组织能力;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品德高尚,为人师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2009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

35、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了班主任的任职条件: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1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2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3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同时还明确规定: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班主任教师应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敬业爱岗,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力求工作实效。中小学教师要把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教书育人应尽的职责,积极主动承担这一光荣任务。(三)班主

36、任教师应按照规定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需要付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工作,要求班主任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身心健康、富有人格魅力,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变化,及时改进班主任工作,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要把学校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健

37、康发展。二是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四是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

38、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五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不断提高进步的目标;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六是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七是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指导班集体通过开展班会、团队会、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

39、的班风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八是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开发社区、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九是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其他课程任课教师、少先队、团委、政教处沟通,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积极建立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与社会、社区的联系,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也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营造良好社会育人环境

40、。十是要大胆创新工作方式。认真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建立并填好学生成长档案和记录袋。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模式。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基一200912号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

41、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第三条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第二章 配备与选聘第四条 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第五条 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第六条 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第七条 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一)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

42、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第三章 职责与任务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

43、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第四章 待遇与权利第十三条 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听取班主任意见。第十四条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第十五条 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第十六条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第

44、五章 培养与培训第十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第十八条 教师教育机构应承担班主任培训任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第六章 考核与奖惩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第二十条 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第七章 附 则第二十一条 各地可根据本规定

45、,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三、班主任工作内容与方法(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1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了解人。”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就要准确了解学生,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不断变化。他们的家庭情况不同,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民族、性别不同,思想水平、知识水平、气质性格、兴趣爱好都不同。用千篇一律的内容和方法难以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另外,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变化时期。他们的兴趣、爱好、需要、能力、性格、知识水平、思想水平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46、班主任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育计划,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帮助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学生个人情况;二是学生集体的情况。(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人情况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等;家庭情况,如父母文化水平、职业、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家庭其它成员的情况、社会关系对学生的影响等;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如遵守纪律、文明行为习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集体观念、受奖励和惩罚的经历等;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习成绩、学习态

47、度、学习方法、兴趣特长等;学生的身体情况,如体质如何、有无疾病及卫生习惯等;学生的个性情况,如智力特点、情感意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类型、爱好和特长等。班主任还要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现实心理状态。小学的心理状态并不稳定,易受外界刺激影响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班主任要准确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灵活的教育。(2)了解和研究学生班集体情况包括: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全班总人数、性别结构、生源状况、年龄结构等;思想品德情况,如班级传统、班风、班级当前状况、学生的品德表现、班级中好中差学生的比例、主要倾向和问题等;学习情况,如班级的学习成绩、课堂纪律、学风等;干部情况,工作能力、团结情况等;班级其它方面情况

48、,如学生生活的社区环境、学生家庭条件、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等;问题学生的情况等。了解和研究学生不是目的,而是要教育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把了解学生与教育学生紧密联系结合起来,既要在了解中教育,又要在教育中了解,使了解学生的过程成为教育学生的过程,此外,学生的情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班主任应不断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便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防止教育工作出现盲目性和片面性。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是很多的,最基本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分析法、问卷法、调查访问法等。(1)观察法观察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状态下对学生进行观察的一种工作

49、方法。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道德水平、学习态度、纪律观念、生活作风等各方面,都要通过平时的动作、神态、声调、语气、脸色和体态显露出来。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一切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劳动、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中去,才能全面而真实地观察到学生的各种表现。在观察中,班主任要选择好观察地点,要做冷静、细致的观察,对观察所得材料及时认真记载,以便深入研究。班主任要善于从学生身上细微的变化中探究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掌握事物的本质,做出比较实事求是的结论。观察要注意:做到全面、准确;要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进行;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看不

50、准的问题,要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轻易下结论。(2)谈话法谈话法是班主任通过面对面对话来直接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通过和学生有目的谈话,教师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弥补观察不足。为保证谈话效果,班主任谈话时应注意:一是在谈话前,要认真考虑谈话的目的、中心内容;二是对谈话的过程有周密思考,认真选择谈话的方式、时间和地点;三是谈话时态度要真诚、语言要亲切和蔼,充满感情;四是谈话时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五是讲究方式、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要善于启发学生说出心里话;六是适度、适时,与学生谈话,

51、不仅要适度,还要适时;七是班主任谈话后,要把谈话中比较重要情况以及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分析和研究。(3)书面材料分析法这是间接收集学生信息的一种方式,是利用第二手材料的方法。有关学生的书面材料很多,大致有三类,一是学生资料档案;学籍卡,历年的成绩和操行评定,体格检查表,有关奖惩的记载等;二是班级记录资料:班务日志,班会,团队会议记录等;三是学生个人写的作文,日记,作业等。这些材料是学生和班级过去活动的记录。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历史的、发展的看待学生。从而更正深刻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使研究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当然,书面材料是间接的、第二手的,但不是现实的第一手材

52、料,所以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这是它的局限性。(4)问卷法是采用书面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在观察中一时了解不到学生的内心活动,还可以采取问卷法,作为了解学生的辅助手段。班主任可按照预定的要求设计一套选配得当、严密精确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开放型的:不事先列出所要求的答案、开放型答案;封闭型的:学生从列出的答案中选择一条或几条答案:和半开放型:学生选择一条或几条答案,并给他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采用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内心中有关人生、理想、道德等方面情况。为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班主任在设计问卷时,应注意避免提出含义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在评阅问卷时,要注意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便针对学生的

53、思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5)调查访问调查访问是更深入更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可以为了解一般情况而进行,也可以专门为了解某一个重要事件而进行。主要调查访问学生以前接触的人,包括幼儿园老师、校外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家长、同学等。调查了解所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开调查会、可个别交谈,也可访问。访问前要有明确的目的,最好拟定访问计划,预先通知访问对象,这样能保证访问的效率;访问中也可以和访问对象进行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访问后班主任对已经了解的情况,要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去掉虚假的成分,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凭主观印象轻率地作出结论。以上从五个方面讲述了班主任了解

54、和研究学生情况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方法在了解和研究学生时,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对所得的材料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对问题估计要恰如其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班主任采用任何一种方法了解学生的情况,都不要就些下结论,而是要通过多种方法了解各方面情况加以综合分析、研究,才能对学生和班级做出正确的评价。(二)组织培养班集体1班集体及教育作用(1)班集体班集体就是由全班学生组成的,以完成学校培养目标为目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社会人际交往为特征的,有一定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它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几十名小学生形式上地集合在一起并不能称为班集体。一般来说,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具备如下要素:共同的

55、奋斗目标。班集体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织进行的共同活动。健全的组织机构:班集体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团结一致的集体的领导核心。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班集体有严格的全体班级成员应当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及严格的纪律要求。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集体共同形成并遵守的流传下来的正确的舆论、优良传统和良好的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班集体成员年龄相近、发展水平相当,同学之间容易形成民主平等、团结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班集体的五个构成要素在班集体形成过程中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中目标起导向作用,人际关系是基础,组织机构为核心,舆论和纪律是健全班集体的两大保证。它们相互

56、制约、相互促进,形成结构完整的统一体,发挥其整体的教育功能。(2)班集体的教育功能良好的班集体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班集体一经形成就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巨大力量。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具体表现在:目标的导向激励功能班集体的目标是班集体共同团结努力的方向。当班集体的目标与学生个人的目标一致时,班集体的目标便激励起学生进取、前进、为班级争光等想法,就产生了导向激励作用。班主任如果能充分发动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班集体目标,则更增强学生执行目标的自觉性和坚决性。班集体目标的制定:一要具体明确,二要适当,三要可行。班集体的社会化功能班集体是一个社会群体。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以教育目标为导向,通过学

57、校的各种教育教学等活动形式,对小学生传授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社会行为规范,进行品德教育、规范教育和社会行为训练,还进行社会交往,培养学习社会角色。这些学习和训练,为小学生步入社会生活,履行社会角色,成为社会公民奠定基础。选择优化调整功能班集体通过自己的教育目标对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影响进行择优,选择那些有利于班集体和学生发展的教育影响,而抵制和消除不利的教育影响,利用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环境中各种教育影响、教育要求的进行重新整合调整。从而把影响学生的多种教育因素、整合到最佳状态,形成教育合力,目标一致,以达到教育目的。组织规范和纪律的调控功能班集体共同制定的班级规则和纪律,在班集体共同活动

58、中纠正小学生的行为,具有调控的作用。它以纪律、舆论、传统、班风、制度等手段,使班级的教学、教育活动和管理行为,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只有在集体中才可以有个人自由。”这说明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离不开集体。在学校中,班集体是儿童学习、生活和交往的主要环境。班集体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组织丰富多彩的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兴趣和特长。班集体活动有严格有序的要求,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熏陶,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自我教育功能班集体是教育对象,但它一经形成,就成为教育主体,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潜能。实践表明,良好的班集体组织起来后,它就会以其奋斗目标、严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