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世园会感言体会_第1页
游览世园会感言体会_第2页
游览世园会感言体会_第3页
游览世园会感言体会_第4页
游览世园会感言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游览世园会感言体会1999年昆明世园会,开创我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先例,在全国影响很大,很多人怀着探密的心理,不远千里,前往游览,我无缘前往,甚感缺憾。XX年沈阳世园会,在不知不觉中结束,就更谈不上去了。今年西安世园会,是几个月前在西安街头看到了大幅宣传标语,决心前往参观。4月28日,世园会正式开幕,这段时间,我恰好就在西安。游览世园会的强烈愿望油然而生。孩子们则说,刚开园人太多,每天8、9万,缓后人少点再去,我却不想等,见状,女儿托熟人买来门票,第二天,我和老伴前去游园。从街头标语上看到,世园会在浐灞开发区,大方位在东郊,具体怎么走,一点不知道。灵机一动,在网上打开西安电子地图,查询行走路

2、线,得到5种坐公交车前往的方案,同时知道孩子家距世园会20.7公里,无直达车,乘车约需1小时40分钟。又从一去过的西安网友口中得知,园子很大,尽量去早,园中吃食很贵,最好带些水和食品。5月12日清早6点钟,我们带着儿子准备好的食品和一大瓶水,坐第一趟公交车出发了。车上人少,顺利到达换乘点,可在那里等车,超过30分钟,车来了,人已站满,往前各站,不断上人,挤得水泄不通,男售票员只能从车窗跳下爬上招呼乘客,这是我几十年乘车史上独有的一幕。大家都去世园会,挤点也能理解,毫无怨言。公交车即将到达世博园的最后一段路程叫“世博大道”,长8公里,宽60米,双向6车道,中间有隔离林带,两侧林带宽阔,树木密布,

3、郁郁葱葱,新颖别致的路灯点缀其中,犹如绿洲中的明珠,两傍尚无高楼大厦,远远望去,满眼绿色,与刚刚驶过的喧哗闹市相比,突然进入另一个美丽天地,提前感受到了“绿色引领时尚” 的世园会主题。车子到达的倒数第二站,是世园会的团体入口,叫锦绣门,终点站才是主入口,叫广运门。广运门前有很大的停车场,划分成区,分别停放公交车、大巴车、小轿车。下了公交车,从站牌上看到,仅世园会专线公交就有7路,还有多路公交车延伸到世园会。出公交站前行数百米,才看到入口,又是一个大广场,针对停车场,扇形分布着三个入口区,每一个区有一长溜入口,无数的栅栏摆放成迷宫阵,游客再多,也不会拥挤。由于城内散布了很多售票点,广运门外的两个

4、售票处比较清闲。我们到达时正好8点,刚刚上班。进门时检查严格,行包过安检机,人过安检门,保安还要用手持安检器逐人检查,打火机、刀具均属禁止物品。进门的第一个景点就是珩架结构的广运桥,游客通过此桥,才能进入景区,桥的下面并非河流,而是世博大道。过桥就是长安花谷,大面积的花卉,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稍作停留,照了几张像,跟前人群继续前行,见前边排着长队,便站了进去,问工作人员,说是参观“创意馆”,并不断告知,从此处到进馆约需2个小时,我的心情立即处于看与不看的矛盾之中,好在队伍不断前行,随之静下心来排队等候,约1 小时,我们进入馆内参观,展出的东西并不多,多数为声、光作品,唯有“蔬菜无土栽培”设施和

5、3种罕见的玫瑰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创意馆隔湖相望就是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长安塔”,不远处有一桥可过,我们按照“绕一圈游遍全园”的思路,没有过桥,逆时针方向沿湖边绕行,进入安徽园、XX园、开封园、洛阳园,每个花园各有特色,集中展示本地最有名的东西,如安徽园以“徽韵”为主题,XX园以“崂山雕塑”为特征,开封园以“包公脸谱”为核心,洛阳园以“盛开的牡丹”迎宾客。从介绍资料可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面积为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总体结构为“两环、两轴、五组团”。其中,“两环”分为主环和次环。主环为核心展区,主要分布有室外展园和园艺景点;次环为扩展区,布置世园村、管理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

6、“两轴”是指园区内的两条景观轴线,南北为主轴,东西为次轴。“五组团”分别为长安园、创意园、五洲园、科技园和体验园。四大标志性建筑有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五大主题园艺景点分别是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三大特色服务区分别是灞上人家、椰风水岸和欧陆风情。参展的国外城市30多个、国内城市40多个、国际园艺行业机构30多个,合计109个展园。这么多的展园并非挨个排列,而是按照上述规划散布在不同的展区内,湖水将各个区域隔离成不规则的形状,有大有小,随意自然。整个园区也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有山丘,有湖泊,有沟壑,有广场,高低落差约在20米以内,道路弯曲,不上就下,立体感强

7、,浑然天成。湖泊上石桥很多,大多为圆拱型,少数为九曲型,每一区域都有多条道路可供通行,数万人游园,也不显拥挤。我们只管随意游览,早已记不清过了什么区,看了多少园,只觉得走进了树的绿洲,花的海洋,在你随处可走的每个空间里,都有花儿围绕,草儿招手,树木遮阴,绿水映衬,园艺师还把花草精心布置在栏杆上、灯柱上、桥梁上、石头上,随意望去,花儿、草儿都在向你微笑。留影成了我们记忆游览的唯一手段。年轻人则采用时尚方式,他们从遍布园内的摊点上花20元钱购买一本世园会护照,每过一个展园,让工作人员盖上一枚本园印章,看了哪里,自然清楚。园内用尼龙网隔出了一个面积不算太大的“鸟林”,吸引了不少游客参观,我们也去了。

8、有孔雀、鹦鹉、黄鹂等3、4种鸟儿,数量很大,黄鹂最多,到处乱飞。年轻人争相与鸟儿合影留念,掌心放一小食碟,鸟儿便来抢食,也有鸟儿落在人的头上,肩上,特别逗人喜欢。就这样不歇不停地转游,接近12点,大约走了半个园子,到了“椰风水岸”,一片高大尖顶、东南亚式样的红色房子,结构独特,美丽壮观。内部均为餐馆,吃饭的人并不多,馆外的五个水上凉亭之中,却坐满了休息的人,吃着自带的食品,怡然自得。我们找个地儿坐下,休息用餐。累了,也饿了,竟然一下子吃完了我们自带的全部食品。在这里,看到了第二处饮用冷水设施,喝水和用瓶子接水的人很多。考虑到景点尚多,没敢多休息,就又转起来。看到了泰国、日本、韩国、朝鲜、斯里兰

9、卡等外国展园。朝鲜园修得很有特点,游人争相照像。前行到了长安塔下,这是最主要的参观目标。老远就排起了长队,被告知约需2小时。站在队伍中耐心等待,前进的速度还不算慢,通过计时,40分钟到了塔下。塔高11层,每层都有珍贵文物展出,闻名于世的“秦始皇陵铜车马”外形最大,放在底层。每上一层,绕塔一圈,并不觉累,就上到了顶层。透过玻璃窗户,从四面下瞧,整个园区尽收眼底,发现还有不少景区没有游览。下塔可乘电梯,但游人太多,需要排队,我们步行下来,真有点累。自然馆就在长安塔下不远处,等候参观者照例排着长龙。时针已指14:30,还有好多地方没看,我们犹豫了一下,因为展馆总给人神秘的感觉,不看会觉得遗憾,最终决

10、定排队。队伍的末稍挂着牌子:“这里到进馆,约需4小时”,按照前两馆的排队经验,我估计有两小时够了。可这回错了,自然馆面积小,采取间断放行,每隔10分钟,放进去30人,队伍几乎不动。正是太阳最红的时候,打着伞直直的站着,心里无尽的烦燥,感觉累极了,游人互相鼓励,才有了坚持下去的耐心。17:30分左右,终于进馆。讲解员热情而又详细地介绍着富有特色的外国植物,多种花卉,从未见过。在粗壮的榕树树杆上,园艺师竟然嫁接了多种花卉,鲜花盛开,美艳奇特。还有几个仿真动物,惟妙惟肖,引人瞩目。时间不早了,我们加快了前进速度,沿路参观了企业展园、另一处国际展园、港澳台北展园和国内展园,都为同一主题,表达形式不同,

11、有的雄伟壮观,有的简单明了,我们专拣有特色者,驻足停步,拍照留影。通过对国内外展园的参观,我体会到,园艺博览会,不仅仅以展现花草为主题,园林才是各展园的主要表现手法。在相对独立的空间里,园艺师力求以亭、台、楼、阁为主景,石径、廊桥、水池、喷泉、沙苑、石雕、花坛、林木为配衬,合理搭配,展现本国本省历史文化,张扬民族特色,主题分明,独具匠心,优雅美观,让游客感觉舒适快乐。途经一处舞台正在演戏,因为时间紧,也只略停远瞧,没有近前。离广运门不远处,有一水上舞台正准备晚场演出歌舞,已有观众等待观看,我们也没敢停留。终于又回到起点,踏上广运桥,走出广运门,天已经完全黑了。人困马乏,饥肠辘辘,真后悔带少了食品。不敢稍微停歇,打听寻找到公交车站,候车的人很多,又得排队。正是返城高峰期,车辆也多,等了有10多分钟,上得车去,正好20点整。掐指一算,6:00出门,21:30回到家里,共 15个多小时,还有创意园、秦岭园、盆景园、省内园、体验园、世运村、指挥中心等好几处没有参观。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秦岭四宝”就在秦岭园展出,因而没有看到。若非参观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