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时量 50 分钟满分 100 分。注:请考生规范书写!阅卷结束后,对不规范的试卷,作归零处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用笔把正确答案涂黑为)1.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家国一体”的我国古代社会中,先民们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中央集权制d. 君主专制【答案】 b【解析】【详解】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我国古代

2、社会中先民们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受宗法制的影响。故答案为b 项。分封制是在地方建立诸侯国,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统治的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 项;中央集权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与重血缘、重亲情无关,排除c 项;君主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重血缘、重亲情无关,排除d 项。2. 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材料描述的分封主体是:a. 王族b. 功臣c. 姻亲d. 先代贵族【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能够说明西周分封时以王族子弟为主要受封对象,或者说王室贵族成为分

3、封制的主- 1 - / 11体,所以答案 a。 bcd三 也是分封制的 象之一,但并不占据主 地位,排除。3.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了交流方便,多以 治中心区域方言或以此 基 派生的 言作 流行“官 ”,据此推断西周“官 ”是a. 京方言b. 殷方言c. 普通 d. 洛阳方言【答案】 a【解析】【 解】西周的都城在 京,属于周朝的 治中心,因此西周“官 ”是 京方言。故答案为 a 。 b、d 不属于西周 期 治中心区域的方言,排除;普通 在当 没有出 ,排除 c 。4. 关于秦朝 郡的数目,学 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 ,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 料,其中最可信的 是a. 史 的 b. 秦朝 制

4、的政区地 c. 民 的 d. 史家的学 点【答案】 b【解析】【 解】秦朝 制的政区地 属于第一手史料, 明力最 ,是最可信的 料,故答案 b 。其他三 均属于第二手史料,相 而言 明力稍弱,不符合 干中“最可信”的要求,排除 a、c、 d 。【点睛】 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 反 史面貌的信息,如 迹 物等,是研究 史最有力的 据。二手史料如回 、后人的 、史学著作等,需要考据佐 ,文学作品、民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 史学研究的史料来 待,但是必 慎使用。5. 据 ,某一官 “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 ” 官 属于a. 十三州刺史- 2 - / 11b. 御

5、史大夫c. 参知政事d. 三司使【答案】 a【解析】从材料“周行郡国”“省察治状”“断治冤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官员的职责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由此可判断是刺史;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故a 项正确。 b 项是秦朝的中央官制,排除;cd项是宋朝的中央官职,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进行分析,结合“汉书记载”和所学知识解答即可。6. 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 派文臣做

6、州郡长官b. 设“三衙”,收精兵c. 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 : 从题干中“(文人)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以看出这是重文轻武思想;“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是加强禁军、削弱厢军,可以明显排除;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体现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也不符合重文轻武的思想;ab 都有重文轻武的思想,但a 想更合适,题干中说的是“分治大藩( 节度使辖区 ) ”即管理地方,故选a考点:重文轻武思想点评:关于重文轻武,还可以考查他的影响:积极方面,宋朝外患不断,但无内忧;消极方面,战斗力弱,难以抵御外敌,一直没有统一全国。7.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

7、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3 - / 11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 b【解析】唐代三省六部体制的运行程序是先由中书省草拟正式意见,然后提交皇帝审批而后交由门下省负责审议,门下省负责审议过后由皇帝发布诏令交由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根据事件属性交由下属六部具体执行,所以唐代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故选b;根据以上分析,acd项均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体制,根据所学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分

8、析解答即可。8. “网络反腐”倡导“正能量”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经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a. 御史大夫b. 刺史c. 中正d. 通判【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中正是魏晋时期举荐官员的官职,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故答案为 c 项。秦朝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的职权,刺史是西汉时期监察地方官员的官职,通判是宋代监察地方知州的官员,均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abd项。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

9、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本题要求选择“不具备”的选项,可以首先确定“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的选项,最后确定正确选项。9.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 都是法定的中央机构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4 - / 11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答案】 c【解析】【详解】明代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大学士拥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清朝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

10、方官员执行。因此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故答案为c 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a 项;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没有参与决策权,排除b 项;二者均没有“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的职权,排除d 项。【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

11、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10. 有人认为,梭伦通过改革,一定程度打破“血缘政治”。下列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证明其观点的是a. 实行四百人会议b. 提倡学习手工技艺c. 按收入划分等级d. 颁布解负令【答案】 c【解析】【详解】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血缘政治”。故答案为c 项。其他三项与打破血缘政治没有关系,排除a、 b、 d 项。11. 对“雅典

12、城邦”( athenspolis )一词中“城邦”的解释,更接近本质特征的是a. 城市国家b. 公民国家- 5 - / 11c. 独立国家d. 邦制国家【答案】 b【解析】【 解】雅典城邦是具有共同血 和地域的公民 体,因此最接近“城邦”本 特征的是公民国家。故答案 b 。 a、 c 不能反映出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排除; 邦制涉及的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雅典城邦无关,排除d 。12. 在古代希腊,伯利克里 了鼓励公民参与政治活 ,活 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所采取的措施是a. 提高公民等 b. 除 奴制c. 大公民大会 力d. 放津 【答案】 d【解析】 分析:本 考 的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知 点

13、,旨在考 运用所学知 解决 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鼓励公民参与政治活 ,活 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合所学知 可知,伯里克利 政 期 保 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 公民能参与政治文化活 ,而 放津 ,d 符合史 和 意,正确;a 不属于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排除;b 是梭 改革的措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 与材料主旨及要求不符,排除。故 d。考点:古代希腊、 的政治制度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 政 期的状况第卷二、非 : (共 52 分)13. 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地方察 与公府征辟, 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 。两 的察 制,大体可分 在先的“ 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 。“ 良”所

14、大抵 任之官,“孝廉” 孝子廉吏之称与察 相 并行的,尚有征辟制。引自国史大 材料二 末 乱,魏武始基, 事 卒, 立九品,盖以 人才 劣, 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 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 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 (凭)籍- 6 - / 11世 ,刘毅云“上 无寒 ,下 无士族”者也。自宋 恩幸 材料三 大唐 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 之料,有秀才,有明 ,有 法,有 ,有算。自京 、郡、 ,皆在学焉。自通典 代制下 回答:( 1)分 指出以上三 材料的 官制度并 明 官 准的是什么?( 2)以上 官制度中你 哪一制度 合理,其影响是什么?【答案】( 1)察 制;九品中正制;科 制。品德才

15、能(孝廉) ; 第声望;考 成 (学 能力)。( 2)科 制。影响:科 制是封建 官制度的一大 步;科 制把 、考 和做官 密的 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 断, 大官 的人才来源、提高官 的文化素 ;科 取仕,把 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 利,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 了中央集 ; 一制度 朝所沿用,影响深 。【解析】【 解】( 1)本 考 古代的 官制度,意在考 学生运用所学知 来 取和解 材料信息和知 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两 的察 制,大体可分 在先的 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 ”、材料二“ 末 乱,魏武始基, 事 卒, 立九品,盖以 人才 劣, 世族高卑”、材料三“大唐 士之法

16、,多循隋制:其常 之料,有秀才,有明 ,有 法,有 ,有算”等 合所学可知 官制度分 是:察 制;九品中正制;科 制。同 据此 合所学知 可知, 准分 是: 品德才能(孝廉) ; 第声望;考 成 (学 能力)。( 2)本 考 古代的 官制度,意在考 学生运用所学知 来 和 价 的能力。 合所学知 明 可知科 制合理些。影响:建 合所学知 ,主要从科 制自身的 点、 打破特 断、 大官 的人才来源、提高官 的文化素 、加 中央集 、 后世影响深 等方面 行分析。14.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令由一 ”,“君主言出法随,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 秦始皇本 材料二唐六典卷八 下省侍中条:“

17、凡下之通于上,其制有六:一曰奏抄,二曰- 7 - / 11奏 ,三曰露布,四曰 ”并在注 中解 “ ”云:“ 朝之疑事,下公卿 ,理有畀同,奏而裁之。”集 已成 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 成部分,各种重大的关涉政治、 、社会、法律等 方面的 ,均可通 一定的程序,成 集 的主 。探 隋唐 期司法政策材料三明朝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 年),明武宗下 南巡,遭到朝廷百官的集体反 ,最 以一百四十六位官 受杖刑,十五人 命 果,明武宗最 成行。廷杖作 一种法外之刑,在明朝 期屡屡作 皇帝 犯 直 或忤旨 犯的朝臣而下令在朝廷之上 其 施杖 的一种刑 而被使用,并且 模逐 愈演愈烈。曹毅中国古代君

18、制 的理 与 践(1) 根据材料一并 合所学知 ,指出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2) 合所学知 指出唐代 下省的 。比 材料一、二,分析唐代“集 ”机制形成的 极意 。(3) 根据材料二、三并 合所学知 分析,唐、明两代 “集 ” 度的不同 明了什么?【答案】 (1) 特点:皇 至高无上。(2) :封 、 。 极意 :在 政要 , 皇帝裁决提供依据;可以集思广益,能有效减少中央决策的失 。(3) 中央机构的 整, 制皇 的 化; 封建 治 失去了上升 期的开放心 、 取精神,日益保守。【解析】( 1 )本 主要考 学生 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 解决 的能力。根据材料“法令由一 ”“君主言出法随,天下事

19、无大小皆决于上”并 合所学知 可知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 至高无上。( 2)本 主要考 学生 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 解决 的能力。根据所学知 可知,唐代 下省的 是封 、 。根据材料“集 已成 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 成部分,各种重大的关涉政治、 、社会、法律等 方面的 ,均可通 一定的程序,成 集 的主 ”分析 即可得出答案。( 3)本 主要考 学生运用所学知 解决 的能力。根据材料“ 朝之疑事,下公卿 ,理有畀同,奏而裁之”和“廷杖作 一种法外之刑,在明朝 期屡屡作 皇帝 犯 直 或忤旨 犯的朝臣而下令在朝廷之上 其 施杖 的一种刑 而被使用,并且 模逐 愈演- 8 - / 11愈烈。”可

20、分析唐、明两代 “集 ”的不同 明了 制皇 化; 治日益保守。点睛:解决本 的几个关 :1. ,明确 “特点”、“ ”、“意 ”“ 明”;2. 材料和提出关 信息,如材料中的关 信息“法令由一 ”“君主言出法随,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集 已成 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 成部分,各种重大的关涉政治、 、社会、法律等 方面的 ,均可通 一定的程序,成 集 的主 ”等;3. 系所学知 ,准确运用材料和 本 言;4. 答案,按 要 明答 “特点”、“ ”等,做到分点作答, 言表述准确。整体分析:本 以材料 依托,引用材料,从 制主 中央集 展的角度, 置了三个 (涉及特点、意 、 等 的考 ),但

21、相 易。主要考 学生解 材料、 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 解决 的能力。尤其注意, 制主 中央集 的内容一直是考 的重点和 点。15. 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人 文明 程 生了深 影响。 材料,回答 。材料一伯利克里 期雅典民主政治示意 材料二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 里士多德 :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原 是自由,而自由具有两个 准,一个 准是 流地 治和被 治,另一个 准是按照个人所喜 的方式来生活。民主离不开自由,而自由也离不开 格的政治平等。民主的正 念是指数量上的平等,而不是基于个人能力上的平等。民主政体中 人比富人 有更多的主 力,因 人占多数。摘自民主思想的 史 迹材料三- 9 -

22、/ 11雅典居民比例示意 ( 1)材料一中,雅典最高 力机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3) 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 , 你 雅典民主政治得与失的看法。( 4) 合所学知 ,指出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之 的关系。【答案】( 1)公民大会( 2)特点: 番而治、政治平等( 3)看法:雅典民主政治只有少数成年男性可成 公民, 抑扼 其他人的政治 利不是真正意 上的民主。( 4)关系:雅典民主制是近代西方民主制的源 人 文明 程 生深 影响。【解析】 分析:( 1)本 考 学生 信息的能力和 的知 迁移能力。根据 1 可知:最高 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同 根据伯里克利

23、改革的内容: 大公民参政范 :除十将 外,一切官 向所有等 的男性公民开放, 政官用抽 法 生;改革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 力机关, 内政外交等重大 ,年 20 的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并有 言 和表决 ;改革五百人会 的成 构成和 限:五百人会 的成 通 抽 从10 个部落中各 50 人参加,分 流 政, 召集公民大会等事 ;提高陪 法庭的 力和地位:陪 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和 察机关,由 10 个部落从 30 以上的男性公民中 成,每部落各选 600 人; 大十将 委 会的 力:最高的政府官 十将 由公民大会 手 出,十将 委 会 率 ,参与政治,首席将 掌国家 政大 ;制定“公 津 ”制度: 参政公民 放工 和津 ;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向公民 放“ 津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