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辛凉解表之麻杏石甘汤_第1页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辛凉解表之麻杏石甘汤_第2页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辛凉解表之麻杏石甘汤_第3页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辛凉解表之麻杏石甘汤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辛凉解表之麻杏石甘汤伤寒麻杏甘石汤, 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麻杏甘草石膏汤, 四药组合有擅长, 主治风热咳喘证, 辛凉宣泄效力彰。组成:麻黄 6 克、杏仁 9 克、生石膏 24 克、甘草 6 克。简称为麻杏石甘汤,出于伤寒论。这个方从它的病机来看,它治疗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全面地说是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现在我们使用邪热壅肺是主要的了,所以主症现在作为肺热咳喘,是主要的了,应该是主症。原来这个方出在伤寒论,它是用于外伤寒邪,由表入里,由太阳到阳明。由表入里过程当中,要化热,邪正斗争化热。就造成了伤寒由表入里,由太阳到阳明,郁而化热,导致邪热壅肺。

2、这个导致的邪热壅肺,从温病来讲也用麻杏石甘汤。温病的原因,温热病邪侵犯,它由卫分到气分也是由表入里,也可以郁而化热,形成邪热壅肺。但这个时候表邪未尽,就是说在这样的阶段邪热壅肺已经形成了,但是病邪没有完全入里。表邪,表证的尾巴还有,所以叫未尽。应该说不重,但运用这个方要针对表邪, 有没有?有多少?还是要灵活运用的。所以说麻杏石甘汤,虽然出在伤寒论,那实际上伤寒学派、 温病学派都使用。不管是寒邪,还是温邪侵犯人体,最后由表入里,殊途同归,都可以导致邪热壅肺。 当然来的,起源的这个伤寒啦, 寒邪也好,温邪也好,它们程度和后来的病情影响、变化速度可以有一定的区别, 但是从这种基本病机的形成,都是殊途

3、同归的,由表入里的,郁而化热,造成以内热为主了, 兼有表证。但整方的用药,因为表里同治, 所以辛散、寒凉清里相结合。辛和凉,辛凉透表,意义是麻黄是辛散,石膏是寒凉,相结合辛凉。同时从病机,完整病机是表里同病, 还是外寒内热,尽管以内热为主。 所以还是辛和凉的结合, 所以把它归在这个辛凉解表剂里面。从这个证的形成这两种可能最后都是郁而化热,形成邪热壅肺了。所以它最后内热形成了,表邪未尽,是这样一个特点。表邪未尽可以看得出浮脉了。那总体上里热为主了,脉数了,所以浮数的脉。邪热壅肺是这个方证主要的临床表现。身热不解,发热明显,甚至于有的发热较重。 咳逆气急咳喘,咳喘严重的甚则鼻煽, 鼻翼煽动。热邪伤

4、津产生口渴。所以表里同病突出在里热,突出在肺热,突出在里热和肺热。当然由于表可以有表邪未尽,里邪热壅肺形成,所以这里有个动态症状,而反映出由表入里不同的阶段,一些标志。有汗阶段是入里了,无汗表还明显,或者是表寒还很清楚,很显著。有汗汗越多就入里程度越重,热邪迫津外泄了。苔薄白或者黄苔,也反映了邪在表的程度,和入里的程度,这个作为一种动态症状。从功用来讲,这个方啊,辛凉疏表,清肺平喘。清肺平喘这个方它是以此为主的, 主要的应该说。 辛凉疏表是指的表证还比较明显的阶段。这个一定要了解实际运用当中,辛凉疏表当中,解表方面占的成分,重视程度越来越少,主要是清肺平喘四大特点。作为方义分析, 这个方麻杏石

5、甘四个药简单来讲,主要是掌握它的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反映出了对后世很有指导意义的基本组合,很多基本组合,基本配伍的技巧。这个君药,麻黄和石膏联合为君比较恰当。麻黄之辛,石膏之寒,这种体现既合作,辛凉,有表邪,可以透表,又可以清肺热,宣肺气。所以麻黄在这里疏散表邪有散的力量,同时宣肺平喘。石膏清热生津,解肌透邪,解肌透邪,透热。石膏有散热、透热作用,解肌透热,同时清肺热,又能生津,生津是和甘草相配了。杏仁这味药是降逆肺气,平喘咳的,这是多次碰到的。甘草是既能益气和中, 保护胃气不受大剂量的石膏影响。避免寒凉伤胃了,又能够调和寒热,调和宣降,说它调和于寒温宣降之中了,调和诸药。这个方里虽然四个药,

6、基础配伍的关系很多,首先石膏、麻黄相配,既有相辅相成,又有相制相成。原方石膏、麻黄用量比例二比一,相辅相成指的是它的分工,一个宣肺散表;一个清热,就是解肌透热了。麻黄又能宣肺,有表邪那透表,这是相辅相成。相制相成啊,麻黄得到石膏使全方不至于过分温散,不会散之太过了。得到石膏也不会助热了。石膏得到麻黄不会过分凉遏,凉遏气机啊,这是它相制相成。这种配伍在前面的我们说到, 大青龙汤已经出现, 麻黄二、石膏一这种配伍了。这里麻黄一、石膏二,所以清宣当中以清为主,大青龙汤里又有清宣又有散表,但是以散表,治疗风寒表实为主。麻黄、杏仁相配,很多方里遇到了,基础方代表是三拗汤,这里也包括麻、甘、杏了,一宣一降

7、也反映一个基本组合。石膏、杏仁相配何时常用它?肺热的咳喘当中,一清一肃,一清一降,清肃肺气,热证的咳喘,肺热咳喘常用了。石膏和甘草相配,说它甘寒生津,所以后来对石膏的功用,认为也能够清热生津啊,那石膏是一个矿物药,弄得出什么津液来,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生津。人体津液的化生是在胃,饮入于胃嘛,胃为水谷之海。胃中,肺胃有热,伤津很快。这个津是后天以化生津液那个津了,伤津很快。石膏清胃热可以保护津液,保护胃化生津液这个功能, 所以这是一种间接生津。 历来就把这个作用从临床反映出来的结果归纳到石膏头上,说它既能清热,又能生津。那石膏和甘草同用,那能够既养胃气,又能帮助胃恢复功能化生津液。所以这个都是后世常

8、用的一种基本组合了。麻杏石甘汤和麻黄汤共同的药物相当于一个三拗汤,但我们不能说它是三拗汤这个基础方的加味, 或者麻杏石甘汤是麻黄汤的一种随证加减方,不能这样讲。因为作为两个方的主证来说,变化了,侧重点变化了,君药变化了,因为这个是麻黄、石膏联合为君,跟麻黄为君这个不一样。 从临床使用的一个基本根据来讲,麻黄汤是以比较典型的外感风寒表实证为使用基本依据的,而且它的系列方剂, 大青龙汤、三拗汤、 华盖散这一系列的,都是以基础的外感风寒表实证为根据,其他方面侧重不同,随证加减组成一个方子。而这麻杏石甘汤在临床使用的基本依据, 应该以发热咳喘为主的, 即使没有表证它也可以用的,所以它不是以外感风寒表实

9、为使用基本依据的。所以这两个方的比较,就不能看它作为一个方是另一个方的相当于随证加减方一样,尽管就一味药之差, 它是一种另组新方。而且就拿像麻黄这样的药,在这两个方里的作用侧重点也不同,在麻黄汤里麻黄是以发散风寒为它的主要功效发挥方向的,在麻杏石甘汤里和石膏联用之后,用量是一比二,石膏二,麻黄一,所以这个方从整方来看,清肺卫之热,特别是肺热, 这是它的突出功效,同时麻黄在石膏的制约下以宣肺为主,那就以宣肺为主了,它就不是以发散为主,所以麻黄的使用它功效发挥方向的侧重点也不同,这是这两个方从主治证候, 整方这个功效和用药特点上的一个区别。在运用方面来看, 目前这个麻杏石甘汤主要使用基本依据是发热

10、咳喘,苔薄黄, 脉数。那这里注意这个苔薄黄反映了它不是强调黄而厚,或者黄腻, 反映了以咳喘为主,痰的因素不是使用这个方的基本根据了。一般来讲如果痰多,咳喘痰多,黄痰,甚至于难以咳出,像这个方,它清化痰热,作用非常小,即使有石膏和杏仁同用,一清一肃,但清化痰热还必须要配其他的药,或者另择新方了。在使用当中有汗,或无汗这两种阶段,调整方中的药量,有汗无汗都可以用。那么有汗无汗根据肺热的程度多少调整麻黄石膏的用量比例,同时现代使用应该说是多数情况下, 不是以有没有表证作为依据了,发热咳喘是作为主要依据了。 因为一些方子经过从伤寒到现代,一千八百年运用,大家习惯了,运用它的侧重点上可以有发展,有变化。

11、我们方剂学它既要讲到原方的当时的治疗情况,也更要反映后来, 后世直到现在普遍运用的情况。在使用当中,当然这个风寒咳嗽,从整体这个证候来说风寒比较突出, 热象不明显这个方是不适合用的,因为石膏量大,另一个方面痰热明显的,甚至痰热多的这个方都不适合。在随证加减方面, 麻杏石甘汤应该看作是一种基础方,它反映出来一种基本的治法, 一宣一清一降, 所以虽然四个药体现了很多基础的组合,运用当中很多要进行加味。肺热如果重,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同时咳喘,热重,加石膏,而且肺热本身,咳喘比较厉害,咳喘反映得厉害, 舌红,苔黄,脉数,桑皮、黄芩、知母这一类可以使用,直接清肺脏之热,石膏是清肺卫之热,但特别它侧重于

12、清经热,解散经热。如果外来的寒邪,外寒很明显,麻杏石甘汤,麻黄量增大,石膏量减少,比例上来讲。但应该知道整个方来说还是以辛凉为主的,仅仅是外寒证明显一点, 降低一点麻黄用量, 不可能这个方里麻黄用量里超过石膏,那就不对了,那应该另外找方子了,不是属于这个肺热壅盛,外寒入里化热,肺热壅盛,这就不适合了。咳喘兼有痰多,痰阻滞气机,气急,加葶苈子泄肺,同枇杷叶也能够降肺气,还能,这肺热,它还有一定润肺作用。痰稠阻滞气机造成胸闷,那就用一些可以宽胸理气又能清化痰热的药,结合起来,这是常用随证加减的一些方法。后面附方有个越婢汤越婢汤中有石膏, 麻黄生姜加枣草;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金匮要略越婢

13、汤, 麻黄石甘与枣姜;发汗解表与利水,善治身肿风水伤。组成:麻黄 6 两,石膏半斤,生姜3 两,大枣 15 枚,甘草 2 两。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当然从主治来说, 和麻杏石甘汤相差还挺大,一个肺热咳喘,一个治疗风水,风水发生,或者发作都和一定外邪有关,但它这个风水挟热,从病机来说都和这种肺气失于宣降有关。这个是肺气失于宣降,水道不通,泛滥体表,这是风水证。而麻杏石甘汤,它是属于肺失肃降而上逆,肺热咳喘证, 所以在这个里边就体会这两个方麻黄石膏用量,主要了解麻黄石膏用量。麻黄石膏用量,越婢汤和麻杏石甘汤不同。越婢汤,六两和八两的差别,四分之三;麻杏石甘汤一比二,那它只有二分之一, 麻黄只有石膏量的二分之一。前面大青龙汤往往麻黄是石膏的两倍,所以这三种配搭,比较完整的反映出来,麻杏石甘汤这麻黄杏仁相配不同比例以后,麻黄主要作用的方向, 这个附方的意义主要在此了。 因为在大青龙汤里, 麻黄的主要作用方面仍然是散邪,发散风寒,风寒之邪,治疗风寒表实证,在这个麻杏石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