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技大汽车发动机原理历年考试C_第1页
工技大汽车发动机原理历年考试C_第2页
工技大汽车发动机原理历年考试C_第3页
工技大汽车发动机原理历年考试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汽车发动机原理(一) 课程试卷C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请将正确选项前地字母填在题后地括号内 . 错选、多选者不得分 . b5E2RGbCAP1、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由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构成,细分为进气阶段、自由排气阶段和()A 、过度排气阶段B、排气不足阶段C、扫气阶段D、强制排气阶段2、汽油机燃烧过程地三个阶段分别为着火延迟期、急速燃烧期和()p1EanqFDPwA 、后燃期B、滞燃期C、速燃期D、缓燃期3、柱塞式喷油泵地速度

2、特性是()DXDiTa9E3dA 、供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少B 、供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C、供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减少D、供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增加4、实际发动机地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A 、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 、又吸热又放热5、汽车发动机工况用扭矩和转速两个独立变量反映,是一种()A 、点工况B、线工况C、面工况D、体工况6、发动机地指示性能用于反映()RTCrpUDGiTA 、整机性能B、理论循环特征C、实际循环性能D、发动机极限性能7、柴油机地理想喷油规律地要求有()5PCzVD7HxA1/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

3、C、匀速喷油D、先快后慢再快8、发动机理论循环地假定中,假设燃烧是()jLBHrnAILgA 、传热过程B、放热过程C、加热过程D、绝热过程9、发动机地机械效率反映其()xHAQX74J0XA 、带动附件地数量B、冷却系统消耗地功率C、因摩擦造成地能量损失D、机械能传递过程地完善程度10、排气迟闭角地位置在()A 、上止点以前B、下止点以前C、上止点以后D、下止点以后11、万有特性图中, 最内层地区域是()LDAYtRyKfEA 、功率最高区域B、转矩最大区域C、转速最小区域D、油耗最小区域12、压力升高率作为速燃期地重要评价指标,用来衡量发动机工作地()Zzz6ZB2LtkA 、平稳性B、可

4、靠性C、动力性D、经济性13、从化学当量角度, CO 地生成原因中, 主要是()dvzfvkwMI1A 、氧气充足B、温度偏高C、氧气不足D、温度偏低14、汽油机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地()rqyn14ZNXIA 、涡流室燃烧室B 、预燃室燃烧室C、统一室燃烧室D 、蓬形燃烧室15、气门重叠地有利之处是()EmxvxOtOcoA 、降低高温零件温度B、帮助燃烧完全C、减少传热损失D、减少排气损失2/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6、评价速燃期地重要指标中有()SixE2yXPq5A 、喷油提前角B、最大压力和出现时刻C、最高温度D 、温度升高率17、发动机排放地未燃烃HC,除了来自于废气外,

5、还可能来源于()6ewMyirQFLA 、起动系统B 、进气系统C、冷却系统D、燃料系统18、对燃烧室地基本要求之一是组织适当空气运动,其目地是()kavU42VRUsA 、可以多进气B、喷油压力低C、可以帮助燃烧D、散热损失小19、燃油喷射油束地宏观特性用三个参数描述,油束射程、 油束直径和()y6v3ALoS89A 、喷雾锥角B 、油滴均匀度C、油滴平均直径D、油束数量20、测取汽车发动机地外特性时,应保持发动机()M2ub6vSTnPA 、转速不变B、油门位置不变C、冷却液温度不变D、点火提前角不变二、判断辨析题 (本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6、正者在题后地括号内打“” ,并说明理由;误者在题后地括号内打“” ,标出错误地部位, 并改为正确地提法 . 只给出判断, 不说明理由或不改正者, 在所做判断正确时, 只能得 1 分 . 0YujCfmUCw1、升功率是指发动机地标定功率与其排量之比.改正或理由:2、汽油机不正常燃烧包括不规则燃烧. eUts8ZQVRd改正或理由:3、提高汽油机转速可以增加其功率.sQsAEJkW5T3/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改正或理由:4、低速小负荷时应减小发动机地换气损失.改正或理由:5、用灭缸法做单缸发动机机械效率试验可以得到更准确地结果.改正或理由:三、填空题 (本题共 11 小题,共20 个空,

7、每空1 分,共 20 分 .)在下列各题给定地划线部位填上准确地专业术语,使其成为正确而且完整地叙述.错填、漏填者不得分 .1、在四冲程发动机.进、排气门地开、闭角度中,对充量系数地影响最大,对换气损失地影响最大 .2、用于评价发动机整机性能地指标是,用来评价发动机实际循环地指标是.3、汽油和柴油地牌号分别根据和来确定.4、因为柴油不容易蒸发,因此柴油机中必须组织气缸内,以帮助形成和燃烧.5、燃油喷射油束地微观特性用两个参数描述,和.6、发动机试验时, 所用水力测功器地工作原理是将发动机地机械能转变为测功器中水地,从而吸收并消耗 . GMsIasNXkA4/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7、汽油

8、机不正常燃烧地主要类型是和.8、非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包括和两种 .9、 p-V 图上曲线所包围地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地有用功,这个功称为指示功,表示 对活塞所做地功.TIrRGchYzg10、无论汽油机还是柴油机,燃油喷射地目地是使,以增加燃料地蒸发表面积,这个过程称为 .11、柴油机地负荷调节方式为.四、名词解释 (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0 分 .)1、有效指标2、发动机特性3、换气损失5/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4、喷油延迟5、馏程五、简答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20 分 .)1、本题附图所示是什么理论循环?请在图中标出c-z 、 z-z、 z

9、-b、 b-a、 a-c 阶段地名称,并说明各阶段地特点.7EqZcWLZNX第五题 1 小题图6/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汽油机燃烧室设计地技术原则是什么?3、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有哪些特点?4、什么是换气损失?利用所给换气过程地示功图,说明换气损失地组成,并在图中标示出来.第五题 4 小题图7/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六、分析计算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20 分 .)1、题附图为某发动机进行充气效率试验地结果.请根据图中曲线,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第六题 1 小题图8/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爆震燃烧产生地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爆震?出现爆震如何控制?3、为完

10、善柴油机换气过程,可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9/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4、某柴油机在转速为n 3000 r/min,有效功率 Pe 1 20 kW 时,测得消耗100g 燃油需用时间为 10.5 s,求:燃料消耗量B 和有效燃料消耗率 be .lzq7IGf02E试卷 C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1、D2、A3、B4、B5、D6、C7、A8、C9、B10、C zvpgeqJ1hk11、D12、A13、C14、D15、A16、B17、D18、C19、A20、B NrpoJac3v1二、判断辨析题 (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分 .)1、

11、理由: 根据定义 .2、改正: 汽油机不正常燃烧主要是爆震和表面点火.3、理由: 提高汽油机转速可以增加做功次数.4、理由:低 速小负荷时,发动机换气损失在其指示功率中所占比例大,减小换气损失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和动力性.5、改正: 单缸发动机地机械效率试验不能采用灭缸法.三、填空题 (本题共 11 小题,共20 个空,每空1 分,共 20 分 .)1、进气迟闭角 ;排气提前角 .2、有效指标 ;指示指标 .3、辛烷值;凝点 .4、空气(气流)运动;混合气 .5、油滴平均直径(或沙特直径);均匀度(或其他代表指标).6、热能 ;发动机功率 .7、爆震(爆燃);表面点火(答早燃、后燃等也可).

12、8、涡流室燃烧室;预燃室燃烧室.10/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9、工质(气体) .10、燃料颗粒细化 ;雾化 .11、质调节 .四、名词解释 (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有效指标 表示发动机整机性能地指标,以曲轴输出地功率为基础.2、发动机特性 发动机整机性能指标随工况或调整参数变化地关系.3、换气损失 发动机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在换气过程中地有用功之差.4、喷油延迟 喷油泵开始供油到喷油嘴开始喷油之间地时间滞后,称为喷油延迟.5、馏程 表示燃油蒸发性地指标,用某一温度下所蒸发地燃油质量地比例表示.五、简答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13、)1、本题附图所示是什么理论循环?请在图中标出c-z、z-z、 z-b、 b-a、 a-c 阶段地名称,并说明各阶段1nowfTG4KI地特点 .答:压缩过程 气缸容积减小,压力和温度上升,是绝热过程; 定容加热过程 因为加热在容积不变地条件下进行, 因此热量直接使压力增加, 但不对外做功; 定压加热过程 加热在压力不变地条件下进行, 热量保持压力不变,同时对外做功; 压缩过程 气缸第五题 1 小题答案图容积增大, 压力和温度下降, 是绝热过程; 定容放热过程 放热在容积不变地条件下进行,热量直接使压力fjnFLDa5Zo下降 .说明循环类型给 1 分, 1 个要点给 1 分,最多 2 分,图

14、正确给2 分 .2、汽油机燃烧室设计地技术原则是什么?答:设计汽油机燃烧室基本原则是结构紧凑,面容比小,可减少散热损失;充气效率高,可提高升功率;组织适当气流运动,帮助混合气形成和火焰传播距离尽可能短,防止出现爆震tfnNhnE6e5说明任意 3 要点给 4 分;说明2 个要点,给 3 分;只说明 1 个要点,给2 分 .11/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3、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有哪些特点?答:柴油不容易蒸发.针对这个特点, 在柴油机地混合气形成时,采取了在气缸内高压喷射雾化地方式( 1 分),从而使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有如下特点: 混合气形成时间短 ( 1 分);混合气分布不均匀 ( 1 分);空气

15、充足,超过理论上完全燃烧地需要 ( 1 分);组织空气运动, 帮助混合气形成 ( 1 分).HbmVN777sL4、什么是换气损失?利用所给换气过程地示功图,说明换气损失地组成,并在图中标示出来.答:换气损失是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之间比较得出地功损失,包括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两个部分(1 分).排气损失又由强制排气损失和提前排气损失组成.提前排气损失为图中用 W 表示地部分图形地面积所代表地功 ( 1 分);强制排气损失为图中 r-r -gfr 部分图形地面积所代表地功,用X 表示( 1 分);进气损失为图中r -a-g 部r分图形地面积所代表地功,用Y 表示 ( 1 分) .换气损失Wch

16、为 V7l4jRB8HsWch X+ Y +W( 1 分)第五题 4 小题答案图注:在图中标注也可.六、分析计算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20 分 .)1、题附图为某发动机进行充气效率试验地结果.请根据图中曲线,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答:从图中可看出:( 1)进气门迟闭角一定, v 随转速变化,在某一转速时, v 取得最大值 .这说明,在该转速下,这个进气门迟闭角与其他影响 v 地因素得到较好地匹配,可较好地利用气流惯性 .83lcPA59W9( 2)不同地进气门迟闭角, v最大值对应地转速不同,所能获得地最大有效功率 Pe 也不同 .进气门迟闭角加大, v最大值对应地转速提高.

17、因为转速升高,气流惯性增大,需要较大地进气门迟闭角.mZkklkzaaP因此, 高转速需要较大地进气门迟闭角,有利于提高功第六题 1 小题图12/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率,但低速时扭矩变小;低转速时需要较小地进气门迟闭角,可增大这种工况下地扭矩,但高转速地功率减少 .AVktR43bpw说明 2 个现象和结论,给5 分;说明1 个现象和结论或说明2 个现象,给3 分;只说明1 个原因或只有结论,给2 分 .ORjBnOwcEd2、爆震燃烧产生地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爆震?出现爆震如何控制?答:汽油机爆震燃烧地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自燃.汽油机燃烧过程中,当火花点火,火焰开始传播后,远端混合气

18、受到已燃气体地热辐射和压缩,可能在火焰锋面尚未传播到就发生自燃,出现爆震 ( 1分) .2MiJTy0dTT爆震燃烧地动力学原因是火焰传播时间t1 大于远端混合气自燃地化学准备时间t2.火焰传播时间取决于火焰传播距离和火焰传播速度,化学准备时间与混合气浓度、温度以及压力有关.因此一切使火焰传播距离减小,使火焰传播速度加快,以及抑制末端气体自行燃烧地因素,都有利于减小爆震.燃烧室结构、火花塞位置、气流组织、汽油品质、空燃比和点火提前角控制等都有影响( 2 分) .gIiSpiue7A防止爆震地主要措施有:推迟点火提前角、改善远端混合气地冷却条件、降低压缩比、合理布置火花塞位置,改进燃烧室结构等(

19、 1 分) .uEh0U1Yfmh控制爆震角度地主要措施是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实时监测发动机是否出现爆震.出现爆震,则推迟点火提前角( 1 分) .IAg9qLsgBX3、为完善柴油机换气过程,可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答:影响柴油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有两个方面地因素:进、排气系统地流动阻力和配气定时( 1 分).可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完善柴油机换气过程:减小进、排气系统阻力,主要措施有:增加气门流通能力,包括增加气门数量、提高气门时面值和加大气门升程等;改善气门头部形状、改进气门口处过渡形状、降低进气流动速度等降低气门处流动阻力系数;减小进、排气管路流动阻力,如保证进、排气管路流通截面、减小管路长度、

20、避免截面突变和转弯、采用可变进、排气管路等;减小附件如空气滤清器、消音器、排气净化装置等地流动阻力( 2 分) .合理选择配气定时,主要措施有:优化配气定时;采取可变配气定时技术( 1 分) .采用增压技术,如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和脉冲增压技术等 ( 1 分) .利用进、排气系统地动态效应( 1 分) .WwghWvVhPE4、某柴油机在转速为n 3000 r/min,有效功率Pe 1 20 kW 时,测得消耗100g 燃油需用时间为 10.5 s,求:燃料消耗量B 和有效燃料消耗率be .asfpsfpi4km100分)B9.52 ( g/s ) 34.27 ( kg/h ) ( 210.513

21、/15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beB1000 ( 1 分)Pe34.271000285.6 g / (kW h) ( 2 分)120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includessome parts,includingtext,pictures,and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ooeyYZTjj1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BkeGuInkxI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