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贵州省赫章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2006-2020年)(DOC 76页)_第1页
精品-贵州省赫章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2006-2020年)(DOC 76页)_第2页
精品-贵州省赫章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2006-2020年)(DOC 76页)_第3页
精品-贵州省赫章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2006-2020年)(DOC 76页)_第4页
精品-贵州省赫章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2006-2020年)(DOC 7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省赫章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2006-2020年)贵州省赫章县人民政府二五年十二月贵州省赫章县地质灾害防 治 规 划 报 告(2006-2020年)编 写 单 位: 贵州省赫章县人民政府 贵州省赫章县国土资源局技术顾问单位: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主要协助单位:贵州省赫章县发改局 贵州省赫章县建设局贵州省赫章县交通局 贵州省赫章县水利局 贵州省赫章县农业局 贵州省赫章县乡企局 贵州省赫章县民政局主 编:赵洪永(贵州省赫章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副 主 编:张仕江(贵州省赫章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赵先伦(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工程师)编委办公室主任:文国荣(赫章县国土资源局资源环境股股长)编

2、 写 人:赵洪永、张仕江、赵先伦、文国荣、马 军附图编绘:王加林、王兴朝、童 军计算机成图: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图文信息中心提交报告单位:贵州省赫章县人民政府提交报告时间:二五年十二月赫章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组 长:李 俊(赫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副 组 长:刘宗祥(赫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赵洪永(赫章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成 员:孙思清(赫章县发改局局长)陈 林(赫章县民政局局长)肖庆宣(赫章县经贸局局长)陈朝荣(赫章县统计局局长)徐 力(赫章县建设局局长)罗登贤(赫章县交通局局长)陆照光(赫章县卫生局局长)朱 海(赫章县水利局局长)姚世旭(赫章县电力局局长)余大中(赫章县煤炭局局长

3、)吴维毅(赫章县乡企局局长)徐永光(赫章县环保局局长)李兴华(赫章县农业局局长)张才庆(赫章县林业局局长)张 磊(赫章县教育局局长)伍仕国(赫章县公安局局长)王安林(赫章县气象局局长)邱道荣(赫章县电信局局长)黄 林(赫章县移动公司经理)冯建林(赫章县公路段段长)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仕江,设在国土资源局,负责联系有关工作。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6第一节 地质灾害现状6第二节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6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目标8第一节 地质灾害防治原则8第二节防治目标和主要任务9第三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10第一节易发区划分原则10第二节分区方法与要求11第三节地质灾害易发

4、程度分区评价11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20第一节防治重要性划分原则20第二节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及其特征21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布署33第六章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34第二节 避让搬迁35第三节 工程治理35第三节 限制人为活动38第四节 监测预警39第七章地质灾害防治措施40第一节 加强法制建设及行政管理工作40第二节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宣传42第三节 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42第四节群测群防网络建设与运行管理43第五节 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管理职责50第六节 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54第八章 经费概算56第九章预期效果56前 言赫章县位于贵州西部乌江北源的六冲河和南源的三岔河上游,

5、属毕节地区所辖。县境属黔西高原中山峡谷区,处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峡谷深切。相对高差一般在500700m,最高海拔2900.6m,位于珠市彝族乡小韭菜坪,为贵州省之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最低海拔1230m,位于古达苗族彝族乡的野鸭河与刹界河交汇口,最大高差达1670.6m。由于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十分脆弱,加之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资源开发和经济活动中忽视了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因而造成境内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且受灾范围、灾害规模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

6、造成危害,也给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赫章县内矿产种类多,资源丰富,采矿历史悠久,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已日趋突出。随着采矿范围、强度的扩大,矿山地质灾害将还会加剧。赫章县境内各种地质灾害已造成13人死亡,91户搬迁,毁坏房屋277间,毁损耕地约658亩,损坏渠道30m,公路100m,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678.2万元。其中城关镇青山村麻塘组银盘、野马川镇新田村石笋崩塌和罗州乡红岩村红岩滑坡分别造成4人死亡,野马川镇三院村杨院滑坡造成1人死亡。滑坡隐患点蠕动变形还造成大量房屋、耕地损坏和房屋搬迁。尤为重要的是还有大量具有潜在危害的地质灾害点(199处)存在(其中对居民、重要设施构成威胁、危害的隐患

7、点190处),约10788人及其财产、基础设施以及大量的耕地处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威胁和危害之中,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26424.55万元,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和地质环境的破坏,适应我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特制定本规划。一、地质灾害防治概况赫章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对地质灾害引起重视,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逐步开展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

8、监测预报和治理等工作,目前赫章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开始逐步走向正轨。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赫章县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初见成效。(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职能。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该项工作,分管副县长亲自主抓,每年的全县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和汛期均要提出要求,而且对一些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还亲临现场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县国土资源局始终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局的大事给予高度重视,每年都将其列入局的工作要点,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每年的

9、汛前、汛中、汛后都要召开乡镇国土所会议,专门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向各乡镇国土所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既认真履行职责,又充分提高了各级各部门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局面。(2)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新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依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建立了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实行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建立了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险情巡查、汛期值班和汛后总结等制度。近年来,县国土资源局经过不断的实践,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门责任制”、“地质灾害治理分级负责制”等制度,初步

10、完成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法规体系建设。(3)健全管理机构,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目前,县、乡两级人民政府部门都已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长期抓、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组织保障体系。为了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职责,县国土资源局内设资源环境股,专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保证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4)积极筹措资金开展地质灾害搬迁和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县、乡人民政府的努力下,从政府和民政部门挤出资金,作为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和搬迁,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民政救灾救济资金

11、、生态移民搬迁资金及其它多渠道集资方式,采取建设移民新村和因地制宜分散安置等方式,对危险和生存条件极恶劣的居民实施了搬迁工程,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5)重视基础调查,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的放矢。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基础。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每年汛前、汛期都要开展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巡查工作,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发展变化情况,对重大地质灾害点和可能与人为活动影响有关的地质灾害、邀请有资质的地勘单位开展调查、鉴定,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6)加大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努力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遵照国土资源厅的要求,县国土资源局在汛期地质灾害

12、防治工作中严格执行预案制度、值班制度、速报制度。每年都编制乡镇和县级防灾预案,由政府印发给各部门执行。坚持汛前巡查、汛中检查、汛后复查等三个阶段的防治制度。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乡镇、县防灾领导小组。每年均结合实际编制县、乡两级防灾预案,由当地政府转发,重要隐患点均制定了防灾预案,并明确了责任人、监测人。基本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7)广泛开展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和培训,提高全县民众防灾意识。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减灾效果初显。一是通过街头咨询、宣传材料、展板等形式加强宣传。二是举办地质灾害调查群测群

13、防网络建设培训班,把防灾知识和意识灌输到乡、村、组的干部、村民中;三是抽派地质灾害管理干部参加省厅组织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班,提高管理水平。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地质灾害防治的法规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亟待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赫章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尚未能进一步加强,县内普遍存在的重发展轻防治的现象和只顾眼前局部利益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人为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仍很严重,县、乡级地质灾害防治机构目前已基本建立,村级专业群测、群防网络有待逐步建

14、立或完善。因此,健全法规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是亟待完善的任务。(2) 缺乏强有力的政府地质灾害信息网络。(3)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段)急待整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降低财产损失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首要任务。近年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量明显增加,但伤亡人事故仍未能完全避免。地质灾害损失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成为保障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制约影响因素。以现有资料统计,县内目前还有199处具有潜在危害的地质灾害点,还威胁着10788人的安全,预计可能造成经济损失达26424.55万元。由于不合理人为工程活动的存在,还会引发一些新的地质灾害隐

15、患点。绝大多数突发性地质灾害尚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治理,在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作用,因地制宜建立群测群防机制已十分迫切。(4)保障城镇安全,需要拓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域在我县城镇地带,存在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工程和采矿活动,这些隐患对城居民、房屋及其它设施等构成威胁。做好城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监测预警网络建设,保障城镇安全,需要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和服务范围。特别是在新的城市化进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从被动防灾、治灾向主动避灾、减灾方向转变,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贯穿城镇选址、规划布局、建设、地下矿产开发的全过程,提出科学的防灾减灾建议和对策

16、。(5)矿山地质环境日趋恶化,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县内每年采煤量和其它矿石开采量很大,矿山废弃物任意堆放造成比较严重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地下采矿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十分突出,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由此引发的工农纠纷不断,告状、上访等事件时有发生,矛盾增多,已成为影响矿区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亟待采取措施,遏制矿山环境日趋恶化的势头,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关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十分薄弱,保障资源有序开发,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重道远。(6)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不足,防治工作举步维艰严重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

17、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尚未建立起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机制,地质灾害防治亟待投入的工作量又很大,很多重大的地质灾害需进行搬迁和治理,但缺乏资金来源,很多工作迟迟难以开展。虽然省政府要求各级财政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到财政预算,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列入专项经费。如何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广开资金来源,共同关心、支持、监督、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够顺利进展,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课题。(7)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任务十分艰巨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多、分布广,又多发生在偏远山区,交通十分不便,不仅加大了防治工作的难度,也造成了防治工作经费的空缺增大,给地质灾害防治

18、监管、巡查、抢险带来重重困难。目前对绝大多数地质灾害点,只能通过发动广大群众,在有关专业队伍的指导下,进行适时监测,一旦遇险便及时搬迁避让,这是现阶段的主要防灾措施。但是,这项工作必须要有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力监督管理,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所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非常重大。(8)社会各界的防灾减灾意思还较淡薄,还需广泛加强宣传工作地质灾害防治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工作,它必需依靠社会各界、依靠全民的共同努力。因此,广泛宣传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危险性和可防治性,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让全民都来关心、支持这项工作,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和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不断地加强宣传工

19、作。三、防治规划编写依据赫章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稿)(以下简称规划)编制的依据是:1、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暂行办法;3、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年2015年);4、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试行)5、赫章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7、赫章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本规划基准年为2006年,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相对应,近期规划年限为2006至2010年,中期规划年限为20112015年,远期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第一章 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一节 地质灾害现状赫章县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地质灾害普遍发育,危害

20、严重。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造成房屋、建筑设施、公路、耕地等大量毁坏,众多受灾居民被迫搬迁,给当地居民、企事业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存在的灾害隐患点还对其上及附近众多居民、基础设施等构成威胁。通过调查县境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其次为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本次共调查各类地质灾害213处,其中滑坡141处、崩塌24处、泥石流16处、地裂缝25处、地面塌陷7处。本次调查结果统计,县内已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点有96处,共造成13人死亡,91户搬迁,毁损房屋277间,毁损耕地约658亩,损坏渠道30m,公路100m,各种直接经济损失达1678.2万元。尤为重要的是大量地质灾害

21、隐患点存在,还具有潜在危害的灾害点199处,其中处于不稳定和稳定性较差,对居民、重要设施构成威胁、危害的隐患点有190处,危及10788人,潜在经济损失约26424.55万元。第二节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调查的141处滑坡中,目前大部分(133处)属于稳定性较差,有8处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灾害体变形发展,危险性中和危险性大的滑坡,尤其是危险性大的滑坡,随着灾害体的变形发展,裂缝将逐渐加宽、加长,甚至增多,除了破坏滑坡体上房屋外,还逐渐向失稳致灾方向演变发展,严重威胁滑坡体上及其前沿地带居民及其它设施安全。如野马川镇前山村黄泥组滑坡(125号点),前缘为陡临空面,又有冲沟长期冲刷淘蚀,滑坡体上地裂缝

22、发育,边缘裂缝已基本形成,危险性大,威胁滑坡上84户347人生命财产安全。调查的24处崩塌,目前有19处属于稳定性较差,5处处于不稳定状态。区内崩塌均处在45以上陡斜坡或陡崖地带,绝大部分为软弱基座,极不利于斜坡稳定。根据调查,危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多已基本贯通,随着岩石风化、降雨作用,危岩体将不断演化发展,甚至可能突发成灾,危险性中和大。危险性最大的是古达乡三爱村合睦组危岩体(185号点),后缘裂缝已基本贯通,活动明显,在降雨或岩石风化作用下,发生大规模崩塌的可能性大,直接威胁37户17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调查的16处泥石流,都属于稳定性较差,近年来,每年暴雨期间都有不同规模的泥石流产生。尤其

23、是沟岸有多个小型、不稳定的滑坡隐患点存在的兴发乡兴发村白石岩泥石流(193号点),在大暴雨作用下,诱发边岸滑坡形成泥石流,威胁沿岸农田及其它设施安全。调查的25处地裂缝有23处属稳定性较差,2处属不稳定。地裂缝分布区大部分目前仍在大量采煤,随着采空区范围扩大,现有地裂缝会继续发展,增宽、增长,并且可能还会有大量新的地裂缝产生,危害也随之增大。调查的7处地面塌陷,有1处已稳定,1 处处于不稳定状态,5处属稳定性较差。危害最大的珠市乡矿山村矿山组王家院,为地下开采铁矿引发,已毁坏房屋2间。目前地下仍在采矿,塌坑和地裂缝仍在发展,对该地带3户22人造成威胁。调查的213地质灾害中,目前不稳定的16,

24、占7.5%;稳定性较差的196占92.0%;稳定的1处,占0.5%。区内地质灾害绝大部分处于不稳定和稳定性较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发展趋势和危险隐患,危险性大和中,对居民及其它重要设施等构成威胁的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6处,危险性中的隐患点196处,随着灾害体变形发展,部分稳定性较差和稳定性差的灾害点,在降雨、特别是暴雨等影响因素作用下,甚至可能突发成灾,潜在危险性中和大,见表1-1。综上所述,区内地形割深,坡度陡,碎屑岩分布广,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另外、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特别是煤矿,县内大部分乡镇都有分布,长期以来采矿活动强烈,对地质环境造成较大破坏。斜坡、采矿、工程活动地带,在降雨

25、作用、人为活动影响下还可能产生较多的地质灾害。赫章县内煤、铁、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煤矿主要分布在六曲、哲庄、古基、野马川、结构、松林等乡镇境内;铁、铅锌主要分布在妈姑、珠市、兴发乡镇境内。以往采矿已引发了部分地质灾害。随着矿产不断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还将会加大,在以上矿山开采区,还可能引发较多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稳定性与发展趋势预测评估统计表表11项目 灾种稳 定 性(危 险 性)稳定(危险性小)较差(危险性中)不稳定(危险性大)滑坡数量(处)01338比例(%)094.35.7崩塌数量(处)0195比例(%)079.220.8泥石流数量(处)0160比例(%)

26、01000地裂缝数量(处)0232比例(%)0928地面塌陷数量(处)151比例(%)14.371.414.3合计213119616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目标第一节 地质灾害防治原则一、防治的指导思想在地质灾害调查及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开发建设、重要工程布置、矿山开采和规划,划分地质灾害防治等级区段,制定防治方案、实施安排及保障措施,为赫章县有计划、科学的进行防灾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提供基本依据,预防将来矿产开采、工程活动等引发新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为地方政府制定全县每年的地质灾害防治计划提供初步方案,同时,为地方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建设提供依据。二、防治的基本

27、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2、地质灾害防治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发挥综合治理效益;3、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4、坚持预防为主,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5、在地质灾害的治理中,主要由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实行由政府组织实施治理,受益者合理负担,谁治理谁受益。6、主要由人为活动致灾的,由诱发者承担治理责任。第二节防治目标和主要任务(一)防治目标1、通过本防治规划方案

28、的实施,逐步完成全县地质灾害防灾体系和比较完善的防灾减灾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2、通过各种形式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逐步提高。3、建立和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使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全面展开,县、乡镇防灾工作能力全面加强。4、近期(20062010年)治理地质灾害64处,预计投入经费2975万元,预计减少1019户5087人受威胁,减少经济损失12310.3万元;5、中期(20112015年)治理地质灾害64处,预计投入经费2016万元,预计减少698户3395人受威胁,减少经济损失8229.5万元;6、远期(201620

29、20年)治理地质灾害72处,预计投入经费1500万元,预计减少440户2306人受威胁,减少经济损失5879.55万元。到2020年,争取区内19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治理,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程度恢复,减少10788人受威胁和危害,减少经济损失约26424.55万元。尤其是区内的16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争取在近期内(2010年前)得到全面治理。7、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显著下降,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二)主要任务1、 加强本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第建设,加大依法法管理的力度;2、 本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付诸实施。对危及城镇、重要居民点、重要工

30、程设施的灾害点,依据规划和管理原则,有计划、有重点的安排治理和监督管理。3、近期(20062010年)治理地质灾害64处,中期(20112015年)治理地质灾害64处,远期(20162020年)治理地质灾害73处。4、建立和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全面开展全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监测预报工作。第三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或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和地段。第一节易发区划分原则本次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是以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成果资料为基础,根据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人类工程活动程度,以定性评

31、价与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方法确定。评价方法采用中国环境地质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要求和方法进行。易发区划分原则为:1、易发区的划分以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2、根据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结合栅格数据处理结果,将赫章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和低易发三级。3、评价单元的划分,主要以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差异与灾害分布及其影响范围综合确定。第二节分区方法与要求一、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等级确定地质灾害易发等级以定性确定为主,在进行各灾种易发等级确定时,主要考虑产生各类地质灾害的环境地质条件、诱发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活动、

32、地质环境破坏程度、矿产分布与开采强度、植被覆盖率与人类活动强度等。将地质灾害划为三个等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各易发区特征见表3-1。二、易发分区结果 赫章县碎屑岩地层分布广,地形切割深,大部分地带地形坡度陡,地质条件较差。根据栅格数据处理结果和易发区等值线,将赫章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和低易发三级。各易发区特征见表3-1。三、易发程度单元划分和命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单元划分,以区内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为基础,确定易发等级,根据地质灾害等值线,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灾害影响范围,确定不同程度易发区边界。易发区命名,以“区域

33、地理名+主要灾种+易发程度”命名。第三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结果,将赫章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为高易发区(a)、中易发区(b)和低易发区(c)三类,见附图2,分别综述如下:一、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分布于县城附近、野马川、威舍、古达、六曲河、古基、哲庄、妈姑、结构一带,面积1486.9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5.82%。共调查地质灾害点163处,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同,产生的地质灾害种类亦不同,根据容易产生的地质灾害种类和分布区域,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划分为5个区。1、德卓河镇安乐丰岩滑坡、崩塌高易发区(a1-1)分布于德卓水炉、安乐花秋、丰岩、结构牧场、矿山一

34、带,面积184.89km2。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至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岩性以砂泥岩、玄武岩为主,间夹少量灰岩。地貌为侵蚀浅切割中山沟谷,地形切割深度300-500m,地形坡度多较陡峭,坡度多为25 45。构造上位于安乐向斜两翼,岩层倾角20 36。有煤矿资源分布,局部地带采煤活动较强烈,并引发了地裂灾害,如德卓乡小炉和安乐乡花秋,采煤就造成民房开裂。该区目前共有地质灾害10处,其中滑坡6处、崩塌1处、地裂缝3处;隐患点7处,共有374人受到威胁和危害,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908.45万元。该区在采矿区、碎屑岩斜坡、陡崖地带,在暴雨作用或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还可能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

35、、地裂缝等地质灾害。2、结构财神坪地滑坡、泥石流、地裂缝高易发区(a3-1)分布于结构、朱明大平山、财神坪地一带,面积173.03km2。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及龙潭组煤系地层,为侵蚀浅切中山和中低山缓丘坡地地貌,构造上位于色居河背斜南翼,岩层倾角10 20。目前除结构乡境内地质灾害较多外,其它地带地质灾害少。该区本次共调查地质灾害7处、其中滑坡3处、泥石流3处、地裂缝1处;隐患点4处,有273人受到威胁和危害,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662万元。区内煤矿资源丰富,煤系地层分布面积约占50%,目前只有结构乡附近有数家煤矿在开采,该区是赫章县规划的重要采煤区,煤层埋藏浅,今后煤矿开采势必

36、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而引发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3、六曲河古基哲庄滑坡、崩塌、泥石流高易发区(a3-2)分布于区内财神大路边、六曲河碾房、家竹、火卡、古基发倮、青龙及哲庄的大部分区域,面积236.80km2。构造上位于达依向斜,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至侏罗系自流井群,岩性以砂泥岩等碎屑岩为主,间夹少量灰岩、玄武岩,古基、哲庄一带岩层多较平缓,倾角1025;六曲河院子、哲庄王家院一带褶皱翼部,岩层倾角3060。地貌主要为侵蚀中低山,部分地带为岩溶中山沟谷,地形相对切割深度为400-600m,地形坡度陡(多在30以上)。六曲河民祥画眉古基青龙哲庄者块一带,河谷切割深达600m左右,其它地

37、带地形切割深度在300-400m,地形坡度20 40。目前滑坡、崩塌、泥石流较发育。该区煤矿资源较丰富,人为采矿活动较强烈,人为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也引发了部分地裂缝、滑坡等灾害,如六曲河碾房村碾房地裂缝(42号点)就为采煤为引起。该区目前共有地质灾害38处,其中滑坡24处、崩塌2处、泥石流8处、地裂缝4处;隐患点34处,有1635人受到威胁和危害,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4072.3万元。在采矿区、斜坡、陡崖地带,在暴雨作用或人为活动影响下,还可能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4、县城野马川古达滑坡、崩塌高易发区(a1-2)分布于罗州、白果、县城、达依海马、平山后山、野马川、

38、威奢、古达一带,面积345.14km2。构造上位于赫章背斜及白果向斜,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至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岩性以砂泥岩、玄武岩为主,间夹少量灰岩,县城附近一带岩层较平缓,倾角1525,多为逆向坡;古达一带为紧密褶皱,层倾角岩3570。主要为侵蚀中切中山地貌,地形切割深度多为400-700m,坡度较陡。滑坡、崩塌发育,特别是野马川一带,地质灾害特别发育,是赫章县目前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该区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矿,采煤活动长期以来一直比较普遍,采煤地带主要有县城水坡、野马川、威奢山英等地,地下采煤对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局部地带还引发了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该区目前有地质灾害90处

39、,其中滑坡74处、崩塌11处、地裂缝4处,地面塌陷1处;隐患点88处,共有6130人受到威胁和危害,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14557.3万元。斜坡、陡崖及采矿地带,在降雨作用和人为活动影响下还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5、妈姑兴发松林地裂缝高易发区(a5)位于双坪乡五里、妈姑镇及其天桥、珠市乡矿山、兴发、松林一带,面积 547.11km2。出露地层为泥盆系至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岩性为灰岩、砂泥岩、玄武岩及煤系地层。地貌为侵蚀、侵蚀中低山和中中山,山体高度多为200-600m,地形坡度20 30,区内韭菜坪是县内最高峰,高程2900m。该区北西向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成矿条件,妈

40、姑、珠市矿山至兴发一带铅锌矿资源丰富,是县内铅锌矿主要分布地带,多年来采矿活动一直较强烈,大小矿井不计其数,在采矿集中地带诱发了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另外,妈姑镇周边及松林乡一带煤矿资源也较丰富,采煤活动强烈,对地质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妈姑镇周边一带大量采煤引起大面积地面变形开裂,导致妈姑集镇边缘一带居民房屋开裂破坏,成为赫章县有名的地裂缝重灾区。该区本次共调查地质灾害26处,其中地裂缝8处、滑坡6处、崩塌5处、泥石流4处,地面塌陷3处;隐患点20处,共有1174人受到威胁和危害,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3046万元。妈姑镇是赫章县人口最多的乡镇集镇,居民多,人口密集。该区目前还有数家煤矿在开采,随着采

41、空区范围扩大,对地面的破坏范围也随之增大,造成的危害也会剧增。妈姑天桥、珠市铁矿山、兴发以及松林一带,今后也是县内主要采矿区,在矿山开采一带还可能诱发地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主要分布于可乐、辅处、铁匠、双坪、达依、财神一带,面积1485.6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5.78%。共调查地质灾害点39处,其中隐患点36处,共有1172人受到威胁和危害,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3099万元。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同,产生的地质灾害种类亦不同,根据容易产生的地质灾害种类和分布地域,将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划分为5个区。1、河镇新营新寨滑坡、崩塌中易发区(b1-1)分

42、布于河镇新营、海雀、新寨、油房一带,面积145.25km2。出露地层为二叠系及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岩性为灰岩、玄武岩、砂泥岩及煤层,为单斜构造,岩层较平缓,倾角10 20。为侵蚀、溶蚀中低山沟谷地貌,地形较平缓,坡度多为10 30,地形切割深度150-300m。人口稀少,人为活动弱,目前地质灾害不发育,本次调查未发现有危及居民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该区碎屑岩、玄武岩分布广,斜坡稳定性较差,在暴雨作用下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2、安乐滑坡、崩塌中易发区(b1-2)分布于安乐乡碗厂、小河、安乐、大山一带,面积89.14km2。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中统关岭组至侏罗系自流井群,岩性主要为泥页岩、砂岩

43、、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位于安乐向斜近轴部,为侵蚀中低山沟谷地貌,地形切割深200-300m,除局部河流岸坡地形较陡外,大部分地区地形坡度为20 30,无矿产资源分布,人为工程活动不强烈,植被覆盖率约15%。目前地质灾害少,本次调查滑坡1处,即安乐乡安乐村街上组滑坡,为前缘修路、建房切坡诱发古滑坡局部复活,已造成1户居民房屋毁坏,还危及2户居民9人及赫章至安乐公路安全,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22万元。该区主要为碎屑岩地层,斜坡地带在暴雨作用或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3、平山野马川石丫滑坡、泥石流中易发区(b3-1)分布于平山乡及其中山、对江以及野马川镇石丫一带,面积46.69

44、km2。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煤系地层,有少量峨嵋山玄武岩,为侵蚀中低山斜坡地貌,地形坡度10 25。植被覆盖率40%以上,国营平山林场就位于区内,煤矿资源分布于林场地带,采煤活动少,地质灾害少。本次调查滑坡2处,隐患点1处,为野马川大田村六组里麻湾滑坡,有 110人受威胁,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262万元;另一处平山乡对江村花桥边滑坡,为灌溉渠道地表水溢出冲刷斜坡而致,危害小,其它未发现有危及居民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该区主要为碎屑岩和玄武岩,又为斜坡地形,稳定性较差,在暴雨作用下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4、可乐双坪达依滑坡、崩塌、泥石流中易发区(b3-2)主要分布于德卓乡堰联、中营、辅处

45、乡、可乐及其龙井、双坪、罗州光明、财神、古基中寨、达依一带,面积746.76km2。主要位于达依向斜,出露地层为石炭系至三叠系,岩性以灰岩为主,夹碎屑岩。为岩溶溶丘洼地和侵蚀中低山沟谷地貌,大部地区切割深度200-400m,地形坡度多为15 30。局部有少量矿产资源分布和采矿活动,目前地质灾害较少。本次共调查地质灾害30处,其中滑坡20处、崩塌4处、泥石流1处、地裂缝5处;隐患点29处,共有924人受到威胁和危害,潜地经济损失评估约2254万元。该区为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地形坡度中等,有少量矿产资源分布和采矿活动,斜坡稳定性较差,在暴雨作用或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6、。5、水塘白果石板河达依滑坡、塌塌中易发区(b1-3)主要分布于罗州红岩、水塘、白果乡河口、石板河、威奢乡大营、营盘、兴发乡小海子以及古达新田、联营一带,面积457.77km2。位于六冲河与三岔河分水岭一带,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灰岩,为岩溶峰丛沟谷地貌,威奢至古达一带呈连绵高大山脊,地形切割深度200-600m。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植被好,覆盖率约25%左右,局部有少量矿产资源分布,目前地质灾害少。本次共调查地质灾害7处,主要为局部小型滑坡,其中滑坡4处、崩塌1处、地面塌陷2处;隐患点6处,共有129人到威胁和危害,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561万元。该区部分地区山大坡陡,地形切割深,

47、斜坡稳定性较差,在暴雨作用或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三、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分布于铁匠、双坪鞍山、石柱、妈姑后山、珠市一带,面积272.5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40%。共调查地质灾害点2处,其中滑坡1处、地面塌陷1处;隐患点1处,有30人受到威胁和危害,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79.5万元。按分布区域将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划分为三个区。1、铁匠双坪鞍山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分布于铁匠联盟、共同、高原以及双坪鞍山、石柱一带,面积98.44km2。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上统至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岩性以灰岩为主,夹少量泥页岩。地貌为岩溶丘洼地,地形相对高对高差100-200m,地

48、形平缓,坡度15 30,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地质灾害不发育,目前无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2、妈姑桃园珠市兴营地质灾害低易区(c2)分布于妈姑镇穿洞、桃园、以及珠市乡德块、兴营一带,面积97.18km2。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上统至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岩性主要为灰岩,岩层平缓,倾角5 10,为岩溶溶丘地貌,山体高度100-200m,地形较平缓,坡度15 25,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地质灾害不发育。本次调查岩溶塌陷1处,目前属稳定性较差,可能对30人造成危害,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约72万元。3、雉街地质灾害低易区(c3)分布于雉街乡周边一带,面积76.93km2。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上统黄龙组至二叠系下栖霞茅口组,岩

49、性以灰岩为主,岩层平缓,倾角10 15。地貌为岩溶溶丘洼地,山体高多为100-200m,地形平缓,坡度15 25。地质灾害不发育,本次调查滑坡1处,目前属稳定性较差,主要造成雉街至兴发公路堵塞,其它未发现有危及居民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易发区基本概况见表3-1。地 质 灾 害 易 发 分 区 说 明 表 表3-1易发程度分区代号位 置面积(km2)灾害点数(处)潜 在威 胁(人)潜在经济损失(万元)分 区 特 征高易发区aa1-1德卓河镇安乐丰岩184.8910374908.45 侵蚀浅切割中山沟谷,该区煤矿资源丰富,局部地带采煤活动较为强烈,并引发了地质灾害,人为活动和暴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

50、主要因素。a1-2县城野马川古达345.1490613014557.3侵蚀中切中山斜坡地貌,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该区煤矿资源较丰富,暴雨、修路切坡和采煤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a3-1结构财神坪地173.037273662侵蚀中山和低山丘陵地貌,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煤矿的开采将会引发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a3-2六曲古基哲庄236.803816354072.3侵蚀中低山,部分地带为岩溶中山沟谷地貌,地形切割大、坡度陡,煤矿资源分部广,人为活动强烈,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严重,暴雨、人为活动是该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引发因素。a5妈姑兴发松林547.112611743046侵蚀剥蚀中低山

51、和中山地貌,地形坡度陡,矿产资源丰富,人为活动强烈,主要地质灾害有地裂缝、滑坡、地面塌陷等,多数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人为采矿活动有关。小计1486.94171958623246.05中易发区bb1-1河镇新营新寨145.25000侵蚀、溶蚀中低山沟谷地貌,碎屑岩分布广,斜坡稳定性较差,在暴作用下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b1-2安乐大山89.141922侵蚀中低山沟谷地貌,区内无矿产资源分布,人为活动不强烈,地质灾害少,在暴雨和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可能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 质 灾 害 易 发 分 区 说 明 表 续表3-1易发程度分区代号位 置面积(km2)灾害点数(处)潜 在威 胁(人

52、)潜在经济损失(万元)分 区 特 征b1-3水塘白果石板河古达新田457.777129561岩溶峰丛地貌,区内有少量的矿产资源分布,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地面塌陷等,斜坡稳定性差,在暴雨和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可能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b3-1可乐双坪达依746.76309242254岩溶溶丘洼地和侵蚀中低山沟谷地貌,有少量矿产资源和采煤活动,在暴雨作用和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3-2平山中山野马川石丫46.692110262侵蚀中山斜坡地貌,采煤活动少,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内碎屑岩分布广,斜坡地形稳定性较差,在暴雨作用下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3、小计1485.614011723099低易发区cc1铁匠双坪达依98.44000 岩溶溶丘洼地地貌,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地质灾害不发育,目前无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c2妈姑桃园珠市兴营97.1813072岩溶溶丘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好,地质灾害不发育。c3雉街76.93107.5岩溶溶丘洼地地貌,环境地质条件好,地质灾害不发育。小计272.5523079.5合计3245.12131078826424.55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第一节防治重要性划分原则一、地质灾害点防治重要性划分地质灾害点防治重要性划分,主要根据灾害点的重要性,结合地质灾害点的危害程度、危害对象综合考虑。把对集镇、村庄、居民点以及生

54、命线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具有严重威胁,危险性大或中的隐患点作为重要防治点;把威胁少量居民和一般工程设施,危险性中等的隐患点作为次重要防治点;把已稳定和虽不稳定但危害极小或目前没有危害对象的灾害点作为一般防治点。分别用罗马数字、表示(见防治规划建议图)。根据上述原则和方法,全区共有重点防治点40处、次重点防治点150处,一般防治点23处。二、城镇防治重要性划分乡镇驻地城镇是区内主要人口集中地带,人为活动强烈,工程建设容易诱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多易造成严重后果。为了保障城镇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把乡镇驻地城镇作为重点防治对象。根据城镇所在地环境地质条件和人为工程活动强度,对城镇

55、进行防治重要性划分,用以指导城镇规划建设。把位于斜坡地带、冲沟中或陡坡脚、有矿产资源分布、人为工程活动强烈或地质灾害隐患多的城镇作为重点防治城镇,其它所处地形较平缓、人为工程活动不很强烈、地质灾害隐患少的城镇作为次重点防治城镇。根据上述原则和方法,将县城、妈姑、野马川、珠市、兴发、结构、财神、朱明、松林、罗州、达依、古基、平山、威舍、古达、辅处、安乐17个乡镇驻地城镇划为重点防治城镇;水塘、白果、六曲河、哲庄、雉街、德卓、河镇、双坪、铁匠、可乐10个乡镇驻地城镇划为次重点防治城镇。三、防治区重要性划分根据地质灾害现状,城镇、村庄、重要工矿、交通、水利设施、国家重要工程布局等防治对象的重要性以及矿产开采、规划、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综合确定。把高易发区中主要城镇分布区、规划的新城镇区、经济开发区、重要工程布局、矿产资源规划开采地带划为重点防治区;上述以外的高易发区和中等易发区中集镇、村庄、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