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_第1页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_第2页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_第3页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阅读欲望是学生阅读活动中一种自觉的心理状态, 是学生 积极思维、探索的内在动力。叶圣陶认为,如饥似渴的阅读欲望 是阅读文本的推动力,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呢?笔者在 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使用流行语,激发阅读欲望 现代的中学生被时尚语、 流行语包围着, 我们语文教师要与 时俱进,摆脱传统的“老土”形象,“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吸 收一些内容生动鲜活的流行语为我所用, 增加自己语言的色彩和 感染力 1 。金岳霖先生一文笔者尝试使用流行语教学,教 学效果极佳。 金岳霖先生全文以“有趣”二字为文眼,表现了金岳霖 先生独具魅力的真性情,内容浅显,所以在设计问题

2、时,重点在 语言上下功夫,使用流行元素,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1. 一个人在衣着打扮、言行举止、精神气质上特立独行、 充满个性谓之“酷”, 外表时尚新颖, 内在注重内涵和创新谓之 “潮”,用现代的审美眼光看,金岳霖先生既酷又潮,文中哪些 有趣的细节描写体现了金先生的酷与潮? 2. 又酷又潮的金岳霖, 行为举止与众不同, 好像有点“不务 正业”, 他凭借什么在西南联大立足?从金岳霖身上, 折射出联 大什么样的学院精神? “酷”,说明一个人有个性,与众不同,现在,比酷更时尚 的,叫做“潮”,“酷”与“潮”连用,就是时尚的前沿。两个 问题一出,学生立刻哗然:首先,他们有一种被认同感,因为长 期以来,

3、 语文教师对他们的流行语是排斥的, 现在竟然也使用起 来,于是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生了转变 -认同文本,认同语文 课。其次,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大学教授是一本正经,斯斯文 文的,而这两个提问彻底颠覆了大学教授的形象, 学生的思维立 刻活跃起来: 大学教授里难道也有另类?这另类的金先生到底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不务正业”来形容大学教授,真够“雷 人”!学生的阅读欲望被点燃,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带着一连串 的疑问,学生迅速进入了阅读状态。 不仅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而且还有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金先生不仅外表既酷又潮, 他的思 想更酷更潮,学问更深!中学生不能只追求外表的酷与潮,还必 须注重形象的内涵

4、! 这一提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还陶 冶了学生的情操,引导着学生追求高尚情趣。 这两个问题如果这样设计: 1.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金岳霖的“有趣”? 2. 概括金岳霖的性格及联大精神。 “哪些方面”、 “概括”这样的平淡语言, 只会给学生思维 倦怠,激不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和思考的激情,课堂气氛不活跃,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针对文本特点,适时使用一些流 行语,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二、链接趣闻轶事,激发课堂欲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 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 造缘由等”,可见,知人论世是语文阅

5、读教学的重要方法。 在“知 人论世”的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作者的趣闻轶事,趣闻轶 事与文本的链接,如同给学生探究文本安装了发动机, 课堂气氛 活跃,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大增。 例如,教学毕淑敏我的五样 时,按照“知人论世”方法介绍作者的相关情况时,抓住了作者 既是医生又是作家的特殊身份, 结合文本内容,利用多媒体给学 生呈现了作者在藏北高原实习时敬畏生命的一则轶事(大意是说 作为医生的毕淑敏,宁愿得罪导师,也忠诚于病人和病情),极 大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促使每一个学生 迫不及待地到我的五样中寻找:空气、水、阳光、鲜花、笔 这五样东西,当最后只能保留一种时, 作者会留下哪

6、一样?由此 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我因何而生?短短的一则 轶事营造的浓重的阅读气氛, 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 激励 着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映, 同时学生 也在文本的感染下产生了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追寻意识,认识 到在生命前行的路途中遇到人生的选择时,排除轻重缓急是最重 要的,教师由此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充分发挥了语文 课程的育人功能。 教师在链接知人论世的材料时,一要“有趣”,才能够激发 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要“相关”, 在众多的轶事中选取那些与 文本内涵有密切联系且能够生动叙述作者身世经历、创造缘由 的,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阅读的欲望。我们相信,

7、一则趣 闻轶事的成功选择,一定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生机与活力。 三、教师质疑,激发阅读欲望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大疑则大进, 小疑则小进”, 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参, 而应该在教学 中敢于质疑批判, 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探究水平的提高, 更直接的 一个显性作用是能够大大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再如,杨子的散文 十八岁和其他 ,原文是五个部分, “十 八岁”、“两代人的矛盾”、“读书的苦乐”、“恋爱”、“青 春”, 选入必修一时,编者删除了原文的“恋爱”部分,只剩 下四个部分。本部分中,作者把具体情景潜藏在文字下面,讲述 的仅是概念性的“歉疚”、“忏悔”、“创伤”

8、 2 ,并没有详 细叙述自己的恋爱经历,没有具体的细节和情节,因此,内容上 并没有不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字。 删去之后, 作者的初衷没有被完 整的表现出来, 作者的殷殷之情难以完整呈现, 致使主旨不是十 分完美。因此,本人认为不应该删去。在本课的教学中,先指导 学生用直接的生活经验解读文本, 由此引发学生对青春期人生道 路的思考。之后,教师抛出了自己的质疑:杨子的十八岁和其 他,原文是五个部分,编者把第四部分“恋爱”删除了,我觉 得不应该删除, 同学们对此有何看法呢?本部分被删除后, 对作 者的期望有没有影响?(多媒体显示被删除部分及问题): 对“恋爱”的神秘感,对教师的质疑文本编排的吃惊,使 学

9、生顿时精神焕发,他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探究 文本的欲望和激情被极大地激发起来,思维活跃,灵感迸发,纷 纷对以上问题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看法,语句流畅,观点明确,理 由充分,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了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探 究的习惯,增强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指出:“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 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 教师的要求,因此,教师首先要敢于质疑,小到标点符号与字词, 大到文本结构与内涵,都是质疑的对象,通过教师质疑,努力营 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学生才敢于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