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_第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_第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_第3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_第4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绩:计算机原理实验室实验报告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姓名:姜香玉专业:网络工程学号:132055215日期:2015年12月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实验一:运算器实验实验环境PC 机+ Win 2003 + emu8086 + proteus 仿真 器实验日期2015 年.10一实验内容1. 熟悉proteus 仿真系统2. 设计并验证4位算数逻辑单元的功能3. 实现输入输出锁存4. 实现8位算数逻辑单元二.理论分析或算法分析实验原理: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核心是由74LS181构成,它可以进行二进制数的算术逻辑运算,74LS181的各种工作方式可通过设置其控制信号来实现。当正确设置74LS181的

2、各个控制信号,74LS181会运算数据锁存器内的数据。由于数据锁存器已经把数据锁存,只要74LS181的控制信号不变,那么74LS181的输出数据也不会发生改变。输出缓冲器米用74LS245,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74LS245导通,把74LS181的运算结果输出到数据总线,高电平时,74LS245的输出为高阻。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所示。其中运算器由两片 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以8芯扁平线方式和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2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74LS2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亦以8芯扁平线方式与数据总线相连,

3、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经一三态门(74LS245)以8芯扁平线方式和数据总线相连,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内容。三.实现方法 (含实现思路、程序流程图、实验电路图和源程序列表等)实现电路图:1.设计并验证4位算数逻辑单元的功能-swn mmElOlJ PI14 啦 nia.SiiU.3 M - xTFKTr ,?.ii=iFrn EHTMTFl d14IS_TE一n 12了 46O7 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V 1rI*.In ir-2.实现8位算数逻辑单元WIf=te *j*U31JCT?B!5SBltS& 阳 $四.

4、实验结果分析(含执行结果验证、输岀显示信息、图形、调试过程中所遇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 )(一)验证了基本要求,实现了设计并验证4位算数逻辑单元、实现输入输出锁存、实现8 位算数逻辑单元的功能运行结果:图一SW11Bii-SPI-T耳工二loiADnifalpiA2FZF?口口BlEIJ+*basPCiNSDai32MU4 :rn?CT * 3Z2E-3S3& I 岂出DI,-LTEK7P.,图1Z1 p f E哲 i. g z 0 a CJ 3 1甘 b.: 1 A(二)思考问题:单总线,双总线和三总线结构在设计上的异同答:单总线结构:对这种结构的运算器来说,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操作数放在单

5、总线上。为了把两个操作数输入到ALU,需要分两次来做,而且还需要A,B两个缓冲寄存器。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操作速度较慢。虽然在这种结构中输入数据和操作 结果需要三次串行的选通操作,但它并不会对每种指令都增加很多执行时间。只有在对 全都是CPU寄存器中的两个操作数进行操作时,单总线结构的运算器才会造成一定的 时间损失。但是由于它只控制一条总线,故控制电路比较简单。双总线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两个操作数同时加到 ALU进行运算,只需一次操作控 制,而且马上就可以得到运算结果。两条总线各自把其数据送至ALU的输入端因而必须在ALU输出端设置缓冲寄存器。为此,操作的控制要分两步完成:(1 )在ALU的两

6、个输入端输入操作数,形成结果并送入缓冲寄存器;(2)把结果送入目的寄存器。三总线结构:在三总线结构中,ALU的两个输入端分别由两条总线供给,而ALU的输出则与第三条总线相连。这样,算术逻辑操作就可以在一步的控制之内完成。另外,设置了一个总线旁路器。如果一个操作数不需要修改,而直接从总线2传送到总线3,那么可以通过控制总线旁路器把数据传出;如需要修改,那么就借助于ALU。五.结论完成了本次实验要求的设计并验证4位算数逻辑单元、实现输入输出锁存、实现8位算数逻辑单元的实验内容。学会了如何使用proteus仿真系统,掌握了运算器工作原理, 熟悉了算术运算的运算过程以及控制这种运算的方法。实验二:寄存

7、器实验实验环境PC 机+ Win 2003 + emu8086 + proteus 仿真 器实验日期2015.10一实验内容1. 理解CPU运算器中寄存器的作用2. 设计并验证寄存器组(至少四个寄存器)3. 实现更多的寄存器(至少 8个)二.理论分析或算法分析单元电路:实验中所用的寄存器数据通路如图所示。由74LS373组成寄存器组成。寄存器的输入接口用一 8芯扁平线连至BUS总线接口,而寄存器的输出接口用一 8芯扁平线连至BUS 总线接口。经 CBA二进制控制开关译码产生数据输出选通信号,LDR0、LDR1、LDR2为数据写入允许信号,由二进制控制开关模拟,均为高电平有效。三.实现方法(含实

8、现思路、程序流程图、实验电路图和源程序列表等)实验电路:1.设计并验证寄存器组LEE FlJ/E_ zTEKTa.SW& H&l LILi_ILia 也iiiiIEiul-ly鳖叢sw&-f二2.扩展成四组(由于空间有限,只能实现两组)V-B1* BZ F叫 I r沪 ia 期 和 frH? -KII、1;DQ扌jiJbB2l1-2ii-Mb!.! I*IT!lCQ-HHiM瞬PT佛 aHrAIJHH忙舁U2寻闵!r*:MEIU-C PT聊叩叭2A ” -3J亠烈州W 1.1- I .I ? J. 4 -fi. r rlir自 BdlwsipE-B实验结果分析*eri誰戸签-实验四:微程序控制

9、器实验实验环境PC 机+ Win7 + proteus 仿真器实验日期2015.12一实验内容基本要求:1.掌握微程序控制器工作原理2设计并实现指令的微程序片段二. 理论分析或算法分析程序查询方式是最简单、经济的 I/O方式,通常接口中至少有两个寄存器,一个是数 据缓冲寄存器,即数据端口,用来存放与方式,通常接口中至少有两个寄存器,一个是数 据缓冲寄存器,即数据端口,用来存放与CPU进行传送的数据信息;另一个是供进行传送的数据信息;另一个是供 CPU查询的设备状态寄存器,这个寄存器由多个标志位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外设准备就绪”标志(输入或输出设备的准备就绪标志可以不是同一位)-L5A r:

10、4wSEND 沁!if1MCWord资料四.实验结果分析 (含执行结果验证、输岀显示信息、图形、调试过程中所遇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过程分析:在输入设备准备好数据时,发出一个选通信号KEY-BUS将数据通过总线接收器74LS245送入总线,然后通过总线把数据传送到锁存器74LS373 (图中的U2),同时将D触发器U3:B的Q输出端置为1 (即灯READ_NEXT亮),表 示接口中已经有数据(即准备就绪)。CPU要从外设输入数据时,先执行输入 指令读取状态字,如 READ_NEXT=1,再执行输入指令从锁存器中读取数据, 同时把 DE_C2D置为1,表示可以准备从外设接收下一个数据;如果 REA

11、D_NEXT=0;贝U踏步等待,直至 READ_NEXT=1为止。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程序查询的基本思想以及工作流程。通过仿真电 路,虽然实验中遇到问题,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最终还是实现了程序查 询方式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的工作流程仿真,完成了本次实验。实验五:微程序设计实验实验环境PC 机+ Win 2003 + proteus 仿真器实验日期2015.12一实验内容1. 了解微程序执行过程2. 设计并实现指令的微程序执行过程3. 分析取指过程与微地址的关系二、理论分析或算法分析1、微程序的设计理论分析或算法分析微地址显示灯显示的是后续微地址,而26位显示灯显示的是当前微单元的

12、二进制控制位。微控制代码输出锁存器 273(0-2)、175及后续微地址输出锁存器 M7M2(74LS74)。CK0、CK1、CK2、CK3为微控制器微代码锁存输出控制位。T2为后续微地址输出锁存控制位,在模型机运行状态有效。 微控制程序存贮器(6116)片选端CS0、CS1、CS2、CS3受控于管理 CPU(89C52)。微控制程序存贮器(6116)读、写端OE、WE均受控于管理 CPU(89C52)。SE5SE0是指令译码的输入端,通过译码器确定相应机器指令的微代码入口地址。4片245在CPU管理下产生装载微代码程序所需的四路8位数据总线及低5位地址线。管理CPU(89C52)及大规模可编

13、程逻辑器件 MACH128N 是系统的指挥与控制中心。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微程序控制部件中的微地址中的微地址产生线路主要是微地址计 数器MPC,MPC的初值由微程序首址形成线路根据指令操作码编码形成,在微程序执 行过程中该计数器增量计数,产生下一条微指令地址。这使得微指令格式中可以不设置“下地址场”,缩短了微指令长度,也使微程序控制部件结构较简单。但微程序必须存放 在控存若干连续单元中。2)断定方式微程序控制部件示意图微指令中设有“下地址场”,他指出下条微指令的地址,这使一条指令的微程序中的微指令在控存中不一定要连续存放。在微程序执行过程中。微程序控制部件中的微地址形成电路直接接受微指令下地址场信息来产生下条微指令地址,微程序的首址也由此微 地址形成线路根据指令操作码产生三、实现方法(含实现思路、程序流程图、实验电路图和源程序列表等)将全部微程序微指令格式变址的二进制代码表三*四.实验结果分析 (含执行结果验证、输岀显示信息、图形、调试过程中所遇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一)验证了基本要求,实现了设计并实现指令的微程序执行过程、分析取指过程与微地址的关系的功能五.结论完成了本次实验要求的设计并实现指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