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4_第1页
《孔雀东南飞》4_第2页
《孔雀东南飞》4_第3页
《孔雀东南飞》4_第4页
《孔雀东南飞》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爱情,是文学青春不老的永恒主题,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有哪爱情,是文学青春不老的永恒主题,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有哪 些关于爱情的传奇些关于爱情的传奇? 爱情,就是让我牵着你的手,不爱情,就是让我牵着你的手,不 离不弃,趟过人生这条河离不弃,趟过人生这条河 问世间情是何物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直教人生死相许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是保存下来的我国 古代古代最早最早的一首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长篇叙事诗(共共357句,句, 1785字,小序字,小序10句,句,53字)字),也是古,也是古乐乐 府民歌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

2、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木兰 诗诗并称并称“乐府双璧乐府双璧”。 选自选自南朝南朝陈代陈代徐陵徐陵编的编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 卷一,原题为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文文 学学 常常 识识 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最长的叙事诗。 选自南朝陈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乐府双璧乐府双璧 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评价评价 “长诗之圣” “百代之下,当无继者” “一篇让你每读必哭的爱情绝唱”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本是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指古代的一种诗本是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指古代的一种诗 体,可以配乐歌唱的民间歌谣和文人诗。体,可以配乐歌唱的民间歌谣

3、和文人诗。敕勒歌敕勒歌 木兰诗木兰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是乐府诗。等都是乐府诗。 西汉时:音乐机关。乐指音乐,府指官府。西汉时:音乐机关。乐指音乐,府指官府。 负责创作以及收集民歌。负责创作以及收集民歌。 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称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称 “歌谣歌谣”)也叫)也叫“乐府乐府”。是继。是继诗经诗经 楚辞楚辞之后的新诗体。之后的新诗体。 唐代:撇开音乐,注重诗的社会内容,成唐代:撇开音乐,注重诗的社会内容,成 为一种为一种新乐府新乐府。 如白居易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新乐府,未,未 入乐,但自名为乐府。这里的入乐,但自名为乐府。这里的“乐府乐府”实际实际

4、 成为一种成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机关名机关名 称称 新体诗名新体诗名 称称 批判现实的批判现实的 讽刺诗讽刺诗 汉汉乐府诗歌特点乐府诗歌特点 “乐府乐府”原是官署的名称,是西汉初年原是官署的名称,是西汉初年 出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才演变成诗体出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才演变成诗体 的名称。魏晋、南北朝时,的名称。魏晋、南北朝时,“乐府乐府”已完全已完全 由机构的名称变成诗体的名称。由机构的名称变成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内容上内容上“感于哀乐,缘事感于哀乐,缘事 而发而发”,注重写实;,注重写实;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是杂言体和五是杂言体和五 言体,取代言体,

5、取代诗经诗经的四言体和的四言体和楚辞楚辞的的 骚体;骚体;写作技巧写作技巧上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上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 和细节描写,语言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和细节描写,语言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 目的。目的。 解题解题: 原题是原题是古诗为焦仲卿妻古诗为焦仲卿妻 作作,后人改作,后人改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你认为哪个好?你认为哪个好? 1.1.言有尽,意无穷。奠定了深沉悲哀的基调。言有尽,意无穷。奠定了深沉悲哀的基调。 2.2.沿袭沿袭诗经诗经,比兴手法。,比兴手法。 3.“3.“东南东南”大有味!大有味! 序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 刘氏,

6、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 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 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这个小这个小序序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地点、人时间、地点、人物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伤伤”:故事的感情基:故事的感情基 调调 交代时代背景交代时代背景 引子(1):托物起兴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 徊徊”。 1.1.作用作用: 引起故事:爱情悲剧引起故事:爱情悲剧 奠定基调:孔雀失偶奠定基调:孔雀失偶 兰芝自述,心中悲苦 十三能织素,十三能织素

7、, 十四学裁衣,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贱妾留空房, 相见常日稀。相见常日稀。 不堪驱使,自遣归家 鸡鸣入机织,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三日断五匹, 大人故嫌迟。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非为织作迟, 君家妇难为!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及时相遣归。 开端(2):自诉辛苦,请遣归家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

8、裁衣,十五弹 箜篌,十六诵诗书箜篌,十六诵诗书” 1.1.反映了兰芝什么样的品质?反映了兰芝什么样的品质? 多才多艺多才多艺 知书达理知书达理 2.2.作者铺陈这些的用意为何?作者铺陈这些的用意为何? 兰芝兰芝 焦母焦母迎娶迎娶 谁先提出谁先提出“遣遣”?她想离开仲卿吗?她想离开仲卿吗? 捍卫自己的尊严捍卫自己的尊严 兰芝对丈夫说的这番话,含有几层意兰芝对丈夫说的这番话,含有几层意 思(她想表达什么)?当听完妻子的思(她想表达什么)?当听完妻子的 诉说后,焦仲卿有什么举动?诉说后,焦仲卿有什么举动? 发展一:焦家故事(3-12) 仲卿求情,焦母大怒仲卿求情,焦母大怒 今若遣此妇,今若遣此妇,

9、终老不复取!终老不复取! 女行无偏斜,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何意致不厚? 府吏默无声,府吏默无声, 再拜还入户。再拜还入户。 思考问题:思考问题: 焦母以何理由焦母以何理由“遣遣”兰芝?兰芝? 1.“1.“举动自专由举动自专由” 2.“2.“可怜体无可怜体无 比比” 焦母的理由充分吗?兰芝是否反抗?焦母的理由充分吗?兰芝是否反抗? 仲卿的求情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仲卿的求情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 ! 仲卿安慰,莫失莫忘(仲卿安慰,莫失莫忘(7 7、8 8) 人贱物亦鄙,人贱物亦鄙, 不足迎后人,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遗施,留待作遗施, 于今无会因。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时时为安慰, 久久莫相

10、忘!久久莫相忘! 兰芝严妆,举世无双(9)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辞别阿母,老妪大怒(辞别阿母,老妪大怒(1010) 上堂拜阿母,上堂拜阿母, 阿母怒不止。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受母钱帛多, 不堪母驱使。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念母劳家里。 辞别小姑,七九想念(辞别小姑,七九想念(1010) 新妇初来时,新妇初来时,

11、小姑始扶床;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今日被驱遣, 小姑如我长。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嬉戏莫相忘。 思考问题:思考问题: 1.1.为何以重笔浓墨铺陈兰芝遣家时的严妆?为何以重笔浓墨铺陈兰芝遣家时的严妆? 沉稳,沉着;心中自知,被遣无理;自尊沉稳,沉着;心中自知,被遣无理;自尊 自爱自爱 与阿母与阿母“大怒大怒”两相对比;两相对比; “精妙世无双精妙世无双”vs“vs“可怜体无比可怜体无比”;铺;铺 垫垫 2.2.面对破坏自己爱情的焦母,兰芝本应有恨,面对破坏自己爱情的焦母,兰芝本应有恨, 但兰芝拜别阿母的话里却说自

12、己但兰芝拜别阿母的话里却说自己“生野里生野里”、 “无教训无教训”、“愧贵子愧贵子”,体现了什么?,体现了什么? 知书达理,很有教养;知书达理,很有教养; 与焦母说的与焦母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两相对比,突出兰芝被遣之无理。两相对比,突出兰芝被遣之无理。 3.3.兰芝与小姑的对话有何不同?兰芝与小姑的对话有何不同? 母:恭敬;母:恭敬; 姑:真性情姑:真性情“落泪连珠子落泪连珠子” 兰芝为何没在仲卿面前流泪?兰芝为何没在仲卿面前流泪?特别注意特别注意: “迎后人迎后人” 4.4.小姑多大?小姑多大?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新妇初来时,小

13、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共事二三年共事二三年 夸张,兰芝想表示小姑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夸张,兰芝想表示小姑是自己看着长大的。 二三年,二三年,“二三二三”虚指虚指“很多很多” 孔子二三徒孔子二三徒 5.5.家庭情况调查图家庭情况调查图: 焦母焦母 仲卿仲卿 小姑小姑 兰芝兰芝 谁是中心?谁是中心? 结誓别离,誓天不负(11、12) 誓不相隔卿,誓不相隔卿, 且暂还家去;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还归。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誓天不相负! 君当作磐石,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磐石无转移。 思考问题:思考问题:

14、仲卿为何仲卿为何“耳语耳语”?此?此“耳语耳语”起到什么作用?起到什么作用? “耳语耳语” 仲卿惧母。仲卿惧母。 仲卿给兰芝的定心丸。仲卿给兰芝的定心丸。“不足迎后人不足迎后人” 体现了兰芝对仲卿的一丝不满,所以她没体现了兰芝对仲卿的一丝不满,所以她没 在仲卿面前流泪。在仲卿面前流泪。“耳语耳语”之后,兰芝心之后,兰芝心 意已决,所以以意已决,所以以“磐石、蒲苇磐石、蒲苇”作比。作比。 兰芝知道前路漫漫,这是她给自己的兰芝知道前路漫漫,这是她给自己的 唯一希望。唯一希望。 v发展之二(1324):刘家故事 兰芝自归,阿母悲摧(兰芝自归,阿母悲摧(1313) 汝今何罪过,汝今何罪过, 不迎而自归

15、?不迎而自归? “儿实无罪儿实无罪 过。过。”阿母大阿母大 悲摧。悲摧。 媒人提亲,阿兄逼婚(媒人提亲,阿兄逼婚(14211421) 理实如兄言。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婿,谢家事夫婿, 中道还兄门。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处分适兄意, 那得自任专!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要,虽与府吏要, 渠会永无缘。渠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便可作婚姻。 兰芝佯意,订下婚期(兰芝佯意,订下婚期(22242224) 交语速装束,交语速装束, 络绎如浮云。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踯躅

16、青骢马, 流苏金镂鞍。流苏金镂鞍。 赍钱三百万,赍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皆用青丝穿。 杂彩三百匹,杂彩三百匹, 交广市鲑珍。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郁郁登郡门。 思考问题:思考问题: 1.1.刘母又重复了一遍刘母又重复了一遍“十三十三”,是不是累赘?,是不是累赘? 2.2.刘兄只有七句,却栩栩如生,他的性格?刘兄只有七句,却栩栩如生,他的性格?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1.1.刚跟母亲说完与仲卿有约,兰芝为什么又同刚跟母亲说完与仲卿有约,兰芝为什么又同 意出嫁?意出嫁? 中道还兄门中道还兄门 让母亲为难让母亲为难 心中的那一丝希望破灭了心中的那一丝希望破灭了 仰头仰

17、头永无缘永无缘 登即登即 2.2.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铺陈府君之排场?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铺陈府君之排场? 烘托兰芝之美烘托兰芝之美反衬焦母之昏反衬焦母之昏 凸显兰芝不为世俗所惑的忠贞;反衬其兄的贪婪凸显兰芝不为世俗所惑的忠贞;反衬其兄的贪婪 3 3 文中多次写到秦罗敷的美,为什么文中多次写到秦罗敷的美,为什么 府君反而要娶刘兰芝?府君反而要娶刘兰芝? 高潮(高潮(25-2725-27):执手相约,决意殉情。):执手相约,决意殉情。 1.1.有很多人认为这一部分不是有很多人认为这一部分不是“高潮高潮”,真,真 正的正的“高潮高潮”是最后二人殉情,你怎么看?是最后二人殉情,你怎么看? 你认为这一段是

18、这首诗的情感制高点吗?你认为这一段是这首诗的情感制高点吗? 二人执手,决意殉情(二人执手,决意殉情(25-3025-30) 何意出此言!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同是被逼迫, 君尔妾亦然。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黄泉下相见, 勿违今日言!勿违今日言!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 摧藏摧藏马马悲哀。新妇悲哀。新妇识识马声,马声,蹑履蹑履相逢迎。怅然相逢迎。怅然遥遥相相 望,知是望,知是故人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自 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详。 我

19、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 望!望!” 府吏谓新妇:府吏谓新妇:“贺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 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贵, 吾吾独独向黄泉!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 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执手分道分道 去,各各还家门。去,各各还家门。 结局(结局(28-32):兰芝赴池,仲卿挂枝):兰芝赴池,仲卿挂枝 黄昏寂寂,兰芝赴池(31) 奄

20、奄黄昏后, 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 举身赴清池。 仲卿心寂,自挂东南(32) 府吏闻此事, 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两家合葬,魂化鸳鸯(33) 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 尾声(尾声(3333):两家合葬,魂化鸳鸯):两家合葬,魂化鸳鸯 思考问题: 1.“大团圆”的结尾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二人能不能合葬,假如“两家合葬”是否表 明死者与生者可以相互理解了呢? 引子引子 托物起兴(托物起兴(1 1) 开端开端 不堪驱使,请遣归家(不堪驱使,请遣归家(2

21、2) 焦家焦家(3-123-12):):仲卿求情、阿母大怒、留作遗 施、 发展发展 兰芝严妆、辞别姑母、 结誓不负。 刘家刘家(13-2413-24): : 阿母摧悲、兰芝辞婚、阿兄逼 婚、 兰芝许和、府君迎 娶、兰芝裁衣。 高潮高潮 执手相约,共赴黄泉。执手相约,共赴黄泉。(25-2725-27) 结局结局 兰芝赴池,仲卿挂枝。兰芝赴池,仲卿挂枝。(28-3228-32) 尾声尾声 两家合葬,魂化鸳鸯两家合葬,魂化鸳鸯(3333) 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焦母 1.为何遣兰芝? 自述的理由不成立 无后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恋子情结。 害怕取代自己成为家庭的中心。 人物性格 2.焦母形象 家

22、长制,霸道无理。 信奉世俗哲学,从没有在爱的世界里生活 过,不相信爱情。 忽视爱情以美女劝儿子不要自杀 大怒槌床无理遣芝 人物性格 兰芝 1.捍卫人格的尊严。 自遣 拒婚 2.善良。拜别姑母、应兄之逼 应婚 3.对爱情有着热烈的盼望。 赴死 两次约定 观点碰撞 很多人说兰芝是一个刚烈的反抗者刚烈的反抗者形象, 你怎么看? 反抗 焦母 阿兄 自遣 赴池 自遣能算反抗吗? 寻死的目的是与仲卿 “黄泉相见”,是去寻 找在另一个世界相爱的 可能了,也算反抗吗? 仲卿 1.对爱情忠贞不二。 求情三次相约 自挂庭兰 2.孝。遣芝归家 3.情绪化。神经气质。 贺芝高迁别与母言 观点碰撞 很多人认为仲卿是一个

23、“懦弱的反抗者”, 你怎么看? 懦弱的反义词是“勇敢”,仲卿如何做一个 “勇敢的反抗者”? 母亲 用一个用一个比喻句比喻句表述,并用第二人称进行分析。表述,并用第二人称进行分析。 女女一株坚强的木棉。一株坚强的木棉。 在粉红的爱情里痴迷的你纯真浪漫、柔情似在粉红的爱情里痴迷的你纯真浪漫、柔情似 水;陡然跌落入婚变的黑色深渊时你失意痛苦、水;陡然跌落入婚变的黑色深渊时你失意痛苦、 伤心绝望;几番挣扎后,你战胜自我,勇敢决伤心绝望;几番挣扎后,你战胜自我,勇敢决 断,最终胜利穿越心灵之河,站立成一株坚强断,最终胜利穿越心灵之河,站立成一株坚强 的木棉。的木棉。 (定性特征分析定性特征分析) 氓氓中

24、的女是一个劳动妇女形象。她勤劳多情坚强。中的女是一个劳动妇女形象。她勤劳多情坚强。 兰芝兰芝一株美丽而倔强的兰一株美丽而倔强的兰 柔弱是你的外表,柔弱是你的外表,刚强刚强是你的内是你的内 在。面对虐待,你无法忍耐,主动请在。面对虐待,你无法忍耐,主动请 归;面对驱遣,你特意盛装,维护归;面对驱遣,你特意盛装,维护尊尊 严严;面对爱人的误解,你痛发誓言;面对爱人的误解,你痛发誓言; 面对兄长的逼迫,你高仰头颅。当你面对兄长的逼迫,你高仰头颅。当你 举身赴清池之时,你一定面带微笑。举身赴清池之时,你一定面带微笑。 在清冷的月下,你在清冷的月下,你一位一位倔强而刚倔强而刚 烈烈的女子在冷寂的水边化为

25、一株美丽的女子在冷寂的水边化为一株美丽 的兰。的兰。 仲卿仲卿一只忠诚而柔弱的杜鹃一只忠诚而柔弱的杜鹃 在妻子的似水柔情与母亲的如海恩情之间,你在妻子的似水柔情与母亲的如海恩情之间,你 陷入两难。你要做一个陷入两难。你要做一个忠贞忠贞的丈夫。为了爱情,你的丈夫。为了爱情,你 求母甚而逼母,然后给母亲一个凄凉的晚年。你要求母甚而逼母,然后给母亲一个凄凉的晚年。你要 做一个做一个孝顺孝顺的儿子。为了亲情,你休妻,然后给妻的儿子。为了亲情,你休妻,然后给妻 子一个虚幻的诺言。在那个时代,你无法为爱情亲子一个虚幻的诺言。在那个时代,你无法为爱情亲 情找到平衡点,眼睁睁,看那手中的幸福化为尘烟。情找到平

26、衡点,眼睁睁,看那手中的幸福化为尘烟。 寒风摧木,你独自徘徊在枯树之下,你徘徊,是因寒风摧木,你独自徘徊在枯树之下,你徘徊,是因 为你放不下,是因为你心不甘。可叹你为你放不下,是因为你心不甘。可叹你, ,寂寞庭院空寂寞庭院空 余恨,东南枝头化杜鹃。余恨,东南枝头化杜鹃。 卿芝爱情的悲剧是时代的 悲剧,还是人类永恒命运 的悲剧? 思维氧吧:辩论现场 时代的悲剧:封建时代的家长制、婚姻制 度以及封建礼教是造成二人悲剧的根本原 因。 人类永恒命运的悲剧:封建制度与礼教习 俗是造成悲剧的直接原因。但归根结底, 这是人类永恒命运的悲剧。 在兰芝身上体现为“爱”与“非爱”的 两个世界的冲突,在仲卿身上体现

27、为 “情”与“爱”的无法选择。这不因时 代和制度的改变而改变。 多种描写方法相结合 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 神态、心理描写 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场面描写 D.描写 悲剧如此凄惨,为什么人们 还要看悲剧呢? 净化你灵魂的清池 http:/ ExNDEy.html 古字通假: 1.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_ 2.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_ 3.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_ 4. 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_ 5.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_ 6.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_ 7.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_ “奁” 娶 脏 韧 旁 暝 古今异义: 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

28、。 词义扩大: 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 词义缩小: 金就砺则利劝学 词义转移: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泣涕连连 感情色彩的变化: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经 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 尔杨雄 行为偏僻性乖张红楼梦 古今异义: 1. 槌床便大怒:床,古义指_, 今义指_。 2. 千万不复全:千万,古义指_, 今义指_。 3. 可怜体无比:可怜,古义指_, 今义指_。 4. 便言多令才:令,古义指_, 今义指_。 5. 汝岂得自由:自由,古义指_, 今义指_。 6. 叶叶相交通:交通,古义指_, 今义指_。 7. 多谢后世人:谢,古义指_, 今义指_

29、。 8. 处分适兄意 :处分,古义指_, 今义指_。 9. 便利此月内:便利,古义指_, 今义指_。 10. 承籍有宦官:宦官,古义指_, 今义指_。 11. 自可断来信:信,古义指_, 今义指_。 12. 寡妇起彷徨:寡妇,古义指_, 今义指_。 古今异义: 1. 槌床便大怒:床,古义指:坐具,今义 指 :卧具。 2. 千万不复全:千万,古义指:一定,今义 指:数量词。 3. 可怜体无比:可怜,古义指:可爱,今义 指:内心凄苦。 4. 便言多令才:令,古义:美好,今义指: 命令。 5. 汝岂得自由:自由,古义指:自己做主, 今义指:不受拘束。 6. 叶叶相交通:交通,古义指:交错,今义 指:

30、道路。 7. 多谢后世人:谢,古义指:告诉,今义指: 感谢。 8. 处分适兄意 :处分,古义指:处置,今义 指:惩罚措施。 9. 便利此月内:便利,古义指:吉利,今义 指:方便。 10. 承籍有宦官:宦官,古义指:做官的人, 今义指:太监。 11. 自可断来信:信,古义指:媒人,今义指: 信息。 12. 寡妇起彷徨:寡妇,古义指:孤单的妇人, 今义指:丧夫的妇女。 实词解释: 1.妾不堪驱使:使唤 2.便可白公姥: _ 3.便可速遣之:_ 4.会不相从许: _ 5.留待作遗施:_ 6.新妇起严妆: _ 7.却与小姑别:_ 8.好自相扶将:_ 9.恐此事非奇:_ 10.作计何不量:_ 实词解释:

31、 1.妾不堪驱使:使唤 2.便可白公姥:告诉 3.便可速遣之:走人 4.会不相从许:一定 5.留待作遗施:赠送 6.新妇起严妆:整妆 7.却却与小姑别:从堂上退下 8.好自相扶将:搀 扶 9.恐此事非奇:不妥 10.作计何不量:考虑 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 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词性与功能,在句中充当 其它类词。 1.孔雀东南东南飞:“东南”原本的词性是_ 词,表示_的意思;这里做_词用, 表示_的意思。 2.槌槌床便大怒:“槌”原本的词性是_ 词,表示_的意思;这里做_词用, 表示_的意思。 3.谢家事夫婿:“事”原本的词性是_ 词,表示_的意思;这里做_词用,

32、 表示_的意思。 4.足以荣汝身:“荣”原本的词性是_ 词,表示_的意思;这里做_词用, 表示_的意思。 5.交广市鲑珍:“市”原本的词性是_ 词,表示_的意思;这里做_词用, 表示_的意思。 解释解释划线划线的词语的词语: 便可白便可白公公姥姥 昼夜勤昼夜勤作作息息 我有亲我有亲父父母母 逼迫兼逼迫兼弟弟兄兄 其日其日牛牛马马嘶嘶 偏偏 义义 复复 词词 双音词 两个词素意义相反 或相近 意义偏指其中一个 词素,另一个陪衬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 表 v见病者以手擘目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观其饮啖,盖目眶盖目眶 尽肿尽肿,不可开合也不可开合也 v“盖目眶尽肿,不可盖目眶尽肿,不可也也”

33、译成译成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 (2003年上海高考题)年上海高考题)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 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 互文手法 翻译句子 互文互文是古代诗文是古代诗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 充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 手法。手法。 运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运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 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 孔雀中还有哪些互文?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温故而知新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重点词语讲解:相 1.相,读xing,放在动词前面,指的是 “动作发出方向”,即“一方对另一方”, 一般翻译成“你”。方便记忆,可以叫做 “单相”。 2.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