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_第1页
2020版: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_第2页
2020版: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_第3页
2020版: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_第4页
2020版: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版: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LE )是我国最 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发病率为30.1370.41/10万人。肾 脏是SLE最常累及的器官,40%60%的SLE患者起病初即有狼疮肾炎 (lupus nephritis , LN ) o在我国,近半数SLE患者并发LN ,高于白种 人1,23 ,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免疫性肾小球疾病4,5,6。LN主要由循 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肾脏损伤所致,少部分SLE通过非免疫复合 物途径(如狼疮间质性肾炎),或肾血管病变损伤肾脏。遗传因素在SLE

2、 和LN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影响治疗反应和远期预后。 同时,我国LN的发生存在地域差异,LN在SLE肾脏损伤中的比例随着 纬度的降低而增加8,表明环境因素在LN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LN的10年肾存活率81%98%3,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 ) 的常见病因之一9,10,也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1,12。近十 多年来,我国LN治疗方案的选择更加个体化,新型免疫抑制方案,尤其 多靶点疗法的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 LN治疗缓解率13,14。近年来,多个国际组织,包括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 )15、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 ) 16、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欧洲肾脏病学

3、会-透析 移植学会(EULAR/ERA-EDTA ) 17、拉丁美洲狼疮硏究小组/泛美风湿 病联盟(GLADEL/PANLAR )18及亚洲LN协作组19等陆续推出了 SLE 及LN的治疗指南。这些指南引用的证据基本都来自欧美国家在白人和黑 人的临床硏究,而中国汉族及亚洲国家SLE和LN的基因背景、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及对免疫抑制治疗的反应性与西方国家间存在差异3,因此需要 制定我国LN诊治指南。近20年来,我国风湿病学领域推出了 SLE诊断 及治疗指南20,他克莫司(Tac)在LN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1。在肾脏 病学领域,完成了大量LN临床研究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 ) 以及大样本

4、队列研究3, 13,14, 22,为制定我国LN治疗指南提供了有力 的证据。为促进我国LN临床诊断和治疗规范化,更符合我国的临床实践, 在借鉴现有国内外SLE及LN指南基础上制定了本指南。LN的诊断和肾活检推荐意见:SLE患者应早期识别肾脏是否受累,有LN的临床表现且 既往未行肾活检者均推荐行肾活检病理检查(除非有肾活检绝对禁忌 证)。高危肾脏损伤发生的SLE患者(男性,青少年及血清学指标活动)应 严密监测(至少3个月1次),以尽早发现肾脏损伤23,24,25。SLE患 者出现以下一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时,即可诊断为LN ,包括:(1 ) 蛋白尿持续0.5 g/24 h ,或随机尿检查尿蛋白

5、+ + + ,或尿蛋白/肌肝 比500 mg/g ( 50 mg/mmol ) ; (2)细胞管型包括红细胞管型、血红 蛋白管型、颗粒管型、管状管型或混合管型;(3 )活动性尿沉渣(除外 尿路感染,尿白细胞5个/HPF ,尿红细胞5个/HPF ),或红细胞管型, 或白细胞管型。肾活检病理显示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则进一步 确定LN的诊断。LN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重者出 现肾病综合征,或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病理改变更加多样化,病 变轻者可为肾小球病变轻微,重者可表现为弥漫增生性肾炎,甚至新月体 性肾炎26,27。LN的临床表现与肾组织病理类型间缺乏紧密

6、的联系,因 此LN患者均推荐行肾活检病理检查。肾活检病理改变是LN免疫抑制治 疗方案选择的基础。及早识别SLE患者的肾脏损伤和肾活检病理检查是保证患者预后良好 的关键。LN的病理类型一、病理分型标准推荐意见:LN病理类型推荐2003年国际肾脏病学会/肾脏病理学会 (ISN/RPS )的分型标准(劭)28 r并采纳2018年RPS工作组对 LN病理类型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肾组织活动性(AI)和慢性 指数(CI )评分标准提岀的部分修订意见29。建议増加狼疮足细胞病和 狼疮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两个特殊病理类型。*1救徙艸炎的y现分魁乂灯巾球形去*il*处疫失尢丛农K町池纶吃霓岱检

7、沉机不代切m肪酌住球企伙11 W JMSHTk住 1“那UHIIW匕戍侔妇況取断1淡哎临殳北训见孤加性1:皮卜女曲皮FaH8l0W wrw小M袞理为无细俄内截囁外iWWWliH小邛洪理为(??曲成?外或熬邮生件你繼由废F*或不忡杲啖罠 先常沉机物V( UttLMArtW1.K卜观皎況职舫岸戎不岸爲IB嚴里U1:W小蛛!性仪化HiifeH小域无淸功僅編堡:r:L:HfezfUir; W1-眩们 iibmULlWt 晩練況腴*Mg鵜九fllAAIV八g表1狼疮肾炎的病理分型28对IV型LN不再区分IV-G和IV-S两个亚型,但需注意球性和节段性肾小球病变的数量和t匕例。同时需注意肾小管-间质的急性

8、或慢性病变,对所 有类型LN进行肾组织AI和CI评分(评分标准见表2 )。o3歼址*卑広死秆小尊歼貳洋巧汽Y23敗卯出金如QfT)切却卧32RffiTatumr03(SIB沏咗MBtfBIBtl祈”比訴刃冷0皿沪1W-W皮展只何展白HB艇*,冏:卞必鸡S如(A):3京如0-3024域吐冈(或和2汝化FM、体;VSW2X5MeO0-3歼整性卑的卅小域:50色)C-343CIM072法:灰4“&猜忖小皿山经rti垢占和小H曲比刮加忖彳、恢何以iif i村小特张!法的比刖 弭样怀疋如hiH*的皿分如倫|:lIM2IW:TfR修订版NIH狼疮肾炎活动性及慢性指数评分标准二、特殊类型LN*1 狼疮足细胞

9、病(lupus podocytopathy ):狼疮足细胞病,或足细胞病型LN是SLE通过非免疫复合物沉积途径 介导,以足细胞广泛损伤为特征的一类SLE相关的肾小球疾病,以往多归 入II型LN。该型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组织学特征为足细胞广泛 足突融合,系膜区无或仅少量免疫沉积物,无内皮下或上皮侧电子致密物 沉积。我国制定的狼疮足细胞病诊断标准见表330,31 。3SI症臣细处轲诒晰杯准*11&軒林肚0沐农環溝足:Hxa曲衣现H般令征冷停1ft梆阪居榔師兀&11伍如用上戊離则1!生或3址化天内皮&戎上皮億兌咬沉凯1U书孜枝化拓4対 的贮规誉別免玄氏危!?档兀兌临0俶徇作瑕不仲系鞘免栈环fl

10、i门矶悦IUH足塩魏足兴电令,讽可付冬ISX电召址黑朝说国皮卜诚上歿做血*咏雀转毗蝕!什:乂氏疥刺叙【斑驼也:、“:出讪总如、:臥电YJ*表3狼疮足细胞病诊断标准2狼疮TMA :SLE的肾脏损伤可直接由TMA所致,称为狼疮TMAO狼疮TMA的 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SLE的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 aPL)、ADAMTS13的抗体或抑制物导致ADAMTS13酶活性缺乏(类似 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癒,TTP )或补体调节蛋白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 绝大多数狼疮TMA与免疫复合物性LN并存(如IV型和IV+ V型LN) z 少部分可仅表现为肾脏TMA而无免疫

11、复合物性LN。狼疮TMA可累及肾间质小动脉(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和肾小球。 血管TMA急性病变表现为肾间质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内膜黏液样水肿、 血栓形成、管腔狭窄或闭锁,可有血管壁坏死,免疫荧光示血管壁无免疫 沉积物。肾小球TMA表现为血管祥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微血栓形成,祥 内可见破碎红细胞;电镜检查见内皮下疏松、増宽,内见无定形物质,内 皮下无电子致密物。在TMA慢性期,间质小动脉出现内膜纤维性増生, 内皮呈葱皮样改变,管腔狭窄或闭锁;肾小球呈球性或节段硬化,毛细 血管祥基膜增厚,呈双轨征32。肾小球TMA与LN并存时容易漏诊, 需要光镜结合电镜检查加以鉴别。TMA与LN并存时,肾功能损伤

12、重,半数以上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远 期预后差33,34,需联合血浆置换等特殊治疗才能改善肾功能,提高远期 人肾存活率35。借助外周血涂片检测红细胞碎片,或肾活检病理检查可 以明确TMA的诊断。LN的治疗治疗原则推荐意见:LN的治疗需要从诱导到维持连续的长期治疗。诱导治疗应 个体化,在获得完全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时间应至少3年。治疗过程中需要 定期随访,以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和防治合并症。提高人 和肾脏长期存活率,改善生活庾量是治疗LN的最终目标。诱导治疗的目的是尽快控制肾脏的急性炎性损伤,力求达到完全缓解。 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及早期获得治疗反应的LN患者,远期肾脏预后良好 36,37。诱导

13、治疗3个月内如果肾脏损伤加重蛋白尿增多,血清肌軒 (SCr)升高需及时更换治疗方案。治疗6个月获得部分缓解时可继续原 方案维持直至完全缓解。治疗12个月仍未获得完全缓解的LN ,应通过重 复肾活检病理检查调整治疗方案1 5。在制定LN治疗方案时,需重视LN患者全身脏器和组织损伤的评估(包 括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胃肠道、肺、血液和甲状腺等)。重型LN活动 期常合并其他器官损伤,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如狼疮脑病、狼疮性心肌 炎、狼疮性肠炎和狼疮危象等,在治疗上需要优先处理20。狼疮患者的aPL与血栓和产科并发症相关,增加器官损害发生的风险, 每个LN患者应检测血清aPL及评估aPL致血栓的风险。高危

14、aPL类型扌旨 狼疮抗凝物(LA )阳性伴中-高滴度抗心磷脂抗体(ACL ) -IgG或抗32- 糖蛋白I抗体(抗P2-GPI ) -IgG/IgM (滴度40 GPL/MPL )。中危指 LA阴性,中-高滴度ACL-IgG或抗阳-GPI-IgG/IgM (滴度40 GPL/ MPL )。SLE伴高危aPL类型,尤其合并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的风险 因素者,在权衡出血风险后,应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38。在血 栓发生的高危期(如妊娠或术后),aPL阳性的LN患者也可使用其他抗 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除了 aPL外,部分LN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 质抗体(ANCA )阳性,与肾小球祥坏死和新

15、月体形成有关39,40,41。LN的复发率高(33%40% ) 42,43,复发是导致器官损害加重和预 后不良的重要因素44,因此,LN需要有效的维持治疗。维持治疗需要多 长时间尚无确切定论,绝大多数维持期治疗的临床硏究时间为3年。中国 LN队列硏究发现,维持治疗时间3年是SCr倍增、ESRD或死亡的独立 危险因素45。因此,LN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后,维持治疗时间建议至少3 年。如果仅获得部分缓解或复发的LN ,需要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LN治疗相关合并症(包括感染、股骨头坏死、糖尿病、骨髓抑制、卵 巢功能衰竭等)的发生率50% ,是造成SLE患者致残、致死、生活质量 下降的主要原因46。LN的治

16、疗方案应个体化,并定期随访,及早发现和 处理合并症。二、治疗反应的评估推荐意见:LN治疗期间需要定期随访,评估肾脏及SLE的治疗反应 和复发。在评估肾脏治疗反应时,尿蛋白指标比血尿更重要。临床硏究昔 遍采用的疗效评估标准如下:完全缓解指尿蛋白正常(尿蛋白定量0.5 g/24 h ,或尿蛋白/肌軒比值500 mg/g或50 mg/mmol ),无活动性 尿沉渣,血清白蛋白n35 g/L , SCr正常或升高不超过基础值的10%。部 分缓解指尿蛋白下降较基线值下降超过50%且尿蛋白定量3.0 g/24 h , 血清白蛋白30 g/L, SCr升高不超过基础值的10%。治疗无反应(no respon

17、se )是指治疗未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治疗后尿蛋白快速下降(6个月时1 g/24 h,或12个月时50.8 g/24 h )是远期肾脏预后良好的标志17。除24 h尿蛋白定量外,时间-平均 尿蛋白水平更能预测远期肾脏预后27。LN的治疗反应还应评估SLE的疾病活动性后者可采用SLE-DAK SLE 疾病活动性评分)和英国狼疮评估组(BILAG )评分。SLE要达到完全缓 解的标准,即临床无疾病活动且停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及免疫抑 制剂难以做到。替代的目标是达到低疾病活动性(low disease activity , LDA ),即在使用抗疟药的情况下SLE-DAI3分,或使用泼尼松

18、剂量S 7.5 mg及可耐受的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SLE-DAI4分和医师总评分 (physician global assessment, PGA ) 265.2 pmol/L( 3 mg/dl )的患者。ALMS 试验中,对基线 eGFR30 ml min-1( 1.73 m2 )-1的32例严重LN的亚组分析,以及另2项MMF 治疗严重LN的对照硏究,发现MMF与IV-CYC治疗反应无明显差异 66,67,68。我国一项MMF治疗52例新月体型LN的临床对照硏究,发 现MMF组12个月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IV-CYC ( 53.8%比26.1% , P二0.047 )22。另一项研究显示MM

19、F治疗20例IV型伴非炎症坏死性血 管病变LN ,治疗6个月的完全缓解显著高于IV-CYC69O以上硏究的样 本量均较小,但支持MMF用于治疗伴肾功能减退或新月体的LN。MMF 治疗对严重LN远期肾脏预后的影响缺乏足够的硏究。2MMF维持治疗:ALMS试验维持期研究发现,在随访2.3年期间,MMF诱导-MMF 维持组的主要疗效指标,即到达治疗失败(死亡、ERSD、持续SCr倍增、 肾脏复发),或因LN加重或恶化而需要补救治疗(激素、血浆置换、静 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方案中未列入新的方案勺事件均优于AZA组61。 荟萃分析表明,MMF预防LN复发的疗效优于AZA62。增生性LN治疗的欧洲多中心硏

20、究采用欧洲IV-CYC方案诱导后M MF 或AZA维持治疗,两组肾脏和肾外复发、肾功能恶化及感染发生比例均 无明显差异;随访10年,肾脏存活率和死亡率也无明显差异37。但该 研究纳入的病例79%为白人。MMF治疗LN的最佳疗程和远期预后的硏究较少。两项国内硏究支持 MMF诱导-MMF维持的连续方案。中国香港地区一项硏究发现IV型LN 在MMF诱导缓解后继续MMF维持治疗,MMF总疗程不到2年组患者 的复发率显著高于总疗程超过2年组70。国内另一项硏究发现MMF诱 导増生性LN缓解后继续MMF维持治疗,疗程不足18个月组患者的复 发率升高42。因此,MMF诱导缓解后应继续MMF维持,总疗程达2

21、年以上。无复发者可切换为AZA维持。3MMF剂量和药物浓度:ALMS硏究中MMF的治疗剂量较大(23 g/d ),导致我国和其他 亚洲国家患者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增高。我国临床研究中使用的MMF剂量 多为1.5-2.0 g/d z MMF的维持剂量通常为1.0 g/d或更低。MMF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受基因类型、血清白蛋白、SCr水平和其 他药物的影响。MMF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尚未确定,但与不良反应相 关。硏究发现在MMF治疗3个月内,吗替麦考酚酸(MPA )药时曲线下 面积(MPA-AUC)超过40 mg h L-1时,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显著增高。因此,在治疗初期MPA-AUC不要超

22、过40 mghL-1。低蛋白 血症、贫血、肾功能不全和淋巴细胞减少的患者,MPA-AUC应更低71。 如果无条件检测MMF血药浓度,治疗初期应降低MMF的剂量。MMF治疗期间应动态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量。淋巴细胞持续下降 或CD4+T淋巴细胞200/pl时,MMF应减量或暂停使用。对感染高危 患者,在MMF治疗前3个月内,应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哩 (SMZ-CO )。4 . AZA的维持剂量为1.52.0 mg kg-1d-1 ,开始使用时需要监测 肝功能和血白细胞。(2) 多靶点诱导和维持方案推荐意见:多靶点方案可作为ni型和iv型、m/iv+v型(尤其表现为 肾病综合征)ln的首选诱导

23、方案。多靶点方案由激素、MMF和Tac组成,该方案每种药物作用于SLE 及LN发病的多个环节,在抗炎、免疫抑制和足细胞保护等方面发挥协同 作用,提高疗效72。早期一项多靶点治疗LN的单中心临床硏究,发现多靶点方案治疗IV + V型LN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IV-CYC73O国内多中心RCT纳入了 368 例重型LN ,发现诱导治疗24周,多靶点组的累积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 IV-CYC 组(45.9%比 25.6% , P265.2 pmol/L ( 3 mg/dl )和伴TMA的LN排除在外, 因此多靶点方案对有严重肾功能不全和伴TMA的LN的疗效和安全性缺 乏硏究。除MMF联合Tac外,也有报

24、道MMF联合坏抱素A ( CsA )的多靶点方案用于治疗顽固性LN76f77o多靶点方案维持国内报道了两项多靶点维持治疗LN的研究14, 78。 项多中心研究纳入了 206例LN ,其中116例多靶点诱导6个月缓解后 继续多靶点维持,90例IV-CYC诱导缓解后AZA维持,随访18个月。 发现两组累积肾脏复发率无明显差异(5.47%比7.62% , 9 = 0.74 ),但 AZA维持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多靶点维持组(44.4%比16.4% , P0.01 )多靶点组退出治疗比例显著低于AZA( 1.7%比8.9% ,P二0.02 多靶点诱导缓解后继续多靶点维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4。多靶

25、点维持治疗的疗程、多靶点诱导缓解后切换为MMF或Tac能否 获得与多靶点维持相同的疗效,以及多靶点治疗对远期肾脏存活的影响需 要进一步硏究。多靶点方案中的药物剂量和血药浓度:多靶点诱导方案,MMF治疗剂 量为1.0 g/d , Tac剂量为4 mg/d ,根据肾损伤程度、MMF和Tac血药 浓度及患者耐受性调整药物的剂量。SCr升高,或血清白蛋白水平265.2 pmol/L ( 3 mg/dl), 或肾组织慢性指数高(CI3分)时,可选择IV-CYC诱导方案,缓解后 优先选择MMF维持。CYC方案有3种:NIH大剂量静脉CYC冲击治疗(NIH-CYC方案, 每个月CYC 0.51.0 g/m2

26、体表面积,静脉滴注,疗程6个月)和小剂量 CYC静脉冲击方案(欧洲CYC方案,每2周CYC 500 mg静脉滴注,共 3个月)。另一种口服CYC方案,即CYC 1.0-1.5 mg kg-1d-1 (最大 剂量150 mg/d ) 口服24个月。目前国内主要采用NIH-CYC方案。临床硏究显示IV-CYC能显著改善LN的远期预后79,80,81,82。多个 国际性LN治疗指南推荐IV-CYC作为DI和IV型LN的诱导治疗方案。对 有严重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快速恶化LN,肾活检显示新月体或肾脏急性 和慢性指数高的LN用NIH-CYC方案能获得良好的远期肾脏存活率83。 最近硏究证明,36个月CYC

27、方案后AZA或MMF维持与CYC长期维 持同样能获得良好的长期预后84。由于长期使用CYC存在感染、白细胞 减少、卵巢功能衰竭、出血性膀胱炎和肿瘤等不良反应,近年临床试验中 NIH-CYC方案的诱导治疗时间定为6个月。CYC方案诱导缓解后MMF 维持治疗的复发率和治疗失败率显著低于AZA维持治疗61。因此,CYC 缓解后应优先选择MMF方案维持。研究显示欧洲-CYC诱导治疗LN的疗效与NIH-CYC方案相当85。 随访10年,两种方案的复发率、ESRD及SCr倍增比例相似86,该方案 并发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低85。但欧洲-CYC方案中研究对象仅是白人及 轻-中度LN ULAR/ERA-EDTA和

28、ACR指南推荐欧洲白人或有欧洲血统 的白人应用欧洲-CYC方氧 欧洲-CYC方案在我国或亚洲人群LN中缺乏 对照硏究。中国香港地区一项硏究发现口服CYC方案治疗弥漫增生性LN的缓解 率高于NIH-CYC方案。由于CYC 口服方案的累积剂量大,对卵巢的毒性 更大,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案45。多个临床试验证实,IV-CYC治疗IV+V型的缓解率显著低于多靶点、 MMF或Tac方案65, 73, 87。因此,IV+V型LN不建议选择IV-CYC 作为首选诱导方案。推荐意见: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伴有大量蛋白尿的m型.iv型、或 HI/IV+ V型LN ,可选择Tac作为诱导治疗。Tac治疗LN缺乏大样

29、本RCT硏究纳入的病例SCr正常或SCrv265.2 pmol/L ( 3 mg/dl ),缺乏对严重肾功能损伤LN的硏究。两项单中心硏究发现Tac治疗IV型和IV+ V型LN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 于IV-CYC87,88。另一项单中心研究显示Tac诱导治疗增生性和V型LN 缓解率与MMF方案或IV-CYC方案无明显差异89。一项多中心RCT纳 入81例重型LN,发现Tac与IV-CYC方案诱导治疗6个月的完全缓解率 和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荟萃分析显示Tac诱导治疗LN的疗 效优于IV-CYC ,而且不良反应率低91。中国香港地区一项RCT共纳入 150例LN ,硏究显示Tac (0.

30、06 mg kg-1d-1 )治疗6个月的完全缓解 率与MMF ( 23 g/d )无明显差异92。Tac维持治疗LN缺乏前瞻性对照硏究。国内一项硏究观察了 70例LN 在治疗获得缓解后随机接受Tac或AZA治疗,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无 差异,而AZA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Tac ,但该研究随访时间过短, IH型LN的比例过高(占77.1% ) 93。八、V型LN的治疗推荐意见:蛋白尿二2 g/24 h的V型LN应迸行免疫抑制治疗,选择 多靶点方案或CNI ( Tac/CsA )方案诱导,或雷公藤多苜(TW )短疗程 治疗。维持期可采用激素联合MMF或CNI方案19。尿蛋白2 g/24 h

31、 的V型LN采用激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减少蛋白尿。治疗过程 中如肾损伤加重(尿蛋白増加,或肾功能减退)应迸行免疫抑制治疗。大量蛋白尿的V型LN自发缓解率低,持续蛋白尿是V型LN发生 ESRD、心血管疾病和血栓事件的高危因素94,因此,需要免疫抑制治疗 控制蛋白尿。IV-CYC、Tac/CsA. MMF和TW治疗V型LN均有临床硏 究,但缺乏大样本的RCT硏究。现有国际指南推荐V型LN治疗的证据级 别都较低15,16,19, 63。对多靶点治疗LN的多中心RCT硏究13中的69例V型LN进行亚组 分析,发现多靶点组24周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IV-CYC ( 33.1%比 7.8% )。早

32、期硏究显示CsA治疗V型LN缓解率高,但停药后复发率高。国内 报道24例V型LN,采用激素联合CsA治疗12个月,40%获得完全缓解, 未见CsA肾毒性,但CsA停用后33.3%患者复发95。另有一组42例V 型LN ,随机接受激素,激素联合IV-CYC或激素联合CsA。治疗12个月 的累积完全或部分缓解率CsA组最高(83% ) , IV-CYC组其次(60% ), 激素组最低(27% ),但停用CsA后复发率显著高于IV-CYC96O目前缺乏Tac治疗V型的对照研究。对一项Tac和MMF治疗LN对 照硏究中的28例V型LN进行亚组分析,发现Tac降低V型LN蛋白尿 的疗效优于MMF92OE

33、ULAR/ERA-EDTA指南和ACR指南将MMF作为V型LN优先选择 的治疗方案,但证据来自两项MMF与IV-CYC治疗LN硏究的亚组分析。 对40例肾病范围蛋白尿的V型LN进行亚组分析及现两组缓解率MMF 组41.2% , IV-CYC组39.1%)和尿蛋白下降率也无明显差异97,可见 MMF和IV-CYC治疗V型LN的疗效相当缓解率均较低。国内缺乏MMF 治疗V型LN的对照硏究。非对照硏究发现激素联合TW治疗V型LN能获得较高的缓解率。53 例蛋白尿超过1 g/24 h的V型LN患者接受泼尼松和TW ( 60 mg/d ) # 治疗12个月的完全缓解率为71%,但62.8%的患者在TW治

34、疗9个月时 发生闭经。因此,未生育的V型LN不建议长期使用TW98。九、狼疮TMA的治疗推荐意见:狼疮TMA患者,如果肾功能迸行性减退,或严重肾功能 不全需肾脏替代治疗,除传统大剂量甲泼尼龙静脉冲击和免疫抑制治疗 外,应联合血浆置换或双重血浆置换(DFPP )治疗。血清aPL阳性r或 伴有APS者,应使用抗凝剂和HCQ。狼疮TMA的治疗缺乏临床硏究证据,不同国际组织颁布的指南有不同 建议。KDIGO指南建议SLE相关TTP采用血浆置换,ACR则推荐狼疮 TMA采用血浆置换治疗,EULAR/ERA-EDTA指南则强调抗凝、免疫抑制 和 HCQ。国内一组小样本病例对照硏究,发现治疗初需要肾脏替代治

35、疗的狼疮 TMA伴LN患者,免疫抑制联合DFPP治疗后摆脱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显 著高于单用免疫抑制治疗组,而且肾脏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对不需肾脏替 代治疗的患者,联合DFPP治疗3个月肾功能改善获益不明显。因此,对 有严重肾功能损伤的狼疮TMA ,联合应用DFPP能更好地改善肾功能 99。另一项免疫抑制剂联合血浆置换治疗LN伴狼疮TMA的病例对照硏 究显示,缓解率显著提高,治疗失败率降低,复合终点事件减少35。少数狼疮TMA患者体内存在ADAMTS13抗体或抑制物,导致 ADAMTS13酶活性缺乏(类似于TTP ),个案报道采用血浆置换及输注 新鲜血浆能改善肾功能100。对血清aPL抗体阳性,或

36、明确有APS的狼 疮TMA患者,应采用APS的治疗方法,加强HCQ和抗凝(如华法林) 治疗33。狼疮TMA伴LN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根据LN的病理类型和肾功能损 伤程度来选择。肾功能损伤较重者优先选择IV-CYC方案作为初始诱导, 根据治疗反应及肾功能状态后续可切换为MMF、多靶点或AZA。如果诱 导治疗3个月后仍不能摆脱肾脏替代治疗,则给予激素维持治疗,停用其 他免疫抑制药物,以减少治疗合并症。十、顽固性LN的治疗推荐意见:对顽固性LN建议进行重复肾活检,根据病理改变、血清 学和临床指标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可调整为多靶点方案、自体干细胞 移植、抗CD20单克隆抗体。顽固性LN的定义国际上缺乏

37、统一标准,通常认为活动性LN接受初始 免疫抑制治疗任何时间肾损伤加重(SCr升高,蛋白尿增加),或诱导治 疗6个月治疗无反应(未获得部分缓解标准)属于顽固性LN。顽固性LN 应重复肾活检,了解病理类型是否转型、AI或CI指数,评估肾组织病变 的可逆性。治疗上可采用以下补救治疗方案,但顽固性LN治疗的硏究多 为小样本观察性研究。1 多靶点方案:有报道对使用2种以上免疫抑制剂治疗未获缓解的LN (皿/IV、m/iv + V及V型),在激素剂量不増加的情况下,改用多靶点方案治疗12个月, 78%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101。另一项硏究在MMF治疗未 获缓解或复发的LN ,加用Tac作为补救治疗

38、,发现70%患者获得治疗反 应102。2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顽固性LN ,或反复复发LN ,可联合RTXO目前RTX治疗LN方案 不统一,包括 375 mg/m2 体表面积(d1、d8、d15、d22 ),或 1 000 mg ( d1 , d15 )等103,104。尽管 RTX 治疗 LN 的 RCT 硏究(LUNAR 试验)未发现免疫抑制剂联合RTX治疗增加疗效105,但事后分析发现 B细胞完全清除、B细胞完全清除持续时间71 d和B细胞完全清除快的 患者完全缓解率显著增高106。一项硏究对44例活动性LN患者采用 RTX、MMF或IV-CYC治疗12个月,RTX治疗的完全缓解率(7

39、0.6% ) 与MMF ( 52.9% )和IV-CYC ( 65.0% )相当107。多项小样本开放性 研究认为,RTX可以作为MMF或IV-CYC治疗无效的顽固性LN的补救 治疗或复发患者的诱导和维持治疗。我国学者汇总分析了 24项硏究共940 例LN使用RTX的疗效,RTX治疗12个月的完全缓解率为35.9%,总缓 解率为73.4%。对照研究中,RTX治疗能显著增加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 103。RTX治疗抗C1q抗体和ANCA阳性的重症LN的RCT研究发现, RTX治疗的缓解率显著高于IV-CYC108。中国香港地区一项病例硏究也 显示,RTX诱导治疗LN有效109。RTX还被成功用于无

40、激素方案治疗 LN108。3自体干细胞移植:重复肾活检病理为増生性LN ,或増生性LN合并V型,尤其血清学指 标持续活动者,可使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 )。欧洲和美国 夕卜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胎疗指南均将AHSCT作为顽固性SLE的治疗 指征0,111。AHSCT治疗顽固性SLE的硏究主要在欧洲和美国。一项硏究汇总了欧 洲35个中心85例顽固性SLE接受AHSCT治疗的患者资料,中位随访 25个月,5年总生存率79% ,无复发生存率为44%112。西北大学报道 AHSCT治疗50例顽固性SLE (其中25例LN ) z中位随访29个月,5 年生存率84% ,无复发生存率50%110。国内报道AHSCT治疗22例顽固性LN,随访中位72( 6080 )个月, 发现18例获得完全缓解,1例获得部分缓解;6例在随访期间复发,无复 发肾存活率为53% , 5年人存活率91%113O由于AH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