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乐克治疗三相阻滞疗效观察_第1页
倍他乐克治疗三相阻滞疗效观察_第2页
倍他乐克治疗三相阻滞疗效观察_第3页
倍他乐克治疗三相阻滞疗效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倍他乐克治疗三相阻滞疗效观察 【关键词】 倍他乐克 【摘要】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治疗三相阻滞效果。方法 对于16例三相阻滞病人以倍他乐克6.25mg/次,3次/d开始,逐日增量,增至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传导。结果 12例病人于服药后38天恢复正常传导,恢复正常传导的适宜心率为5478次/min,有效率为75%。结论 倍他乐克是治疗三相阻滞的较安全、有效药物。 关键词 三相阻滞 倍他乐克 自1988年以来我们用倍他乐克观察治疗16例三相阻滞病人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88年6月2000年9月收治三相阻滞病人共16例,其中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右束

2、支阻滞5例,左束支阻滞2例,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年龄1958岁。心率72110次/min时发生传导阻滞,心率在6488次/min时传导阻滞消失。心率在100次/min以内发生传导阻滞者共11例,发病时症状轻者有心悸,较重者有心悸、头晕、时伴黑,严重者发生晕厥,多数病人发生于情绪激动、上楼梯、急走或劳累时。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从小剂量开始服药,服法:倍他乐克6.25mg/次,3次/d开始,逐日增量,增至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传导,最大剂量不超过150mg/d,维持剂量2550mg/次,23次/d,心电监护710天,同时监测血压。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12例病人于服药后38天恢复正

3、常传导,恢复正常传导的适宜心率为5478次/min,有效率为75%。2例病人出现低血压(90/50mmhg)伴有头晕乏力未能继续治疗。有2例病人剂量已达150mg/d仍不能恢复正常传导未再增量服药。 2.2 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及低血压,头晕者中有2例与低血压相关,其余症状轻微未影响服药。 3 典型病例 例1,女,58岁,发作性心悸、头晕半年,时有黑,入院前一天因吵架而晕倒,急来医院就诊,心电图示度房室传导阻滞,为安置起搏器于1988年8月10日住院。入院后静滴丹参注射液,口服心痛定、654-2各10mg,每日3次,治疗第3日,发作性心悸、头晕反而加剧,发病时心电图示间歇性度房室传导

4、阻滞。考虑有三相阻滞故停用654-2改服倍他乐克6.2525mg,每日3次,当剂量增至150mg/d之当日起度房室传导阻滞未再出现,后以100mg/d,分2次口服观察治疗,心率保持在5864次/min之间,观察15天后出院,随访2个月传导阻滞未再出现。出院诊断:快频率依赖性度房室传导阻滞(三相阻滞)。 例2,女,19岁,三年前患心肌炎在某医院住院治疗2个月痊愈出院。近2个月来,常在精神紧张或走路过急时感心悸、头晕、视物不清。入院前2天晕倒1次。于1990年12月2日入院。血压120/76mmhg,心脏无杂音,心率36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度左束支阻滞。给予维生素c静滴

5、,阿托品1mg每6h1次肌注,结果房室传导比例由2:1变为3:1,心率32次/min,临床症状加重。修正诊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度左束支阻滞(三相阻滞),故停用阿托品改服倍他乐克6.25mg/次,3次/d,当剂量增至25mg/次,2次/d,第二日起度左束支阻滞消失,心率在6268次/min,头晕、视物不清未再出现。 4 讨论 目前将心率正常时传导正常、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时出现传导阻滞称为心率依赖性传导阻滞,前者称快频率依赖性传导阻滞,亦称三相阻滞 1 。本组病例心率72110次/min时发生传导阻滞、慢于此心率时恢复正常传导,其特征属于三相阻滞。其治疗一般认为三相阻滞在心率减慢后可自行消失

6、。如有晕厥等严重症状者须安置心脏起搏器。然而,负性频率药物均有传导阻滞加剧的不良作用,因此选择有良好的负性频率作用而对传导影响较少的药物是至关重要的。本组选用倍他乐克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效率为75%,尤其是3例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入院时考虑安装起搏器,但经用倍他乐克治疗,其中1例完全恢复正常,其余2例,虽然最终安装起搏器,其疗效分别保持了20天和50天。 一般认为受体阻滞剂在有传导阻滞的病人,尤其是有晕厥等严重症状者视为禁忌。有文献论述,受体阻滞剂阻断受体的浓度并不影响传导速度,超过受体阻断所需高浓度(10倍以上)则有膜稳定作用,减慢传导速度 2 。本研究提示,倍他乐克是治疗三相阻滞的较有效药物,不仅对心动过速时发生的三相阻滞,而且对心率相对较快时发生者均有良好的效果。更为有意义的是,对某些需安装起搏器的三相阻滞病人,用倍他乐克治疗可能不需安装了,对于必须安装者如无条件或因昂贵的费用等原因暂时不能安装时,可作为“过渡期治疗”以赢得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 陈新.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83-6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