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音乐说课稿五篇_第1页
有关高中音乐说课稿五篇_第2页
有关高中音乐说课稿五篇_第3页
有关高中音乐说课稿五篇_第4页
有关高中音乐说课稿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ost people, most of the time, can only rely on themselve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有关高中音乐说课稿五篇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1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3年级5册第二课草原上。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第一方面说教材:1、教材分析:草原上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

2、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2、教学目标在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中:“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结合教材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用稍快、甜美的情绪唱好歌曲草原上,2)欣赏草原放牧,深入感受内蒙古风土人情 。3)即兴编舞,表现对草原的赞美之情!3、教学重点:根据三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能力、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稍快的速度、甜美的声音演唱草原上。4、教

3、学难点是:一字四拍处的拖音。第二方面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用教唱法,以唱为本,将情贯穿始终;运用闭目听赏法,让学生感受音乐,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

4、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在课内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采用了舞蹈律动法、主题唱奏法、模仿表现法、综合活动法、自主活动法,以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在感兴趣、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美。第三方面说教学程序: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五大环节:(1)课前音乐律动、组织教学;(2)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学习歌曲,适度表现;(4)艺术加工,培养自信;(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一)课前音乐律动,课前组织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

5、我采用让学生在草原上的旋律音乐伴奏下,律动进教室,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先入为主地让学生对草原上旋律音乐有一个整体感知。(二)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分钟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巧妙的导入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所不可缺少的,同时导入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本节课,我这样设计课题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老师在新歌草原上的音乐伴奏下,告诉学生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动情地讲述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并激

6、发歌曲学习兴趣。(三)学习歌曲,适度表现15分钟。本环节我设计如下:1、利用课件播放歌曲草原上,学生初步聆听歌曲,初听歌曲情绪,感受蒙古族歌曲风格。2、再次聆听歌曲草原上,让学生说说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什么?3、教师出示歌曲草原上歌词卡片,学生跟老师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准备。4、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大屏幕出示歌曲旋律及歌词。并让学生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和学会静静的聆听是学唱歌曲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及歌词卡片,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以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听和精力不集中!)(四)艺术加工,培养自信12分钟会

7、唱一首歌很容易,但唱好一首歌却常常容易被我们忽视,如何达到音乐课程标准中:“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陶冶”呢?我将鼓励学生把自己独到见解说出来,并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同时我还将运用评价的积极作用,利用小粘贴或小红星奖励和鼓励表现优秀的同学和进步大的同学,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本环节我这样设计:1、让学生用“lu”跟录音模唱整首歌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2、师生接龙唱歌,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3、教师弹琴,学生完整唱歌曲一遍,教师随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突破难点乐句。4、放录音,指导

8、学生戴头饰表演唱草原上。(本环节设计意图,我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通过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的基础上,采用听唱法、接龙法、模唱法、表演唱等多种教学形式,突破歌曲难点教学,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唱!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本节课这种教学模式设计非常适合3年级小学生音乐课堂!)(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情感性的音乐情境,使音乐审美教学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因此,本环节我设计如下:1、首先让学生回顾老师刚上课时讲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然后教师简单讲解器乐曲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其中的一段。让学

9、生对欣赏曲草原放牧产生听赏兴趣。2、初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感受草原放牧时的欢快情绪。3、再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自编动作,想像假如自己在大草原上和成群的牛羊在一起的心情,表现一下自己和小伙伴一起在大草原上欢歌跳舞的景象。4、最后,边欣赏草原放牧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四、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传递音乐信息,并能辅助学生学会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所有教学目标。因此,我本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课题、难点节奏、歌片等大多以多媒体课件及自制卡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主线”的思想,并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及欣赏

10、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生的主动发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评委老师批评指正!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飘逸的南国风是高一音乐鉴赏必修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最后一节,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以及“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任何文化都是属于民族的

11、,本民族音乐文化是音乐文化中的“母语”。而本节课中的南方地区民歌是母语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婉转、细腻、抒情的旋律,含蓄的歌词都给我们以美的感受,美的传承。在前面几节课分别欣赏了西北民歌、少数民族民歌以及中原民歌,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收尾课,因而除了在感受体验南方民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同时也要在小结“多彩的民歌”这个单元的基础上,探究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及形成的原因。二、说学情学生音乐双基较薄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比较片面,特别是对民歌知识了解甚少。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民族音乐,但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与热情,喜欢唱歌并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12、。三、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几首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抒情、细腻的风格特征,运用讨论、体验法、图象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了解民歌的音乐特征同时自主参于各项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能感知歌曲的情绪、表演形式及不同的音乐风格,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力和理解力。【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唱过程中,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对比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

13、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聆听、演唱三首民歌,感受、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五、说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更为主动的达到本节课的目标,我将使用图片展示法、小组合作法、体验法贯穿整个教学,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与体验,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避免枯燥的说教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歌曲,使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六、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让学生能主动的学习,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思想感情,通过探

14、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需要调动不同特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情绪正常,在歌曲分类环节、分析歌曲调式的旋律、结构、演唱特点、伴奏特点等环节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互动集中在学生自己演唱演奏的环节中,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作品,情绪得以调动。七、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视频音乐作品三首南方民歌进行欣赏,请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是我国的哪个省,知道哪些景点和民歌。2、比较三首民歌的音乐风格谈谈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3、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哪些音乐要素上?云南: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少数民族云集。民歌特别丰富并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15、。(设计意图:直接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学习。通过对云南民歌的聆听,加深学生对云南民歌风格的印象,为新课民歌的风格对比做好铺垫的作用,通过我声情并茂地示范演唱导入,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从听辨引进新课)环节二:新课教学1、分析探究南方山歌的风格特征(1)首先播放弥渡山歌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歌词用了比兴的手法,暗示着爱情的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旋律由三部分组成:起-平-落。起即引腔,这种长音在南方民歌中常见。(2)介绍云南弥渡,欣赏云南风景图片。弥渡地处滇西高原。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

16、距不远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蕴藏民歌的大好地方。南诏铁柱置于弥渡县城西约6公里的铁柱庙内,欲称天尊柱,现存大殿建于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悬挂“威镇昆弥”金匾。大殿达三阁五殿,建筑规模巨大,是弥渡县至今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3)播放配套课件中脚夫调的视频材料。问题:南北方山歌的区别。(4)再次播放弥渡山歌的音频,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特点:起平落。(5)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弥渡山歌的引腔的主体部分,引导学生感受山歌节奏较自由的旋律和起伏较大的特点。(6)在完整演唱弥渡山歌后,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特点,并与脚夫调进行对比,对比南、北方的生活环境

17、的差异,使学生通过画面深入体会环境对民歌风格形成的影响。(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聆听、感受、演唱、分析、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地域环境对民歌风格的影响,在引导学生了解云南山歌的结构特点中,自主小结引腔在南方民歌中的特点,以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和地域特征,最终主动探索形成民歌地方风格的原因。)2、欣赏浙江民歌对鸟(1)音频mp3播放课件中对鸟,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和讨论提问。问题:作品对鸟运用那种民族调式和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2)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的特点,范唱并指导学生尝试用方言演唱几句,引导学生分析和感受其旋律与当地方言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唱作品第一部分的谱子并分析旋律进行

18、特点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设计意图: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并进一步探索民歌风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时探索民歌与方言之间的关系)3、欣赏湖北民歌幸福歌1、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其热烈欢快的情绪及歌曲的时代特点。2、播放课件中在音乐会上演唱幸福歌的视频音乐,引导学生探索民歌的发展。3、师生合作共同演唱幸福歌,进一步体验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设计意图:探索民歌发展的时代特点及民歌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体验和表现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环节三:拓展与探究1、播放本单元欣赏过的几首民歌片段,讨论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等问题?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

19、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歌,在其内容、音调、结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会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2、我进行点评。(1)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歌词内容、节奏、旋律、调式、结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等因素上。(2)影响民歌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风俗习惯、语言特点、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因素。(3)同一民族的民歌,由于分布地区的不同,在音乐风格上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因为该民族的民歌会受

20、到当地音乐文化的影响,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相交融,最终造成音乐风格发生变化的结果。八、小结与作业本节课我们通过对三首南方民歌的欣赏,了解了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并对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做了初步的探究。我国民歌浩如烟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所以,课后请同学们找几首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欣赏一下。九、板书设计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3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第九交响曲片段、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并喜爱贝多芬的音乐。(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介绍以及引导学生聆听及浅析,以第九交响曲片段、悲怆奏鸣曲片段来

21、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创作。2.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及创作背景人物生平等的研究激发学生对于贝多芬的喜爱(3)知识与技能目标:1.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以及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有初步的体验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交响乐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3.引导学生真正认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划时代意义及贝多芬对音乐发展作出的贡献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真正认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划时代意义及贝多芬对音乐发展作出的贡献。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交响乐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四、教法启发开放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讲解式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导入目标:让学生产生对于贝多芬作品的学习兴趣。导入方式:音乐导入导入内容:范唱欢乐颂合唱主

22、题。引出贝多芬及其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导入策略:通过范唱,以及对欢乐颂词曲作者的介绍,引出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并简要介绍该曲的曲作者贝多芬。(2)精讲:精讲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交响乐的相关知识内容,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有初步的体验,精讲内容:1、 介绍交响乐的相关知识及交响乐团的队形和编制2、 第九交响乐的基本曲式结构。播放电影复制贝多芬交响乐公演片段,重点让学生赏析:前两个乐章的感情基调,主题的出现意义及发展,第三乐章的柔版男女声部旋律的交替运动,第四乐章最后的高潮,光明动机和黑暗动机的数次交织和碰撞。3、 从第九交响曲中探究贝多芬音乐的革命性和斗争性4、 结合视频最终的观众特写镜头及相关历

23、史时期的介绍,提炼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的划时代意义。精讲方式:体验法、提问法与讲解法相结合精讲策略:1、先介绍交响乐和第九交响曲的大致结构特征(几个乐章组成,交响乐团的演出形式和编制示意图)。2、播放电影复制贝多芬片段,教师在几处关键点进行讲解,带领学生浅析各乐章的主要动机,调性色彩和主题的出现、柔版旋律男女声部的旋律交替运动的意义以及最后全曲的高潮。3、从第三乐章之后强调光明和黑暗两动机的碰撞。让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作者在每一个乐章中所想要表达出的斗争性和革命性。3、探究这部交响乐的时代意义。对于贝多芬这个作曲家有一个新的更加具体的认识。(3)略讲:奏鸣曲讲解目标:让学生们感受奏鸣曲,进一步体

24、会贝多芬奏鸣曲的结构并且能够哼唱悲怆奏鸣曲的主题。讲解方式:体验式教学法 启发开放式教学法讲解内容:首先介绍悲怆奏鸣曲的大致结构形式和各乐章调性,通过播放软件分解过的音块图像。讲解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让学生体验奏鸣曲风格,主题的两次出现有何区别。并找同学尝试哼唱第三乐章的主题部分。六、课堂小结与课后作业今天我们了解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有关内容交响乐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以及这部作品和贝多芬这个音乐巨匠做出的划时代的贡献,毫无疑问,他的作品都是伟大的,经典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音乐作品才是经典的音乐作品呢?给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定义并做一定程度的引申和升华。布置作业:作业1:欣赏热情奏鸣曲,背唱

25、热情奏鸣曲的主题。 作业2:搜集贝多芬的名人轶事一两件,充分了解贝多芬的性格特点。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本节课是高一年级选修课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即第一,二课时中国流行音乐概述之后的内容,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更是从学生兴趣出发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走近自己喜欢的音乐,更加了解这些音乐本质的文化。二:说教学目标:以校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兴趣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从音乐本身入手,初步感受这三种音乐的风格;2)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辨析,来培养学生的思,辨潜能;3)通过对这三种风格的欣赏与了解,体会流行音乐的一些内在特点;三:说

26、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种风格的把握教学难点;三种风格的辨析四:说教法校本教学,以学生兴趣出发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1、创设情景教学法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和把握知识。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五:说学法学生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

27、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六: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进入教室,同时欣赏作品“串烧”;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由此引出下一个问题)(二)导入新课:1)告诉学生讲此课的原因即他们给我的一张纸条;问:到底什么是嘻哈(hip-hop),说唱 (rap),摇滚(punk),这几种音乐有什么联系?2)请同学们做一道连线题(三)内容讲授(1)说唱1)先听琴猜作品,由此引出第一个内容2)得出作品名称听妈妈的话3)请一个学生演唱几句4)全班跟琴演唱此歌5)小思何为说唱(rap)6)欣赏一则说唱(rap)动漫7)请学生谈何为动漫8)欣赏此

28、音乐类型中一些领军人物的作品9)小结说唱(rap)(2)嘻哈1)通过一则广告,请学生感性认识嘻哈音乐(hip-hop)2)请学生初谈对嘻哈音乐(hip-hop)的理解3)教师谈何为嘻哈音乐(hip-hop)4)认识欣赏此音乐类型中一些领军人物的作品5)小结嘻哈音乐(hip-hop)(3)摇滚1)先听一首作品远航2)介绍两位代表人物3)通过欣赏体会摇滚(punk)这种音乐形式4)再欣赏一遍5)请学生初谈何为摇滚(punk)6)介绍一下概念中的相关知识点,并小结(四)拓展与巩固通过欣赏几首代表歌曲片段,对它们所属类型进行比较分类,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

29、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1、教材分析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课本第二十八节。2、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知识与技能:搜集、阅读相关知识,认识国歌作者聂耳并知道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及高尚品格;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能主动地投入到本课的各项音乐活动中,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积极创造,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

30、、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欣赏、分析聂耳的两部音乐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第二方面说教法和第三方面说学法上面谈谈。二、说教法选用举例、聆听、比较、自

31、行分析、小组讨论、交流看法、情感共鸣等分析作品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三、说学法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同时我还让学生多听多练,自省自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最后我具体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为四个环节:情景导入聂耳生平及代表作作品欣赏总结讨论聂耳生平及代表作作品欣赏总结讨情景导入聂耳生平及代表作作品欣赏总结讨论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四个环节:情景导入(5-8分钟)放映20_年国庆节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片段,起立唱国歌。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大、中、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情感教育人们唱起国歌,就会居安思危,想起祖国过去受侵略受压迫的苦难,想起拋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就会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