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V传播集团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1页
FV传播集团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2页
FV传播集团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3页
FV传播集团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4页
FV传播集团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历程。会展业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2007年展会数量由1000多个增加到5000多个。2005年11月,我公司FV传播集团北京亚博视讯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正式加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并成为A级会员。作为“立体营销传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亚博视讯公关公司成立于2004年,依靠强大的媒体发布能力和卓越的大型活动策划能力以及细致缜密的执行能力,已成功地为惠普、NEC、西门子、微软、McAfee、安利、拜耳、杨森、爱康医院、中华医学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或协会策划和组织了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品牌推广和事件营销

2、活动。可见,无论是从会展业发展趋势的要求上,还是从我公司发展状况上,都从方方面面对会展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化、品牌化、专业化对于组展企业来说是目标、是梦想。作为我公司的领导不但要有对市场前瞻的视野,还要熟知行业政策、行业习惯,更要有专业的实战经验。作为我公司的策划组织者,首先要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其次,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再次,优秀的语言表达和出色的文笔;最后,具有非凡的资源整合思想和协调能力。会展行业应该多涌现出高屋建瓴的人物,来引导潮流,提高层次。在当今世界会展业与会展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会展人才已成为其中最根本的动力,它对会展业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这种形势,中国会展业大力培养

3、自己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必须重视解决的问题。认识会展人才市场需求,对于加强会展人才培养和中国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从针对会展行业在中国广告业的发展趋势,会展人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养对策以及需求等角度出发,进行更深刻的探索。关键字:全球化 品牌化 专业化 会展业 发展趋势 人才培养 可持续发展ABSTRACT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hibition industry baromet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reflects a national, regional and global econ

4、omic development course. Mice industry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2000 - chinafloor 2007 by more than 1,000 number increased to more than 5,000.In November 2005, my company FV communication group - Beijing boliche video pr consultant Co., LTD formally join China interna

5、tional public relations association, and become A level members. As stereo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relations of boliche video was founded in 2004, we rely on powerful media release ability and outstanding events planning ability and careful meticulous executive ability, h

6、as successfully for hewlett-packard, NEC, Siemens, Microsoft, McAfee, amway, bayer, yeung sum, ican hospital, Chinese societ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well-known enterprise or association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national and regional brand promotion and event marketing activities.Visible, either fr

7、om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on demand, or from my company development status, all from the square respect face exhibition tal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Globalization, the brand, ZuZhan enterprise that is specialized for target, is a dream. As my company not only have the leader

8、ship to market a forward-looking vision, also known as industry policy, industry customs, more to have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s the planning organizers, the first to have rich experience; Next, want to have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Again, good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excellent writing; Finally,

9、 has special resource integration thought and coordination. Exhibition industry should be more emerged, to guide the characters speacially trend, improving the levels.In todays world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xhibition talents has become one of

10、 the most fundamental motivation, it role of exhibition industry is obvious. Facing this situation, Chinas exhibition industry vigorously develop their talents, has become the must pay atten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Know exhibition talent market deman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al

11、ents and exhibiti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is very necessary.This paper tries to exhibition industry in China advertising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alent, exhibition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training policy Angle, and demand of th

12、e more profound exploration.Keywored: Globalization rand specialization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alent cultiv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 录前 言11会展经济与会展产业的概念内涵31.1会展经济的内涵31.2会展产业的概念31.3会展人才在行业中的发展地位和作用42FV传播集团会展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62.1FV传播集团会展人才的现状62.2FV传播集团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62.2.1人力资源、人才储备缺乏62.

13、2.2员工执行力度不强62.2.3员工培训效果不佳62.2.4融资困难72.2.5解决对策73FV传播集团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103.1 FV传播集团对会展人才的培训及工作标准103.1.1会展人才的培训103.1.2会展人才的工作表现标准113.1.3 FV传播集团的会展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123.1.4会展人才的设计理念133.2 FV传播集团对会展人才实行特殊机制153.2.1建立精神激励机制153.2.2建立物质激励机制153.4实现会展策划的创造性思维17结 论19参考文献20致 谢21前 言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地提升,会展业作为一类新兴的经济产业形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

14、势逐渐被社会各界重视。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无论是在师资培养、专家结构,还是在教材的规范和课程的设置方面都还不够完善,使会展人才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在一次招聘会上,1500人应聘宁波华博会议展览有限公司的6个职位,招聘方开出了10万元年薪的诱人条件,却招不到一个合适的会展职业经理人。许多品牌会展的操作实践证明,会展系统功能的大小,取决于构成会展系统五大要素的定位。这五大要素是名称、内容、地点、时间和组织机构。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会展系统,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产生功能。例如,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业界了解前沿科技、链接产业合作的国际

15、化平台。入主本届科博会展览会的有包括“统一”润滑油、现代、福田、联想、海尔、LG、诺基亚、首钢在内的2100多家知名企业。“统一”润滑油的“经典”系列高端产品以其深入人心的形象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统一”的高端车用润滑油代表产品“统一经典”摆放在晶莹闪亮的玻璃展架上突现出十足的高科技感和时尚感。对于这个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频频亮相的“统一”高端产品,消费者感觉十分亲切,将“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的经典广告语脱口而出,大家纷纷赞赏“统一”润滑油的产品品质和广告策略水平一流,“可与国际知名品牌比肩而立”。从本届参展企业的展会现场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展览,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新颖

16、。“统一”润滑油在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建立了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及消费者的关注,在行业内已树立起重要的品牌地位。因此,成功的会展活动源于成功的会展策划,成功的策划源于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效的资源整合必须使用有效方法,成功的策划源于一位合格的会展策划师。会展策划是对相关社会资源整合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会展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会展产业的发展与会展人才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会展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其迅猛发展必然要求大量的高端管理人才与一线会展人才。目前,会展业在欧洲、北美、澳洲以及亚洲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已发展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进入了商业化运行阶段。我国会展业在进入新

17、世纪后,也同样保持着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因此,对会展业各类人才素质、专业、规范的提高,就是市场的需要,行业发展的需要。研究会展人才的培养对策有很大的必要性。1会展经济与会展产业的概念内涵1.1会展经济的内涵会展经济,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来带动当地的旅游、交通运输、饭店及相关服务业的一种新兴产业。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会展经济可分为:“政府推动型”(如德国和新加坡)、“市场主导型”(如法国、瑞士和香港)、“协

18、会推动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府市场结合型”(如美国)四大模式。会展经济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多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议多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同期举办一些商业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也同时举行。会议因展览而增加了内容,有了直观效果;而展览因会议提升了档次,更显其专业性。会与展就这样相得益彰。在国外,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1.2会展产业的概念所谓会展经济,即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

19、它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会展产业是新的朝阳产业, 近年来, 我国已经有40多个城市把会展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就目前该产业在各地的发展状况看, 有一个基本相同的特征就是均采用政府主导型的会展发展模式。从效果看, 政府型会展发展模式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提升城市国内外地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不了解该模式的运作规律, 盲目性很大, 造成许多基础设施的闲置, 有的大型会展中心的功能都发生了转变。 在我的理解里,顾名思义,“会展文化”就是会展活动所涉及和体现到的“文化”内涵的问题。关于“文化”,现在似乎正成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时髦词汇。查找新华词典得知,“

20、文化”一词在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因此通过更多的学习,让我对会展有更多的理解 。1.3会展人才在行业中的发展地位和作用随着会展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会展业发展的瓶颈,针对我国会展专业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提高全社会对会展人才培养的认识,树立开放的人才培养观念,制定切实的培训开发规划,规范会展行业的人才标准,加强高校对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保证我国会展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会展行业的巨大潜力,成为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会展行业的人才需求也是逆水行舟,需求逆势登高。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

21、的根据会展举办场次的排名,中国去年位居全球第11位。全球展览业协会委托商业策略组织在今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亚洲156个会展场馆中,中国占84个。日本和印度位居其次,各有l2个。在可利用面积上,中国为350完平方米,是日本市场的10倍。根据ICCA的排名,北京会展行业在中国城市中居首位,在全球城市中排第八。预计到2014年前,中国将举办201场会展,其中有84场在北京举办。因此不难预计,北京将成为未来中国的会展中心。会展专业人才的匮缺,目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政府管理部门缺会展专业高级管理人才;二是会展教育中缺双师型专业教师;三是会展主办方缺管理、策划、市场运营与项目实施专业人才;四是会展专

22、业公司缺市场开发、项目管理、秘书、创意与策划、设计与制作、施工与监理、人才优化管理等专业人才。然而与此同时,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如同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中国经济的稳步节奏,会展业倚重于商贸服务业,后者的衰退将不可避免地拉扯住会展行业前进的脚步。今年的广交会已率先发出一个尴尬的信号:外商骤然减少。在国内展览方面,组展单位也感受到了压力,展览面积与参展企业都在减少,招展情况困难突出。预计明年全国各类展览的总体规模将有所减少,总收入将比往年同期减少至少十个百分点。同时,会展与广告行业有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中国广告行业发展机遇巨大,因此会展行业的良好前景也是题中之义。未来会展行业专业人才的缺口主要为:

23、会展项目助理、会展项目经理、会展服务专员以及会展部经理。据悉,会展业人才大致分为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性人才与会展支持性人才。会展核心人才中,会展项目策划和营销人才尤其重要。目前,在展览和会议行业中,具体的岗位设置因公司的业务需要和人力资源状况不同而相异,较重要的管理岗位是市场调研、项目策划与规划、项目销售和运营管理等。以上海为例,今年有200个重要会展已经排定,会展策划师需求量十分可观。“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需要一大批能独立策划、设计并指导施工的会展专业人才,众多机遇给会展策划、设计人员提供了展现个人才华的广阔舞台。”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宋建告诉记者,

24、会展策划师职业的设立,对培养一批既具有创新策划能力、又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会展中高级管理人才,有效地提高我国会展行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2FV传播集团会展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1FV传播集团会展人才的现状FV传播集团近年来发展平稳,受经济危机略有影响,曾与微软、惠普等多家百强企业合作,并获得多次奖项。通过会展业的舞台,展现了公司的人才的思维创意,会展业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为进一步发展FV传播集团会展业打下了一定基础。与全国发达会展经济地区和市场相比,公司在发展会展经济的观念、交通、资金、基础设施、市场开放程度、会展专业人才、经营管理水平、会展环境

25、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2.2FV传播集团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2.1人力资源、人才储备缺乏公司人员业务素质总体偏低,专业结构不全以及人才分布不均。由于会展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大多数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这些人员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专业底子薄,对国际展会运作模式了解不够。人力资源是公司发展的惟一“活”资源,公司产品和管理的创新都需要创新型人才。人才储备缺乏导致了公司产品创新和管理制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阻碍了公司发展的势头。2.2.2员工执行力度不强现有员工的执行力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实践表明:专业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因素。虽然有大学毕业

26、生和较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但他们的思维与价值观还停留在学校和原有的思维模式上。较低层次或是初级的经济概念、个人价值观,没能提高到深层次的市场经济理念和企业价值观, 对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没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公司成员的思想观念,决定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公司员工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忧患意识,竞争能力不强,还没有真正树立公司是“我家”的思想。这需要经营管理者的引导、精心培育,这需要一定的时间。2.2.3员工培训效果不佳每一位新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内容是从基础的培训会议市场开始。会前准备、会中与会后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细致的讲解。每周公司还会做考核,考核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笔试;二是口试。

27、同时,公司为每名员工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让员工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但是,真正地将培训内容理解并融会贯通并非易事。每一次的考核,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纰漏。2.2.4融资困难民营企业没有政府部门的投资和支持,公司的全部资金只能靠本身来周转。资金的缺乏导致公司不能接太大的业务,影响了公司的发展。现有的融资途径一般分为:家族注资,朋友投资,商业贷款,VC融资。虽然各级政府部门想方设法为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但是由于受到中央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受到控制,使本来贷款环境就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因此在近几年来的融资更加困难。由于会展业是一门新兴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自身宣传力

28、度不够,一些机构对行业的不了解,限制了投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会展行业,这样也就影响了会展行业的健康发展。2.2.5解决对策FV传播集团如果想在北京会展市场成功的运转,首先要了解北京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北京的会展业起步早,发展全面,曾执中国会展业牛耳,其展览总面积居全国之首,展会规模、档次全国领先。权威机构中,市场资源集中,是北京发展会展业的基础。北京地区中央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总部、跨国公司在华总部云集,是发展会展业的最大优势。(1)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首要的就是要对每一个人的职责分工进行明确,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权责明确,每个人都承担

29、起自己的责任,而不至于最后相互推诿。其次,制定工作流程,使工作可以一步一步有程序地进行,每个部门、每个人相互之间如何配合,都应该明确,对于工作情况要进行必要的考核,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大家都知道,人力资源是非常核心的部门,企业经营效益好坏的源头就在这里,必须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团队建设、系统考核和系统培训,建立内部的人力资源市场,让内部人才有充分的轮岗选择和竞聘上岗机会,保证人力资源得到健康发展。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不但需要精通会展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程度的业务经历,这样才有利于制定人力资源政策,更好地为公司选拔人才,储备力量。在招聘会展人才的时候,才能更专业、更能形象地描述公司的情况,以敏锐的洞察

30、力将优秀人才选拔上来。(2)不断创新,善于思考,开拓新思路,制定新战略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转换到商战中,正者,也就是常规产品、传统款式、已有市场以及通行的营销方式等;奇者,就是不断推出新产品、翻换新款式、开拓新市场、变换营销方式等。公司的发展固然要遵循常规模式,但是,市场风云变幻,况且这块“蛋糕”许多企业都在争抢,如果只守住“正”,固步自封不创新,一直沿用公司原有的操作模式,这样必定会抑制公司的发展速度。展览会一般只有三至五天,双方现场面对面的交流较少,短时间内双方很难达成意向,尤其是一些大的项目。展览会就只能是展示产品,交流意见、叙叙感情,收集名片的聚会。我认为,这只是展览会

31、最初级的功能,它仍有发挥的空间。例如:开展前,参展单位与组委会特邀嘉宾,通过网络看到双方的资料和需求,每一位与会者在会前都已经有过初步了解和沟通,这样,在会场就可以直接进入主题,洽谈合作细节,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达到最佳效果。(3)规范企业行为一个行业必须有一个行业的管理制度。公司要想快速的发展,在会展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制定未来发展计划。任何一个公司都是以盈利作为其基本目标的,但是仅仅拥有基本目标是不够的。公司和人一样,只有更高追求,才能够保持持久的动力。FV传播集团要制定长期发展计划,向目标前进。其次,公司要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指导和协调公司各部门的关系,同时协调好公司与其它会展公司的

32、关系。 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奖优罚劣,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公司员工的素质。激励员工“直言不讳”积极向管理者献言献策,各抒己见,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人尽其才为我所用,公司的发展壮大指日可待。 (4)扬长避短乘势而行充分利用公司资源每个公司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不可能在多个方向、多个方面都有竞争力。而且,中小会展公司往往难以形成规模性运作 ,难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公司发展的速度及市场营销一般都不及大型会展公司, 不能形成市场领先战略。所以,FV传播集团要学会运用市场聚焦策略,扬长避短,把有限的资源、资金、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或者谋求成本领先地位。在形成相对

33、竞争优势后,要乘势而行,努力使聚焦策略不断取得战果,使公司在该目标区域内呈鼎立之态,形成核心竞争力,避开公司在融资上的困难。公司之间实力很不均衡,起步又不一致,竞争是相当残酷的。但是,市场不怜悯弱者,不相信眼泪,它遵循的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规律。在竞争中,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肯定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抗衡,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小企业似乎在大型企业的巨大压力中生长,而小企业更是在大、中型企业的夹缝中生存,时时有出局的危险。3FV传播集团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随着会展行业在社会经济占有重要地位,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发展动力,根据会展实践对会展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FV传播集团构建了

34、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3.1 FV传播集团对会展人才的培训及工作标准3.1.1会展人才的培训(1)晋升培训机会。由于会展工作需到处办展,需要博闻广识兼临场应变灵活性。这一特殊性,要求必须为员工们提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换岗晋升的机会,诸如项目完成后各组人员的调换,灵活的工作任务和“拜师学艺”等方式。培训时是进行各个层次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新员工培训(newemployeeorientation),主要由富有经验的辅导教师对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规章制度进行言传身教。基本业务培训(on-the-jobtraining),主要培训员工所在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等。 继续教育工程(continue

35、education),主要帮助优秀员工再修学位、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并由公司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职业发展(professionaldevelopment),主要帮助优秀员工选择更好的岗位。(2)员工的参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组织决策中,员工分享其直接监督者的决策权。当组织中的工作变得非常复杂,管理者不能了解员工所做的一切,且单靠个人很难解决问题时,允许最了解工作的员工直接参与管理决策,这不仅可以更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自主性和满足感,起到激励作用。管理层一般保留建

36、议方案实施与否的最终决定权,而在许多情况下管理部门唯一要做的就是提供资金。(3)可信赖的领导。员工们通常希望在他们信赖的领导手下工作。什么样的领导是可以信赖的呢?可信赖的领导应是具备技术背景又超脱于技术之外的管理者。他应当拥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像员工的“教练”和“导师”一样,在企业内部倡导鼓励冒险和创新的氛围和企业文化。(4)灵活性和信任感。员工希望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只要他们能完成公司的任务,公司应适当给予他们这个自由。更何况会展这行的特殊性很多工作确实不用在公司完成,会展企业应充分信任他的员工不需要在经理的监视下也能按时完成工作,并能很好地平衡其个人生活和工作。(5)所有者身份。

37、员工们希望得到公司的股份,以分享公司的剩余利润。会展企业可以通过授予股票期权或将员工的薪酬与公司、部门或项目的业绩相联系。没有作出员工股权安排的会展企业可以通过给予员工业务授权的方式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联在一起。给予员工所有者身份也可以以另外方式进行,如授予员工自治权、尊重他们和认可他们的工作成绩等。(6)沟通。员工希望不断地与他们的经理交流沟通,他们也希望他们的贡献能被认可。他们乐于与公司内的其他员工打交道。他们不想等到被提拔到主管层以后才与公司内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群进行沟通。此类沟通可以是高级管理层与员工间的例会,也可以是“技术集市”。员工在这种小型的“集市”上,可以将他们的项目和创意展示给高

38、级管理层。类似的会议平台也有利于各公司或公司内部的各方面沟通。(7)自由地发挥创造。员工渴望能够在工作中自由地展示他们的才华,发挥其聪明才智。会展业这个需要充满创意和灵感,去举行去表现的行业,其实更容易做到这一点。这意味着领导不应告诉员工去做什么,而是在员工“迷途”时给予支持和指导。(8)愉快的工作环境。员工希望有愉快的工作环境,如方便、优良的办公设备、舒适的就餐和体育锻炼空间等。由于会展企业当一个项目接下需要完成,往往是没有规律固定的时间可以休息的,所以公司也可选择向他们提供免费饮料、餐食甚至是提供小型的健身设备以供他们在疲累之余缓解压力。(9)灵活的福利计划。自助餐形式的福利计划使员工可以

39、从一系列的福利中选择最佳方式。公司可以为每位员工提供同样的基本福利计划,如医疗保险和休假等,但允许专业技术人员从附加的福利中进行选择,如每年他们可自主选择参加一次专业会议,费用由公司承担,或者更多的休假时间及向他们发放周末旅游的优惠券等。 3.1.2会展人才的工作表现标准据国外专门机构的调查,参观者对展会各因素的记忆顺序包括:展品吸引力39% ,操作演示25% ,展台设计14% ,展台人员表现10% ,散发资料8% ,展出者的名气 4% 。由此可见,FV传播集团并不是有名气就可高枕无忧了,关键在于员工在展会现场的表现。 首先,我们的展品选择是第一位的。展品是给观摩者留下印象的最重要因素。展品选

40、择应依据三项原则:(1)针对性、(2)代表性、(3)独特性。针对性是指展品要符合展出的目的、方针、性质和内容。代表性是指展品要体现展出者的高新技术,生产能力及本行业特点。独特性是指展品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与同类产品相比,明显有别。其次,我们的现场展示。现在,很多参展商都采用歌舞表演,有奖问答和视频音频的展示方法。这是因为在静态条件下,并不能说明展品的全部性能,显示全部特征,需要借助其他材料或设备等手段来加以说明,强调及渲染。参展商要注意引导参观者的现场参与,并准备一些小包装样品免费派发。第三,我们的展台设计。当前,很多展会还以特装修的比例为主要宣传点。各参展商也越来越重视特装修。但特装并非花钱

41、越多,装修越豪华越好。参展商考虑的应是特装能否充分反映自己的形象,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因此,你可以从几个方面衡量装修是否达到目的:(1)展台设计要与展会整体的贸易气氛相协调;(2)展台设计是为了衬托展品,不可喧宾夺主;(3)展台设计需考虑参自身的公众形象,不可过于标新立异;(4)不要忽略展台的展示、会谈、咨询和休息等基本功能。第四,工作人员的配备是展览成功的关键。 展台的人员配备可从四个方面加以考虑:(1)按展览会的性质选派合适类型或相关部门的人员;(2)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决定人员数量;(3)人员的基本素质及个性;(4)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及产品性能的了解 , 包括专业知识、产品性能、演示方法等等

42、。第五,客户邀请。前往专业展会的参观者目标都很明确。所以参展者除了被动地等待客户,开展前要有意识地邀请客户。可采取直接登门拜访、刊登广告、现场宣传、派发资料等手段,邀请和吸引客户。3.1.3 FV传播集团的会展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B-behavior (行为举止)、E- experience (经验)、C- communicate (沟通)、K-knowledge (知识)、S- skill (技巧)。(1)学历:FV传播集团的会展人才大都拥有高学历,一般都接受过专业学习或行业组织的认证培训,并可以注册专业技术职称。如会展业发达国家其展览业从业人员中71.8%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11% 有硕士学

43、历),23.5% 有大专学历。(2)知识结构:对会展人才知识的要求概括为“博、精、深”。其中“博”是指会展人才应该具备十分广博的知识面,包括会展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展会的运作模式以及展会流程中所涉及的调研、策划设计、营销宣传、现场服务、运营管理等诸多环节的相关知识等。“精”要求从业人员熟悉和精通会展的业务操作流程。“深”即会展从业人员要深入掌握会展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展会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甚至成为这个行业的专业人。 (3)能力要求:一是组织能力。会展活动,涉及到各个行业和不同的社会部门。组织能力对于会展从业人员也是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会展活动是个系统工程,一个活

44、动从预算到客户服务有许多环节,每一阶段的工作不仅有计划性,还要有灵活性,既要有条理,又要随机应变,因此要求会展人员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二是沟通能力。会展业提供的是一种面对面的人性化服务,而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关键就是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沟通能力主要包括培养会展从业人员的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三是创新能力。会展从业人员应该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善于独创、开拓和突破,特别在展会项目策划要能设计出独特的信息组合。3.1.4会展人才的设计理念会展设计就是围绕会展的主题、目标和内容,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空间环境设计、工业设计、等手段,人为地创造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彼此交流的时空环境。

45、其任务就是帮助会展组织者和参展者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这就要求会展设计必须明确会展活动的各个要素,即组织者、参展者、观众、场馆。 展台是会展组织者分配给参展者自行支配的展示空间,它为展品的展出、FV传播集团的形象宣传、演示活动、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以及经贸洽谈等提供了一个环境和场所。然而观众对FV传播集团的第一印象就是展台,因此展台设计在表现参展商的企业形象和展览主题的同时,更应独特、醒目,引起观众的注意,使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展台设计准备阶段展台设计是建筑空间设计,它为人们提供了三维的交流空间。媒体的策划赋予了建筑空间的秩序和主题。活动的策划和展品展示促成了人与空间的交流。而建筑设计、媒体

46、设计、美工设计、展品设计、灯光设计和舞台布景等等都是用来表达参展商的理念和工具。显著而富有个性的展台形体、精辟表现的主题、创造了宾至如归气氛的访客区等等均给来访者留下独树一帜且印象深刻的亲身体验。(2)设计阶段 在做足了展台设计的前期准备,便可开始进行展台设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FV传播集团品质的经典设计主要体现在“创新的材料、大胆的结构、提供丰富触觉感受的表面处理和充分营造氛围的色彩运动”,这始终是我们展览展设计的传统基本手法。其设计方案让心与脑同时有所收获,理性的信息和感性的氛围同样重要,分寸的掌握是关键。作为业界较突出的展览展示公司之一,其设计理念为“将方案对准了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和期待

47、,从顾客的角度考虑设计效果”。展台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完整性标准,整合而统一,是展台设计的首要标准,即形态统一、色彩统一、工艺统一、格调统一。总之,好的设计在艺术形式的秩序方面,都是十分明确的。创造性标准,任何展览展示活动的目的都在于创造。创造是新世纪的主要特征。展台设计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创意的新颖和艺术形象的独创性。这个独特的形象给人以冲击、震撼、刺激,令人过目不忘,发挥最有效的市场作为,实现最有效的形象传播。这种创造涉及到形式的定位、空间的想象、材料的选择、构造的奇特、色彩的处理、方式的新颖等。时代性标准: 时代性标准也可称为观念性标准。时代的观念浸润着展台设计的每一个细胞。如今,展

48、台设计应体现如下几种观点:新的综合观念、人本观念、生态观念、系统观念、信息观念、高科技观念等。文化性标准: 设计要由突显的风格和品味,其中地域和民族性的文化传统应当有自然而然的表现,体现出历史继承下发展的特征。环境性标准: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任何一个美的客观存在都是特定环境中实现的,好的设计必然是在充分研究“街坊四邻”、四周环境后的产物,必须与环境在形式上达到“相宜得彰”;其次是任何一个好的设计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都得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国情的要求。行业性标准: 行业性标准也可称之为功能性标准,主要是讲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性问题。(3)搭建阶段展台搭建是整个展台设计流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49、现场施工的好坏决定了项目设计是否得到了实现。为了场馆方便管理各搭建商和参展商,有效控制展馆人数,搭建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搭建手续,如办理搭建工作员工证件等参展商进场搭建、展览期间以及退场期间进入展馆的通行证。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展台搭建工作,同时得到场馆工作小组的安全检察,如需整改的,必须立刻按照场馆要求整改。3.2 FV传播集团对会展人才实行特殊机制3.2.1建立精神激励机制重点是满足员工更高层次需求,实现高级别精神激励。人类的需要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同的个人需求模式或结构也不同。许多经济学者研究和命名了人类的各种需要,在激励理论的研究中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影响最为广泛。马斯洛在20

50、世纪40年代根据人的基本需要按其产生的先后顺序划分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由此可见要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仍然是精神激励。在过去的几年中, 中国各企业争相提升对员工的激励手段,以吸引和留住他们。最频繁使用的手段就是不断的加薪和股票期权。实际上,物质需要要满足,可是人才想要得到的仅仅是“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了有竞争力的薪酬外,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晋升培训机会和可信赖的领导应该成为企业必有的激励手段。 企业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一方面可以保持本公司的技术领先性和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员工也得到了锻炼。3.2.2建立物质激励机制(1)构建市场竞争机制,实

51、现环境激励。为了对我国会展业员工形成有效的间接环境激励,必须创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既要实现完成项目的成败能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收益率,又要设法把企业的资本最大限度地量化为员工的责任权利,实现在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双向激励。(2)构建薪酬管理机制,实现报酬激励。尽管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易被人运用的方法。工资分配应形成比较灵活、有效的分配制度。由于单一结构的报酬方案易引发员工工作的投机化行为,会展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劳动特点逐渐实施包括基本收入和效益收人两个组成部分的多元化年薪报酬制度。(3)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实现考核激励。绩效考核是实现企业各项激励目标所

52、必需的一种管理行为,会展企业应建立以激励员工积极进取为手段的科学考核体系。首先,构建具有公平性特征的评价标准,以达到全方位地反映员工的经营能力和经营绩效的目的。其次,实现测评过程的规范性。现代企业在绩效考评过程中多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所搭建起的技术平台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然后在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集合优秀专家群的集体智慧与经验给予会展业员工一个恰如其分的定性评价。我强调会展业应该慎用“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是绩效考核的一种制度。一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如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精简机构等;可另一方面也有非常消极的方面,如有损人格尊严、过于残酷等。既然现代社会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强调以人为本,

53、我就更推崇:“只公布最好的”!这样每名员工都相应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就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而言“只公布最好的”比末位淘汰制要好的多,而且也更适合会展的工作特性。(4)构建员工的保险机制,实现保障激励。为了让会展业员工产生“退有所依”的安全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他们在职时的逆向选择行为,必须构建起会展业员工的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使员工的权与责趋于对称,他们在经过博弈思量之后会遏制短期经营行为。(5)构建岗位聘任机制,实现任职激励。为了让会展企业的岗位聘任机会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应更多地利用如公开招标选聘、实绩考核选聘等方式。重要的是建立公平竞争上岗的人力资本市场和形

54、成自由流动的阶层。种优胜劣汰的人才市场竞争机制使得员工为自已能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而倍感自豪,又使他们产生了“不进则退”的危机感。(6)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实现反向激励。健全监督约束会展业员工的制度,不仅是制度创新能否取得应有成效的关键所在,也是通过惩罚措施来建立人力资源活水机制的反向激励措施。企业法人对企业日常工作实施经常性监督,经营者在授权范围内拥有对企业的高度控制权,他们之间明确的权责利关系实现了一种有效监督约束。3.4实现会展策划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学认为:创造思维是指思维

55、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1)展开“幻想”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开始的。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青年人爱幻想,要珍惜自己的这一宝贵财富。幻想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今天还在你幻想中的东西,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你创造性的构思中。(2)培养发散

56、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说:“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比如我们思考“砖头有多少种用途”。我们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样的答案:造房子、砌院墙、铺路、刹住停在斜坡的车辆、作锤子、压纸头、代尺划线、垫东西、搏斗的武器,如此等等。(3)发展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即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