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_第1页
宏观经济管理_第2页
宏观经济管理_第3页
宏观经济管理_第4页
宏观经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管理(2012)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提纲)内蒙古自治区党校 安静赜第一 讲 市场失灵与 政府 为什么需要宏观经济调控?政府宏 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 中,市场不是万 能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 对经济进行积极有效的 干预。处理好政府 与市场的关系, 正确发挥政府职能, 保证宏观经济 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增长,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 要任务。一、市 场失灵(一)在微 观经济领 域的失 灵1、垄断形成垄断 的最基本原因是 进入限制,包括自然限制和立法限制。前者如 规模 经济和对资源的垄断性开采,后者如 专营、专利等。垄断不利于消费者主权的实现,不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容

2、易 导致腐败。解 决的办 法是政府 对垄断进 行限制。2、外部性外部性是指 经济主体的活 动给他人造成的非市 场性的影响。外部性可分 为 “正的”外部性 与“负的”外部性。在外部性存在的 场合,市 场无能为力。可采取 经济措施(通 过税 收和补贴使外部性 内在化)、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及 自愿协商等办法校正外部性。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特征主要有二:一非 竞争 性,二是非排他性由于“搭便 车”现象的存在, 仅仅依靠市 场必然导致公共物品供 给不足 公共物品主要需政府提供。4、信息不 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次品市 场问题和道德风险,进而引起市场失灵。(1) 次品市 场问题所谓次品市场问题,是指作

3、为市场交易对象的个体之间内在质量差异很大的 同类产品,在交易双方信息不 对称的情况下,掌握信息 较少的一方 为回避风险而 降低或提高价格,只可能把高 质量的产品挤出市 场。即“劣品 驱逐优品”。次品市场问题广泛地存在于 旧车市场、保险市场和信用卡市 场。次品市 场问题解决的解决办法有: 产品标准化;了解交易者的情 况,主要是 建立商誉;.政府介入,分 摊风险;信号传递。(2)道德 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交易双方在达成协议时 ,由于只存在有限信息的一方不可能准确的 监督另一 方使其按 协议办事,因而另一方在 签约后可以改 变自己的行 为来损害对方利益, 即所谓道德风险。现代公司是一系列委托代理 关系

4、的总和。由于委托人不可能 对代理人 时时、 事事监督,在信息不 对称的情况下,代理人就可能侵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不被 发现。 即所谓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是道德风险的典型表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关键是建立激 励机制。激励机制的核心是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共享, 风险 共担。(二)在宏 观经济领 域的失 灵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 滞后性,不能自 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导致经济 的周期性波 动。惟有政府担 负起对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才能实现经济稳 定。(三)在收入分配 领域的失 灵市场通行的按要素分配 规则,必然导致初次分配的不公平,客 观上要求社 会 上有一 种有助于 实现公平目 标的再分

5、配机制。市场机制框架内不能解决再分配问题,需要政府以 财政手段来完成。 二、政府 职能市场失灵的领域就是政府可能 发挥作用的范围。政府的主要 职能有:(一) 资源配置职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 务,矫正外部性, 维护 有效竞争等。(二)稳 定经济职 能。( 三 ) 收入分配 职能。我国表述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 务第二讲 总量平衡 与调控 宏观经济是怎样平衡的 ? 宏观经济学 是研究经济的整体运行。那么,宏观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一 国经 济是怎样达到平衡的?本 讲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和 阐释。一、国民经济均衡(一)国民经济 均衡条件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要使宏 观经济正

6、常运行,首先 要努力做到 总量平衡,也就是总供给要等于 总需求。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就是总 供给=总需求。总供给是指全社会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 终产品和劳务总量,可用出 卖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收入(Y)来表示。总需求是指全社 会一定时期内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可用购买最终产 品和劳务的总支出(E)来表示。总供给总需求,经济收缩;总需求总供给,经济扩张 ;总供给=总需求, 经 济均衡。(二) 国民经济 均衡分析经济学家们把一国复杂 的宏观经济 部门抽象出 来,用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来解 释宏观经济是怎样运行和实现平衡的。1、两部门经济 的均衡总供给=各种要素供给的总和=消费+储蓄=C+S总

7、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C+I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总供给=总需求,即C+S=CI,即S=l。2、三部 门经济 的均衡总供给=C+S+T总需求=C+I+G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C+S+T=C+I+G,即S+T=I+G。3、四部 门经济的均衡总供给=C+S+T+M总需求 =C+l+G+X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C+S+T+M = C+I+G+X, 即卩S+T+M =I+G+X显然,现实的宏观经济 是四部门经济 。通过上述分析, 一国经济要实现平衡, 即C+S+T+M C+I+G+X 其中,S、T、X对国民经济是一种收缩的力量,是“漏 出”;I、G M对国民经济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是“注入”。漏出和注入

8、,总供 给和总需求,就象人的左手和右手, 这二者一定要相等,可是 现实中它不等。于 是政府要做的事,不是 动左手,就是动右手,让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漏出等于注 入, 设法求得经济的均衡, 从而保证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大家思考一下,我 国政府现在是在动哪只手?二、宏观经济调 控如前所述,政府 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就是在 总供给和总需求上做文章。通 过 政府这双“看不见的手”,实现经济 均衡稳定发展。(一)宏 观调控目标1 、充分就 业充分就 业是指一切愿意工作的人都有工作的 状态。与就业对应 的是失 业。失业人口是在一定的年 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想工 作,而且正在找工作,但 现在仍没有工作的人。(

9、联合国国际劳 工局)失业的原因和 类型主要有:摩擦性失 业,结构性失业,古典主 义失业,需求 不足失业,隐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失业率是反映宏 观经济运 行的重要指 标。减少失业,促进充分就业,是宏 观 调控的重要目 标。失业率=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失业率上升,意味着 劳动力资源没有合理配置,是一 个经济问题 。同时也影 响社会和谐稳定,更是一 个社会问题 。2 、物价 稳定物价稳定是指物价 总水平的 稳定。衡量物价 总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叫物价指 数。主要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和GDP平减指数三 种。物价指数是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当你看到

10、物价指数持续上升 的时候,你就知道 经济开始回暖,总需求超 过了总供给,通货开始膨胀了;当你 就看到物价指 数持续向下降的 时候,你就知道经济开始变冷了,总供给超过了总 需求,通 货开始紧缩了。政府宏 观调控,使经济实现 均衡,既要抑制通 货膨胀, 又要防止通 货紧缩 。3、经济 增长通常用一定 时期实际国内 生产总值的年均增 长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和失业是 相互关联的,如何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以增加就业,是重要的宏 观调控目标。4 、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反映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 不管是存在过大的顺差或逆差,都必然 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二)宏观调控政策根据

11、前面国民经济的均衡分析,我们知道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就是在总需求 和总供给上做文章。不过,政府动总需求相对容易,动总供给相对困难。因此, 政府在短期内往往调整的是总需求。也就是说,政府往往是在总供给既定的前提 下来调节总需求,通过需求管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需求管理的内容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在萧条时期,总 需求不足,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消灭失业;在膨胀时期, 存在过度需求,政府则应减少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消灭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是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来间接调节总需求。 在萧条时期扩大货币供应

12、量,以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在膨胀时期缩小货币 供应量,以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 务被称做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第三讲经济增长与发展怎样理解经济发展的“快”与“好”宏观经济学不仅研究短期的经济运行和平衡问题,还研究包括经济增长和发 展这样的长期宏观经济问题。本讲重点阐述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为实现 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科学发展提供启示。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 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是一国(地区)经济总量的增加,即GDP勺增加。如 果考虑到人口的增加及价格 变动的情况,经济增长的标准应该是实际人均GDP 的

13、增加。1、GDP勺含义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描 述或计算一国的经济总量,GDP是最重要的指标。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是个流量概念,;(2) 度量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3) 包括有形和无形 产品的价值;(4) 核算的是市场价值。还要区分GNP与GDPGNP是指指一个国家一年内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NP以人口为统计标准,GDP以国境为统计标准。GNP= GDP+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来自本国的收入)=GDP+净 海外 资产 收入 。2、GDP勺核算核算GDP有三种方法,通常比较容易理解和应用较多的是支出法。(

14、1)收入法(分配法):GDP =总收入(Y)=各种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收入。可以 看出分配 结构 。(2)部门法(生产法):按部门计算加总增加值。 GDP= 各个部门的增加值。可 以看出 产业结构 。(3)支出法(产品流动法):GDP=G+I+G+X-M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可以看 出需求 结构 。(二)经济增 长与经济发 展的 关系多数经济学家主张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区别开来。 增长是指国内生 产总值的增加,发展是指由不 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既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加, 也包括经济素质的提高、 结构的优化及成果的共享。同 时,二者也有联系,主要 体现在:经济增长是手段, 经济发 展是目的。

15、一方面,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 展的物 质基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并不一定有相 应的经济发展, 如果片面追求 经济增长,就可能出 现“无发展的增 长”。二、经济 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 18 世纪的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 中就探讨如何增加 国民财富实际就是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但经济增长理论得到 迅速发展则是在二战以后。主要研究经济如何才能 稳定增长,有哪些因素影 响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应 不应该增长等问题20 世纪 40 年代库兹涅茨研究了各 国经济增长的统计资 料,把经济增长的原 因归结为技术进步、制度和意 识形态变化。美国经济学 家罗斯托则从历史的角度

16、 研究经济发展的过程,提出经济成长阶段论,并强调资本积累、主导产业 和政治 制度是 经济“起飞”的三 个条件。以后的经济学 家着重分析各 种因素与经济 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 种经济 增长模型。其中,“哈罗德多马模型”分析 资本积累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 增长率(G)=储蓄率(S) /资本-产量比率(C),认为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资 本-产量比率(C)是不变的,因此储蓄率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如果实际 储蓄率与合意储蓄率一致,经济就可以实现稳定增长。索洛和斯旺提出的新古典 增长模型,则强调了经济增长取决于三个因素:劳动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技术 进步率,认为可以通过市场调节劳动 和资本的

17、比率和技 术进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 长。 20世纪60年代肯德里克、丹尼森等人提出 并运用全要素生 产率概念,进一 步对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进行了定量分析。 20世纪 80年代美国产生的“新增 长理论”,进一步把知识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得出技术进步是 经济增长的中心的结论。同一时期同样影响教大的诺斯等人的新制度 经济学,则 认为“制度优于技术”,制度才是 决定经济增长的最核心、最根本的因素。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中, 经济学家们还越来越关注经济增长的代价和价 值 问题。如罗马俱乐部的增长极限论和米香的增 长价值怀疑论,尽管其得出的 经济 零增长结论显得极端而不可取,但也引起了人 们对

18、资源、环境、人口、文化等 问 题的重视,对于当今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 启发。三、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 展一)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就和问题“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 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额从从居世界 27位跃居世界第二; 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存在很多新矛盾新问题,面临新风险新挑战。 主要表现在:一是代价太大,二是发展失衡。代价主要是资源环境代价和精神文 化代价。失衡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民生 问题凸显,经济风险增大,国家安全存在隐患。(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19、发展观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新任务,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进一步正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 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也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 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四个方面辩证联系、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 完整的理论体系。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变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发展,主题是发展。不是要遏制发展,而是为了实现又 好又快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 定性的意义”。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致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20、两 个没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两个没变”,中心就不变;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心就不动摇。因此: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 本路线。党的基本路 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 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 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卜 ”求。”2 、坚持以人 为本。要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 为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 和落脚点,做到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坚

21、持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即“四个文明”整体推 进,“四位一体”全面 发展;协调发展, 即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 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 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 态 良好的文明 发展道路4、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坚持“五个统筹”; 在国家和政府管理 领域,统筹中央和地方 关系; 在分配 领域,统筹个 人利益和 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当前利益和 长远利益 ;在国际 交往领域,统 筹国内国际两个 大局 。(三)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1、正确认识

22、和处理经济发展“好” 与“快”的辨 证关系。“快”指速度,“好”主要指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方面, 经济发 展需要一定的速度,适当的速度本身是好的必要 条件和重要 标志,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另一方面, “快”是有 条件的,必须是符合规律的“快”, 保持较长增长周期的快”,也就是必 须是建立在“好”的前提上的“快。 离开了“好”,一味求快, 经济增长既没有意义,也不 会持久。必须坚持“好中求快”的方 针,把经济发 展的“快”建立在 结构优化、质量 提高、效益改善和消耗降低的基 础之上,努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2、从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是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途 径。(1)促进经

23、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 资、出口拉 动向依靠消 费、投资、出口协调拉 动转变;(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 产业带动 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协同 带动转变 ;( 3)促进经济 增长由由主要依靠增加物 质资 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 进步、劳动 者素 质提高、管理 创新转变 。第四 讲 经济 周期与波动怎样应对危机保增长?从 1825 年世界上第一次生 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到今天 还尚未见底的 国际经 济危机,世界经济始终在繁荣与萧条 中发展着。因此,研究宏观经济不能不研究 经济周期。马克思着重研究了经济周期中的危机 阶段,现代经济学家则从整个周 期的角度提出了 种种解释,构成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

24、内容。了解经济周期的理 论 和实践,把握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和客 观规律,对于我们当前积极应对国际经济 危机的冲 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一、经济周期理 论概述(一)经济周期的含 义所谓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运 行过程中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表现为整个经 济的波动。经济波动反映在 国内生产总值、收入、就业、投资等各个方面,但其中心是 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因此,经济波动实质上是实际国内 生产总值和潜在国内生 产总值 之间的背离。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 为上升和下降 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其 最高点称为顶峰。 但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 经济就进入下降阶 段,下降 阶

25、段也 称为衰退,如果衰退 严重则进 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 称为谷底。 但谷底也是 经济由衰转盛的转折点。以后又经济逐渐复苏进 入上升阶段。从一个 顶峰到另一个顶峰,从一个谷底到另一 个谷底,就是一 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二)经济周期的 类型经济学家们根据周期持 续的时间长短,把经济周期分为中周期、长周期、短 周期。中周期是法 国经济学 家朱格拉提出的,所以又 称朱格拉周期,是指持 续长度 为 9-10 年的 经济周期。短周期是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所以又 称基钦周期,是指平均 长度为40 个月的经济周期。长周期是 苏联经济学 家康德拉耶夫提出的,所以又 称康德拉耶夫周期,是指 持续长度为五六十年

26、的 经济 周期。美国经济学 家熊彼特在 1939 年出版的?经济周期?一书中把上述三 种周期进 行了综合,认为大体上一 个长周期包括 6个中周期,一个中周期包括 3个短周期。(三)经济周期的成因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 释是经济周期理论的中心。自 19 世纪中期以来,经济学 家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有几十种之多。其中包括如 纯货币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 原因归结为银行货币与信用的交替 扩张与收缩;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投资过度引 起比例失 调是经济波动的原因;消费不足理 论,认为原因是分配不公 导致的消 费 需求不足;心理周期理论,认为人们乐观或悲观的心理预期引起周期性波 动;太 阳黑子理论,则认为原因是太阳

27、黑子出现引起的农业减产;以及熊彼特的 创新理 论,用创新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除此以外,马克思的 经济危机理论和凯恩斯的 经济周期理论具有较大的影 响和借鉴价值。1、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 论马克思着重研究了经济周期中的危机阶段。把危机看成是社 会发展到资本主 义阶段的产物,是“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好象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 指出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 产过剩的危机,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产生危机的根本原 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 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 间 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个别 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 状态之间 的矛盾,生 产无限扩大的趋势 和劳动 人民有支付

28、能力的需求相 对缩小之间的矛 盾。同 时,马克思还揭示了危机的周期性,把 经济危机的周期分 为危机、 萧条、 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并指出固定资本更新是周期性 经济危机的物 质基础。总之,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伴 侣和不治之症。只要资 本主 义制度存在, 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2、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 凯恩斯主义强调的是总需求分析,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是以投 资变动为 中心 的总需求变动。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中,比较流行的是 萨缪尔森的乘 数 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 论。乘数原理说明投资增加对实际GDP勺影响,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实际GD戌曾加 的倍数叫乘数。加速原理说

29、明实际GDF增加对投资的影响,实际GDP勺增长率所 引起的投资增长率的倍数称为加速数。这两个原理说明了投资与实际GDP之间的 作用是相互的, 从而可以解 释经济周期。我们从经济繁荣开始来看投资如何引起经济波动。假设由于某个原因(降低 利率、创新或人们预期的乐观)引起经济中投资增加。这种投资增加通过乘数效 应使实际GDP成倍增加,经济走向繁荣。实际GDP增加又刺激了投 资成倍增加。 投资与实际GDP通过乘数和加速原理的作用相互加强, 经济繁荣达到顶峰。但经济并不会一直繁荣下去。实际GDP勺增加,受一国资源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总有一个极限。当经济达到这个极限的顶点(即周期中的 顶峰)时,物价上升, 经

30、济过热 ,人们的预期从乐观转 向悲观,迟早会发生投资减少。乘数和加速数都是“双刃剑”即作用是双向的。投资减少引起实际GDP加倍减少,实际GDR减 少又引起投资加倍减少。投资与实际GDR1过乘数和加速原理的反方向作用相互 加强, 经济衰退 会进入萧条 ,达到谷底。当然, 经济也不会一直衰退下去, 经济衰退时,利率下降,就 会刺激投资, 于是经济走出谷底,走向繁 荣, 开始一轮新的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由于投资、消费、收入之间等 变量的相互作用, 经济的波动就是正常的、难免的。要改变或缓和经济波动程度, 就要求助于政府 对经济的干预。二、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工作

31、思路(一)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2008:最意外的一年 ; 2009:最困难的一年 ; 2010:最复杂的一年; 2011 :更 复杂的一年。研究当前的形势,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大背景。 2012 年是具有 特殊意义的一年,经济放缓,风险增加,震荡前行。(二)今年经济工作思路和任务1、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中央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综合考虑 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今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报告在对工 作的总体部署中重申了这个总基调。 所谓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所谓

32、进, 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 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其中,稳是 短期目标,进是中长期目标,稳中求进体现了中长期的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结合。稳和进互为因果。稳中才能求进,要在结构、民生、改革方面有所突破才能稳, 不能为稳而稳,不能因为稳就停滞不前,必须稳中求进。2、今年经济工作目标与任务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 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1)稳增长在今年经济工作六大目标中,稳增长居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经济 的发展速度不能太高,太高的经济增长率会出很多问题; 但也不

33、能太低,因为经 济增长速率过低的话,就带来了财政收入、就业等问题。稳”增长就是要规避潜在风险,防止经济过渡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 要正确看待当前经 济下行的性质。国内经济下行既有短期政策调整的因素, 也有潜在增长率下降的 因素。重回 十一五”时期高增长,既不符合 十二五”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也不应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政策追求的目标。稳增长,不同于过去提的保增长,相 应的关键是宏观经济政策也要稳,切不能像上一轮宏观调控政策中简单的扩大投 资保增长”其实我们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转型,稳增长是防止整个经济不出现大 的波动,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2)控物价目前看,物价过快上涨

34、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今年的物价涨幅会低于去年,短 期内通胀压力将明显减轻。但同时也应看到,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因素没有根本消 除,全球流动性仍然宽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可能继续攀升, 加上我国劳动力 成本和资源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调控通胀的压力仍然非常 大。更重要的是,要抓住物价压力有所减轻的时机, 适时推进资源型产品和要素 价格改革,合理释放物价上升压力,为长期的稳定打下基础。(3)调结构结构调整是降低经济运行风险,转化增长动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推动 经济在更长时期内保持平稳增长的根本途径。要把经济的下行变成调结构、转 方式的动力,逐步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

35、协调性和可 持续性。重点是继续调整四个方面的结构:一是需求结构。会议强调四个牢牢把握”的要求,第一个就是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提出的 四个着力”的方针第一个,就是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调整需求结构关键是扩内需,扩内 需的重点是提收入、保民生、促服务。二是产业结构。重点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壮大文化产业。 三是空间结构,包括城乡、区域结构,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四是要 素投入结构。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力度, 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 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强调发展实体经济,是这次经济工作

36、会议的一大亮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 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这也是当前调结构一个重点。核心是 要正确认识 和解决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严重的 虚拟化、泡沫 化趋势,实体经济盈利空间受到挤压,是我国宏观经济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今年开始要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泡沫,避免产业 空心化。(4)惠民生近年来,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社会蕴藏着 较大的矛盾和风险。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国强民不富,经济难以保持持久 动力,社会难以实现长治久安。因此要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通过加大财

37、政投入力度,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除了继续强调扩大就业、 完善社保、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外,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把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放 在了保障民生的任务里来阐述,提出 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 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具有特殊的含义和针对性。(5)抓改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归根到底是体制机制问题,是 制度问题。为什么消费需求难以扩大?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为什么 贫富差距难以缩小?个人所得税制度不合理,国民收入记录制度缺失。为什么 三 农”问题久治不决?根源是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农民享受不到平等的权利保障(教

38、育、医疗、政治参与权利)。为什么一些干部不能 以人为本? ”干部产生方 式和政绩评价体系有问题。为什么腐败问题难以遏制?现在的反腐思路有缺陷, 社会生活的基础制度跟不上。因此,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 着力破除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 破。会议要求,2012年要重点推进:一是财税体制改革。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 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 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二 是金融体制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 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

39、业和 三农”的金融机构。三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 善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同时继续推进国有企业、 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体制等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 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等。(6)促和谐第五讲制度变迁与创新为什么制度最重要?新制度经济学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以来,发展势头很猛。特别是布 坎南、科思、诺斯等几个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在八、九十年代先后获得诺贝尔 经济学奖,进一步把新制度经济学推向高潮,已经成为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重 要组成部分。新制度经济学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制度,探讨制度对人 们的行为及经济结果的影响,为人们分析宏观经济和

40、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 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制度的转换和变迁 过程,这就使得以制度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新制度经济学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特 殊的应用价值。一、什么是制度所谓制度,按照诺思的解释,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 制度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人为设定的约束。制度反映的是人和人之 间的关系。 换言之,只要是需要人 与人打交道的场合,只要人与人发生关系,就需要制度。制度由三个因素组成: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一)正式规则。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贝U。如法律、法规、合 同、协议等。(二)非正式规则。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文化传

41、统和行为习惯。 包括习惯、习俗、伦理规范、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等。存在非正式规则的一个原因是,制定的再详尽的正式规则,也不可能穷尽人 们相互交往中的一切 细节 。相对于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的变革速度较慢,可移植性 较差。正式规则必 须与非正式规则相容,才能 发挥作用。(三)实施机制。包括自我 实施、相互实施和第三方 实施。 判断制度是否有效,更重要的是看 实施机制是否健全。二、为什么制度重要这实际涉及到为什么需要制度的问题,也就是新制度 经济学的制度的起源和 功能理论。(一)节约交易费用1.什么是交易?交易是指人 与人之间发生关系的活 动。根据美 国制度学派创始人康芒斯的解 释,交易活动包括三类

42、:一是买卖的交易,指市场中平等人之 间的交换关系;二 是管理的交易,即上下级之间的命令和服 从关系;三是限额的交易,主要指政府 和公民之 间的关 系。与交易相对应的概念是生产,即人 与自然界之 间发生关系的活动。 新制度 经济学 家认为,全部 经济活动=生产+交易。2、什么是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指为交易的达成和实现而发生的费用。包括 获取交易对象信息、 谈判、签约及监督契约实施等方面 发生的费用。实际上也就是人 与人之间打交道 的费用。交易费用是新制度 经济学的核心范畴。3、交易 费用是制度的源泉。交易 费用的高低主要取 决于交易因素和人的因素。 前者指交易活 动的复杂性 和不确定性,后者指人的有限理性和机 会主义倾 向。制度可以减少交易活 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约束人的投机取巧 倾向,从而 降低交易 费用。如合约降低购买商品的交易成本, 股票交易所降低了企 业筹资 的 交易 费用等。制度因 为交易 费用的存在而重要。(二)为合作创造条件“囚徒困境”模型揭示了 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 即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