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科学培优讲义专题集训第12讲简单机械试题_第1页
2017届中考科学培优讲义专题集训第12讲简单机械试题_第2页
2017届中考科学培优讲义专题集训第12讲简单机械试题_第3页
2017届中考科学培优讲义专题集训第12讲简单机械试题_第4页
2017届中考科学培优讲义专题集训第12讲简单机械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2讲简单机械知识梳理【复习重点】1.杠杆(1) 杠杆指能绕某一固左点转动的硬棒。注意:一切可以绕某固左点转动的刚性物体,都可以 看成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几、阻力F:、动力臂1 、阻力臂1 :。注意:杠杆画力臂时,要先找支点, 再画力的作用线,然后画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2) 杠杆的平衡杠杆的平衡状态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满足条件:动力X 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再X U=F=X l=o杠杆的分类和应用种类力臂关系力的关系特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心2省力、费 距离W刀、羊角锤、起 子等费力杠杆ZiF2费力、省 距离缝纫机踏板、铲车的 连杆等等臂杠杆=

2、(2F:=F2不省力也 不费力天平、定滑轮等(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为了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可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 位宜,此时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方向与杠杆垂直。通过多次改变钩码数疑和力臂大小取得平衡并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结 论。2.左滑轮、动滑轮与滑轮组泄滑轮左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定滑轮的特点“是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不考虑摩擦和绳重 时(理想条件),F=G。动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动滑轮的特点是能够省力但费距离、不能改变 动力的方向。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时,拉力等于物重的一半,即F二丄G郴若

3、不考虑摩擦 2和绳重而只考虑动滑轮重时.拉力等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即F二丄(GMGQ。2滑轮组滑轮组是泄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其特点是既能省力又能(不是一泄)改变力的方向。若不 考虑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F二丄G彻(n为分担物重的绳子股数):若不考 n虑摩擦和绳重但要考虑动滑轮重时,存在下列关系:F二丄(GMGQ。n滑轮组的绕绳方法:确左n后,遵循“偶左奇动”的原则确泄固泄端,从内往外绕:自由端确圧的话,也可从外往内绕。对于滑轮组要注意关注绳子股数n。水平方向使用滑轮组时,要能够转换或换位。3.斜而斜而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也属于一种杠杆的变形。如图所示的斜而,当斜面光

4、滑时,有F1二Gh, nX100% = X100% =100%:当斜面存在 %F】摩擦时,有 F1 二 Gh+fl, q = x 100% = x 100% = Gh x 100 %FlGh + /14.机械效率有用功指为达到某一目的必需要做的功。额外功指虽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也叫无用功。总功指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即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n=-xl00%o %【复习难点】1. 杠杆的五要素中支点和力臂的确左。2. 滑轮和斜而等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汁算。【易考点】1. 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应用和探究实验。2. 滑轮组的特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滑轮组结

5、合浮力、压强等知识点的综合题型。考点精析考点一杠杆例1、【内江】如图所示为某商店里使用的一种放在水平桌而上的案秤示意图。它的工作原理与 天平相同,不过两臂长度不等。(1) 由图可知,该案秤秤杆的分度值为 gu(2) 现将游码放在秤秆的“零刻度线”处,耙被测物体放在左边的秤盘中,当该舷码盘上的槽码的质量为m:时,秤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被测物体和槽码对调位置,发现当左边的秤盘中槽码的质量 为业时,秤杆又处于平衡状态,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解题思路】(1)由图知,案秤秤杆是将200g分成4份,每一份为50g,则该案秤秤杆的分度值为50g. (2)设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力臂为1,、1当把被测物体放在左

6、边的秤盘中,由秤杆平衡可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W【解题思路】甲图:n二3, s二3h,摩擦力忽略不计,则F二(G + G.p),介:二一曲鼎才00爲再00%;乙图用,则刊,摩擦力忽略不计,冷G + ,帯加吩民产舄戒0%:g, wGh以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参考答案】B【方法归纳】分析两种滑轮的省力情况的关键是判断分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判断其效率大小则利用七xl00% =G + G#xl% =xlOO%进行分析。1易错误区1木题啲推公式n=-xlOO% = Gh + G訥X10% = G + G动X100

7、%的前提是摩擦和绳重不汁,否则只能用如下公式:n=xl00%=xl00% = xl00%oFnnFn考点三斜面及其机械效率例3、【安徽】如图所示,有一斜而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而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而机械效率q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可=等乂100%B,耳=(芒小 X100%C. rj=X100% D. q= &世门 X100%【解题思路】已知斜而的髙为h,物体的重力为G,斜而长为L,拉力为F,斜而的摩擦力为f,所 以有用功 w 6-MFGh,总功 W 6=FL,则机械效率 n x 100% = x 100% = Gh x 1

8、00% oVV,.FLGh + fL【参考答案】D【方法归纳】利用斜而工作时,物体被升高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克服斜而摩擦所消耗的功是额外功。 总功是拉力沿斜而所做的功。【易错误区】计算时要注意摩擦力所做的功即额外功的计算,还要明确总功应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 之和。探究提升例1.【丹东】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二甲乙(1)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O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以使杠杆在水平位苣平衡。(2)调节完中后,在杠杆B点挂3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如图乙所示,那么在杠杆的

9、D点挂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平衡后,将B、D两点下方所挂 的钩码同时向支点0靠近1个格,那么杠杆 (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3)实验中若不在D点挂钩码,而在杠杆的A点或C点使用弹簧测力讣使杠杆在水平位苣平衡,为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挂在点,且拉力的方向是【解题思路】(1)实验时让横杆AB在水平位宜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 通过支点,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若开始实验前发现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 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2)个钩码的重力为G,设杠杆一个小格代表1,根据杠杆平衡条 件Fd FF

10、; 1 可得3GX4 1二nGX3 1 ,解得n二4。当杠杆平衡后,将B、D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 向支点0靠近1个格,则杠杆左端:F, I F3GX3 1二9G I ,杠杆右端:F= 1 :=4GX2 1二8G 1 ,则F: 1 即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1 fF= 1 =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 一立时,要使动力最小,动力臂要最大:在杠杆的A点和C点中A点的力臂最长,则施加的力最小, 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参考答案】便于测量力臂(或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右(2)4不能 (3)A竖直向上(或垂直杠杆向上)【方法归纳】分析出杠杆所受的力及对应的力臂,;I各已知条件代入便

11、可。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力 臂最长,力最小。【易错误区】第(3)题要求的是“最小的力”,即要求力臂最长。【考点范围】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例2、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一起组装好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巻, 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1)小红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捉升的髙度为0. Im,测量数据准确无误,其余被测物理量和汁算的数据如下表所zjs o钩码重弹簧测力计提 升的高度如有用功/丿总功/ J机械效率20. 40.20.2100%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3,他们意识到岀现了错误

12、,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原 因:O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o(4)若提升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机械效率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他们先 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在图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绕线方式。【解题思路】(1)测量滑轮组的实验中应该竖直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讣。(2)动滑轮被5根绳子承担,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和动滑轮移动距离的5倍,因此弹簧测力讣提升的髙度错了,应为0 5mo(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n = - = = =xlOO%=80%a (4)使用滑轮组时,做的叱Fnh Fn O.5Nx5额外功不变,增加钩码的重,增大了有用功,因此机械效率会变大。(5)图乙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 数为2段,则改变绕法,即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3段时,根据“奇动偶龙”的原则绕线,绳 子的起始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