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三章_血液_第1页
_第三章_血液_第2页
_第三章_血液_第3页
_第三章_血液_第4页
_第三章_血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液学小问题你献过血吗?你的伤口出血后容易止血吗?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你知道“熊猫血”吗?生理学生理学 PhisiologyPhisiology第三章第三章 血血 液液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第二节第二节 血血 浆浆第三节第三节 血血 细细 胞胞第四节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第五节第五节 血血 量量 与与 血型血型 血液血液 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循环于心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循环于心血管系统内血管系统内。 它将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它将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氧输送至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将氧输送至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将机体不需要的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以机体

2、不需要的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以排出体外。血液还对入侵机体的微生物、排出体外。血液还对入侵机体的微生物、病毒寄生虫等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发生反应,病毒寄生虫等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发生反应,保护机体免遭损害。血液是体液的一个重保护机体免遭损害。血液是体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血液具有物质运输、维持内环境稳态、防御、营养、参与生理性止血功能,当机体发生病理变化时,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因此临床上常以血液检验作为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血量和血液的组成一、血量和血液的组成 血量血量是指人体

3、内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血量是指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血量占体重的占体重的7%8%7%8%,相当于每千克体重,相当于每千克体重7080ml7080ml。 安静时,人体绝大部分的血液心血管系统内安静时,人体绝大部分的血液心血管系统内快速循环,称为快速循环,称为循环血量循环血量。 一小部分血液滞留于肝、脾、肺和皮下静脉一小部分血液滞留于肝、脾、肺和皮下静脉丛等处,流速相对缓慢,称为丛等处,流速相对缓慢,称为贮存血量贮存血量。 足够的血量是维持正常血压和各组织、器官正足够的血量是维持正常血压和各组织、器官正常血液供应的必要条件。常血液供应的必要条件。 血量不足时将导致血压下降、血流减慢、组织血量不

4、足时将导致血压下降、血流减慢、组织细胞缺血,最终引起组织细胞或器官的代谢障碍。细胞缺血,最终引起组织细胞或器官的代谢障碍。 轻度失血轻度失血:一次失血量在:一次失血量在500ml以下以下 即不超过血液总量的即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 中度失血中度失血:一次失血量约:一次失血量约1000ml 即达到血液总量的即达到血液总量的20% 重度失血重度失血:一次失血量约:一次失血量约1500ml以上以上 即达到血液总量的即达到血液总量的30%以上以上Whole Blood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液的组成 变变 化化: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都可使红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都可使红 细胞比容改变。

5、细胞比容改变。 例例: 严重腹泻或大面积烧伤时严重腹泻或大面积烧伤时血浆量血浆量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 贫血贫血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生理学生理学 PhisiologyPhisiology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二、血液的理化性质(一)血液的物理特性(一)血液的物理特性1、颜色:、颜色: 血液的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内血液的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血红蛋白 动脉血含氧丰富,鲜红动脉血含氧丰富,鲜红 静脉血含氧少,暗红静脉血含氧少,暗红 血浆呈淡黄色,溶有胆色素血浆呈淡黄色,溶有胆色素2、比重:、比重: 全血:全血:1.050-1.060,取决于,取决于红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 血浆:血浆:

6、1.025-1.030,取决于,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血浆蛋白含量生理学生理学 PhisiologyPhisiology第一节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3、粘滞性:、粘滞性: 体外测定血液或血浆与水相比的相对粘滞性体外测定血液或血浆与水相比的相对粘滞性 血液:血液:4-5;血浆:;血浆:1.6-2.4 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所含的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所含的血细胞数血细胞数 血浆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血浆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质血浆蛋白质的含量的含量 贫血:粘滞性下降贫血:粘滞性下降 大面积烧伤:粘滞性升高大面积烧伤:粘滞性升高4 4、酸碱度、酸碱度(pH(pH值值) ) 1

7、 1). .正常值正常值: :pH 7.35pH 7.357.457.45 pH pH 7.35=7.35=酸中毒酸中毒, pH, pH 7.45=7.45=碱中毒碱中毒 pH pH 6.96.9或或 7.87.8,将危及生命,将危及生命 2 2). .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 (1) (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主:主:NaHCONaHCO3 3/H/H2 2COCO3 3缓冲系缓冲系(比值为(比值为201201);); 次:次:NaNa2 2HPOHPO4 4/NaH/NaH2 2POPO4 4 (2)(2)红细胞缓冲对:红细胞缓冲对: 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

8、白钾盐/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3 3)通过)通过肺和肾肺和肾的调节:的调节:可使血浆可使血浆pHpH值保持相对稳定值保持相对稳定; ;可使血液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可使血液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 5 5、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概念概念: :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正常值:正常值:5790mmHg 5790mmHg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呈正比,: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呈正比, 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 血液血液血浆血浆血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

9、细胞血小板血小板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血液的理化性质血液的理化性质颜色比重黏滞性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酸碱度第二节 血 浆学习目标1 1、说出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说出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2 2、简述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分类及、简述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分类及其生理作用其生理作用3 3、解释血浆与血清的区别、等渗溶、解释血浆与血清的区别、等渗溶液液主要成分(见主要成分(见图)图)血浆蛋白:血浆蛋白:分为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三类 血浆血浆(50%-60%50%-60%)水(水(91%-92%91%-92%) 溶质溶质(8%-9%8%-9%)血浆蛋白血浆蛋白(60-80g/L6

10、0-80g/L)白蛋白:白蛋白:维持胶体渗维持胶体渗 (40-55g/L) (40-55g/L) 透压透压球蛋白:球蛋白:免疫、防御免疫、防御(20-30g/L)(20-30g/L)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血液凝固血液凝固 电解质(无机盐电解质(无机盐) ):以:以NaNa+ +、ClCl+ +为主为主 形成和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形成和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气体气体其它物质其它物质非蛋白氮:氨基酸、尿非蛋白氮:氨基酸、尿 不含氮的不含氮的有机物有机物(2-4g/L)素、尿酸、肌酐等素、尿酸、肌酐等 :葡萄糖、乳酸、:葡萄糖、乳酸、维生素、激素等维生素、激素等 血清血清: :血凝块

11、回缩析出的淡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黄色透明液体。注:注:血清与血浆的区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不含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因子。渗透现象渗透现象 指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通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扩散的现象。半透膜:能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离子或大分子不能通过的生物膜。产生渗透产生渗透的具备哪的具备哪些条件?些条件? 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颗粒数目成正比。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NaCl、葡萄糖等晶体物质形成正常值5765mmHg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蛋白白)等胶体物质形成。正常值25mmHg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12、和数值5800mmHg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 维持红细胞内外水平衡和保持红细胞正常形态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维持血浆容量和血管内外水平衡红细胞:低渗溶血溶血 高渗皱缩皱缩 等渗溶液等渗溶液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使用的各种溶液中,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等渗溶液。(如0.9NaCl溶液、5GS)。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则相应的称为高渗或低渗溶液。 等张溶液等张溶液 在临床上,将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称为等张溶液等张溶液。所谓张力实际上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造成的渗透压。例如NaCl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所以0.9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但尿素因为

13、它能自由通过细胞膜,1.9的尿素溶液虽然与血浆等渗,但红细胞置于其中后立即溶血,所以不是等张溶液。 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组成组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80% (80%为为NaNa+ +、ClCl- -) (75%-80%) (75%-80%为白蛋白为白蛋白) )压力压力 大大(5700mmHg(5700mmHg或或770KPa) 770KPa) 小小(25mmHg(25mmHg或或3.3KPa) 3.3KPa) 意义意义 维持维持细胞内外水细胞内外水的平衡的平衡 调节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毛细血管内外水分水分 保持保

14、持RBCRBC正常形态和功能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分类:分类:l1.9% 尿素是等渗溶液,但红细胞置于其中即溶血,因此其不尿素是等渗溶液,但红细胞置于其中即溶血,因此其不是等张溶液。是等张溶液。等渗溶液 等张溶液l 0.85% NaCl,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水肿水肿(肝、肾疾病)(肝、肾疾病) 当血浆胶体渗透压显著下降时,进入毛细血管的液体量减少而留在组织液中的量增多,导致组织液量上升,导致水肿水肿。第三节第三节 血细胞血细胞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1、掌握掌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及生理功能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及生理功

15、能2、掌握掌握白细胞的正常值及功能白细胞的正常值及功能3、掌握掌握血小板的正常值及功能血小板的正常值及功能血细胞的生成血细胞的生成 血细胞的生成过程称为造血。血细胞的生成过程称为造血。 血细胞包括血细胞包括: : 红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血小板 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血细胞生成部位的迁移血细胞生成部位的迁移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造血中心发生变迁: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造血中心发生变迁:1. 1.胚胎发育早期,由卵黄囊造血;胚胎发育早期,由卵黄囊造血;2.2. 胚胎第二个月开始,由肝、脾造血;胚胎第二个月开始,由肝、脾造血;3.3. 胚胎中期以后胚胎中期以后骨髓骨髓开始造血开始造

16、血4.4. 到婴儿出生时,几完全依靠到婴儿出生时,几完全依靠骨髓骨髓造血造血 ;5. 成人只有成人只有骨髓骨髓造血有意义造血有意义一、红细胞一、红细胞 (一)(一)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1.1.正常红细胞正常红细胞无核无核,呈呈双凹圆盘形双凹圆盘形,周,周边较厚具有弹性和可塑性,仍具有代谢功能。红细边较厚具有弹性和可塑性,仍具有代谢功能。红细胞含胞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因而血液呈因而血液呈红色红色。其。其主要成分是血红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蛋白(HbHb),约占红细胞重量的,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232。 成年男性 400550万个/mm3 Hb:120Hb:120160g/L160g

17、/L 成年女性 350500万个/mm3Hb:110Hb:110150g/L150g/L 新生儿 600万个以上/mm3一、红细胞一、红细胞 图图6 6 红细胞模式图及扫描电镜图红细胞模式图及扫描电镜图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 功能(一):功能(一):依靠血红蛋白依靠血红蛋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Hb + O2 HbO2 100ml血液可运送血液可运送20ml的的O,在血液中由红细胞运输的,在血液中由红细胞运输的O比溶解比溶解于血浆的多于血浆的多70倍。倍。 Hb + CO2 氨基甲酸氨基甲酸Hb 在红细胞参与下,血浆运输在红细胞参与下,血浆运输CO的能力比直接溶解的能力比直接溶解

18、于血浆中的多于血浆中的多18倍。倍。 异常情况异常情况: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 CO功能(二)缓冲血液酸碱变化 红细胞内的缓冲对可以缓冲血液的酸红细胞内的缓冲对可以缓冲血液的酸碱物质碱物质,维持血浆维持血浆pH。 主要的缓冲对主要的缓冲对:KHCO3/H2CO3;蛋白;蛋白质钾盐质钾盐/蛋白质蛋白质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 1. 红细胞膜的通透性红细胞膜的通透性对某些物质选择性通透的能力对某些物质选择性通透的能力通透的物质通透的物质:OO2 2 和和 COCO2 2,尿素尿素电解质:负离子(电解质:负离子(ClCl- -、HCOHCO3 3- -)、)、正离子正离子难以通过难以通过2.可塑变形性可塑变

19、形性 红细胞在血管中流动时,常要挤过口径比红细胞在血管中流动时,常要挤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这时红细胞将发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这时红细胞将发生变形,在通过之后又恢复原状,这种变形称生变形,在通过之后又恢复原状,这种变形称为可塑性变形为可塑性变形。 红细胞挤过脾窦的内皮细胞裂隙红细胞挤过脾窦的内皮细胞裂隙 影响影响RBCRBC变形能力的因素:变形能力的因素:与表面积和体积比值呈正相关;与表面积和体积比值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可塑变形性可塑变形性3悬浮稳定性悬浮稳定性 概念:概念: 红细胞

20、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用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用红细胞沉红细胞沉降率(血沉)降率(血沉)表示。表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是指红细胞在第一小是指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时末下沉的距离,表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高度。示红细胞沉降的高度。 正常成年正常成年男性为男性为015mm/h; 女性为女性为020mm/h下一页下一页意义意义: :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 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 测

21、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 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心患某些疾病时(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心肌梗死等),血沉可明显加快。肌梗死等),血沉可明显加快。 血沉减慢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酸中毒,血沉减慢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酸中毒,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特征特征: :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本身无关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本身无关, ,与血浆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血浆成分变化致使的成分变化有关,血浆成分变化致使RBCRB

22、C叠连,叠连,RBCRBC彼此以凹面相贴聚集在彼此以凹面相贴聚集在一起,血沉加快。一起,血沉加快。纤维蛋白原、球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蛋白、胆固醇 RBC RBC叠叠 连连血沉血沉白蛋白、磷脂白蛋白、磷脂 RBC RBC叠叠 连连血沉血沉 4.4.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概念概念: :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如将红细胞置于低渗0.6%NaCl溶液中,水进入红细胞,细胞膨胀为球形, 0.42%开始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称为溶血。抗低渗液的能力大抗低渗液的能力大=脆性小脆性小=不易破;不易破; 抗低渗液的能力小抗低渗液的能力小=脆性大脆性大=容易破。容易

23、破。 新生儿新生儿红细胞渗透脆性小,红细胞渗透脆性小,衰老红细胞衰老红细胞渗透脆性大渗透脆性大( (三三)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 1.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的生成条件红细胞的生成条件 人体所有的红细胞都是在造血器官内产生并发育成人体所有的红细胞都是在造血器官内产生并发育成熟的熟的。成人的造血器官是成人的造血器官是红骨髓红骨髓,此外还有,此外还有脾和淋巴结脾和淋巴结等等器官,婴儿时期红骨髓广泛分布于各类骨髓腔内,到了成器官,婴儿时期红骨髓广泛分布于各类骨髓腔内,到了成人则局限在人则局限在长骨的骨骺端,以及不规则和扁骨的骨松质内长骨的骨骺端,以及不规则和扁骨的骨松

24、质内。前提条件前提条件 :红骨髓:红骨髓造血造血功能正常。功能正常。 异常异常:(如抗癌药、氯霉素、射线)再生障碍性贫:(如抗癌药、氯霉素、射线)再生障碍性贫血血 造血原料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蛋白质和铁。 铁铁:体内过程体内过程:成人每天需:成人每天需202030mg30mg合成合成HbHb(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其中其中5%5%由食物补充,由食物补充,95%95%由由体内铁(来自体内铁(来自RBCRBC破坏)的再利用。破坏)的再利用。FeFe3+3+需还原需还原成成FeFe2+2+才能被利用。才能被利用。 临床临床:铁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或:铁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或慢性失血慢性失

25、血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蛋白质蛋白质:来源于食物:来源于食物 贫血患者应补充肝、肾、瘦肉等较高贫血患者应补充肝、肾、瘦肉等较高质量的蛋白质质量的蛋白质(3 3)成熟因子成熟因子:叶酸和叶酸和VitB12VitB12 细胞分裂时细胞分裂时DNADNA分裂复制合成,而合成分裂复制合成,而合成DNADNA需需叶酸叶酸和和VitB12VitB12的参与。的参与。临临 床床:叶酸吸收障碍:叶酸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常在(常在2 27 7个月内导致贫血)个月内导致贫血) VitBVitB1212吸收障碍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

26、性贫血 (体内贮存量:每天生成所需量体内贮存量:每天生成所需量=10001 =10001 B12 B12吸收障碍后常在吸收障碍后常在3 34 4年才引起贫血)年才引起贫血)2.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组织缺组织缺O O2 2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有有效刺激效刺激。缺。缺O O2 2能促进能促进肾脏肾脏产生一种红细胞生成产生一种红细胞生成酶酶,此酶作用,此酶作用于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它转化为促红细胞生成素于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它转化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激素激素),这种激素由血液运送至骨髓,作用于原红细胞膜),这种激素

27、由血液运送至骨髓,作用于原红细胞膜上的受体,促使这些细胞加速增殖分化发育为成熟的红细胞。上的受体,促使这些细胞加速增殖分化发育为成熟的红细胞。 临床举例:(高原红,劳动者面色红润,临床举例:(高原红,劳动者面色红润,肾性贫血肾性贫血) (2 2)雄性激素:雄性激素:不但能直接刺激不但能直接刺激骨髓骨髓(成)造血组织,加(成)造血组织,加速红细胞生成,而且还能作用于速红细胞生成,而且还能作用于肾脏肾脏使红细胞生成酶的活性使红细胞生成酶的活性提高从而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提高从而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POPO2 2 RBCRBCHbHb雄激素雄激素(四)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四)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性

28、腺性腺 3、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平均寿命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天。 衰老的红细胞衰老的红细胞脆性增加脆性增加,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血液流经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血液流经脾脾和和肝脏肝脏时被吞噬时被吞噬细胞吞噬或被巨噬细胞所吞噬细胞吞噬或被巨噬细胞所吞噬 . 异常:巨脾患者出现脾性贫血脾性贫血 二、白细胞(二、白细胞(WBCWBC) ( (一一) )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计数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计数 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的血细胞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的血细胞总数总数:(4.0:(4.010.0)10.0)10109 9/L/L根据有无特殊颗粒,分为根据有无特殊颗粒,分为有粒白细胞有粒白细胞和和无粒

29、白无粒白细胞细胞有粒有粒C C无粒无粒C C 白细胞白细胞 中性粒中性粒C C嗜酸性粒嗜酸性粒C C嗜碱性粒嗜碱性粒C C淋巴淋巴C C单核单核C C 生理学生理学 PhisiologyPhisiology数量:数量: 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4.0-10.0)109/L,每,每天下午较清晨高,进食、头痛、情绪激动及天下午较清晨高,进食、头痛、情绪激动及妊娠期均明显升高,可高达妊娠期均明显升高,可高达34109/L 中性粒细胞占中性粒细胞占50-70%,嗜酸性粒细胞占,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嗜碱性粒细胞占0-1%,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占占3%-8%,淋巴细胞

30、占,淋巴细胞占20%-40%( (二二) )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 防御和保护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 白细胞具有白细胞具有变形变形、游走游走、趋化趋化和和吞噬吞噬等特性,是执行防等特性,是执行防御御功能的生理基础。功能的生理基础。 所有的白细胞都能作变形运动,凭借这种运动白细胞得所有的白细胞都能作变形运动,凭借这种运动白细胞得以穿过血管壁,这一过程称作血细胞以穿过血管壁,这一过程称作血细胞渗出渗出 白细胞具有趋向某些化学物质白细胞具有趋向某些化学物质游走游走的特性,称为的特性,称为趋化性趋化性 体内具有趋化作用的物质包括:细菌、细菌毒素或人体内具有趋化作用的物质包括:细菌、细菌毒素或人体细胞的降

31、解产物,以及抗原体细胞的降解产物,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体复合物等 白细胞按照这些物质的浓度梯度游走到这些物质周围,白细胞按照这些物质的浓度梯度游走到这些物质周围,把异物包围起来并把异物包围起来并吞噬吞噬 50以上的白细胞存在于血管外的细胞间隙内,以上的白细胞存在于血管外的细胞间隙内,30贮贮存在骨髓内,其余的才是在血管中流动的存在骨髓内,其余的才是在血管中流动的 1.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核呈分叶状,故又称为多核呈分叶状,故又称为多形核白细胞。形核白细胞。 是炎症时的主要反是炎症时的主要反 应细胞。当应细胞。当急性化脓急性化脓 性感染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时,白细胞总 数增多,尤其是中性

32、数增多,尤其是中性 粒细胞增多粒细胞增多 ( (二二) )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 防御和保护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2.2.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胞内的颗粒中含有 多种具有生物活性多种具有生物活性 的物质的物质 肝素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 物质物质:参与:参与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趋化因子A A:吸引、:吸引、 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3.3.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限制限制嗜碱性粒细嗜碱性粒细 胞和肥大细胞的胞和肥大细胞的 致敏作用。致敏作用。其胞其胞 内的过氧化物酶内的过氧化物酶 和某些

33、碱性蛋白和某些碱性蛋白 质质, ,参与对参与对寄生虫寄生虫 的免疫反应。的免疫反应。4.4.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B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分类分类:1.1.胸腺依赖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 , T T细胞细胞),于胸腺产生,占),于胸腺产生,占7575。2.2.骨髓依赖淋巴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bone marrow dependent 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lymphocyte, , B

34、B细胞细胞),于骨髓产生,占),于骨髓产生,占10101515,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3.3.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ature killer cell,NKNK细胞细胞),),占占1010。4.4.杀伤细胞杀伤细胞(killer cell,K细胞细胞),占),占5-7。功能功能:参与免疫应答,抵御疾病:参与免疫应答,抵御疾病5.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进入组织转变为 巨噬细胞后,其巨噬细胞后,其 吞噬吞噬力大为增强,力大为增强, 能吞噬较大颗粒能吞噬较大颗粒, , 参与激活淋巴细参与

35、激活淋巴细 胞胞三、血小板三、血小板(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1、形态:、形态: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 无核,体积小,呈双凸圆盘状,当受刺激无核,体积小,呈双凸圆盘状,当受刺激时,则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时,则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2、数量:、数量: 正常成人血液中(正常成人血液中(100-300)109/L 1000109/L,血小板过多,易发生血栓血小板过多,易发生血栓 50109/L,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出血倾向,甚至出现出血性紫癜甚至出现出血性紫癜生理学生

36、理学 PhisiologyPhisiology2、主要功能:、主要功能:(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能附着于受损的毛细血管内皮,填血小板能附着于受损的毛细血管内皮,填补内皮细胞脱落留下的空隙,并融入毛细血管补内皮细胞脱落留下的空隙,并融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的修复以维持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的修复以维持毛细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的正常通透性。 异常:血小板少于异常:血小板少于50 x109/L出现出现出血点与紫癜出血点与紫癜(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2.血小板参与血小板参与生理止血生理止血与凝血与凝血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血液从血管流

37、出,数分钟后即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血液从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即自行停止的现象称自行停止的现象称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出血时间出血时间:用针刺破耳垂或指尖,测定出血延续时间,这用针刺破耳垂或指尖,测定出血延续时间,这一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一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正常正常1-3min血管收缩以封闭血管血管收缩以封闭血管血小板粘聚形成松软血栓血小板粘聚形成松软血栓血液凝固使血栓进一步巩固(同时启动抗凝系统血液凝固使血栓进一步巩固(同时启动抗凝系统)生理性止血过程示意图生理性止血过程示意图 一、血液凝固一、血液凝固概念概念 血液由血液由流动的液体流动的液体转变成转变成不能流

38、动不能流动的凝胶状的的凝胶状的过程,简称血凝。过程,简称血凝。 实质:(可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纤维蛋白, 网罗血细胞及其他成分形成血凝块。第四节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blood clotting factor前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PK)、高分子激肽原、血小板磷脂)、高分子激肽原、血小板磷脂 凝血因子的特点凝血因子的特点n除除Ca2+外都是外都是蛋白质蛋白质n大多数凝血因子都是以无活性的大多数凝血因子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酶原形式存在形式存在 ,需,需要激活,激活后才具要激活,激活后才具酶酶的活性,活性形式以的活性,活性形式以右下角右下角用用“a”表示表示

39、 a是是act行动;做;表演;起作用的首写 (西医)n除因子除因子外,都存在于血浆中,且大多数由外,都存在于血浆中,且大多数由肝脏肝脏合合成,成, 、 、 、 合成需要合成需要维生素维生素K的的参与。参与。n临床:临床:肝病肝病?出现出血倾向;出现出血倾向;手术前补充手术前补充维生素维生素K?K?因子因子缺乏缺乏时将发生?时将发生? 凝血的基本过程凝血的基本过程 瀑布学说瀑布学说 (二)凝血过程(二)凝血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因子因子的激活途径的激活途径:两条两条 a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

40、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a胶原纤维胶原纤维 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 Ca2+表面激活阶段表面激活阶段 磷脂表面阶段磷脂表面阶段 项目项目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 外原性凝血外原性凝血原因原因血管损伤血管损伤组织损伤组织损伤始动因子始动因子因子数因子数多多少少凝血速度凝血速度慢慢快快凝血过程凝血过程复杂复杂简单简单内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内外源性凝血的区别 如缺乏如缺乏 . . 甲型甲型 乙型乙型 丙型丙型 血友病血友病 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在我国,血友病的社会人群发病率为510/10万,婴儿发生率

41、约1/5000。 典型血友病患者常自幼年发病、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不能自发停止;从而在外伤、手术时常出血不止,严重者在较剧烈活动后也可自发性出血。 血友病是女性携带导致下一代男性发病,可以进行妊娠后的产前诊断,进行优生优育。 甲型血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血友病,约占血友病人数的80%-85%血友病患者也被称为“玻璃人” 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的遗传方式: 都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传递。 其遗传有以下3种情况: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男孩均正常,而女孩均为传递者。 女性传递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男孩男孩可为血友病患者患者,也可以是正常,而女孩一半为

42、传递者,一半为正常; 患病男性与传递者女性婚配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为50%,也就是说所生的男孩约有1/2为正常,所生女孩中,可有血友病,也可有传递者。 世界血友病日世界血友病日 为了纪念世界 血友病联盟发起人加拿大籍的法兰克 舒纳波先生(Mr.Frank Schnabel ) 对于血友病患的贡献,以及唤起大众对于血友病的正确认知, 1989年起,特别选中他的生日他的生日4月月17日日作为“世界血友病日”。 ( (三三) )抗凝系统抗凝系统 正常情况下尽管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但血正常情况下尽管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但血液不会在血管中凝固。原因在于液不会在血管中凝固。原因在于: : 1 1、血

43、管内皮光滑完整,对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无激、血管内皮光滑完整,对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无激活作用活作用2 2、血流速度快,凝血因子不易集结、血流速度快,凝血因子不易集结3 3、即使血管损伤,启动凝血过程,也只限于局部,、即使血管损伤,启动凝血过程,也只限于局部,多余凝血因子会被血流冲走稀释,并在肝、脾等多余凝血因子会被血流冲走稀释,并在肝、脾等处被吞噬破坏处被吞噬破坏4 4、血液中还有、血液中还有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存在存在 体液抗凝物质体液抗凝物质 抗凝血酶抗凝血酶:是肝脏合成的球蛋白。是肝脏合成的球蛋白。 作用作用: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

44、, 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使激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使激 活的因子活的因子、a a 、aa失活;失活; 肝肝 素素:是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粘多:是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粘多糖糖 作用作用:增强抗凝血酶增强抗凝血酶的抗凝活性的抗凝活性 抑制凝血过程抑制凝血过程 增强纤维蛋白溶解增强纤维蛋白溶解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二、二、 纤纤维蛋白维蛋白溶溶解系统解系统 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叫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简称纤纤溶溶),),它和血凝过程一样,也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保护性生理反应,对体内血液经常保持液体状态与血管畅通起着重

45、要作用。 (一)、纤维蛋白溶解的基本过程(一)、纤维蛋白溶解的基本过程 纤维蛋白溶解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的降解。血浆中有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它在激活物作用下能转变为有活性的纤维蛋白溶解酶。 激活物激活物(血管激活物、组织激活物和尿激活物)(血管激活物、组织激活物和尿激活物) ()() (- -)纤溶酶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 抑制物抑制物 ()()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降解产物降解产物(二)、纤溶抑制物及其作用(二)、纤溶抑制物及其作用 血浆中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物质统称为纤溶抑制物,纤溶抑制物,它们存在于血浆组织及各种体液中。根据

46、作用可分为二类: 一类是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称为抗活化素抗活化素。 另一类是抑制纤溶酶的作用叫抗纤溶酶抗纤溶酶。 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的止血药如凝血酸、止血芳酸和6氨基己酸等,就是抑制纤溶酶生成及其作用的药。 纤溶的激活物和抑制物以及纤溶的一系列酶促反应,总称为纤溶系统。纤溶系统。 3 3、纤维蛋白的降解、纤维蛋白的降解 整个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分子分割成很多可溶性的小肽,这些小肽统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此降解产物一般不再凝固。血管内出现血栓时,纤溶作用主要局限于血栓发生部位,从不扩展到周围血液。 血液凝固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二血液凝固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二者之间保持动态平

47、衡,对维持血流的通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对维持血流的通畅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凝血作用强与纤畅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凝血作用强与纤溶作用,就会发生血栓,反之则会出现溶作用,就会发生血栓,反之则会出现出血倾向。出血倾向。失血过多,需要失血过多,需要立即输血!立即输血!第五节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血型与输血概概 述:述: 血型的发现血型的发现: :在在1717世纪世纪8080年代的英国,有位医生曾年代的英国,有位医生曾经给一个生命垂危的年轻人输羊血,奇迹般的挽救了他的经给一个生命垂危的年轻人输羊血,奇迹般的挽救了他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

48、 1919世纪世纪8080年代,北美洲的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年代,北美洲的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直到2020世纪初,我们才打开了科学世纪初,我们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人类最早认识的血型系统是输血的大门。人类最早认识的血型系统是ABO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19001900年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卡尔,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卡尔兰兰德施泰纳德施泰纳发现:健康人的血清对不同人类个体的红细胞有发现:健康人的血清对不同人类个体的红细胞有凝聚作用。如果把取自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成对混合,凝聚作用。如果把取自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成对混合,可以分为可以分为A A、B B、C C(后改称(后改称O O)三个组。后来,他的学生)三个组。后来,他的学生 Decastello Decastello和和SturliSturli又发现了第四组,即又发现了第四组,即ABAB组。组。 现在最常用的血型系统现在最常用的血型系统也就是也就是ABO血型,血型,是沿用是沿用1900年奥地利年奥地利科学家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兰德斯坦纳的分类方法,即的分类方法,即将人的血液分为将人的血液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