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二上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共9页)_第1页
2018苏教版二上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共9页)_第2页
2018苏教版二上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共9页)_第3页
2018苏教版二上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共9页)_第4页
2018苏教版二上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共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2单元 天空中的星体 4.晒太阳教学目标: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知道太阳能够送给我们光和热,这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两样礼物。3. 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太阳是从东向运动的。教学重点:知道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光和热,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难点:观察并描述一天太阳中位置的变化。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塑料瓶、黑色塑料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首儿歌: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夜晚皎洁一盏灯,时而弯来时而圆。青石板上钉银钉,数来数去数不清。2、学生自由的读一读,想一想这首小诗里面说的是哪几样东西?3、

2、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这首小诗写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个东西太阳、月亮和星星。它们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4、这首小诗的第一句话“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说的就是太阳。今天这一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第四课晒太阳。 (板书课题)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1、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学生说一说有关太阳的知识。2、大家知道吗?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谁来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利用太阳?学生思考并自由讨论。3、教师指导:(1)出示课本第12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这四幅插图分别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2)学生仔细

3、观察几幅图片,了解这四幅图画的内容。图一:小女孩在太阳下晾晒衣服。 图二:农民伯伯在空地上晾晒粮食。图三:一个工人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图四:一个老爷爷和孙女在晒太阳。(3)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4、教师总结: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要利用太阳,比如说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人们利用太阳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三、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1、大家见过太阳能热水器吗?大家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吗?出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谁来说一说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工作的?(1)学生说出自己对太阳能热水器

4、工作原理的理解。(2)教师相机的补充和小结:太阳能热水器是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只要天上有太阳,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有用不完的热水。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教师一边指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一边讲解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这些管子上面。这些黑色的管子就吸收了太阳能的热量,再把这个热量传到管子里的水上面,管子里的冷水接收到这些源源不断的热量,温度就由低变高,冷水也就变成了热水。只要有阳光,太阳能就会制造出源源不断的热水出来。简直是太神奇了,大家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制作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呢?2、指导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1)制作材料:一个空塑料瓶、自来水、黑色的布。(2)制作步骤:出示课本第13

5、页上面的材料,请同学们阅读并了解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步骤。(3)教师讲解制作的要领:塑料瓶里面的水不能太满。裹瓶子的布用黑色的比较好,因为黑色的容更容易吸热,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4)学生分小组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制作的情况,并做简单的指导。(5)展示学生制作好的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教师肯定并加以表扬,并鼓励学生回家后试一试,看看效果怎么样。四、太阳的礼物。1、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那么太阳送给我们最重要的两样礼物是什么呢?(光和热)是的,光和热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2、出示课本第13页下面三幅房屋的图片,同学们请看一看,不管是高楼

6、大厦,还是平房,甚至于是茅草屋,他们都有窗户,大家想过没有,窗户有什么作用呢?3、教师引导:(1)同学们数一数,我们教室一共有几扇窗户?学生数一数,然后回答。(2)如果我们把这些窗户全都堵上,或者用窗帘全部蒙上,那么我们教室里面会是什么样子?(教室里面会很黑、很暗)(3)教师再次引导:仅仅是很黑吗?如果是冬天,我们把窗户全都蒙上,教室里面不但黑,还会怎么样呢?(里面还会很冷)4、教师小结:是的,如果我们教室没有窗户,或者我们把窗户全都蒙上,那么我们的教室不但会很黑,而且会很冷。这些窗户的作用很大,帮我们把太阳的光和热从外面透进来,使我们的教室变得更加明亮,更加温暖。五、研究太阳位置的变化。1、

7、出示两幅图,第一幅图是第12页的下面一幅图,第二幅图是第14页的上面这幅图,把两幅图并排出示,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看一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老师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太阳的位置,老人和小孩的位置。2、全班交流讨论。第一幅图上,老人和小孩在屋前,而第二幅图,老人和小孩虽然在屋前,但是已经跑到了离屋子更远一些的地方。3、引导学生思考,老人和小孩为什么会从原来的位置挪到现在的位置呢?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太阳的影子,注意太阳的位置。哦,原来是他们原来坐的那个位置,已经晒不到太阳了,所以他们就把位置挪了一下,是为了更好的晒太阳。为什么他们原来坐的位置本来能晒到太阳,现在却晒不到太阳

8、了呢?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太阳位置的变化。大家想一想,一天当中太阳的位置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小结:是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他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早晨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的时候,太阳已经跑到我们头顶上了,到了晚上,太阳跑到西边,从西边落下去了。天天如此,周而复始。所以古人经常利用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方向。5、出示: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1)学生自由读一读,并了解儿歌的内容。(2)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做一做,看看是不是如这句话所说的,“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六、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

9、们学习了晒太阳这一课,了解到了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给我们送来了最重要的两样礼物,光和热。并且我们还知道了太阳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其实关于太阳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多去阅读课外书,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的知识。5.看月亮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是发生变化的。 2了解月亮运动的轨迹,知道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 3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历史。 4了解观察月亮的工具天文望远镜,知道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历史。 教学难点:知道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天文望远镜。教学准备:课件、简易的天文望远镜。教学过程:

10、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晒太阳,了解了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知道了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送给我们两样最重要的礼物光和热。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月亮的知识。板书课题:5、看月亮 (学生齐读课题)二、月亮的形状。 1、同学们看过月亮吗?你们看过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请你们拿出自己手中的笔来画一画,画出你们看到的月亮。2、学生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3、展示学生画出的月亮。 4、出示一个月的月相图,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明白,月亮的形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发生变化的,从月牙,变成半圆,再变成圆,然后又变成半圆,变成月牙。三、研究月亮的运动。 1、月亮在天上是怎么运动的呢?也是跟太阳一样,早上

11、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2、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我们现在看到的月亮,差不多就是东升西落,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实际上,月亮作为地球的卫星,除了绕地球公转,他本身也在自转。四、人类探索月亮奥秘的历程。 1、月亮上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人遥望月亮,却没有办法登上月球去一探究竟,只能想象月亮上的景色。 2、出示嫦娥奔月图和古希腊月亮女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这两个神话故事人物。 在中国人的想象中,月亮上住着嫦娥仙子。她带着一只玉兔,住在月亮的广寒宫里。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树,吴刚每天都在那砍那棵桂花树。这就是故事嫦娥奔月,与之相连的故事就是后羿射日。 在西方

12、人的想象里,月亮上有一个女神,人称月亮女神,她的名字叫阿尔忒弥斯。阿尔忒弥斯是宙斯和勒托之女,阿波罗的孪生姐姐,是希腊神话中的狩猎女神,为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3、望远镜发明之后,人们凭借望远镜,终于看清了月亮的样子。4、出示图片一,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相机介绍:一百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亮,这幅图片上画的人物就是伽利略,他正在用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而旁边的这幅小图就是伽利略在望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到的月亮的样子。5、出示图片二,引导学生观察。讲解: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的情景。请同学们读一读旁边的这段文字。6、学生自由朗读旁边的这段文字,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情景。7、

13、教师相机介绍:1969年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12:56,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终于在月球上印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迈出了人类巨大的一步,至此,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能够登上月球。但是我国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也可以登上月球。五、研究望远镜。 1、在天文学上,天文望远镜是必不可少的。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它对于人类观察宇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出示简易的望远镜,引导学生观察。3、教师介绍望远镜的结构以及作用。 (教师指着天文望远镜的部件相机介绍

14、)天文望远镜上一般有两只镜筒,大的是主镜,是观测目标所用的,小的叫寻星镜,是寻找目标所用的,也叫瞄准镜。目镜是单独的个体,是决定放大倍率的物品,目镜上都会有值,这是目镜的焦距。 4、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教师介绍望远镜的使用方法:第一步对准观察物,第二步调整望远镜筒身的长短,直到看清倒立的图像。 5、强调用望远镜的使用要领:一定要对准观察物,在对准观察物的同时调整望远镜筒身的长短。并且在望远镜里面看到的是倒立的图像,而不是正的。6、学生练习使用简易望远镜观察景物。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观测情况,并做相机指导。7、全班交流自己观测的情况。 8、教师小结:用望远镜观测物体时,要按照使用方法正确操作,切忌

15、急躁。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五课看月亮,了解了月亮的形状是发生变化的,知道了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并且了解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还学会了使用天文望远镜。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六课数星星,请大家课后认真预习。6.数星星教学目标:1认识到天上有无数颗星星,他们大小不一、亮度不同、远近不等,有的发光,有的不发光。 2明白我们白天是看不到星星的,并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奥秘。 3知道晴天的夜晚,在旷野里会看到更多的星星。探究在城市的夜晚很难看到繁星的原因。教学重点: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原因。教学难点:弄明白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奥秘,知道晴天的夜晚在旷野里会看到多星星。教学准备:课件、手

16、电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太阳和月亮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星星的知识。 板书课题:6、数星星二、认识星星。 1、出示课本第18页上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看一看这张图片上的星星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由观察图片,认真思考问题。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这是一张夜晚的星空图,上面有无数颗星星,这些星星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亮有的暗,有的离我们近,有的离我们远。三、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奥秘。 1、同学们,我们看星星都是在什么时间去看呢?(晚上)同学们有没有在白天看到过星星呢?那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呢?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预设答案: 星星睡觉了

17、;星星被乌云遮住了;太阳光太亮了;星星害羞,躲起来了;星星回家了 2、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白天看不到星星呢?下面我们来做做实验。(1)教师指挥学生把教室的窗户关上,门也关上,窗帘全部拉上,灯全部关掉。 (2)教师谈话:同学们,现在你们感觉教室里面怎么样?(有点暗)(3)是的,我们教室里面现在有点暗,就像我们到了晚上天黑了一样。而我们教室的天花板就像是夜晚的天空。下面请大家把自己准备好的手电筒拿出来,打开,照射到我们教室的天花板上,大家发现了什么? (4)学生交流:发现手电筒照的光清楚的印在了天花板上,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形成了一个个小光斑。(5)教师小结:大家把手电筒的光照射到我们教室的天花

18、板上,在天花板上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光斑,这些小光斑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得到,就像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夜空中的星星一样。 (6)教师继续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把我们的窗帘打开,门窗全部打开。继续把我们的手电筒照射到我们教室的天花板上,看一看,我们还能够清楚的看到一个个光斑吗?(看不到了,光斑消失了。) (7)教师让学生关掉手电筒,然后询问学生:为什么我们把窗帘、灯、门、窗全部关上的时候能够看到手电筒照射在天花板上的一个个小光斑,而把门窗打开、窗帘拉开的时候,我们却看不到这些光斑了呢? (8)全班交流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适当的加以引导,引导学生从太阳光非常强烈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9)教师小结:是

19、的,因为太阳光非常强烈,它的光远远超过了我们手电筒光的强度,当然也超过了我们看到的星星的强度,所以在如此强烈的太阳光下,我们手电筒照出来的小光斑当然看不到了,而发亮的星星也更加就看不到了。3、出示城市星空图和旷野星空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边观察边思考:为什么这两幅图中,一个图上的星星少,一个图上的星星多?(1)引导学生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 (2)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就像刚才我们所说的,在强烈的阳光下,我们看不到天空中的星星一样,因为在城市里面,灯光非常的明亮,所以我们看不到天上的星星;而在旷野里,四周一片黑暗,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看到天上无数颗星星。(3)教师:如此说来,我们要想看到星星,就必须考虑到光的因素,那么我们要想看到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