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 2.1.2 生物净化1学案 中图版选修2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 2.1.2 生物净化1学案 中图版选修2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 2.1.2 生物净化1学案 中图版选修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节 生物净化【学习目标】1.简述生物净化的概念,概述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2.举例说明生物净化。3.尝试搜集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的资料。【学习过程】1石油污染越来越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的环境问题之一。石油中含硫、含氮及有机烃等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科学家利用吞噬石油的细菌来分解废油。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生物也可以净化污染。什么是生物净化?答案:生物净化:是指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使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有害成分转化、分解,直至消失的过程。2. 阅读教材98页,试分析在生物净化中,绿色植物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1.吸收大气中一定浓度范围

2、内的有害气体。在浓度较低时,植物可以吸收so2(阔叶树比针叶树能够吸收更多的硫);橡树和刺槐等可以吸收光化学烟雾;柑橘可以吸收低浓度的hf;而夹竹桃、芒果、细叶榕等树种可以吸收cl2等。 2.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物质 每平方千米山毛榉林可以一年中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达68吨3.分泌抗生素等物质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3.微生物有哪些净化作用? 1.降解作用: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降解有机污染物。 2.共代谢:是指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基质,但是确不能利用这种基质作为能源和组成元素的现象。3.去毒作用:微生物通过转化、降解、矿化、聚合等反应,改变污染物的分子结构,从而降低或去除其毒性。4.请阅

3、读教材上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回答,生物净化应用实例有哪些?1.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净化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1)遏制风沙灾害,减少水土流失(2)降低大气污染 2.植物可以净化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 (1)吸收作用(2)富集作用(3)降解作用3.生物净化污水 目前人们常常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综合运用,以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知识梳理】生物净化的原理生物净化的应用举例生物净化的概念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微生物的净化作用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1.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净化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2.植物可以净化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 3.生物净化污水 【同步练习】1、微生物的生物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将有机污染物逐渐

4、分解成无机物 b分泌抗生素、杀灭病原菌 c阻滞和吸附大气粉尘 d吸收各种有毒气体2、在二氧化硫浓度较高的工业区植树,首选的绿化树种是 ( )a法国梧桐 b山毛榉 c柳杉 d圆柏3、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后,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 ) a、co2b、o2c、硝酸盐d、磷酸盐4、下列对生物净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清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 b、清除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的过程c、利用生物体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清除的过程d清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又指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过程5、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先通气后隔绝 b、隔绝空气c、大量提供空气d

5、、先隔绝空气后通气6、污水处理厂的某部分,空气随旋转洒水器进入污水处理厂的这个部分,目的是 ( )液体进入旋转洒水器表面分布细菌的矿石液体流出a、氧化污水中的有毒物质 b、分解有机物为简单物质c、将液体消毒作灌溉之用 d、给微生物供氧7、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污染物是 ( )a人畜粪尿,农药 b脂肪,纤维素c人畜粪尿,蛋白质 d塑料,农药8、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使污水得到净化,下列与这一措施无关的是 ( )a要利用厌氧型微生物 b要利用需氧型微生物c要首先清除污水中个体大的固体污染物d污水净化后,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例题9、某河流附近有屠宰场、造纸厂、味精厂等企业,它们向河流中排放的工业污水

6、和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使原本清流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为此,环保部门配合有关单位对污水进行了处理:(l)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河水黑臭的根本原因是:_ (2)将污水与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混合后流入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的生物主要包括 “土生土长”的多种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体。处理污水的曝气地实 质就是一个小型的工厂,其中的多种细菌充当着_,它们在_中起主要作用。(3)通气翼轮的不断搅拌,不仅使污水与已处理的污水充分混合并得到较好稀释,还能提高水体中_的含量,于是污水中的有机物将被污泥中的好氧性细菌通过_这一生理过程而降解。好氧性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_。答案:acbcc dda(l)有毒物质排放到水中,水中氧气减少,使需氧型细菌和微生物大量死亡,厌氧微生物发酵,使水体变得黑臭。(2)分解者 物质循环(3)氧气 有氧呼吸 异养 需氧型。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