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1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2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3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4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玉溪市易门县六街镇柏树小学 彭艳一、教材说明: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各地,描写了我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黄山松的赞叹和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的表达很有特色,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黄山松的奇和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如身临其境。是一篇加强学生语言训练的美文。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二)能力目标 领悟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对三大奇松的描写方法。(三)情感目

2、标感受黄山松的奇和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文化,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描写黄山松的。四、突破重难点的手段方法1、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布鲁纳曾指出:“最好的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小学生对黄山奇松的姿态缺乏感性认识。通过直观的图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2、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紧密衔

3、接,努力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3、 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外 ,还要注意情感教育 ,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学中我抓住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特点 ,让学生读书陶冶、写文抒情 ,把情感教育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五、教学准备:2 / 121、多媒体课件。2、布置学生预习,并让他们完成预习(即“游客须知”)。六、教学过程:(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1、多媒体出示黄山全景图,边出示边问学生,学生根据第一课时所掌握内容口头填空,师随机分层板书课题。谈话: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就是(黄山),它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四绝是(奇松、怪石、云海

4、、温泉),在这四绝中人们对(奇松)更是情有独钟。今天,让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开始一趟“奇不可言”的旅行,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看看这“奇松”到底 “奇”在哪儿。【评价: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松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2、在这趟旅行里,我们不仅能美美地欣赏到许多景象,还可以细嚼慢咽地品尝一篇美妙的文章,保准让大家一饱眼福之余更有意外的收获。在踏上旅行之前,让我们大声喊出此行的目的赏(指板书课题,生齐说)“黄山奇松”。再检查一下我们的旅行包是否已经准备好,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下去的“

5、游客须知”这“游客须知”里的问题可是上节课大家自己提的,看看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多媒体出示,依次反馈预习结果游客须知(1)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他们分别被比作成什么?(2)继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一想:黄山奇松“奇”在哪里?【评价:预习作业的设计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学生学习课文作出引导,是对“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全优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学生先自行学习,了解新课,根据课前的预习检查,教师可以 “以学定教” 】1、玉屏楼是哪?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2、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他们被比作了什么

6、?(随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迎客松好客的主人 陪客松绿色巨人送客松天然盆景4、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黄山松真是奇,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的奇松可不止这些,你们知道集中描写黄山其它奇松的是哪个自然段呢?(第三自然段)看来同学们准备已经很充分了,那让我们启程吧!【评价: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围绕阅读专题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黄山松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同学们,现在我们就站在玉屏楼上,尽情地看吧!打开各位手中“游客手册”课本,请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符号分别画出描写不同松树的句子。1、迎客

7、松A、请学生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并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勾划,哪些词是用来描写迎客松的?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充满生机a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引导紧扣“遒劲”、“斜伸”等词体会,感受迎客松形态的奇特,抓住“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等词体会,感受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a2、是啊!这颗迎客松屹立在黄山上已经一千多年了,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考验,但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是一棵多么 (生机勃勃或生命力顽强)的松树啊!你能把它读好吗?(学生练读指名读赛读评读齐读)b、多媒体出示“迎客松”图片,边看迎客松的图片边适当引导,“同学们这就是迎客松它是

8、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重点欣赏:枝干遒劲、郁郁苍苍、饱经风霜 ,最后图片定在展示枝干斜伸出去的画面上。c、同学们,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什么? 作者想象成的是“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伸出的手臂,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比喻。其实这就是“迎客松”名称的由来“如同”就是“好像”,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     )比作(      )。你能用上“如同”说一个比喻句吗?(同桌互说指名说)看!迎客松正在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它会说哪些欢迎词?(让学生说欢迎词,并加上动

9、作,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评价:通过模仿,以拟人的句式体会,让学生看到、想到、最终亲身感受到。】d、多么热情好客的迎客松呀!这不仅是黄山松的热情,而且是整个黄山松的热情,你能饱含这种热情,把迎客松的姿态优美、勃勃生机、热情好客读出来吗?(生练读、小组赛读)e、多媒体出示:啊,迎客松们,我来了,看到了你,我就想起了黄山,看到了黄山,我就想起了你。因为你代表了(黄山奇松),因为你象征了(黄山)。(生齐说)2、陪客松a、在被迎客松热情地迎上去之后,谁来陪同我们游览黄山风光?(陪客松)多媒体出示陪客松图片b、“那它又奇在哪里呢?”多媒体出示:“陪客松正对如同”c、从这个比喻中我们能感受到陪客松的什

10、么特点?如果没有“绿色的巨”,改为“如同一个人站在那儿”,效果有什么不同?(抓“绿色的巨人”体会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苍翠茂盛。)3、送客松a、(过渡)“在陪客松的陪伴下,不知不觉日暮降临了,观赏完美丽的黄山风光,我们也该回家了。这时,谁又与你依依不舍地道别呢?(送客松)你觉得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儿呢?”b、多媒体出示“送客松”和“盆景”图片做对比,感受送客松的神奇。c、有一首诗写得好:岩前倩影侧枝伸,青翠容颜满目春。黄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挥手送游人。多么热情的送客松啊,像在挥手告别,又仿佛在作揖送客,又俨然在伸手挽留。它对远去的游客说些什么?(体会“依依不舍”,练习感情朗读)小结: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

11、奇,(补充板书:奇!)美在姿态奇特,更奇在它们仿佛通了灵性,好像成了黄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告别!真是奇松啊!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再一起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感受黄山奇松的神奇魅力。4、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但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让我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善于读书的你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a、 读一读、数一数,这段话中“或”字一共出现了几次?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评价:此环节可谓“一箭三雕”第一雕: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第二雕:以“多”

12、引导理解“千姿百态”,教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第三雕:体会黄山奇松多而且姿态各不相同。】b、 闭上眼,想象一下这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是什么样子。c、 欣赏多媒体出示的图片集锦,引导学生以其中一棵黄山松的身份介绍其他松树的形态。师示范,单击课件出示图片并模拟“孔雀松”、“卧龙松”:“大家好!欢迎来到黄山!因为我的枝干像孔雀,所以,大家叫我“孔雀松”。我的好朋友有卧龙松,你看它是不是很像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还有(同桌练说,指名介绍)(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1、这趟黄山之旅就要结束了,热情好客的黄山人还给咱们送来了一张黄山奇松宣传画(多媒体出示),便于我们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可这宣传画上少了一句宣传标

13、语,请大家帮忙写一句,现在咱们就来个“宣传标语征集行动”,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或四人小组完成。注意字数不能超过20字,要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条能充分体现黄山奇松特点又能吸引游客的标语。将把设计得最棒的一条印到宣传画上,供大家欣赏。2、设计标语展示,师生共同评出最佳标语,教师现场操作电脑,完成完整的宣传画。3、带上这张宣传画,回家把这趟旅行的所见、所感与家人分享,注意分享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期盼你们有新的收获(重读课文后产生新问题并解决)。【评价: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解读课文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设计宣传标语的过程是对全课进行整合、巩固深化的过程,把学习语言文字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融为一体。而将标语现场制作到宣传画中,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创造的积极性,又成全了学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与被肯定的心理。】7、 板书设计 迎客松 黄山奇 ?松 陪客松 千姿百态 奇! ?送客松【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