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镇位于市县部,距县城18公里,是县大门。全镇幅员面积82.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400亩,绿化面积45600亩,有林地30000亩。辖12个行政村143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1025人,总户数7631户。近年来,镇紧紧围绕“畅通、生态、安居、创业、人文”的发展战略。以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为载体,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为主题,树立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落实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着力构建出了发

2、展型、创新型、生态型、服务型、和谐型的新,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共赢,生态乡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健全领导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为切实抓好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政府镇长及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和组织协调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镇党委、政府将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领导带头、干部示范、全镇动员、全民参与,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意义,并调整充实镇环保所组织机构,增强人员配置,落实人、财、物

3、等保障措施,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狠抓任务分解,落实创建工作总体目标。结合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围绕创建工作总体目标,对照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的5个基本条件和15个具体考核指标要求,我镇迅速落实任务分解,将创建任务分解下达到具体承办部门、明确具体责任人员,实行定期交帐、时间倒排的方式,由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开展定期督促落实、分管领导根据职责分工分片负责、环保所对照创建目标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并将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部门和个人年度考核挂钩、兑现奖惩。实现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奖惩人人落实”,有效确保整个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三)注重协调沟通,强化全程跟踪指导、督

4、查。镇、村(社区)两级和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推进会,定期对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交流研判,及时了解和掌握创建工作各项软硬件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召开各类专题会议15次,定期交账会、推进协调会60余次,制发各类工作通报、简报、专报50余期,切实增强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责任意识、目标意识和大局意识。 二、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创建工作落实 (一)全力打造“生态细胞”。镇以“建设省级生态镇、打造宜居新”为口号,先后完成全镇3564户农xx县级生态家园和林园村等9个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通过改水改厕改路工程实施,打造了林园村为321示范新村。加强

5、动态监管,全力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坚持不懈投入,累计完成荒山造竹2500亩,验收荒山造林10000余亩,完成退耕还林管护2万余亩,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验收。 (二)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一是投入100余万,对江兴路两侧和场镇近9公里范围内的风貌进行了集中整治,统一了店招,配套完善路灯、人行道硬化地砖、建成供排水系统以及污水管网管线等基础设施;新建成地埋式垃圾中转站1个,53口垃圾池和55个垃圾箱,配置垃圾清运车1辆,建立一支64人的城乡保洁员队伍,全面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和维护。 (三)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近年来,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累计投资达2个亿,完成了城镇一期新

6、街项目和集镇二期“水木莲庭”商住小区项目、中学迁建等城镇建设项目。按照城镇规划和功能分区布局要求,着力突出抓好城镇绿化、硬化、亮化和供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客运站1个,日处理能力500立方污水处理设施1座,污水网5600米,旅游公厕3个,农贸市场2个。 (三)积极打造绿色生态产业。一是狠抓传统农业经济,全年播种粮食面积40539亩;渔业年产量20万公斤,年产值2000万元;新栽桑2000余亩,蚕业发展产茧4496担,实现总产值850万元;二是围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今年以来成立龙凤生猪专业养殖合作社1个,建立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5个,新发展养殖大户

7、50余户,年出栏生猪41800头,产值可达8000余万元;三是大力发展经济林,新发展茵红李1200亩,已投产枇杷、桂圆基地达1600亩,竹种基地1个,完成荒山造竹2500亩,验收荒山造林10000余亩。 (四)积极改善人居设施环境。一是全面完xx县道玉(屏)莲(花)路硬化工程,累计完成全镇农村通畅工程道路硬化达40余公里,实现全镇村村通水泥路;二是推进天然气安装工程,实现全镇 村村通天然气,使老百姓用上了节能、清洁能源。三是投入1000余万元升级改造城镇农贸市并通过农村三级农贸市场验收。四是改造镇卫生院污水处理设施,并对全镇的医疗废物进行集中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五是新建30立方米的水窖10口,

8、大兴村饮水应急工程1个(其中建设2口50立方米的水池,铺设输水管2500米)、新建长岭村提灌站1个,新建集镇供水站,安装饮水管道延伸1500米;整治3口堰塘,维修渠道2500米,缓解了近千户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六是启动省级扶贫新村林园村建设,改善村主干道5.1公里、新建30立方米的水窖2口、修建田间生产便道6公里。七是依托国家农村用户沼气池建设工程,对农村住房进行“一建三改”,全镇累计共建沼气池3956口,6455户使用卫生厕所;改炉降氟2000户、太阳能用户556户、天然气及液化气用户956户,全镇使用清洁能源户达6158户,占到了全镇总户数的73.1。 三、加强后期管理服务,确保创建成

9、果“长治久安” (一)畅通环保信息沟通渠道,健全环保投诉机制。通过公布投诉电话、设置投诉信箱,明确环保信息人员等方式,使全镇环保信息渠道进一步畅通,各类环保投诉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全全镇环保信访投诉处理率达到100%,满意率达99%。 (二)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镇内所有建设项目凡未取得环评手续的一律不予落户和办理相关手续。 (三)加大环保监监督执法检查力度。广泛开展环保动态巡查,重点加强对城镇建成区、农户集中居住区、相关企业、重点河流流域、饮用水源地等区域的监督检查和生态保护,积极开展镇容镇貌、环境卫生、绿化、亮化、交通及市场管理等的日常监管、整治,确保全镇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四)加大

10、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广播、专栏、标语、简报等宣传主渠道作用,积极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收听收看看环保专题节目、影片,并利用村务公开栏宣传环保国策,发放环保科普宣传资料。组织镇村干部和学生上街游行,在镇区主要街道和重点村还设立了十多处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二是广泛组织开展专题活动,在中小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让学生学习掌握环保理论,参与环保宣传教育。三是认真抓好“6.5”环境日等重大节日宣传活动,精心组织全镇上下开展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全社会人人参与,关爱生命,维护生态环境,把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变成个人的自觉行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对照创建要求,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环保部门的悉心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镇于20xx年成功创建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乡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镇的生态环境、居民环保意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先进发达地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将按照省、市、县的各项环保要求,持之以恒地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一是要认真巩固省级生态乡镇成果,积极探索和实施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提升全镇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改善。二是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优化“宜居”硬件设施。要进一步加大人、财、物、项目等投入力度,切实狠抓城镇、道路,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