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传热学》名词解释总结考试专用_第1页
2022年《传热学》名词解释总结考试专用_第2页
2022年《传热学》名词解释总结考试专用_第3页
2022年《传热学》名词解释总结考试专用_第4页
2022年《传热学》名词解释总结考试专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章1)热量传递的动力:温差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传递方式:导热,热对流,热辐射3)导热: 单纯的导热发生在密实的固体中4)对流换热:导热 +热对流5)辐射换热:概念:物体间靠热辐射进行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辐射换热;特点:伴随能量形式的转换(内能 -电磁波能 -内能),不需要直接接触,不需要介质,只要大于0k 就会不停的发射电磁波能进行能量传递(温度高的大)。6)温度场: 是指某一时刻空间所有各点的温度的总称7)等温面 :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连接所构成的面等温线:不同的等温线与同一平面相交,则在此平面上构成一簇曲线称(注:不会相交不会中断)8)温度梯度:自等温面上

2、一点到另一个等温面,以该点的法线温度变化率最大。以该点的法线方向为方向,数值也正好等于这个最大温度变化率的矢量称为温度梯度gradt(正方向朝着温度增加的方向 ) 9)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称为热流密度10)热流矢量:等温面上某点,已通过该点最大的热流密度的方向为方向,数值上也正好等于沿该方向热流密度的矢量称为热流密度矢量(正方向高温指向低温)11)傅里叶定律:适用于连续均匀和各项同性材料的稳态和非稳态导热过12)导热系数比较:金属大于非金属大于液体大于气体,纯物质大于含杂质的。13)导热系数变化特点: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液体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金属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非金属保

3、温材料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多孔材料要防潮。14)导热过程完整的数学描述:导热微分方程 +单值性条件。15)单值性条件:几何条件(大小尺寸)+物理条件(热物性参数+内热源有无等)+时间条件(是否稳态) +边界条件16)边界条件: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任何时刻物体边界面上的温度值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任何时刻物体边界面上热流密度第三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面周围流体温度t 和面界面与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17)热扩散率:a,表示物体被加热或被冷却时,物体内部各部分温度趋向均匀一致的能力。第二章1)圆筒壁的热流密度:温度变化/半径变化不等于常数,单位长度热流密度是常数。2)临界绝热缘直径:对应于总热阻r1

4、 为极小值时的保温层外径称为3)肋片效率:在肋片表面平均温度下,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与假定整个肋片表面都处在肋基温度时的理想散热的比值4)接触热阻:由于固体表面不平整的面接触,给导热过程带来的额外的热阻。5)接触热阻影响因素:接触面的挤压压力也大r 越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也大r 越大;材料匹配程度越好 r 越小第三章1)非稳态导热分类: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瞬态非稳态导热。2)瞬态非稳态导热:物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或降低,经历相当长时间后,物体的温度逐渐趋近于周围介质的温度,最终达到热平衡。瞬态导热温度变化特点:分三个阶段:不规则情况阶段,正常情况阶段,建立新的稳态阶段。瞬态导热热流变化规律:不规则情

5、况阶段中q1(墙内表面温度升高,对流换热减少)急剧减小,q2 保持不变(温度还没有从内表面传到外表面);正常情况阶段中q1 逐渐减小, q2 逐渐增大;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建立新的稳态阶段后q1 与 q2 保持不变并相等。3)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物体的温度按照一定周期发生变化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特性:一方面物体各处的

6、温度按一定的振幅随时间周期地波动;另一方面,同一时刻物体内的温度分布也是周期性波动的。毕渥准则: bi ,傅里叶准则:fo 4)集总参数法: 当 bi0.1 时,可以近似地认为物体的温度是均匀的,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认为物体均匀一致的分析方法称为集总参数法。5)p!vc/ha 称为时间常数6)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特点:温度波的衰减(a热扩散率增大衰减缓慢;t 周期越短衰减越快;x 距离越远衰减越快) ;温度波的延迟(a 大延迟时间小;t 小延迟时间小;x 大延迟时间大) ;半向无限大物体传播特性(任意位置的温度波随时间是周期性波动;同一时刻半无限大物体中不同x处的温度分布也是一个周期变化的

7、温度波,但是振幅是衰减的,即同一时刻温度波上相位角相同的两相邻平面之间的距离相等)7)综合温度:工程上把室外空气温度与太阳辐射两者对维护结构的共同作用,用假象的温度te 表示8)波动振幅:波动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称为波动振幅9)温度波的衰减:振幅逐层减少的现象10)温度波延时:最大值出现逐层推迟的现象11)s 称为材料的蓄热系数,它表示当物体表面温度波振幅为1 摄氏度时, 导热物体的最大热流密度。s 的数值与材料的物性参数有关。(松木蓄热系数小,混凝土蓄热系数大吸收热量大。) 、第五章1)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流动状态,流动起因,流体的热物理性质,流体的相变,换热表面几何因素。2)对流换热微分方程

8、组=动量微分方程式+连续方程式 +能量微分方程式。3)边界层:当具有粘性且能润湿壁面的流体流过壁面时粘滞力将制动流体运动形成边界层4)流场分为:边界层区和主流区5)流动边界层:当粘性物体流过物体表面的时候,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流动边界层(常识:y=0时流动边界层速度梯度最大,粘滞应力大)6)温度边界层:当壁面与流体间具有温差时也会产生温度梯度很大的温度边界层7)流动边界层特点:边界层极薄,其厚度与壁的定性尺寸相比极小;在边界层内存在较大的速度梯度;边界层流态分为层流和紊流,紊流边界层靠近壁面处仍将是层流,称为层流底层;流畅可以划分为主流区跟边界层区! !8)(流动边界层)外掠平板临界距离:有层

9、流边界层开始向紊流边界层过度的距离xc 称为临界距离。外掠平板的雷诺数=5*105 9)(流动边界层)紊流边界层的层流底层:靠近壁面处,粘滞力仍然占绝对优势,使贴附于壁的一极薄层仍然会保持层流特性,也具有很大的速度梯度,该薄层称为紊流边界层的层流底层10)(流动边界层)流体管内受迫运动雷诺数为2300 11)温度边界层特点: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的状况决定了热量传递过程和边界层内的温度分布;层流:温度呈抛物线分布,湍流:温度呈幂函数分布,紊流边界层贴壁处的温度梯度明显大于层流,紊流换热比层流换热强;与t 的关系: 分别反映流体分子和流体微团的动量和热量扩散的深度所以不一定相等12)紊流动量传递和

10、热量传递:紊流传递中,不仅有层流换热中分子扩散传递作用外,还有流体质点紊流脉动引起的附加动量和热量传递(脉动大于分子扩散)13)局部阻力摩擦系数:cf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4)斯坦登准则:st=nu/(re*pr)=h/(!pcu) 15)物理相似基本概念:几何相似;物理现象相似(必须是同类现象才能谈相似;由

11、于描述现象的微分方程的制约,物理量场的相似倍数间有特定的制约关系,物理量场的相似倍数间有特定的制约关系,体现这种制约关系,是相似原理的核心;注意物理量的时间和空间关系)16)相似原理:相似性质;相似准则间关系;判别相似条件第六章1)管内受迫对流:热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的特点:常物性流体在常热流和常壁温边界条件下,热充分发展段特点:流动充分发展段:径向分速度为零2)层流紊流判别re=2300,re 中的 u 为断面平均流速,定性尺寸为管径3)管内流体平均温度:管断面流体平均温度;全管长流体平均温度(常热流:(t1+t2)/2 ,常壁温:)4)常热流常壁温:一定量的流体,流体流过管道q 相等为常热流

12、,那么壁面温度不断增加;壁温不变,流体温度增加。5)物性场不均匀:气体温度越高h 越小液体温度越高h 越大6)管内受迫对流紊流:定性温度是全管长平均温度,定型尺寸是管径d 7)对于非圆管:定型尺寸:当量直径:de=4f(面积) /u(管道周边)8)外掠单管: re=1.5*105 9)外掠管束:后面换热大于前面换热(定性温度流体在管束中的平均温度)10)自然对流换热:无限大自然对流换热;有限空间自然对流换热11)判别: gr/re2: 10 自然对流; 0.1 强迫对流; 0.1且10 混合对流第七章1)凝结换热现象:蒸汽与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将汽化潜热释放给固体壁面,并在壁面上形成凝结

13、液的过程,称凝结换热现象2)凝结形式:珠状凝结;膜状凝结3)膜状凝结:凝结液可以很好的润湿壁面时,凝结液可以形成连续的膜向下流动。称为膜状凝结(特点:特点:壁面上有一层液膜,凝结放出的相变热(潜热)须穿过液膜才能传到冷却壁面上,此时液膜成为主要的换热热阻)4)珠状凝结:凝结液不能很好的润湿壁面时,凝结液将形成一个个液珠。称为珠状凝结5)珠状凝结换热好于膜状凝结6) (膜状凝结)分析:re=【4hl(ts-tw)/u(运动粘滞系数)r】:垂直壁 re=1800; 管外 re=3600 7) (膜状凝结)分析中假设了液膜等于饱和温度,定性温度:ts+tw/2 8)管束管外(膜状凝结)定型尺寸de=

14、nd 9)影响膜状凝结因素:蒸汽速度;蒸汽含有不凝气体;表面粗糙度;蒸汽含油;过热蒸汽10)增强凝结换热的措施:改变表面几何特征;有效地排除不凝气体;加速凝液的排除;易于珠状凝结形成的措施11)沸腾:工质在饱和温度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沸腾12)沸腾换热特点:1 )液体汽化吸收大量的汽化潜热;2 )由于汽泡形成和脱离时带走热量,使加热表面不断受到冷流体的冲刷和强烈的扰动,所以沸腾换热强度远大于无相变的换热。13)沸腾换热分类:大容器沸腾和有限空间沸腾;过冷沸腾和饱和沸腾14)汽化核心:通常情况下,沸腾开始时汽泡只发生在加热面的某些点,而不是整个加热面上,这些产生气泡的点被称为汽化核心。,

15、 0 xt0)(fwwttttx)(,0, 0rfuvxu ln ln)()(tttttttttttttfwfwfwfwm2/) (ttt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5)气泡生成后继续长大的动力:液体过热度。16)气泡生成的最小半径:(可见, (tw ts ) , rmin同一加热面上,成为汽化核心的凹穴数量增加汽化

16、核心数增加换热增强)17)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表征了大容器饱和沸腾的全部过程,共包括4 个换热规律不同的阶段:自然对流、核态沸腾、过渡沸腾和稳定膜态沸腾(过程中主导导热形式依次是:对流,导热,辐射)18)热管:结构:管壳、管芯、工作液;工作原理:沸腾与凝结两种相变过程的巧妙结合。(加热蒸发段时,管内工质蒸发,蒸汽从管中心通道流向凝结段散热区,放出其潜热,凝集后借助管芯的毛细力的作用,液体重新返回蒸发段再蒸发。)19)热管的特点:很高的导热性;优良的等温性;采用不同的工作液,热管适用-200 到 2200温度范围内的工作;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工作可靠,形状多变;流体密度可变性。第八章1)热辐射

17、定义:定义:由热运动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的能量;特点:a 任何物体, 只要温度高于0 k ,就会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b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伴随能量形式的转变;d 具有强烈的方向性;e 辐射能与温度和波长均有关;f 发射辐射取决于温度的4次方。2)波长常识: 0.36-0.76 可见光; 0.38 为紫外线跟伦琴射线;0.76-1000 红外线; 25 远红外线; 1000 无线电波; 0.1-100 电磁波为热射线(包括可见光,部分紫外线和红外线)4)立体角:球面面积除以球半径的平方称为立体角,单位:sr(球面度 )。5)定向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物体在垂直发射方向的单位面积上

18、,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一切波长的能量。6)光谱定向辐射强度:在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单位时间、单位可见辐射面积,在波长 附近的单位波长间隔内、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的能量称光谱定向辐射强度7)定向辐射力:在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辐射面积、在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全部波长的能量称为定向辐射力。8)辐射力e: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所有波长的能量总和。(w/m2) 9)光谱辐射力e:单位时间内,单位波长范围内(包含某一给定波长),物体的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能量。(w/m3) 10)光谱定向辐射力e,:在给定辐射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单位物体辐射面积、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

19、在波长附近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能量称为光谱定向辐射力。11)黑体:是指能吸收投入到其面上的所有热辐射能的物体,是一种科学假想的物体,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12)黑体辐射planck 定律13)发射率(也称为黑度 ) :相同温度下,实际物体的半球总辐射力与黑体半球总辐射力之比。14)灰体:假如某物体的光谱发射率不随波长发生变化,即=常数15)灰体特点:特点:灰体的光谱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光谱辐射率随波长的变化曲线完全相似。16)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表面积上的总辐射能17)选择性吸收:投入辐射本身具有光谱特性,因此,实际物体对投入辐射的吸收能力也根据其波长的不同而变化,这叫选择性吸收18)吸

20、收比:物体对投入辐射所吸收的百分数,通常用表示。19)光谱吸收比:物体对某一特定波长的辐射能所吸收的百分数,也叫单色吸收比。光谱吸收比随波长的变化体现了实际物体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2m inswvsttrtrrkmtm6.2897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漫射表面:指发射或反射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

21、即符合lambert 定律的物体表面21)灰体:指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其发射和吸收辐射与黑体在形式上完全一样,只是减小了一个相同的比例22) 第九章1)角系数:表示离开表面的辐射能中直接落到另一表面上的百分数。例如:x1,2 表示离开a1 的辐射能量中落到a2 上的百分比2)角系数的代数特征:相对性,完整性,分解性3)重辐射面:又称绝热表面,是指绝热良好,因而在由多个表面组成的辐射换热体系中净得失热量为零的表面4)遮热板:在工程上,有时需要削弱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这时可采用以高反射率(低发射率)的材料制作的金属薄板插入表面之间,人们习惯称之为遮热板。5)气体辐射的特点:气体辐射对波长具有选择性;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第十章1)强 化 传 热 的 基 本 途 径 有 三 个 方 面 : 提 高 传 热 系 数 ; 提 高 换 热 面 积 ; 提 高 传 热 温 差()2)复合换热定义:对流和辐射并存的换热称为复合换热3)增强传热的方法: 1 、扩展传热面2 、改变流动状况:增加流速、增强扰动、采用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