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误差分析和处理_第1页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误差分析和处理_第2页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误差分析和处理_第3页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误差分析和处理_第4页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误差分析和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误差分析和处理一、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误差来源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量的误差主要有漂移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这三大种类。1、漂移误差漂移误差是由于进行校准之后仪器或测试系统性能发生变化所引起,主要由测试装置内部互连电缆的热膨胀特性以及微波变频器的变换稳定性引起,且可以通过重新校准来消除。校准维持精确的时间范围取决于在测试环境下测试系统所经受到的漂移速率。通常,提供稳定的环境温度便能将漂移减至最小。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不可预测的且不能通过误差予以消除,然而,有若干可以将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减至最小的方法,以下是随机误差的三个主要来源:(1)仪器噪声误差噪声是分析仪元件中产生的不希望的电

2、扰动。这些扰动包括:接收机的宽带本底噪声引起的低电平噪声;测试装置内部本振源的本底噪声和相位噪声引起的高电平噪声或迹线数据抖动。可以通过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措施来减小噪声误差:提高馈至被测装置的源功率;减小中频带宽;应用多次测量扫描平均。(2)开关重复性误差分析仪中使用了用来转换源衰减器设置的机械射频开关。有时,机械射频开关动作时,触点的闭合不同于其上次动作的闭合。在分析仪内部出现这种情况时,便会严重影响测量的精度。在关键性测量期间,避免转换衰减器设置,可以减小开关重复性误差的影响。(3)连接器重复性误差连接器的磨损会改变电性能。可以通过实施良好的连接器维护方法来减小连接器的重复性误差。3、系统

3、误差系统误差是由分析仪和测试装置中的不完善性所引起。系统误差是重复误差(因而可预测),且假定不随时间变化,可以在校准过程中加以确定,且可以在测量期间用数学方法减小。系统误差决不能完全消除,由于校准过程的局限性而总是存在某些残余误差,残余(测量校准后的)系统误差来自下列因素:校准标准的不完善性、连接器界面、互连电缆、仪表。反射测量产生下列三项系统误差:方向性、源匹配、频率响应反射跟踪。传输测量产生下列三项系统误差:隔离、负载匹配、频率响应传输跟踪。下面分别介绍这六项系统误差,其中提到的通道A为反射接收机,通道B为传输接收机,通道R为参考接收机。(1)方向性误差所有网络分析仪都利用定向耦合器或电桥

4、来进行反射测量。对理想的耦合器,只有来自被测件(DUT)的反射信号出现在通道A上。实际上,有少量入射信号经耦合器的正向路径泄漏并进入通道A(如图1)。这类测量误差称为方向性误差,它可以用分析仪进行测量和减小。图 1(2)隔离误差在理想情况下,通道B测量的只是经被测件(DUT)传输的信号。实际上,有少量信号经分析仪中的各种不同路经泄漏进入通道B的接收机(如图2)。信号泄漏(也称为串扰)是隔离误差,它可以用分析仪进行测量和减小。图 2(3)源匹配误差在反射测量中,理想情况下,通道A测量所有从被测件(DUT)反射的信号。实际上,一部分由被测件反射的信号再次由Port1(端口1)反射而未在通道A内测量

5、(如图3)。这类测量称为源匹配误差,它可以用分析仪进行测量和减小。图 3(4)负载匹配误差在传输测量中,理想情况下,入射信号经被测件(DUT)传输并在通道B内测出。实际上,一部分信号被Port2(端口2)反射而未在通道B内被测量(如图4)。这类测量称为负载匹配误差,它可以用分析仪进行测量和减小。图 4(5)频率响应反射跟踪误差反射测量是通过将通道A(反射通道)内的信号与通道R(参考通道)内的信号进行比较来完成,这称为比值测量。对于理想的反射测量,通道A和通道R的接收机的频率响应应完全相同。实际上,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从而引起频率响应反射跟踪误差(如图5)。这是所有测试变化的矢量和,其幅度和相位随

6、频率而变。这包括由以下因素引起的变化:信号分离器件、测试电缆、适配器、参考路径与测试信号路径之间的变化。此误差可以用分析仪进行测量和减小。图 5(6)频率响应传输跟踪误差传输测量是通过将通道B(传输通道)内的信号与通道R(参考通道)内的信号进行比较来完成。对于理想的传输测量,通道B和通道R的接收机的频率响应应完全相同。实际上,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从而引起频率响应传输跟踪误差。这是所有测试变化的矢量和,其幅度和相位随频率而变。这包括由下列因素引起的变化:信号分离器件、测试电缆、适配器、参考路径与测试信号路径之间的变化。频率响应传输跟踪误差可以用分析仪进行测量和减小。图 6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系统误

7、差模型矢量网络分析仪中测量待测件各项S参数所用的微波电路最早是按反射参数和传输参数分别将之接入两个单独的测试单元中,将分离出的参考和测试信号各自加到两路接收机的谐波变频器,然后进行幅相测量。后来为了免除两次换接之繁,将反射/传输测试单元合为一体,除送出公用参考信号外,将反射或传输的测试信号用电动微波开关换接到两路接收机以依次测量S11和S21。有的为了代替改测S22和S12时手动倒换被测件接入方向之需要,也用电动开关改变信号源的输入方向,以便能全自动地选测4种S参数。完全免除手动改接被测件虽可免除接头重复性的影响,但微波开关的加入也会引起一些缺点和问题。在接收机电路成本允许情况下,新式网络分析

8、仪中宁愿将接收机的信道数由两路扩增为三个或四个独立的信道,以尽量免除设置微波开关的需要。下面分别介绍常用的6参数、12参数以及10参数系统误差模型。这里的误差模型不是随意给出的,一般可由实际测量电路的信号流图分析的结果加以简化而抽象出来,误差网络流图中的每个系数都有一定的物理意义。但其实际的测量电路这里并不做介绍。1、6参数系统误差模型s21s22s11s12    b0a0b3e30e32e22s22s12s21s11e11e01e001      图 7 6参数系统误差模型各个误差参数的物理

9、意义为e00:方向性误差e11:源匹配误差e01:频率响应反射跟踪误差e30:隔离误差e22:负载匹配误差e32:频率响应传输跟踪误差按照图7信流图可以看出,当被测网络S正向接入时,诸项误差参数使S11和S21的测得值变为 (2.1.1 a) (2.1.1 b)仅根据以上两式还不能解出S11和S21以消除误差,必须等到测出S'22和S'12之后才能一起求解。将被测网络改为反向接入后,因测量装置本身未变,误差参数不变,故只要将上两式中各S的下标11与22互换,21与12互换即得 (2.1.1 c) (2.1.1 d)有了这4个方程之后,一旦通过校准(方法见后)测定出6项误差参数,

10、连同4个S参数测得值一起成为已知数,便可由上列4个方程联解求出4个S参数的真值。其显式解如下: (2.1.2 a) (2.1.2 b) (2.1.2 c) (2.1.2 d)其中2、12参数系统误差模型a0口2口1e00e32s111口3口0b0b3e30e22s22s12s21e11e01     a0口1口2e'00e'32s221口3口0b0b3e'30e'22s11s21s12e'11e'01      图8 12参数系统误差模型

11、12参数误差模型跟6参数的误差模型相类似,但前者不需要手动改变电路便能任意选择4种S参数进行测量。图8中上面的信号流图应用于正向传输信号的情况,下面的信号流图应用于反向传输信号的情况。这样,在有自动倒向情况下总共便有了12个误差参数(复数)。由图8中所示含12个误差的两个信号流图求取被测网络的S参数测得值与6参数时相似,正向测得 (2.2.1 a) (2.2.1 b)反向测得 (2.2.1 c) (2.2.1 d)校准方法与6参数时一样,但每个频率点上要在正向时校一次,反向时再照样校一次。校准之后,12项误差参数连同4个S参数测得值一起成为已知数,便可由上列4个方程联解求出4个S参数的真值。其

12、显式解如下: (2.2.2 a) (2.2.2 b) (2.2.2 c) (2.2.2 d)其中3、10参数系统误差模型e23e33a3a0口2口1e00e32s11e10b0b3e30e22s22s12s21e11e01     e03图9 10参数系统误差模型由图9的信号流图可解出被测网络S参数的测得值为 (2.3.1 a) (2.3.1 b) (2.3.1 c) (2.3.1 d)以上4式中分母式子是一样的。10个误差参数经校准得出后,联合以上4个方程可求解出4个S参数的真值。其显式解如下: (2.3.2 a) (2.3.2 b) (2.

13、3.2 c) (2.3.2 d)其中 (2.3.1 a)三、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校准为了能将自动网络分析仪在每个步进频率点上测量结果中的系统误差自动扣除,必须预先在那些频率点上将误差模型参数都测出来存于计算机中,这种误差参数测定过程称为校准。校准的方法是在每个步进点上暂时将信号源频率固定不变,用若干个S参数已知的标准件接入网络分析仪而测出该件的S'值,得到足够数目的方程,便可解出误差模型中的全部待校参数。1、6参数及12参数误差模型的校准a0口2口1e00e32s111b0b3e30e22s22s12s21e11e01     图10 6参

14、数误差模型的校准为了便于区别,将式(2.1.1)求出的S'11改称为反射测得值MR,S'21改称为传输测得值MT。为了校准6个参数,一般需要设计6个测量步骤以得出6个独立的方程。(1)在口1接全匹配负载,口2也接匹配负载。这相当于在图10中接入了一个S11=0,S22=0而且S21=S12=0的标准件。于是从式(2.1.1 a)可看出此步的反射测得值MR之值M1应为 (3.1.1)(2)在口1接良好短路器,口2仍接匹配负载。这相当于测一个S11=-1,S22=0而且S21=S12=0的已知网络。于是由式(2.1.1 a)得此步的反射测得值MR之值M2为 (3.1.2)(3)在口

15、1接长为的偏置短路器,口2接匹配负载。这等于测S11=1,S22= S21=S12=0网络的反射测得值MR之值M3为为了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可以不改变短路活塞的偏置长度,于是标准网络的S11成为,则上式变为较广义的形式 (3.1.3)经过以上3步,测出了M1 ,M2和 M3的值后,便可联解方程式(3.1.1,3.1.2,3.1.3)得出e00,e11和e01,再继续进行下步。(4)将两个测试端口直接对接。这相当于接入了一个S11=S22= 0,S21=S12=1的标准网络,由式(2.1.1 a)知反射测得值MR的值为 (3.1.4)在已得到e00,e11和e01后,由上式可解出e22。(5)将两个

16、测试端口直接对接时,改测传输。于是由式(2.1.1 b)得知测得的传输测得值MT值为 (3.1.5)(6)两测试端口分别接匹配负载。相当于接入了一个S11=S22= 0,S21=S12=0的标准网络,由式(2.1.1 b)可知传输测得值MT的值为 (3.1.6)由式(3.1.5,3.1.6)加上已求出的e11和e22便可解除e32。到此6个误差参数都可由上列校准步骤中测出的M1 M6求出,以下为计算诸项误差参数公式的总结。 (3.1.7 a) (3.1.7 b) (3.1.7 c) (3.1.7 d) (3.1.7 e) (3.1.7 f)在每个频率点上校出着6项误差参数后便将之存入计算机内。

17、当需要在此频率上测量某未知网络的S参数时,再将它们取出供修正之用。在用手动倒接元件方向的测试单元中,不需另外进行反向校准,就用上列6项误差参数,连同正、反两次测出的S'11 、S'21 、S'22 和S'12一起代入式(2.1.2 a d),便可得出被测元件的S参数的真值。在自动倒换信号源方向以改测反向S参数的测试单元校准中(指12参数误差模型),除需在按上述步骤校准出6项正向误差参数e之外,还需也仿照上述步骤重新校准出反向6项误差参数e',一并存贮起来,然后在测量时才取出这12项误差参数,连同被测网络的4项S参数测得值,代入(2.2.2 a d),求出

18、被测元件的S参数的真值。2、10参数误差模型的校准(用TRL法)按TRL法校准时,在图9的1口和2口间依次接入直通(T),反射(R)和线段(L)三种校准件,作为被测的网络S。每接一种校准件时都分别测出它的正、反两向的传输和反射参数测得值,得到4个方程。三个校准件共可得12个方程。联解这些方程,除能解出10项误差参数外,还能同时得出所用反射件(R)的R值和线段(L)的长度l。因此对实际仅需的两种校准件R和L的参数原先也不必已知,唯一要求只是所用标准空气线段的Z0准确等于测试口的额定特性阻抗即可。先看“R”状态,就是将两测试口都接同样的大反射负载(如短路),设两者反射系数都为R,同时亦使两口之间无直接传输信号。这样等同于在两口间接入了S11=S22= R,S21=S12=0的网络。此时测得值由式(2.3.1 )得知应为 (3.2.1 a) (3.2.1 b) (3.2.1 c) (3.2.1 d)再看“T”状态,即将两测试口直接接通,等于接入了S11=S22= 0,S21=S12=1的标准网络,此时测得值由式(2.3.1 )得知应为 (3.2.2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