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可行性探究_第1页
开放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可行性探究_第2页
开放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可行性探究_第3页
开放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可行性探究_第4页
开放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可行性探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放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可行性探究摘要金融危机背景下是否应开放我国地方债券市场,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国务院同意地方政府举 债的决定,本文拟就当前开放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可行性进 行分析,并从中探求可鉴之道。关键词地方债券市场金融危机基于"囚徒困境”模型,地方债券市场的开放与否主要 取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1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 央与地方政府面临敏感的利益分割问题。对此,国务院同意 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在理顺财权事权、协调利益矛盾 的同时,有助于提高中央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执行效率,增强 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的能力。因此,本文拟从 经济、法律、政治和市场角度,对

2、地方债券市场的开放进行 可行性分析。一、经济可行性分析地方债券是指地方政府依据信用原则,从社会吸收资金 来满足公共支出需要的一种形式,2 其发行成本包括:一是 实施该政策所付出的行政成本;二是发行债券的经济成本, 即债券资金管理成本及利息成本等;三是由于政策执行效率 和配套选择等因素造成的外部成本。以下结合静态成本-收 益分析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进行分析。假定地方发行债券的目的是进行市政投资。在无外部 因素影响下,债券发行的社会边际成本线为msc1,与社会边 际收益线mb相交于点a,市政投资量为q0,均衡价格为p , 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若政府釆用传统财政筹资方式,则 其低效率将使社会

3、边际成本线向上偏移至msc2,相较发行债 券,此方式将产生saabc的社会福利损失;当债券发行受强 外部因素影响时,外部成本的增大将使mscr较之msc 1有 较大移动,将造成saade的社会福利损失,这即为外部因素 影响下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效果间的成本损失。2因此,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存在社 会福利损失问题,而传统筹资方式与发行债券的选择取决于 saabc与saade的大小。当外部成本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 小于或等于传统筹资方式带来的效率损失,发行债券将是相 对合理的选择,并通过提高地方债券的资金筹集管理的效率, 降低外部因素造成的成本损失。2二、法律可行性分析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债

4、券的发行提供合法化基础。虽然, 国务院同意地方政府发债,但相关法律条款对此持谨慎态度。 如贷款通则的“借款人应当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 管机关)核准等级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 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的自然人”规定,间接否定地方政府向银行借贷的可能性。3本文认为,行政权凌驾于立法权之上,是导致现阶段我 国法律缺乏至上权威性的重要原因,即法律从根本否定地方 政府发行债券的合法性,但“国务院另行规定”等描述却放 松法律的控制权。4对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促成 地方政府走上合法负债的道路,这一方面要求我国应建立健 全地方债务管理的法律体系,规范其负债

5、范围、审核权限和 偿债责任等。5另一方面应加快政治变革的进程,严格规 范政府的公共权力,以建成成熟、完善、富民、强国的市场 经济体系。三、政治可行性分析我国政府组织是纵向层级制和横向职能制的矩阵结构。 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利关系尚未理顺,国家财权财力在 中央和地方间的分配关系不合理。具体言之,上级政府可能 采取代替决策等方式,形成“下压型”财政机制,而下级政 府则凭借熟悉当地事务的绝对信息优势,通过向上级多借款、 少还债等途径,向上级转移财政负担,形成与之相对应的 “倒逼型”财政机制。另外,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 关系缺乏法律依据,易使制度本身缺乏稳定性,导致中央与 地方在利益博弈中存在

6、机会主义倾向。6因此,建立以“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 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为原则的经济架构,将是有 效解决途径。同时,中央尤其应建立群众、地方人大、财政 部地方公债司三级监督机制,加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债券 发行规模、使用方向、还本付息等的审查和监督,以防地方 政府滥发债券。7四、市场可行性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为地方债券市 场的开放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一方面,作为发债主体的地 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发债需求,这成为发展地方债券市场的推 动力;另一方面,个人和机构投资队伍不断壮大,对地方债券 具有较强的投资需求和承受能力。因此,地方债券市场的开 放,有利于刺激居

7、民的消费欲望,将大量储蓄存款从金融机 构中分流并注入实体经济的循环发展中。而银行间债券交 易市场、信用评级机构等稳固发展,则为债券的发行、承销、 流通转让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亦可对债券发行主体进行一定 的市场约束和监督。综上所述,开放地方债券市场,不应仅被视为“宏观调 控的缓冲剂”。在条件成熟前,中央不宜大幅放权地方发行 债券,可先在财政状况良好的地区进行试点,待完善相关法 律、财税体制后,有计划、有层次地向全国推广,以避免盲 目开放地方债券市场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参考文献:1 陈文府.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开放逻辑探析j.北 方经贸,xx. (03).2 宋英杰.我国发行地方债券的外部环境考察j.山 东工商学院学报,xx, (02).3 刘利刚、陈少强.地方政府举债研究j.西安金 融,xx, (01).4 周艳.比较国际经验探讨我国地方公债发行问题j 黑龙江对外经贸,xx, (08).5 马洪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