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课堂教学设计表_1200_第1页
《郑和远航》课堂教学设计表_1200_第2页
《郑和远航》课堂教学设计表_1200_第3页
《郑和远航》课堂教学设计表_1200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教学设计表课题名称郑和远航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授课时数设计者所属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能通过学习文章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学习这篇文章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们发复朗读、感悟,领悟出我国古代名族英雄的气概与豪情。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懂郑和下西洋的内容能力目标: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正大意义情感目标:激发民族自豪感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读懂郑和下西洋的内容教学难点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正大意义五、教

2、学环境要求1、教学媒体:多媒体2 、教学资源:课本3 、其他:网络六、教学策略选择教法选择: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学法指导: 朗读、领悟七、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学习媒体教学使用占用媒体内容要点所得结论编 号目标类型作用方式时间郑和第讲解路了解播一次远多媒体呈现过程路线线过程放航概括郑和第讲解过呈现过程,欣赏 了解播 路线,随船携带的二次远多媒体程审美过程放东西航概括郑和远远航的艰难和意归纳总 播放航的意 意义多媒体结,思 讨论 艰难、自豪义义想升华概括2媒体来源网络网络自制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D.提供示范,

3、正确操作; E. 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F.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I.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J.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K.自定义。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 设疑播放讲解; B. 设疑播放讨论; 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 播放讨论概括; G.边播放、边讲解; H. 边播放、边议论; I. 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J. 自定义。八、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 1、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教学重

4、点: 郑和第一次远航是重点,引导学生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到这是次规模宏大的远航,也是一次友好和勇敢的远航。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揣摩,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设计思路:一、视频导入,再现“远航”。二、研读感悟、走近“远航”。三、树立形象、感受远航。四、学习写法、拓展延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简要说明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流程: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2、初读感知,检查预习。3、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第二课时详细过程:一、视频导入,再现“远航”。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生读题)。2、让我们跨越时空界限,

5、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郑和远航。3、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 多年前的事了,同学们想不想穿越时空,回到600 年前,领略一下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盛大场面?(播放视频)二、研读感悟、走近“远航”。过渡:看完视频后,让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学习1 3 自然段。(一)学习规模大1、自由朗读 1 3 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中,你体会到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远航。圈画出关键的词句,读一读。这部分教学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A:人多:送行的人多;随行的人多。B:船多;船的配备设施先进、齐全;船大(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明比较来感受)。在理解的基础上相继指导朗读。相机出示:“其中六十多

6、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 , 先进的仪器。”(数字红色显示,渲染宝船的大。读好句中的数字,突出宝船气势的雄伟。)出示第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从朗读中体会到郑和的威武、自信、决心和庄严。小结:这部分主要交代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地点、人员及船只数量、大小、配备和出发时的壮观场面,从中我们感受到了郑和远航规模的宏大,也看到了一个威武雄壮、信心十足的郑和。过渡:郑和就这样意气风发地指挥船队“扬帆启航”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次怎样的远航吗?(引出“友好交往”这部分教学。)(二)学习友好交往1、请大家默读文章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次远航。”圈画出关键的词句,小组交流体会。2、小组汇报交流(互赠礼

7、物,商品交易)。3、出示“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 个个惊叹不已。”再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理解感悟“扶老携幼”“争相”。)4、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他们怎么交流,会说些什么?指名交流4、小结: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三)战胜凶险过渡:成功的背后,道路是坎坷的。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想想航行中船队都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克服的?1、指名交流:风浪险恶;海盗凶猛。2、指导朗读,相机出示语段:在大海上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8、。 , 仿佛要把船只撕裂。(视频播放险恶的风浪,指导朗读,感受风浪的可怕。)3、面对险恶的风浪,凶猛的海盗,郑和是怎样一一战胜的?指名交流4、用“这是一次远航。”的句式概括这部分内容。小结: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战胜了凶险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三、树立形象、感受远航。(一)学习第六、七自然段出示:第六自然段。1、请大家关注这段话中的数字,从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2、第一次远航,

9、 35 岁的郑和威武雄壮,最后一次远航的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是什么让郑和的鬓发全白了?学生交流(感知人物精神特点:敢于探索、勇往直前,为了中国航海事业鞠躬尽瘁。)3、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郑和,纪念郑和远航?(引导学生学习郑和的精神,了解郑和远航的重大意义。)小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确确实实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整齐而响亮地齐读最后一段。4、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郑和远航!四、学习写法、拓展延伸。1、郑和远航一共有七次,而课文为什么只重点描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景?2

10、、让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景吧!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 1 5 自然段,试着根据小标题:“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来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可以通过抓关键词语,想象画面的方法帮助复述。3、为了纪念郑和这个伟人,郑和公园重新塑造了郑和的雕像。假如现在你面对这尊高大的雕像,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六、布置作业。1、点击“郑和远航”专题学习网站,去了解这位英雄更多的故事。2、推荐阅读书目:郑和下西洋郑和联结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航海家九、板书设计郑和远航第一次第二次扬帆起航 六次 开拓友好交流探索战胜凶险十、教学反思一、倒叙入手,直奔中心。“郑和远航,规模之大,

11、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这段课文,正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我先请学生自己读读这段文字,想想有什么问题。学生读题后,纷纷提出了 “郑和远航,规模到底有多大?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 等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比较容易的,就马上解决掉。选择一些有探索意义的问题作为本堂课要研究的重点。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因为这些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所以激发起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二、巧搭舞台,放飞想象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创造意境,巧搭舞台说的舞台,给学生提供放飞想象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并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