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式支出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效应研究_第1页
税式支出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效应研究_第2页
税式支出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效应研究_第3页
税式支出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效应研究_第4页
税式支出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效应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税式支出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效应研究摘要当我国正处在国际经济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结构 调整的内外夹击之际,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峻的 就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已事关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 的发展。如何能积极有效地发挥税收作为国家收入分配的重 要经济手段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的积极效应,激励纳 税人增加雇用劳动力需求,也就成为政府与学术界关注和研 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动态角度进行了模型分析,对税式支 出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效应进行了结构性的剖析,并提 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为未来政府的税式支出行为能更好 地激励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关键词税式支出;影响;雇用;劳动力中图分

2、类号jf812.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0461 (2013) 02-0069-06目前,我国正处在国际经济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结构调 整的内外夹击之中,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峻的就 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已成为事关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 发展的“肿瘤”。如何能积极有效地增加劳动力需求,促进 社会就业一一防止“肿瘤,癌变,也就成了中国政府的一项 战略任务。而稅收作为国家收入分配的重要经济手段和宏观 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自然也被赋予了促进社会就业,增加 劳动力需求的使命。由于劳动力需求的主体一一企业即纳税 人的追逐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因此,纳税人非常关心由于雇 用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3、对其总成本的影响。如果纳税人增加劳 动力需求,能够使其获得更多的利润或额外的收益,纳税人 就会增加劳动力的雇用。反之,如果增加劳动力雇用使纳税 人的利润减少或无法产生额外的收益,纳税人就会维持现有 劳动力需求水平,甚至减少劳动力需求,以降低成本,增加 利润。一般而言,政府的减税政策能够通过刺激总供给与总 需求,发挥激励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效应;反之,政府的增 税政策则会产生削弱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效应。但是,我们 进一步深入分析纳税人的结构因素,就会发现即使在政府实 行减税的税式支出政策时,由于稅式支出的对象不同,而会 相应地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二、文献综述关于税收政策对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影响,国

4、内外的学 者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与分析。(一)国外税式支出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研究文献 综述国外学者对于税式支出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探讨较高的税负水平是否会导致 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并削弱纳稅人雇用劳动力的意愿;二是探 讨对劳动征税的税收负担如果是由雇主承担,则税收'楔 子”的大小是否会对雇主(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行为产生 影响;三是探讨如何通过税制改革和完善税式支出政策来实 现经济增长与激励纳稅人雇用劳动力的目标。daveri and tabellini (2000) 1认为,在西方许多 发达国家,失业增加,经济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力 成本上涨过快,

5、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导火索”就是税收“楔 子”过大,对纳税人雇用劳动力产生了消极影响。koskela (2002) 2研究认为,提高资本税率并降低劳动税率,会 促使雇主选择以劳动替代资本。他们指出,这种税式支出将 降低生产的边际成本,增加生产的产出,增大雇用劳动力的 需求量。alex easson (2003) 3认为,政府可以向高失业 地区的投资提供税式支出刺激纳税人雇用劳动力,也可以将 稅式支出直接与纳税人吸纳劳动力就业挂钩,把提供一定数 额的新就业岗位作为享受税式支出的条件。howell h. zee (2005) 4在个人所得税改革:概念、问题及各国比较 中认为所得税不可避免地影响个人的

6、行为,而且具有双重效 应,即稅收会减少纳稅人雇用劳动力的愿望,使劳动力更多 地消费休闲;税收也会使劳动力感觉到贫穷而更多地工作。 这两种效应可能相互抵消,因此导致了劳动力的就业工资弹 性很小,但这并不意味着计量税收效率成本的替代效应本身 很小,税收替代效应还可能很大。kosi tanja (2006) 5 实证考察了欧盟国家劳动税收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并 着重研究新欧盟成员国就业的变化情况。他们运用ols回归 方法,分析了税收楔子对就业和失业率的影响。研究认为, 在欧盟国家税收对失业产生的影响较弱,但进一步研究发 现,稅收楔子对整个欧盟国家的就业增长具有负面影响,而 且欧盟转型国家的劳动税

7、对就业增长的负面影响大于其他 欧盟国家。(二)国内税式支出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研究文献 综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许多学 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关注就业问题,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 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政府在促进企业增 加劳动力需求中的作用;二是激励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税收 政策取向;三是税式支出政策对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影响。贾康(2003) 6在采取得力措施,缓解就业压力 中认为,实施稅式支出激励纳稅人雇用劳动力,应倾向于那 些有经济和技术方面适用性的劳动密集型的纳税人。孙胜利 (2003) 7在我国就业问题对财政的影响与压力中指 出,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就业

8、资金投入,加大保护就 业弱势群体的力度,通过税式支出激励纳税人雇用劳动力, 开辟新的就业岗位。罗宏斌、周红梅(2005) 8的观点是 税收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产生直接或 间接的影响,即“对有利于经济发展,并能吸纳较多劳动力 的纳税人,给予税式支出,有利于确保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 用,从而从源头上解决就业问题”。卢亮(2005) 9从实 证角度分析了我国税式支出的就业效应,并针对就业形势日 益严峻的现实,提出了扩大稅式支出规模,提高边际消费倾 向的财政政策建议。王根贤(2005) 10认为,我国自实行 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在gdp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就业却未 能保持同步增长,gdp增

9、长与就业增长表现出明显的非一致 性。其研究结论是:积极财政政策所拉动的经济增长在一定 程度上就是排挤就业的。因此认为,要保持gdp与就业的均 衡增长,关键是要启动经济(自主)内生增长机制。为此, 要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规范政府行为,财政政策优惠要同技术 溢出的外部性建立关联,构建和完善具有激励纳税人雇用劳 动力机制的税式支出政策。李伟宁(2005) 11认为,从技 术层面看,现行的稅式支出主要体现为优惠期限短、临时措 施多、配套办法少、适用范围窄、过渡色彩浓等;从效率层 面看,税式支出对促进整个社会就业增长的效果较差。因此, 应从扩大税式支出收益纳税人的适用范围等方面入手,完善 现行激励纳税人雇用

10、劳动力的税收政策。王娜(2006) 12 则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税收政策可以促进就业的结论。王春雷(2007) 13采用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其 结论是“在目前的工业化战略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2万元的增加值就能够创造1个就业岗位,资本密 集型产业则需要6万元,而技术密集型产业达到了将近9万 元才能创造1个就业岗位”,并且“边际宏观税率每提高1 个百分点,将使经济增长率降低0. 027个百分点”,文中对 此还提出相应税收政策。付伯颖(2007) 14通过探讨政府 的税式支出手段,在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统一劳动力市场 中的功能作用,试图提出激励纳税人雇用劳动力长效机制的 稅收

11、政策思路。方重、梅玉华(2008) 15则提出了另外的 观点“税收优惠对促进就业具有局限性。以促进就业为目 的的税收优惠,不应仅局限于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而应以 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导向,在各个产业间均衡推进。以促进 就业为目的的税收优惠应将重心置于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的 培养和提高上。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不仅要倾斜于文化教 育和技能培训的学校,还应倾斜于为信息咨询、中介机构, 努力改善劳动力供给市场状况”。王春成(2009) 16在促 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研究中通过对行为效应的分析提出,应 加大对纳税人的税式支出力度,进一步贯彻落实激励纳税人 雇用劳动力的税收政策。总体而言,国外学者主要根据发达国家高税负

12、的税制特征,运用多种理论分析模型,探 求税收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原因并寻找优化途径;我国 学者主要立足于中国经济转轨和产业升级时期就业形势严 峻的现实,寻找缓解就业压力,刺激纳税人雇用劳动力需求 的稅收政策手段。目前国内的研究多从宏观或政策层面展 开,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得出的结论多表现为理论依据 不足,且过于笼统,多以定性分析为主,而从微观层面去进 行定量分析的并不多见,这使得学者们所提出的观点和建议 缺乏有效的说服力。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从动态角 度进行模型分析,剖析税式支出影响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效 应,并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为未来政府的税 式支出行为能更好地激励纳稅

13、人雇用劳动力提供了理论基 础和实证依据。三、模型和运行机制分析本文重点研究分析稳态均衡路径下,税式支出对纳税人 雇用劳动力的影响机制及激励效应,并进而对税式支出激励 效应进行评估。由于税式支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税率的影 响,而税率的变动则会引起纳税人收益的变化,进而影响到 纳税人各类支出的分配比例和分配数额。这些变动会由于资 本的收益弹性、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收益弹性以及其他支出 的效用弹性等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差异。因此,即便是同样 的税率变动,相对于不同的纳税人而言,税式支出对纳税人 雇用劳动力的影响机制和激励效应,也会产生差异。在研究 方法上,相比较静态模型分析方法而言,动态模型分析方法 则

14、克服了研究结论单一的缺憾,能较为全面的阐释同样的税 式支出对不同纳税人可能产生不同激励效应的成因和机理, 能更为真实准确地反映现实经济活动中税式支出对纳税人 雇用劳动力的影响机制和激励效应。假设纳稅人最大化收益的目标函数为:j=maxg ' id, zo其中,i为收益函数;d为纳税人第c 期的雇用劳动力支出;z为纳稅人第c期的其他消费支出;d 和z的收益函数是凹函数;4 0d,我们就可以由(6)式得 到:l-t=d- xw可见,如果1,那么0。因此,当=0时,如果影响税式支出的税率发生持续性变 动,纳稅人的收益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动,进而对收益的分配 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当1,有0,影响

15、税式支出的税率 与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支出呈同向变动,税率变动对纳税人雇 用劳动力支出产生的替代效应占主导作用,换句话说,如果 纳税人其他消费支出的收益弹性u较大,而资本的收益弹 性5较小,纳税人就会减少资本性投资,增加其他消费支 出,于是,纳税人可分配的长期利润也就相应的减少。这样 一来,影响税式支出的税率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对纳税人 雇用劳动力的支出就产生了主导作用,税率的持续性提高, 即稅式支出的持续性下降将会导致纳稅人雇用劳动力的持 续性增加,税式支出与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水平则呈现出负相 关性。(二)纳税人增加雇用劳动力能够获得额外收 益时,税式支出对纳税人增加雇用劳动力的影响当纳税人增加雇

16、用劳动力能够获得额外收益时,工0, 假设xwd>d,我们就可以根据(6)式进一步分析税式支出 与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支出的关系。1. 当>1时,按照纳税人增加雇用劳动力能够获得额外收 益的多少,我们需要分为两种情况进行研究:(1) 当值较大时,影响税式支出的税率对纳稅人雇用 劳动力支出的影响因为,>1,所以,lu + u入wd>d1- 8 ,于是,edi- 6 ,所以,1u + u 入 wd>d1- 8 ,于是,e0这就意味着,影响税式支出的税率与纳税人雇用劳动力 支出呈同向变动,税率变动对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支出产生的 替代效应占主导作用,税式支出对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激

17、励 效应弱化,有可能产生政策失灵的现象。(2) 当值较小时,影响税式支出的税率对纳税人雇用 劳动力支出的影响因为,>1,所以,1 u + ua.wd>d1- 6 ,于是,edi- 8 ,所以,1 u + u 入wdo因此,=<0这就意味着,影响税式支出的税率与纳税人雇用劳动力 支出呈反向变动,税率变动对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支出产生的 收入效应占主导作用,税式支出对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激励 效应强化,不太可能产生政策失灵的现象。2. 当1且工0时,无法确定的符号这也就是说,现有的研究方法无法判断和确定影响税式 支出的税率变动会对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支出产生什么样 的影响。四、分析结论及

18、相关建议(一)主要分析结论首先,对于增加雇用劳动力支出而没有获取额外收益的 纳税人而言,如果纳稅人其他消费支出的收益弹性较小,而 资本的收益弹性较大,那么,影响税式支出的税率变动所产 生的收入效应对纳稅人雇用劳动力的支出就产生了主导作 用,稅率的持续性下调,即税式支出的持续性上涨将会导致 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持续性增加。税式支出对纳税人雇用劳 动力的激励效应强化,不太可能产生政策失灵的现象。其次,对于增加雇用劳动力支出而没有获取额外收益的 纳税人而言,如果纳税人其他消费支出的收益弹性较大,而 资本的收益弹性较小,那么,影响税式支出的税率变动所产 生的替代效应对纳稅人雇用劳动力的支出就产生了主导作

19、 用,稅率的持续性提高,即税式支出的持续性下降将会导致 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持续性增加。税式支出对纳税人雇用劳 动力的激励效应弱化,有可能产生政策失灵的现象。再次,对于增加雇用劳动力支出就能够获取额外收益, 且雇用劳动力的收益弹性较大的纳税人而言,影响税式支出 的税率与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支出呈同向变动,税率变动对纳 稅人雇用劳动力支出产生的替代效应占主导作用,税式支出 对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激励效应弱化,有可能产生政策失灵 的现象。最后,对于增加雇用劳动力支出就能够获取额外收益, 且雇用劳动力的收益弹性较小的纳税人而言,影响税式支出 的税率与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支出呈反向变动,税率变动对纳 稅人雇用劳动

20、力支出产生的收入效应占主导作用,税式支出 对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激励效应强化,不太可能产生政策失 灵的现象。(二)相关政策建议首先,税式支出对纳税人雇用劳动力所产生的影响效应 有两种,即激励效应和替换效应。税式支出的激励效应是指 稅式支出通过降低纳税人的成本或增加纳税人的利润,激励 纳税人增加雇用劳动力的需求。税式支出的替换效应则是指 稅式支出的实施可能会导致收益纳稅人和非收益纳税人之 间产生替换。因为稅式支出是以减少稅收收入为代价的,而 稅收的中性原则和财政原则则决定了对特定纳税人实行税 式支出而减少的税收,只能通过增加其他形式的税收来弥 补,这反过来,又会扩大其他纳税人的税收楔子。税式支出

21、的替换效应就可能会对其他纳税人的生产经营产生扭曲,导 致非收益纳税人雇用劳动力需求被收益纳税人雇用劳动力 需求所替代,从而减少了其他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需求。由 此可见,税式支出激励效应所增加的劳动力需求与替换效应 所失去的劳动力需求可能相互抵消,从而使得税式支出的政 策效力大幅缩水,当然,其最终效果还要取决于激励效应与 替换效应的对比。因此,政府在制定税式支出政策时,应尽 可能使其激励效应大于替换效应,从而切实地增加纳税人雇 用劳动力的需求。其次,政府应清楚地认识到税式支出对纳税人雇用劳动 力影响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地认为税式支出能推动经济持续 增长,就能增加劳动力需求,即不能把经济增长与劳动力

22、需 求增加划等号。政府必须要考虑就业弹性因素。所谓就业弹 性,是指就业量变化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反应程度,也就是gdp 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是经济增长对就 业的影响。就业弹性一定,提高经济增长率,就可以增加劳 动力的需求量;经济增长率一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可以增 加劳动力的需求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经 济增长速度将保持稳定甚至趋缓的背景下,以提高就业弹性 为宗旨的税式支出政策则更为现实、可行。因此,政府要切 实地发挥税式支出激励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积极效应,就必 须从优化经济结构着手,运用有效的结构性税收政策加大对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适时推出能够有效提高就

23、 业弹性的税式支出政策。最后,政府在制定稅式支出政策时,应明确税式支出激 励效应的逻辑传导机理,即降低纳税人税负能够减少纳税人 的生产经营成本,有利于增加纳税人的利润或提高纳税人的 市场占有率,进而可以降低纳税人产品或服务的最终消费价 格,从而增大其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需求,导致纳税人增加雇 用劳动力需求,最终提高纳税人所在的整个行业的就业率。 所以,稅式支出的效应应当符合三项要求:即税式支出应当 使纳税人所在行业的最终消费价格降低;纳稅人所在行业的 消费需求必须对消费价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纳税人增加产 品或服务总量应当是通过新增雇用劳动力来实现,而不是通 过增加现有劳动力的工作量来实现。因此,税

24、式支出的收益 对象一一纳税人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即纳税人所在行业应当 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且该行业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消费需 求与消费价格呈显性负相关性;纳税人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应当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纳税人获取税式支出的收益不对 其市场竞争产生过度扭曲。 五、总结语税式支出只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其自身 的功能,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 失灵时的一种干预,其最终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而不能扭 曲市场的有效配置功能。因此,税式支出的取向应与市场化 的方向保持一致,避免由于政策不当阻碍市场化的进程。同 时,政府在制定旨在激励纳税人雇用劳动力的税式支出政策 时,还应当理性

25、地测算由此带来的成本和产生的收益。成本 主要包括税收收入的减少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市场扭曲;收益 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者是指纳税人雇用劳动力需求 量的增加对社会稳定和谐所产生的益处,后者主要包括纳税 人因为稅式支出获益而扩大生产对增加税收收入的贡献。因 此,税式支出的着力点应聚焦于雇用劳动力潜力大的纳税人 激励上,而不应仅仅针对失业结果采取泛泛的"撒胡椒面” 式的鼓励政策,从而使得税式支出不仅能够发挥激励纳税人 雇用劳动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能保持其长期的实效性。参考文献1 daveri, f. and tabel 1 ini, g. unemployment, growth and

26、 taxation in indus trial countriesj. economic policy, 2000, 15 (47): 104.2 koskela, erkki, schob, ronnie. why governments should tax mobile capital in the presence of unemploymentj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2002, 1.3 alex easson. tax incentiveseb/ol. http: /ww. worldbank. org. 2009-10-02._4 howe

27、ll h. zee personal income tax reform: concepts , issues , and comparative country developmentseb/ol. imf working paper wp/05/87. 2009-10-02.5 kosi, tanja, bojnec, stefan. the impact of labor taxation on job creation and unemploymentj.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6, 54 (7): 562-567.6 贾康.采取得力措施,缓解就业压力j.中

28、国财政, 2003 (2).7 孙胜利.我国就业问题对财政的影响与压力j.经 济学动态,2003 (1).8 罗宏斌,周红梅.税收的就业效应研究j.北华大 学学报,2005 (10).9 卢亮.1998-2002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实 证分析j.西北人口,2005 (1).10 王根贤.gdp与就业均衡增长的财政政策选择j. 地方财政研究,2005 (4).11 李伟宁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与宏观就业政策的 协调j.税务研究,2005 (2).12 王娜.税收对城镇居民劳动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j.经济与管理,2006 (9).13 王春雷促进扩大就业税收政策的路径选择:基于 就业弹性方面的考

29、察j财经问题研究,2007 (1).14 付伯颖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大连:东北 财经大学,2007: 199-211.15 方重,梅玉华论以稅收优惠促进社会就业的政策 误区j.江淮论坛,2008 (4).16 王春成.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 2009 (5)effect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tax expenditure on taxpayershiring laborfang zhongl, mei yuhua2(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hefei local taxation bureau, hefei 230061, china)abstract:chin* s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isincreasingly confliet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