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居民生活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城镇居民生活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城镇居民生活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城镇居民生活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城镇居民生活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城镇居民生活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周佳敏,孙晓彤,张晓琪,赵小莹,安珈锐摘要:我们小组成员的家乡遍布在大连、沈阳和鞍山三个地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个地区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今年暑假,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学校及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要求,积极响应辽宁师范大学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我们组成立城镇居民生活现状调研小组,全体成员利用暑期时间深入基层,通过问卷调查、民众访谈等方法对大连、沈阳和鞍山的居民生活现状问题展开调研。一、中国在变,城镇也在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2、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关注更广意义上的生活质量。(一)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收入渠道不断拓宽 根据村委会杨主任给我们的资料显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收入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我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90年的约1万元上升到2000年的1.5万元,由于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呈现多元化特征,其收入构成也随之变化,收入明显提高。(二)消费结构趋于优化,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于受消费价格的影响,吃的比重上升,穿、住、交通通信等都略有下降,而医疗保健比重也上升了,已高于吃的比重,跃居第一位,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服务性消费、

3、旅游支出、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美容用品和美容费支出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五大消费热点和亮点,有力地推动了总体消费水平。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食品市场供应丰富,品种繁多,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结合,追求食品的营养性、科学性、均衡性和多样性。保健、环保的绿色食品倍受人们的青睐。1从主要食品消费量看,主食稳定,副食上升。各类蔬菜人均消费明显上涨,各种鲜奶及奶制品人均消费也同比增长很多。2从享受性消费来看,精神消费人均消费相对于往年来说也略有提高。(三)医疗保健支出快速增长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我区城镇居民医疗保健

4、支出呈快速增长态势。统计资料表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往年增长。 二、改革开放,居民生活更美好 我们小组同学经杨主任提供的往年资料,以及我们近些天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调查,发现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生活迥然不同。(一)居民的衣食住行的变化一、调查背景1.1GDP指数与生活满意度指数一般来说,衡量一个社会发展进步与否,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其本质是能否很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能否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最大利益、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从这些标准来看,我国以往比较重视GDP(指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作

5、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的指标作用。但GDP仅仅反映经济增长情况,难以全面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状况,并且在实践中可能导致政策选择上的片面化。从一定意义上说,GDP是一个侧重于物质方面的量化指标,国民的福利增长、身体健康以及精神状况等无法充分体现在GDP数字之中。而反映国民整体生活质量的生活满意度指数(指的是个人各方面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主管合意程度,它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观指标)则是一种更加全面、人性化的指标,一方面可通过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分析不同人群对生活满意度差异,另一方面可通过对工作、食品安全、养老、房价等不同生活方面进行观测从而了解

6、居民整体生活满意度情况。由此可见通过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测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GDP指标的缺陷和不足,直接反映民心和民情;通过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不仅可以定性、还可以定量的分析居民的主观感受,从而使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指标更加全面、科学、完善,并且有助于经验型决策向科学型决策转化。1.2社会背景一个国家把居民生活满意度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说明大多数社会成员已经开始摆脱基本生存需求的制约而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我国而言,通过各种调查统计来研究居民生活满意指数,有助于我们了解国民的情绪变化和需求层次、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7、,进而制定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政策,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开始对生活质量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80年代中期以后才大量开始探讨生活质量的评估标准和研究方法。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成为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因此对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逐渐开始转入对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方面的研究。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民生问题更是关注的焦点。代表委员们积极围绕民生问题建言献策,为人民如何更幸福、更安全、更有尊严地生活寻求解决之道。了解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想人们之所想,急人们之所急,有利于决策者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方面,居民生活满意度研究就是一项能够发现

8、居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一项社会研究,通过有针对性的发现影响居民生活满意程度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改进,可以较快的提高居民的满意程度。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密切关注各项重大政策对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关注城乡居民生活满意指数的差异和走势,关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生活满意度的状况,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3以全椒县为例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作为省重点经济开发区,近几年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解全椒县及周边乡镇对此反应如何,是

9、否满意或适应当前的生活方式变化,我们安财社会调研小组利用假期进行调研,并对调查问卷加以分析研究,以便为全椒县进一步发展和为当地人民服务提供更加有利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计划2.1主要活动内容与日程安排:1.第一天(动员):团队成员集中学习讨论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内容并讨论确定调研内容以及调研过程中各方面的注意事项。2.第二、三天(乡镇调研):团队分小组前往不同地区的乡镇调研点,进行实地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内容,包括收入、住房、养老、看病等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调研信息,并向当地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政策实施的基本情况以及居民生活收益情况,以及当前群众主要

10、面临的问题。3.第四、五天(县城调研):团队分小组前往城镇不同社区的调研点,进行问卷调查的实地调研采集信息,向居民了解收入、住房、健康、教育、养老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从而了解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并向各调研点所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了解社区居民的整体生活状况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获取相关信息材料。4.第六天(政府信息):通过社会途径,与县政府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全椒县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情况,并获取相关信息材料。5.第七天(数据处理): 团队成员汇总调查问卷,并进行处理信息,在导师的帮助下运用各专业相关软件问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总结得出相关结论。6.第八天后期(成果): 

11、  1.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报告                          2.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12、60;      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视频                          4.暑期社会实践PPT演示2.2前期准备:1.实践课题的确立: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经小组讨论,确立实践课题为:当前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以安徽省全椒县为实例2.调研目的:从生活实际出发,

13、结合居民生活的实践探索经验,对城乡居民满意度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了解与分析,揭示当前社会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居民生活中普遍关注点、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当前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可行性对策。3.确立调研地点:县城各地点的小区以及县城周边地区的农村。4.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在充分了解居民生活满意度衡量的各项指标的学习问卷调查表的设计方法后,结合导师的指导,设计调研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问卷。5.社会途径:与农村事务所、乡政府、县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沟通联系。6.知识储备:各队员在了解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背景下,讨论学习居民生活满意度衡量的范围和标准。7.交通食宿问题:各小组前

14、往调研地点路线安排以及交通、食宿问题的解决。8.任务分配:各小组调研任务的分配。2.3活动经费:活动经费总额(元):1200有无社会渠道:有经费或资源来源明细:团队各成员自行缴费筹措实践资金使用预算:材料准备费用(问卷调查表、相关证件的复印):200元车费:300元食宿:500元备用:200元成果形成:1.调研报告 2.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视频 4.暑期社会实践PPT演示2.4备注:1.导师信息:张焕明(教授);2.团队将在导师的帮助下完成调研规划、数据分析、调研结果分析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3.具体的调研地点未定以及调研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

15、改动。 三、调查方案3.1调研目的为了准确、客观地了解居民对于当前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收入、住房、养老、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真实态度,进而找出影响当前居民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安财调研小组决定以安徽省全椒县为调研地点组织开展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工作,通过调查了解全椒县居民对于生活质量认知的现状,分析其影响的原因,为县委县政府社会建设管理、提高居民生活幸福度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大学生升入基层、了解民情创造良好的机会。3.2调研对象本次调研的对象为年满16周岁以上的中国国民。3.3调研内容调研的对象内容为:居民的当前的生活满意度;居民对当前生活问题的心里感受和态度;居民

16、当前较关心的生活问题。3.4调研时间本次调研从2013年7月25日开始,7月31日结束,为期七天。3.5调研方法1.样本量的确定考虑到调研的实际意义以及调研的可行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0份,有效回收率达90%。客观选取调研地点,并确定问卷样本量,最终确定乡镇部分居民生活满意度选取安徽省全椒县武岗镇和十字镇作为调研地点,问卷量共100份;县城部分居民生活满意度选取安徽省全椒县县城江海、奥康商业街、下岗街三个不同区域为调研地点,问卷量共120份;此外针对分层抽样部分分别选择县医院、行政服务大厅、全椒中学教师宿舍楼为调研地点,问卷量达80份。2.抽样方法以随机抽样为主,分层抽样为辅

17、,在各调研地点选取调研对象进行实地访问调查问卷。(1)随机抽样:以随机抽样为主,获取大量真实准确的问卷信息,从而可获得较为准确的居民生活满意度相关结论。(2)分层抽样:针对教室、医护、机关单位等不同职业种类的居民生活满意度,采取分层抽样,从而方便比较不同职业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的差异。3.问卷方式为保证调查实施的高质量和高效性,本次调查严格遵循随机抽样原则,综合运用多种采样方法,获取目标样本。具体操作中使用的采样方法包括:(1)社区定点拦访,即进入所选社区内对社区内来往活动的人群进行拦截访问;(2)入户访问:直接进入所选社区楼内,敲门征得户主同意后入户访问;(3)滚雪球访问:在找到比较愿意

18、配合的居民访问后,请其推荐熟识的邻居或同事进行下一步访问。3.6现场调查方法和问卷填写要求1.本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年满16周岁以上的公民。2.此次调研由安财调研小组发放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填写完毕,由调研小组成员负责收回。对于年龄较大或不识字的被调查者由调研小组成员访问登记。3.被调查者在所选答案的序号上打“”即可。问卷填写完毕,调研小组成员检查所填问卷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答案填写编码。4.填写必须使用钢笔、圆珠笔或碳素笔,字迹要端正清楚,不得潦草模糊,保持问卷的整洁。5.填写过程中有不清楚的地方,被调查者应及时向调研小组成员询问。3.7数据处理实地问卷调研结束后,整理填

19、写好的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将问卷信息数字化后输入电脑,以方便后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相关结论。3.8调研质量保障1.本次调研由调研小组团队进行实地访问调查。2.实地调研前调研小组各成员集中学习了解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内容,要求逻辑清晰、善于表达并有较强的责任心,确保调研质量。3.为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调研小组各成员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向被调查者表明调研目的,使被调查者接触思想顾虑,如是反映情况。4.建立调研工作的质量责任制,调研小组成员需对各自调查问卷数据质量负责,如发现调查数据不实的情况,必须返工重做。5.统计软件数据处理环节,对存在明显逻辑错误的问卷进行复

20、核及补防。3.9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见附录)问卷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五方面的信息;第二部分是生活满意度的问卷内容,涉及工作、食品安全、养老、房价等方面的问题。 四、调查情况分析4.1数据来源1.数据说明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300名城镇居民作为受访者,收获的270份有效问卷经过进一步的问卷质量复核,最终确定259份调查问卷作为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男性比例为58.7%、女性比例为41.3%,受访者涵盖工人、机关公务员、医护人员、教师、城镇个体工商户、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人员、农村务工经商等职业。 图1 各

21、地区问卷发放情况   其中A区是武岗镇和十字镇,B区是县城江海、奥康商业街、下岗街,C区是县医院、行政服务大厅、全椒中学教师宿舍楼。本次问卷采用Likert5级等距量表,要求被调查者对所描述的问题进行 态度表明。采用的五级态度分别是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相应的赋值为5、4、3、2、1。2.问卷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为了分析问卷结构的合理性和数据的有效性,在进行假设检验之前,使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对问卷整体做信度和效度检验。通过SPSS16.0计算各个变量的内部一致

22、性系数结果见表1表1 结构变量的可靠性分析结构变量Cronbach复合信度收入0.9240.964工作环境0.8340.855医疗0.7230.877养老0.7070.835房价0.7860.824教育0.6540.713交通0.7530.806食品安全0.8120.843物价0.8560.885居住环境0.5710.658文娱生活0.28540.7819 Reliability StatisticCronbachN of items0.65110 由表1可知,表中结构因素(文娱生活)与问卷整体的相关系数仅为0.2854,说明该结构变量应该删除,信度系数提升为0.

23、7819。Cronbachs Ahlha系数介于0-1之间,系数越高,说明问卷数据的可靠性越高,分析的结果越具备代表性。当观测变量的个数大于1时,只要Cronbachs Ahlha系数大于0.6,即可认为问卷数据具备相对较好的可靠性。4.2调查数据的统计描述1.性别分布表2 性别分布性别FrequencyPercent男15258.7女10741.3 2.年龄分布表3 年龄分布年龄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20岁以下135.05.05.020-40岁11745.245.250.

24、241-60岁10540.540.590.760岁以上249.39.3100.0 图2 年龄分布直观分析3.职业分布表4 职业分布职业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工人3112.012.012.0教师3112.012.024.0医护218.18.132.1机关单位3112.012.044.1个体工商户5822.422.466.2农民228.48.474.6其他6525.125.1100.0         

25、60;                                 图3 职业分布的直观分析4.受教育程度分布表5 受教育程度分布教育程度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小学93.53

26、.53.5初中7428.628.632.1高中6324.324.356.4大学及以上8934.434.490.8其他249.29.2100.0 图4 受教育程度的直观分析五、调查结果分析5.1基本因素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5.1.1性别与生活满意度不同性别的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考虑到男性与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差异,因此需要分析性别因素对生活满意度是否存在的影响。将不同性别的生活满意度评价数据绘制成直方图的形式:图5 性别与生活满意度由图5可知,按性别进行的分组数据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对不同性别的生活满意度评价差异作进一步的方差分析

27、,结果如见表6表6 性别数据统计分析组别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男4152383265.333333女410726.751380.916667表7 性别数据方差分析差异源SSdfMSFP-valueF crit组间253.1251253.1250.1089588380.752553175.987378组内13938.7562323.125由表7可知,F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值=0.7525>0.05,表示男性、女性在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5.1.2年龄与生活满意度    由于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

28、因而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会对生活满意度有不同的感受。于是我们需要分析年龄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图6  不同年龄段居民生活满意度由图6可知,按年龄段进行的分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对不同的年龄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的具体差异进一步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表8 年龄段数据统计分析组别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20岁以下4133.2522.2520-41岁411729.251668.91666741-60岁410526.251430.91666760岁以上4246128.6666667    表9 年龄段数据方差分析差异源SSd

29、fMSFP-valueF crit组间2172.1883724.06250.890940.4737353.490295组内9752.2512812.6875有表9可知,F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值=0.4737>0.05,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没有显著性差异。5.1.3职业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表10 不同职业居民生活满意度 非常满意较为满意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工人12370教师22540医护21720机关单位22531个体工商户54841农民11740其他55091 图7 不同职业生活满意度直方图以上几种职业大部分受访者对生活较为满意,但工人

30、和农民这些工作环境及条件不佳的受访者,对生活不满意的人数所占比例明显比教师、机关单位、医护、个体工商户这些工作环境较好、收入稳定的受访者高出许多。工人对生活不满意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农民,而教师、医护、机关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相对较小。工人的工作环境较差,工作辛苦,但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而且社会地位较低,导致总体满意度较低。农民劳动辛苦,收入少并且收入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来自家庭的压力较大,因此生活满意度较低。医护和机关单位的受访者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工作环境好,工作较为轻松,没有太大压力,收入相对较高,并且社会地位较高,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抚养子女,有足够的知识教育子女,所以对生活的满意度总体较高。

31、个体工商户虽然工作辛苦,但是收入较高,工作时间灵活,没有太多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因此满意度总体较高。5.1.4收入情况、学历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1.收入情况与生活满意度为了同时研究调查对象的收入情况和学历对生活满意度评价的影响。提取调查问卷中的关于收入水平和学历水平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梳理。表11  不同收入水平的生活满意度总人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2000以下413308002000-40008746913104000-6000763676006000以上55839620      

32、   图8  不同收入水平生活满意度直方图由图表中可以看出,各个收入水平的受访者对生活的满意度基本没有太大差别。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虽然收入较少,却没有人对生活不满意;6000元以上收入的受访者对生活非常满意的比例是最高的,不满意的比例却同样比其他收入水平的受访者高。由此可见,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并不是一定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高的,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比如家庭环境、心理因素、对生活的期望等。收入低但是家庭美满,对生活的期望低,同样会对生活满意。收入高但是心理上不知足或者生活的其它方面不如意同样会对生活不满意。2.学

33、历与生活满意度表12  不同学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小学1710初中459110高中84861大学及以上470132其他12120图9  不同学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直方图由图表分析可知,学历对生活满意度并无特定的影响。小学学历的受访者11.1%不满意,高中学历是11.1%,大学及以上是16.8%。学历较高的受访者往往对生活的期望更高,如果没有调整好心理,反而会对生活不满意;而学历较低的受访者对生活的期望较低,更容易满足,因此总体的生活满意度反而会比高学历者略高。3.基于Logit模型的定量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出收入水平和学

34、历水平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引入了Logit模型定量地分析这两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情况。通常在研究某一社会现象发生概率P()时,很难直接研究P和相关自变量的关系,一是P的取值范围导致其难以用线性模型描述,二是在P取值接近于0或1时,P值的微小变化难以衡量。这时一般不直接处理参数P,而是对其进行Logit变换:Logit(P)=Ln( I ),Ip由于Logit(P)的取值范围为负无穷到正无穷,克服了前面的两点困难。因为学历水平的质量因素,不能直接运用到模型中来。考虑到学历水平的高低可以用受教育的时间来衡量,故定义了学历水平为其它、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的受教育时间为0年、6年、9年、12

35、年、16年。对于收入水平的数据,取区间的中值来衡量,将收入水平为2000元以下、2000-4000元、4000-6000元、6000元以上定义为1000元、3000元、5000元、7000元。因为在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对生活非常不满愿意的人数极少,因此在建立模型的时候只考虑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这三种程度。设居民对生活满意度评价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的概率分别为,其中;设收入为(单位:千元),受教育水平为(单位:年)。设模型为,其中用来比较实际爱你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比,又称优势比。对数据进行变换处理,不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而是将调查数据按收入水平和学历水平交叉分组进行汇

36、总,数据如下表所示:表13 单因素方差分析(千元)(年)100.1000.8000.100160.3330.3330.333190.0830.5830.3331120.1670.6670.1671160.1110.6670.222300.2000.6000.200360.2500.5000.250390.0400.8000.1603120.1430.7140.1433160.0260.7630.184500.1430.7140.143560.3330.3330.333590.0430.8700.0875120.1300.8260.0435160.0950.8100.095700.25

37、00.5000.250760.3330.3330.333790.1670.7500.0837120.1500.7000.1007160.1180.7060.118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用,估计,得到模型估计结果:对模型结果进行变形得:从模型的结果可以分析出当学历保持不变时,月收入每提高1000元,则对生活非常满意的概率相对于不满意的概率的比值将提高1.1419倍,即随着收入的提高,对生活满意的比例也越高;当收入水平保持不变时,受教育年限没增加1年,则对生活非常满意的概率相对于不满意的概率的比值将减少1.0263倍,即学历越高,对生活的不满意度越高。5.2基于因子分析的生活满意度实证分析 

38、  在分析主观因子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时,引入收入、工作环境、医疗、养老、房价、教育、交通、食品安全、物价、居住环境以及文娱活动这11个项目,运用因子分析从居民生活的11个主观评价指标提取生活满意度影响因子,求解出各项目针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系数,进而结合各项目的评价度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因子分析采取主成分分析法,以因子分析特征值大于1的为标准提取因子,利用软件SPSS处理结果见表14表14 特征值与贡献率图10  公共因子碎石图由表14和图10可知,因子分析的初始分析中提取了4个公因子,其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8.995%,表明公因

39、子对于自变量的总方差所做的贡献率较大,基本能够反映原始数据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中,通过对载荷矩阵的值进行分析,得到因子变量和原变量的关系。根据因素载荷分析的相关理论,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系数越大,说明该观测变量与公因子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效问卷样本量达到259份,因此载荷系数只要大于0.4即可认为公因子具备较好的解释能力。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对原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调整简化,结果见表15表15  因子载荷矩阵由表15可知,第一公因子主要由教育、物价和环境这三个指标组成,其主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868、0.904、0.915,反映的是居

40、民对于生活质量方面的满意程度,因此将第一公因子命名为生活质量因子;第二公因子主要由收入状况、工作环境、医疗保障、养老保险这四个指标组成,其在主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714、0.766、0.661、0.727,反映的是居民对于和生活保障的满意度情况,因此将第二因子命名为生活保障因子;第三因子主要由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两方面的满意度组成,其在主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661、0.830,反映的是居民对于社会环境的满意程度,因此将第三因子命名为社会环境因子;第四因子由对房价的满意度组成,其在主因子上的载荷系数为0.974,将其命名为房价因子。根据各公因子对于居民生活总体满意度的贡献率依次为0.2

41、636、0.2212、0.1037、0.0870,可得各评价项目对于总体生活满意度评价的权重,见表16表16 负载荷系数和排名观测变量载荷系数排名环境0.2411941物价0.2382942教育0.2288053工作0.1694394养老0.1608125收入0.1579376医疗0.1462137食品安全0.0860718房价0.0847389交通0.0610由表16可知,在各项评价指标中,居住环境、物价水平、教育质量、工作发展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系数较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障、收入状况、食品安全等方面对居民生活满意度评价存在一定的影响,房价、交通对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42、。结合各评价指标的载荷系数以及居民对各观测项目的满意程度进行综合分析,经过数据处理,绘制居民评价及影响系数构成的SWOT图(见图11)。图11  SWORT图结果说明:(1)物价项目处于第四象限,说明物价水平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程度较高,但居民对物价的整体满意度评价较低。(2)房价和食品安全项目处于第三象限,说明当前房价水平和食品安全问题对于居民的影响程度虽然相对较低,但居民对其满意度较低,说明房价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3)交通项目处于第二象限,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居民对其的满意度评价很高,说明交通便捷使得居民出行十分方便。(4)处于第一象限的项目包括

43、居住环境、教育、医疗、养老、收入、工作等方面,说明这些项目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较大,同时居民整体对其的满意度评价较高。六、结论和建议6.1结论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没有显著性差异,即居民对生活满意度与年龄无关。    2.不同性别的居民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即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与性别无关。    3.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没有太大差别,其中收入水平在2000-4000的居民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比其他3组收入水平的都高。    4.随着学历水平的升高,对生活不满意的程度也呈增加趋势。    5.不同职业的居民对生活较满意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最大。工人对生活不满意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农民,而教师、医护、机关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相对较小。    6.低收入家庭居民生活满意度明显较低,而中等收入与高等收入者家庭生活满意度的差异并不明显,说明收入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遵循线性关系,其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