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森林培育学_第1页
2005森林培育学_第2页
2005森林培育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52005 年年 10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森林培育学森林培育学试题试题课程代码课程代码 2752 27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当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a乡土树种b本地树种c外域树种d自然树种2胚的组成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a子房b胚乳c胚珠d子叶3低湿贮藏的温度要控制在【】a-212-0:t12bo-312c3c-5c d5t2-7c4整地的主要环节是【】a浅耕b耕地c耙地d镇压5用高锰酸钾浸泡插穗可提高成活率,一般采用高锰酸钾浓度为【】a005

2、-01b01一 o15c01502d025-036以下害虫中,属于蛀干害虫的是【】a蝼蛄b天幕毛虫c松梢螟d地老虎7树体高大,干直枝密的树种应选择在【】a路旁b水旁c村旁d宅旁8既适用于立地条件恶劣的造林地,又可用于次生林改造的是【】a正方形配置b三角形配置c行状配置d群状配置9下列属于无性繁殖苗的是【】a播种苗b移植苗c容器苗d埋根苗10在修枝过程中,保留冠高比要大些的树种是【】a阳性树种b落叶阔叶树种c阴性树种和常绿树种d速生树种11在下层抚育法中,一般下层抚育强度分为3 种,其中弱度抚育间伐是指【】a仅砍伐 4 级木b仅砍伐 5 级木c除 5 级木外,尚砍伐 4 级木d伐去 4 级、5

3、级木的全部12防护林可划分为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和【】a防风固沙林b护坡林c梁峁顶部防护林 d地埂防护林13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b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c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问题d解决我国的木材供应问题14下列属于正常幼苗的是【】a损伤苗b腐坏苗c不匀称苗d受到次生性感染的幼苗15造林调查设计包括外业工作、准备工作和【】a内业工作b数据处理工作c境界区划工作d补充测绘工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第 1 页 共 7 页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4、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6森林培育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主要源泉有【】a物理学b生命科学c化学d环境科学e材料科学17影响插穗生根的环境因子包括【】a温度b湿度c通气条件d光照条件e扦插基质18造林中常用的混交方法有【】a行内隔株混交b行间混交c带状混交d块状混交e植生组混交19森林按其演替阶段不同,可分为【】a天然林b人工林c原始林d次生林e原生次生林20种子重量的测量方法有【】a千粒法b百粒法c全量法d测种法e方差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z1森林培育的生产经营对象是以树木为主体的_2

5、2 将地理起源不同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 放到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试验, 叫_ 23林木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植株衰老死亡,大体上经历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_24苗木的假植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临时假植和_25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对苗木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称为_26单位面积上种植苗木的数量称为_27以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为繁殖材料, 在一定条件下人工培育成完整新植株的方法, 称为_28我国面积最大的一类造林地是_29林木单株材积的大小取决于林木的树高、胸径和_30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是_31施肥应考虑林木特性和_32关于绿修切口位置,我国现有3 种方法,即平切、斜切和_33天然林保护的实质是

6、_34种子抽样前,应了解该批种子的贮存、加工和:_35造林规划的内涵是查清造林地区自然条件、经济情况和_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15 分)36、森林培育第 2 页 共 7 页37、引种38、等外苗39、人工修枝40、种子含水量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分,共分)41、简述混交树种的选择要求42 抚育间伐的目的是什么43、简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森林培育技术措施44、简述种子健康状况测定方法及内容45、简述年生播种苗的生长发育规律。六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20 分)46、阐述种子休眠的类型及原因第 3 页 共 7 页47、容器苗培育中应如何配置营养土、

7、装土、排列第 4 页 共 7 页2005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森林培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 27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a 2.d 3.b 4.b 5.a6.c 7.a 8.d 9.d 10.c11.b 12.a 13.c 14.d 15.a二、多项选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6.bd 17.abcde 18.abcde 19.cde 20.bc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21.生物群落 22.种源试验23 老年期24 越冬假植(或长期假植)25

8、 生物肥料26 苗木密度27 营养繁殖(或无性繁殖)28 荒山荒地29 形数30 局部整地31 土壤特点32 留桩33 保育34 采收35 土地资源三、名词解释36.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瘦的真个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37 树种从原有的分布区扩展到分布区以外,或引进外来树种,称为引种。38 指苗木规格和活力等指标没有达到育苗技术规程或标准规定的要求,不能出圃用于造林的苗木。39 人为地出去树冠下部的枯枝及部分活枝的抚育措施,称为人工修枝或叫整枝。40 指用规定的方法将种子烘干,所失去的

9、重量占样品原始重量的百分率。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41.1.混交树种的生态要求和生长特点应与主要树种有所不同,以便使各树种关系融治,彼此协调一致。 (1 分)2.混交树种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即出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外,也可以提供木材及其他林产品。(1 分)3.混交树种不应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的病虫害,同时最好具有较强耐火力和抗病虫害的特性。 (1 分)4.混交树种最好与主要树种大体在预定的轮伐期内同时成熟,以便合理地组织主伐更新,降低木材生产成本。 (1 分)第 5 页 共 7 页5.混交树种最好是萌芽力强,繁殖容易的树种。 (1 分)42.不同类型的森林,

10、不同时期的抚育间伐,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大致分为:1.按经营目的调整林分组成,防治逆行演替;2。降低林分密度,改善生境;3.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4.提高树木质量;5.提高木材总利用量;6.改变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的抗逆性;7.建立适宜的林分结构,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答对每个要点给 1 分,任答对 5 个要点给满分 5 分)43.1.次生林时天然林保护的关键,成林抚育是培育优质高产林分的重要手段。 (1 分)2.已达工艺成熟的天然林进行适宜轻度的择伐, 或二次择伐。 次生林不能任意借改造之名,加以皆伐,更换树种或营造速生丰产林。 (2 分)3.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宜对稀疏林施行人工促进

11、更新措施:封山育林。 (1 分)4.除培育商品林外,进行多资源培育与发展,在人口多的林区,应尽可能进行农林复合经营。 (1 分)44.(1)预先处理。 (1 分)(2)检测方法:1 直观检查(1 分)2(隐蔽病虫的检查(1 分)(3)结果计算:1 病虫感染计算(1 分)2 虫害感染计算(1 分)45 播种苗重播种开始,到当年生长结束进入休眠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对环境条件和管理要求也不相同。 (1 分)1.出苗期:从播种开始到幼苗出土,地上部分出现真叶,地下部分长出侧根。 (1 分)2.幼苗期:长出第一片真叶,地下部分出现侧根, 幼苗开始高生长。 (1 分)3.速生期:此期间苗

12、木高生长加快,知道高生长开始减慢。 (1 分)4.苗木硬化期:苗木的地上,地下部分充分木质化,进入越冬休眠的状态。 (1 分)六证明(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6.据种子休眠程度,可将种子分为强迫休眠(1 分)和生理休眠。 (1 分)强迫休眠,由于种子得不到诸如适宜温度、湿度、氧气、 光照等发芽所需基本条件而休眠。 (2 分)生理休眠,即使在适宜种子发芽的条件下也不发芽,又称非强迫休眠。 (2 分)主要自三种方式引起:1.种皮(或果皮)引起的休眠,由于某种子种皮或果皮坚硬叠密,透气性差,使其得不到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而处于休眠状态。 。分)2.抑制物质引起的体眠,种子或果皮内含有植物碱、挥发油、乙烯等抑制种子发芽的物质而引起的的件眠 (1 分)3.有些种子形态虽已成熟,种胚发育不完全,需要一段时闻后熟引起的休眠。(1 分)47.(1)容器苗培育的关键是营养土的配制,基本步骤如下:1.将培养土基质材料粉碎,过筛。 (1 分)2.按一定比例将基质材料混合。 (1 分)3.将营养土调至一定湿润状态,捏成团不变形为宜。 (1 分)第 6 页 共 7 页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