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_第1页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_第2页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_第3页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_第4页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摘要: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名现代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指标。本文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视角,审视目前在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与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影响培养成效的现实问题,在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已经成为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世界各国对此给予高度重视,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并采取了系列措施。我们国家也于2004年

2、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尽快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但是反观各级师范教育,在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面却有缺失。为此,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当前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以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视角进行全面考察。一、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1.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教学目标相脱节虽然大多数师范院校将教育技术课程确定为教师教育类公共课,但对课程内容的设置却未达成共识,这从现行的十几种教材版本中可窥见一般:从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到各种媒体设备的原理,从常规媒体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学校教育到现代远程教育,从课堂教学到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发

3、,内容庞杂,各成一体,一些教材基本就是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浓缩与移植,而失去了课程自身的特色与宗旨。此外,实践教学环节也存在缺失现象。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实践环节在课程目标的实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高校学生人数激增,有限的实验场地和器材已无法满足实验技能训练课需求,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特色的课程只好演变为以理论讲授为主、实验演示为辅的形式,甚至省略了部分常规媒体的操作。有的学校还将教育技术课改为限选课,以此控制选课人数。2.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作为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师应成为先进教学理念的积极倡导者与实践者,在教学中身体力行,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给学生以

4、表率。但一些教师却未真正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没有用教育技术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如传统的教学手段、满堂灌输的方式仍然存在,即使利用了多媒体教室授课,也时常是以电子版代替黑板,大量的文字充斥在幻灯片中。而探究式和协作式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往往成为教师抛出的一个概念,学生无法进行深度学习体验。此外,由于教学活动的单一,致使考试方式也受到限制,虽然部分学校采取了开卷测试形式,或增加实践考核,但是期末正规的理论考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多以对待一般公共课的思维定势,临考突击应对过关,教育技术的能力难以养成。3.学生对学习方式的不适应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人类的学习方

5、式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许多同学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许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尤其不会与同学间的协作、交流与共享。如何引导学生更新学习观念,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健康个性的终身学习者,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导致我们目前的教学并未出现人们预期的那种“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为教育带来一场革命”的局面。二、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其基本原则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目前还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人们对其含义的理解却趋于一致。即指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设计教学情境和发现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规划与

6、组织过程;它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发现,目的是激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通过协作、探究、实践、反思、综合、问题解决等思维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由上可见,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其根本特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过程。这两大特征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由此构成了更具指导意义的设计原则。1.注重情境的创设,以真实任务或情境为核心驱动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注重利用“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开展学习探究活动,重视在具有意义的相关情境中开展学习。真实的情境可以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意义关联,为知识的获取提供现实的情境;可以避免学

7、习活动产生惰性的知识,使学习者产生生成性知识和有意义的学习:由于情境通常有一种叙事的结构,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镶嵌式的记忆线索,使学习的迁移范围更为广阔、更为准确,也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发展。2.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行为角色必须发生转变,即由传统教学过程中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成以设计教学和指导教学为主;从家长式的灌输者、训导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引导者。教师作为学习指导者,主要致力于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习活动,引导、监督和评价学习过程,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学习资源的支持。3.充分利用工具和资源的多样性信息化教学设计注重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技术工具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

8、。与传统的教材、教具等资源相比,信息化教学资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信息资源共享性、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显示多媒体化及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资源和技术工具的利用应紧密联系学习者的任务主题,能够帮助学生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比如,提供给学生与问题相关的网络资源、典型案例等。实践表明,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重视学习过程的社会性协作和交互活动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通过协同互助的方式,为完成共同任务而开展的学习活动。它主要通过小组学习交流与合作,共享他人的知识与背景,共同实现组织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

9、会意识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教学研究与实践表明,学生在解决一些复杂的学习问题时,协作学习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活动方式。5.强调面向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评价、反思与调整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首先要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并事先提供给学生,然后在教学没计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学生展示学习阶段成果,并说明结果产生的过程,按预定的学习量开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或外部评价,引导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反思学习得失,改进学习策略。同时,由于信息化资料种类繁多,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也必须对资源进行优化选择。三、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实施策

10、略1.构建基于信息化教学的课程与资源的新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意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教学媒体,具备应用媒体技术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为适应现代的终身学习、教学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近年来,由于教育信息技术在理论、媒体技术和教育应用领域诸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要求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应随之调整、及时更新,摒弃传统的结构体系,而更加关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如何提高未来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内容体系应围绕信息化教学而组织,如信息化教学环境和资源、信息化教学设计和策略

11、、信息化教学评价应用方法等。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网已经普遍建立,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应该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课程新模式的主要特色,而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更成为课程建设的主要优势。传统的文字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与网络课程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相得益彰,而资源库的建设可以通过师生共建的方式进行,历届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和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和经验,不但使资源库得以充实,而且可作为下一届学生的“可视化学习目标”,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地追求并确立更高的学习和发展目标。2.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更新学习观念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现代教学环境正朝着媒体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

12、迈进。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的教师,只有充分掌握和熟练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尽快融入这种数字化生存的新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将导致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变革,从而构建起包括学习观、教学设计观、学生主体观等全新的现代教学观念。笔者认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应当弱化理论,以够用为原则:突出应用性,面向能力培养。尤其是理论学习,应避免枯燥的说教式,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时代学习所发生的深刻变革,自觉地总结和反思个人的学习经验和习惯,运用科学的学习观指导自身的学习与发展。实践表明,此项活动的开展,使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3.熟悉信息化

13、教学模式,强化实验技能训练信息化教学模式丰富多彩,如课堂讲授式教学、基于案例的教学、基于问题或项目的教学、基于资源的自主性学习、网络化探究学习等。对于同一个学习主题而言,不同的教学模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为了更具说服力,使学生对各种模式有深度认识,教学中需要提供相应的活动与之配合。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训练是形成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关键环节。根据教育技术能力的素质构成要求,将技能强化训练课程分为几大模块,如常规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学资源的获取、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使用等,并将各个模块与一定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来开展活动。如常规媒体实验(包括照相机、摄像机、dvd、录像机

14、及电视机等)可通过小组协作的模式来展开,既让学生体验了协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又弥补了实验器材不足所造成的教学矛盾。再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与基于资源的自主性学习模式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具体做的过程中理解概念,掌握方法。4.更新评价理念,改进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观认为,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被评价者,只能被动地、消极地接受教师的评判,而且考核的内容更多地注重对分值和记忆性知识的追求。在这种体制下,学生以应试为中心,以分数为参照系,以僵化学习程式为模板,其直接后果便是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缺失。为了克服这种一次性理论测试带来的评估弊端,可以将学生的测评从评估结果改为评估过程,如在学生搜集资料、动手实验、小组讨论、课件创作各个环节中渗入测评,将评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此外,在评价中还要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