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课题10. 端午粽备课日期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 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2. 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

2、念”13 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真、分、豆” 7 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也许你也会背呢?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童谣中说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吗?(端午节)2. 端午节有一个风俗就是吃粽子,所以粽子也叫修改补充2 一端午粽。出示课题 : 端午粽。3、学习生字“端、粽”。(l) “端“字有我们的一位老朋友- “立”, 在这里有什么变化呢?这就是立字旁。(“立 的第二笔横画变短,最后一笔横变成提。) (2 )出

3、示粽子图片,说说怎么记这个字“粽”。让学生图字对照, 发现字形与意思的联系 (粽子是糯米做的,左边是个“米” )认识生字“米” : 有一个字谜是这样说的:八十八,猜一个字。教师板书:米。学生在书上练习。当“米”变成米字旁,你发现了什么变化?(当米成为偏旁时 , 横画变短,捺要收叫变成点,让出位置给旁边的“宗” ) 端午的午也是一个生字呢,教学生字午:上横短下横长一竖不出头。教师板书,学生在书上练习。二、初读课文l.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要求:自由读课文两遍。 标好自然段号,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 把句子读通顺。2. 指名读课文,识字学句。(l) 又到一年端午时, 外婆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出

4、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愿意读一读?理解“总会” :你能换个词吗?再读这句话,突出“一到 .总会.强调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认识生字 “节”, 怎么记住它?给它找两个朋友(组词): 节日、过节指名分自然段读, 相机正音。 过渡:小勇士们都战胜了困难 , 吃到了粽子。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 说说外婆包的粽子是怎样的。2、出示第一句话,相机用红色突出“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l) 图文对照理解词语 : 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3 米、红红的枣。出示文中粽子的插图,重点了解箬竹叶。形状 : 长长的,宽宽的;颜色: 青青的 , 碧绿的 ;质地: 不怕水 ; 味道: 有竹叶

5、的清香。它也叫粽叶。(2) 这三个词语都是写外婆包的粽子的, 读一读,好看吗?引导学生发现颜色的关 ,“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色彩诱人。这三个词都是写外婆包的粽子的,读一读,好听吗?引导学生发现前面两个字都是一样的,重叠的,读起来就有节奏。(3)你会照这三个词语的样子, 说说你爱吃的食物吗?(黄黄的薯条 , 红红的草莓, 绿绿的叶子, 白白的米糕.) 1. 把这三个词语放到句子里,读好第一句话。(1) 这三个词语在句子中要读得连贯, 不能分开。(2) 点红句子中两个逗号, 一个句号,碰到逗号的时候需要停頓一下。(3) 句子长,句中还可以适当停顿。自己读读,体会在哪儿停顿比较好。学生试着渎读

6、,教师范读,划分停顿符号。再读,注意突出“里面、中间”。相机认识生字“间”: 问里有个日。师小结:瞧,加上这些表示位置的词语,我们读起来就更加明白了。2. 出示第二、三句话。这两句话也很长,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读好吗?(1)读好问语 : 一掀开锅盖、一股清香、剥开粽叶、又黏又甜相机做动作理解 掀开、剥开”的意思。(2)自读体会在哪儿停頓比较好. 试着划分停顿符号。指名渎,评读 . 划分停顿符号 . 读出节奏读好第二自然段。三个长句子在一起,谁来挑战?个人读,小组比赛读,齐读。3. 第三四小节试着读正确流利。4 四、指导书写生字1. 再次朗读本课生字。2. 重点指导两个汉字,出示生字:节真观察这三个

7、字,找出关键笔画。交流:2 个字关键笔画长横,要写平写舒展。节:上横短,下横长,一竖不出头。真:上下结构,要紧凑。上“十”下“八”写扁平。1. 学生练写。2. 展示评价,再修改,练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二、深入理解课文。1. 朗读课文第一小节,回答:端午节要吃什么?从“总会”知道煮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从“盼着我们回去” 知道端午节也是个全家团聚的节日。2.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回答:粽子是什么样的?指导阅读方法:阅读方法解密:巧

8、用修饰词“飘出一股清香”暗示了外婆煮的粽子很好吃。“又黏又甜”具体写出了粽子的味道。理解“又 x又 x”的词语,练习造句:例:外婆包的粽子又黏又甜。妈妈买的苹果 _ 。小明画的太阳 _ 。_ 又高又大。_ 。3. 学习过渡句“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5 轻声读第三小节,回答: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外婆让“我们”带粽子分给邻居吃,由此可以看出外婆的善良和无私。4. 从第四小节中找到端午节的由来。(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比较“纪念”“怀念”的异同,会运用。补充:屈原的故事屈原,名平,战国时代楚国人,他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早先很受楚王的器重,但他革新政治,推行强国的主张,遭到了守旧派

9、的反对。他们不断地在楚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公元前 229 年,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 看,这里就是秦国,这里是楚国。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后,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他知道秦国的议和是假的,是骗人的。秦国要灭掉楚国才是真的。屈原冒死进谏,叫楚怀王不要去议和。你们看,这是屈原,这是楚怀王。可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屈原的劝告,反而将屈原赶出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大家再猜猜会是什么结果呢?对,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了。他悔恨交加,忧郁成病,三年后就客死在秦国了。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了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

10、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他所有的救国救民的理想都破灭了,富国强民更是不可能了,屈原仰天长叹一声,抱着大石头投入了滚滚的汩罗江。小结:屈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爱国的诗人,和祖国共存亡的人。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课文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四、课外拓展。五月五6 五月五,是端午,划龙舟,敲锣鼓,一二三四五,龙舟下水喜洋洋。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香,包五粮,剥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习俗传千古。1儿歌一共分 _小节。2端午节是农历 _月_日。3儿歌中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有:( ) 划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小孩头上画老虎插艾叶、桃枝放鞭炮4“剥粽子裹上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