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讲稿教师礼仪-刘占飞_第1页
培训讲稿教师礼仪-刘占飞_第2页
培训讲稿教师礼仪-刘占飞_第3页
培训讲稿教师礼仪-刘占飞_第4页
培训讲稿教师礼仪-刘占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国培计划陕西省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讲稿-教师礼仪榆阳区一中分校 刘占飞今天有幸和大家共同探讨“教师礼仪”这个课题。乍看这个题目,我也一脸地迷茫,“礼仪”不就是注重好形象,讲好礼貌,给学生做好表率,我们天天都是这样做的,有什么好学的,还用像服务行业那样专门培训站、坐、走的姿势吗?我觉得无从讲起。于是带着这种困惑,最近我查阅了有关资料,结果发觉需学的东西有很多,还真有专业的教师礼仪培训和相关的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规定。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教师礼仪的有关知识。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准则,内容包括:仪容仪表礼仪和言谈举止礼仪,其作用: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2、。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被他人尊重是一种权利,所以我们教师的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学生的一种权利,使我们教师的一种美德。首先谈谈仪表仪容礼仪:说到这里,我想起上学时玩的一个游戏:一名同学做出动作,其他同学猜测这位老师是谁。其中有三个同学做得动作让大家都猜到了是哪位老师。他们做的动作是先清嗓子然后随地吐痰;一位做的动作是迈着大步走,还有一位做的动作是扔粉笔头。当时觉得好笑好玩,现在也为人师,想想原来给同学们最深印象的老师形象竟是这样。的确,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对照。所以我们教师要更加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颦一笑,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有导

3、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是其精神面貌、内在素质的表现。仪表仪容礼仪包括服饰、化妆、发型、站、坐、走的姿势等。具体的男女教师服饰、化妆、发型,以及站、坐、走的姿势,真的像训练模特似的,都有具体的规定,一、仪表礼仪:1、服装仪表:要整洁、得体。教师着装要有职业特点,整洁庄重,自然得体;衣着颜色、款式要与教师自身良好气质溶为一体,并有时代感;青年教师着装款式可新颖、活泼,但不可追求奇装异服。切忌:脏、破、乱穿、杂(色彩、面料、款式不搭配)、过露、过透、过紧、过小。忌穿拖鞋。2、表情仪表(1)眼神:在与学生(或同事)交往中,应适度地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要求。这样

4、做,不但将自己的心情,思想传达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心灵交流。(2)微笑:真诚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热情的标志。3、仪容:端庄、大方。男教师不留长发剃光头,女教师不画浓妆,不染艳发,且发型端庄、秀美,符合教师身份。(男士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士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眼),不染艳发;指甲要经常修剪,保持清洁。二、仪态礼仪1、立姿挺拔、轻松、自然 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得最多的姿势就是站姿。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美好的气度和潇洒的风度。站姿的基本要求:抬头,两眼平视,面带笑容,胸腹距离拉长,双臂自然下垂,或相搭放置腹前。两腿直立,男士自然开列,女士双膝靠拢。2、走姿

5、 从容、平稳、轻盈、充满自信走姿的基本要求:上体正直,跨步均匀,双膝靠近,步伐稳健有节奏感,切忌大摇大摆或左右摇晃。最好不要跨楼梯走。3、坐姿端正、文雅、自如坐姿的基本要求:入座要轻,上体自然挺直,双肩平正放松,女士双膝靠拢,男士双腿自然开列。双手(女士一般双手相搭)自然放置大腿上,或小臂放置桌上。身体不东倒西歪,不前倾后仰。当然,在现实快节奏的教学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像这样训练模特似的,仪态仪表做到大方、得体就行了。因为我们是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外在

6、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举止礼仪: 包括:进出校门礼仪、课堂礼仪、办公室礼仪、 礼仪、与学生交往礼仪、参加学校集会礼仪、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一)进出校门礼仪1、进出校门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2、在校园遇到同事或来客,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对外:了解对方职务的,以职务相称;不了解的,男士可称“先生”,女性可称“女士”或“小姐”。3、行走在校园中,不随手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弯腰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卫生。(二)课堂礼仪 1、进教室前,教师应整理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关闭通讯工具,或将通讯工具设置成无声。在上课铃声敲响之前,

7、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别忘了以您自己的方式向学生问好;教学是一种仪式,当您走进教室时,务必带着课本、教案和学生名册。还有,希望您带着微笑进课堂,带着欣赏进课堂。2、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请”、“谢谢”要挂在嘴边。用普通话教学,不将低落烦恼情绪带到课堂。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感染学生。温和、耐心、尊重学生,这是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也应该是教师必须具有的教育素养。爱学生,就不能只爱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浅浅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柔柔的动作都是无声的鼓励。充满爱心的教师,定能培养出充满爱心的学生。如果

8、有本校或校外人员听课、检查,教师应示意学生起立问候、道别。请听课人员先行,必要时鼓掌欢送。3、下课铃声敲响之后,别忘了向学生道别,如有可能,您最好不急着离开教室,也许有学生需要您的帮助。切忌:拖堂;学生施礼时,教师埋头收拾自己的东西或急匆匆离开教室。(三)办公室礼仪办公室是教职工在学校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也是教职工集体生活的场所。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应该互敬互爱,互帮互助。1、以礼相待,认真办公,不大声喧哗,不妨碍办公。2、做好办公室的整洁卫生和物品摆放工作。办公用品的摆放时刻保持整洁、美观。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把门、窗、灯、饮水机关好。3、热情待客。有客人(或家长)来访时,做到“四

9、个一”:展一张笑脸,让一把椅子,送一声问候,递一杯热水?如果被访的老师正好不在,其他教师也要热情接待,并帮助寻找被访者,客人走时应起立送至门口。(四) 礼仪(1)打 礼仪当 接通后,应首先说:“您好!我是×××”。无论是给家长或同事打 ,说话时要保持一种高兴的语气和声调,交谈结束后,应客气地道上一声:“再见!”并轻轻挂断 。切忌鲁莽地将 “喀啦”一声挂断。(2)接 礼仪当听到 铃一响(一般不应超过三声),便要拿起话筒,用普通话说:“您好!这里是府新小学。”接话完毕,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请问您还有什么事情吗?”然后再道一声“再见!”。在一般情况下,接 者让对方先挂

10、机。(五)与学生交往礼仪1、与学生相遇时的礼仪师生在校园里相遇时,通常由学生主动向教师打招呼,教师应面带微笑回应学生的问候:“早上好!”、“同学好!”或“同学再见!”。2、与学生谈话时的礼仪(1)选择好地点和场合,有利于学生接受意见。如果是表扬或研究工作,可在教室或办公室进行谈话;如果是批评或了解情况,宜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进行谈话,如走廊、球场边等,有时也可在办公室里进行。(2)师生平等,平易近人,不训话。教师要做到“蹲下来与学生面对面谈话,做到心与心沟通”。谈活时要认真,虚心倾听学生意见(包括片面的、错误的意见),然后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看法。(3)教师自己如有缺点,也应向学生当面道

11、歉。(4)要讲究礼节。学生应命来到时,教师要热情有礼,不能板着面孔,冷冰冰地说话。谈话前,可请学生就坐,谈话后,应送学生离开。(六)参加学校集会礼仪 1、升旗礼仪(1)精神饱满,态度严肃,脱帽、规范立正。(2)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声唱国歌。2、集会礼仪(1)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准时有序,不中途离开。(2)关闭通讯工具,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看报刊杂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3)在室外集会时,不打伞。坐姿端正,用自己规范的礼仪感染和教育学生。 3、听课礼仪(1)提前进入听课地点,做好听课准备。听课座位选择在不影响上课的位置。(2)听课时与学生一样和教师互致问候;安静

12、专心,认真记录。不交头接耳、评头论足,不无故中途离场,不做任何与听课无关的事。(七)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1、家长会的礼仪(包括在校会见家长时的礼仪)(1)服饰庄重,举止文雅,给家长以亲切和信任感。(2)尊重家长,语言礼貌。要求: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对家长应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用命令的口气;多给家长一些发言机会;不要把家长当作发泄的对象,不要教训家长。(3)做好准备,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热情待客,使家长高兴而来,满意而归。2、家访礼仪(1)选好时机,预约前往。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 预约,并把家访的主要内容告诉家长,让家长有思想准备。预约的口气,应该是友好、请求、商量式的。(2)举止稳重,温文尔雅。(3)用语合理,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好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学生相信的,自己必须坚信不移;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