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第一、二章_第1页
书籍设计第一、二章_第2页
书籍设计第一、二章_第3页
书籍设计第一、二章_第4页
书籍设计第一、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籍设计书籍设计书籍设计的历史进程书籍设计的现状与前瞻书籍设计的专业定位书籍设计的原则书书籍籍设设计计概概述述一、书籍设计的历史进程一、书籍设计的历史进程 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从事专业书籍装帧设计的团体及个人的不断涌现,书籍装帧设计已为世人所认知,并且对出版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书籍装帧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来学习和研究,也于今天提了出来,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不少高校已经开设了书籍装帧设计这一课程。这一举措的实施,的确为社会文明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观来讲,若想系统地了解书籍装帧设计,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它的发展史。 说到书籍就得

2、说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书籍是文字的载体,有了文字才会有书籍,才会有书籍装帧。 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是通过“结绳记事”的方式来记载历史的,即在一条绳子上打节,用来记事。结绳的方法,事大,就打大节,事小,就打小节,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系出不同的绳结。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结则是他们用来回忆过去的唯一线索。“结绳记事”只能说是一种记事方式,不能说是一种书籍,那么真正意义上的书籍出现于什么时代呢? 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书籍的萌芽。 二、中国书籍装帧的形式和演变过程二、中国书籍装帧的形式和演变过程 书籍艺术史是人类

3、历史的一部分,书籍产生的技术制作依赖于材料、工具、技术水平和人类的只是、它从简单向复杂、从原始向成熟、从手工向机械化发展。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书籍的形态有着很奇妙的演变绳串联绳串联 从商代后期开始,出现了青铜器铭文,统治者将重要文书铸于青铜器上。特别是到了西周,铭文可以容载较多的文字。西周的毛公鼎的铭文达500字,因人们多把古代这种铸之铜器上的铭文看作古代“原始书籍”形式之一,故多数书史家认为,它也是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制。 中国早期的书籍形式之一。在造纸技术发明以前,中国古代书籍主要是用墨写在竹木简上。人们将竹木劈成狭长的细条,经过刮削整治后在上面写字,单独的竹木片叫做“简”,若干简编连起来

4、就叫做“策” (亦写作“册”),这是现在称 1本书为1册书的起源。简策在中国使用起源很早。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说明商代的祖先已有编连的简策,记载了商代推翻夏王朝统治的史实。由于竹木易得,书写记事比甲骨、青铜、玉石等记事材料方便,篇幅不受限制,编连成策后阅读存放也较便利,因而书籍的生产比过去容易得多。中国先秦时期的古籍,最初就是写在简策上而流传下来的。在纸张发明并推广普及以后,大约在公元 4世纪的东晋时期,简策才基本绝迹。简简 策策 帛书指书写在帛上的文字。帛的本意为白色丝织物,即本色的初级丝织物。至晚在春秋战国时代,帛已经泛指所有的丝织物。当时,帛的用途相当广泛,其

5、中作为书写文字的材料,常常竹帛并举,并且帛是其中贵重的一种。至迟汉代古籍上已有帛书一词,如汉书苏武传载: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而帛书的实际存在当更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如国语越语曰:越王以册书帛。不过,由于帛的价格远比竹简昂贵,它的使用当限于达官贵人。帛帛 书书 石经是中国古代刻于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熹平石经,熹平石经是中国古代最早刊刻与碑石上的官定儒家经书,又名汉石经,一字石经,熹平石经初刻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于光和六年(183年)完成。共有46块碑,200911字。原立于洛阳太学讲堂的东西两侧,遗址在河南偃师县佃户乡。石石 经经 中国书画

6、的装裱形式之一。指裱好有轴可卷舒的书籍或字画等。后世书籍装订成册,乃专指有轴的字画。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陆绥:“一点一拂,动笔皆奇,传世盖少,所谓希见卷轴,故为寳也。”南齐书陆澄传:“仆年少来无事,唯以读书为业令君少便鞅掌王务,虽复一览便谙,然见卷轴未必多仆。” 叶德辉 书林清话书之称卷:“旧唐书经籍志: 集贤院 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朱带,白牙签。盖 隋 唐 间简册已亡,存者止卷轴,故一书又谓之几轴。 韩愈 诗: 邺侯 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三万轴即三万卷也。” 徐迟 真迹:“他拿出一个绸包回到榻上,把它在小几上打开。里面显出一个卷轴。他的手指把卷轴上的小纸条给我

7、指出,上面写着五个字 苏东坡 真迹。卷卷 轴轴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 包背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起于北宋后期。包背装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由于包背装的书口向外,竖放会磨损书口,所以包背装图书一般是平放在书架上。包背装图书的装订及使用较蝴蝶装方便,但装订的手续仍较复杂,所以不久即被另一种装订形式线装所取代。包包背背装装 线装又称古线装。线装书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线装书出现在包背装盛行的公元14世纪的明朝中叶,是我国装订技术史上第一次将零散页张集中起来,用订线方式穿联成册的装订方

8、法。它的出现表明了我国的装订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线线装装书书三、书籍设计的专业定位三、书籍设计的专业定位书籍是人类智慧积累、传播、延续的主要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书籍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视觉传达艺术,它通过对字体、插图、版面、印刷、材质等的综合设计来完成。 书籍设计创造性地塑造艺术形象,努力传递给读者一个生动有趣、明了易懂的文化信息,使设计师、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书籍设计的发展,给社会和人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人们的信息传达,刺激了思想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范畴。四、四、书籍设计的原则书籍设计的原则 书籍设计,是主观艺术的激情迸发与

9、客观实现要求互相较量的艺术设计;是柔和了众多因素而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体现了一个国家文化水平和工艺水平的高度,不同地域国度的作品,散发出不同的风格魅力,体现了各自浓郁的民族特点。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 形式由内容而生,又依附于内容;内容表现为形式,又决定形式。书籍设计一定要做到“表里如一”。所以,要求设计者熟悉原著的内容,掌握原著的精神,了解作者的风格和读者对象的特点等,通过提炼书籍的精神内核,用美的形式使书籍的生命升华。 对书籍设计整体与局部的思考与把握 统筹考虑,使书籍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同时各部分又有各自适当的位置。书籍的外观构成要素书籍设计视觉要素书籍

10、设计色彩的特点与应用书书籍籍的的视视觉觉形形象象设设计计一一、书籍的外观构成要素、书籍的外观构成要素 书籍是以传播只是为目的的,而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上的著作物。它是六面体的盛纳知识的容器,而今天的书籍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装帧,即封面设计,而是更倾向于对书籍形态的整体把握。 现代书籍外观形态与古籍现状线装书有所不同。以精装书的整体设计而言可分为外观部分与书芯部分。前者包括函套、护封、硬封、书脊、腰封、堵头布、环衬、切口等;后者包括扉页 、目录、章节页、正文、插图页、版权页等书籍设计视觉要素 书籍设计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以恰当的形式来表现书籍原稿的内容和精神内涵。书籍原稿的内

11、容和精神内涵是书籍视觉设计的灵魂,好的设计师可以充分调动各种视觉要素展现出书籍的和谐形态和精神内涵;经验不足的设计人员则常常顾此失彼,形神背离,或过分关注于局部的美而忽略了书籍的整体美感。 书籍各视觉设计要素交相呼应,构成了书籍形态的整体之美。这些构成要素包括图形、文字、色彩、肌理、版式、结构等。只有了解清楚书籍视觉设计各构成要素的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把握而使之为整体服务,才能使书籍整体的美得到充分体现。三、三、书籍设计色彩的特点与应用书籍设计色彩的特点与应用 色彩是书籍设计的主要艺术语言之一,与构图、造型及其他表现语言相比较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抽象性的特征。由于书籍设计的印前色彩运用

12、直接牵涉到后期的工艺和印刷成本,所以有经验的设计师都懂得惜色如金、以少胜多的道理。 从书籍的内容和精神内涵出发,色彩应做到精炼、概括和具有象征性。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在同一个消费市场中,同类书籍在货架上出现的色彩对比关系,争取在第一时间用色彩抓住读者的眼球。 书籍设计用色要十分谨慎考究,通过色彩的运用和视觉刺激,透射到读者心里,产生联想或心理暗示。单纯、明确的色彩有很强的符号性,适合套书和丛书的设计,它能有效地统一总体特征,突出整体面貌;强烈的色彩对比会刺激人的感官,引起某种情绪和心理的变化;柔和微妙的色彩则含蓄内向,耐人寻味。通过色与色之间的合理配置,以及色与色之间相互关系的安排,可达到色彩的和

13、谐。 书籍设计色彩的确定不能只依靠设计者凭空想象,必须以书籍的题材、类别、档次、销售对象与销售的地区为依据。设计者首先要了解销售市场同类书籍的设计特点,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来确定设计的定位,否则设计将是盲目的。在色彩运用中必须根据不同书籍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人类的眼睛可以根据光的不同波长分辨出事物的颜色,即光色;同时事物通过吸收或反射某种波长会形成事物自身的颜色,即固有色。1. 色彩的属性色彩具有三种重要属性,即色相、明度、纯度。(1) 色相 所谓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用于区别不同色彩的名称,分出其间的感觉差异。就像每个人具有独立的相貌,以作区别。(2) 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每一个色彩会因光线的强弱而产生颜色深浅的差别。如红色因光线反射的强弱而呈现出深红至浅红的差别。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有彩色中,黄色明度最高,蓝色最低。(3) 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三原色纯度最高,混色量越少,纯度越高;混色量越多,纯度越低。2. 混色原理(1) 减法混色(CMYK) 减法混色是指颜料和颜料的混合。书籍装帧中的色彩是通过印刷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