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与 “旁观者视角85焦段”_第1页
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与 “旁观者视角85焦段”_第2页
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与 “旁观者视角85焦段”_第3页
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与 “旁观者视角85焦段”_第4页
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与 “旁观者视角85焦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与 “旁观者视角85焦段”经常有朋友会让花爹推荐定焦,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好回答。最常见的焦段:24,35,50,85,135,如果你没有实际的概念,往往眼花缭乱,不知道从何入手。低于35mm的在拍娃的实际用的并不多,35和50用法差不多接近,135和85成像则更贴近一点。我通常使用35mm挂机,85mm来调剂和补充,或者根据拍摄的场景预先挑选合适的镜头。在这里利用最近的一些片子来尽量阐述一下自己对于这两个焦段的理解,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35mm85mm首先强调的一个概念,就是焦段其实没有优劣之分,而且每个人对于焦段的感觉其实是不一样的,有人偏好35,有人用50用的出彩

2、,有的人酷喜85,135甚至220之类的长焦,不一而足。任何一个焦段或者定焦,其实都是有自己的脾气和品性,个人建议定焦镜不宜过多,把手头的镜头用的熟练一些,找到镜头最适合自己的距离和偏好,拍出自己喜欢的片子。如果大家有变焦的话,不妨利用lr的统计功能,去看看自己用的最多的焦段,或者把变焦当做定焦来用,固定在某个焦段,来直观的感受一下,可能会更有的放矢的选取定焦。还有一个方法,多看自己喜欢焦段的片子,比如恐龙川川的35mm(如何给孩子拍一张好看的照片?)和腰果虾仁的85mm(超级萌哒哒!手举镰刀割稻去:李梦鱼的秋天)都是两个焦段的大师级拍娃党,花爹从他们的片子里获益良多。好,言归正传,我就在本文

3、班门弄斧,从这两个焦段的区别讲起。35mm 85mm首先最明显的当然是视角的差别:当摄者的位置不变,不同焦段的镜头带来的是不同的视角。35mm画面能装更多东西,85mm主体占画面比例大。下面两张图可以清晰看到35视角除了孩子本身以外,地面,和游乐场周边的环境囊括的更多,差不多接近人眼的视觉效果,这也是为什么35焦段被称为“人文焦段”的原因。而85m的视角,有点类似于35mm视角中裁剪了一部分,把孩子拉近了很多。有朋友会说,那用35来拍摄,裁剪不就可以了?的确从视角上来说,这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即使像素大到可以随意裁剪,35焦段也还是没办法取代85焦段,请各位筒子耐心听我废话。35mm8

4、5mm除了视角以外,不同焦段的景深和焦外的差别也是很显而易见的。同样的拍摄距离和参数下,85的景深(清晰的部分)更浅,焦外(模糊的部分)更糖水。景深三要素,既光圈,物距和焦距。光圈越大,物距越近,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前面两个因素我们暂时不说,下面两组片子是物距和光圈都相近的,忽略视角的差别,可以很明显看出85拍摄的片子,景深更浅,焦外化得更开。也就是说,如果物距不变,那么如果想拍多个主体或者取得更大的景深,85就需要收一下光圈。35mm85mm但是实际拍摄中,不同焦段很少有用相同物距来拍摄的。我们所说的构图,更多时候说的是视角,而这个是跟个人的偏好息息相关的。比如说花爹个人偏好拍摄时带一些环境

5、,那么实际拍摄时往往85mm,需要离被摄主体更远,也就是物距更大一些,相应的,中长焦带来的景深其实是更大一些。举个例子,比如想拍摄两个孩子,可能35退开一两米就可以完成,但是85可能要退开七八米。实际拍摄中,往往35焦段反倒更需要收光圈以获得更大的景深。尤其当我们用35来拍大头的时候,往往因为离得过近,光圈开的太大,导致景深太浅,一只眼睛清晰另外一个眼睛模糊,就是俗称的大小眼,这种情况就往往需要进一步收小光圈。而85焦段因为往往离的比较远,相对来说反倒不需要特意的收小光圈。35mm85mm除去以上两个比较明显的区别,两个焦段上在透视上的区别。什么叫透视?花爹的理解就是近大远小,以及焦平面虚实对

6、比带来的空间感。一般来说,85mm的压缩感更强,就是前后主体感觉离得更近一些,这种差别在借位拍摄的时候特别明显。35mm85mm当然也有人由此研究出85mm中长焦端人的脸部略平,而35mm焦段人脸会显得立体,或者还有说相对于85mm,35会显得人胖一些(当然这个跟镜头的畸变也有关系),总之在拍摄孩子的过程中,这个影响基本上是很有限的,这里也放两张35和85的对比照,大家看看,反正花爹感觉不出特别的明显差别。35mm85mm提到透视,不得不额外强调一下画面感,就我个人经验而言,35画面更容易立体化,85画面更容易平面化。换个角度说,35的拍摄难点在于如何把画面拍的平面化,85的难点在于如何把画面

7、拍的立体化。这个理解起来稍微有点费劲,我拿几张片子说一下。下面这张片子是35拍摄的,因为有柜台的延伸线,画面很立体,事实上用35来拍这种立体感是很容易的。但是这种立体感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空间透视过于强烈,延伸线很容易喧宾夺主,给画面造成一些很不协调的感觉。多主体的时候,这种立体感带来的景深处理不好,往往会导致某些主体不清晰。比如下面的这张片子,王小花其实是在焦外被虚化了的。但是如果焦点放在王小花身上,前面的孩子不清晰,也不会理想。如果想两个孩子都相对清晰,那么光圈要收的很小,在咖啡馆这种弱光环境下其实也是很困难的。怎么办?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平面化的来处理构图,让两个孩子所在的平面尽量与机身平行,

8、就好的多了。事实上这是我在使用35mm中比较喜欢的另外一种拍摄方式,就是尽量弱化35mm焦段带来的这种空间感,把画面拍的平面化,也就是说尽量让背景和主体处于一个平面,而且与相机尽量平行,这样整个画面拍出来就好像是一个平面画,不需要刻意的去收光圈也可以弱化景深的效果。如果上面那张你还不是特别清晰,那么看看下面这几张大家大概应该会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当然有筒子会说没有虚化就跟人眼看到的手机拍到的也没啥区别,这个,我想在这类作品里,我喜欢的恰恰的就是这种真实吧。相对于35mm、85mm正好相反,如果不特别注意的话,画面拍出来就会很平面的感觉。尤其是单主体,并且主体和背景没有明显过渡和联系的情况下,主

9、体和背景基本上就是完全割裂的,好像是站在背景布前,这种特性在拍摄大头或者半身特写的时候很明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纯糖水。因为柔美的焦外其实没有办法给画面带来更多的内容,所以往往对于主体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要求要相对更高一些,才能够给画面注入特别的元素。否则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纯糖水的快感,往往拍多会觉得拍出来的照片都差不多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拿到长焦以后觉得很容易出片,但是拍多了之后会觉得有点缺憾,很少拿着这个镜头去挂机的缘故。怎么用85mm把画面拍的更立体些呢?很简单,避免用长焦去拍半身,尽量在画面中带入更多的参考物,多多采用引导线的构图,拍出“人在景中”,而不是“人在画前”的感觉,画面就立体起

10、来了。当然这需要摄者离开被摄对象更远,以及更大的施展空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很多朋友都说喜欢135,虚化更好,更轻便,但是实际买回家以后发现使用率并不高,这也是由于长焦需要的空间更大,生活中不常见有那么大的施展空间有关系。毕竟拍孩子,很多时候还是没办法离开太远的。有了过渡或者引导线,画面变得更立体,长焦的“空气切割机”特质会展现出更多的魅力,就好像把主体从环境中拔出来一样,既表现了环境中的状态,又通过虚实对比引导观者的视线集中在你想要的主体之上,产生这种“茫茫人海,眼中唯你”的效果。回到题目上,我个人的感觉,35mm是一个“参与者视角”,摄者和被摄者往往离得很近,很容易产生现场感,适合平时逛

11、街溜娃随拍记录,用起来非常舒服,基本上拿起来就可以拍。而且不用刻意去强调回避与孩子的互动和眼神交流,反倒是有“眼神交流”的片子往往很出彩。而85mm是一个“旁观者视角”,摄者就好像和被摄者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适合远远的看着,静静的拍,好像在读一本书。在室外或者室内的一些有空间展开的场合里,也是非常棒的镜头。至于哪一款是你的心头好,那就见仁见智了。最后要提一下的是,本文描述的均为全幅的焦段,半幅的等效焦段是镜头焦段乘以等效系数1.5或者1.6,比如半幅的18-50对应的就是全幅的24-70。事实上24-70焦段受这个换算系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说半幅的24mm等效为全幅的35mm,但是除了视角以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