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枣核》教学案(共2课时)(三次修订)_第1页
六《枣核》教学案(共2课时)(三次修订)_第2页
六《枣核》教学案(共2课时)(三次修订)_第3页
六《枣核》教学案(共2课时)(三次修订)_第4页
六《枣核》教学案(共2课时)(三次修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枣核教案陕科大附中初中部张 托科目:语文 编写人:曹静萍 修订人:张 托 姓名: 年级 班 组 长: 六 枣核(共2课时)第一课时教案(三次修订)【教学目标】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 2、理解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 3、理解文中反衬(陪衬)手法的效果。【教学重点】以朗读为切入点,理解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反衬(陪衬)手法的效果。【教学过程】一、清(温故知新)1、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至少写出5首)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月夜乙咸阳。无端又

2、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贾岛渡桑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2、作者简介:萧乾他的原名是什么?萧秉乾。他具有什么样的身份?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他的短篇小说集有哪些?译作又有哪些?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等,译作有好兵帅克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等。3、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殷切(yn) 玛瑙(no) 嫣红(yn) 山坳(ào

3、) 故弄玄虚(xuán)劈头(p) 厂甸(din) 掀启(xin) 卵石(lun) 草坪(píng)蹊跷(qqio) 匀称(chèn) 篱笆(líba) 掐指一算(qi) 感慨良深(ki )二、展(见教学目标)三、探(合作探究)1、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枣核在全文具有什么作用?明确:课文中有三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这三处分别是:第1段,带枣核;第3段、托(枣核)在掌心;第7段,种枣树。索枣核用途蹊跷见枣核如获至宝说枣核为解乡愁议枣核民族之情由此可见,“枣核”是这篇

4、文章的线索,寄托着海外游子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2、那么我们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除了这些语句外,课文中还有没有表达这种思乡之情的词语和行为?明确:语言:第7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句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行为:栽杨柳、种睡莲、堆假山(北海),种枣树。第1段“再三托付”,第3段“殷切”“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第7段“劈头”,第8段“开车几十公里”“亲手”“轮公斤买”,第10段“追忆北海泛舟的日子”。3、身处异国的朋友的家庭和事业如何?文中写这些内容是不是离题了?如没离题,叙写它们有什么作用?明确:生活环境优

5、美:“那是座美丽的山城,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枫树丛;生活条件优越:“一座三层小楼”“草坪”“车库门自动掀启”“老伴在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小儿子在核潜艇上做总机械长”“女儿在哈佛教书”可以说家庭和事业都十分如意。没有离题。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使友人感到满足,她“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缺什么呢?缺少身在故乡的感情体验,可以说身在异国他乡的她感情上的空缺无法弥补。物质条件上的越加富裕,就越能反衬出精神世界里的空虚,从而突出友人思乡之苦。四、练(巩固提高)1、运用文中出现的下列词语写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自然、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60字以内。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感慨良深2、本文

6、以枣核为线索,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反应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五、悟(反思总结)科目:语文 编写人:曹静萍 修订人:张托 姓名: 年级 班 组 长: 六 枣核(共2课时)第二课时教案(三次修订)【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选材具体,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2、了解本文以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3、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饱含深情的语言。【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选材具体,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2、结合上下文理解饱含深情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以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教学过程】1、 清(温故知新)1、火眼金睛辨识错别

7、字。 拾金不昧 争研斗艳 光怪陆离 生机盎然 弱不经风 情不自尽 姹紫嫣红 故弄悬虚 风烛残年 感概良深 研-妍 经-禁 尽-禁 悬-玄 概-慨2、如何理解旧时同窗所说的“没出息”?明确:“没出息”字面意思是没有发展前途或没有志气。我国传统的说法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同窗思念故乡,所以说自己“没出息”。其实,思念家乡是一种崇高的民族感情。说自己“没出息”,反映了同窗的思乡心切,是同窗自嘲的谦辞。二、展(见教学目标)三、探(合作探究)1、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为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明确: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

8、思乡之情。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枣核看似小,普通寻常,不被人注意,送枣核是件极平凡的事,在作者笔下却有深刻含义,他寄托了一位远在异国他乡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祖国的民族感情。“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2、课文设置了哪些悬念?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明确:索要枣核(用途蹊跷)设置悬念得到枣核(如获至宝)加深悬念试种枣核(寄托乡思)解开悬念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揭示人物性格、深化思想感情。3、请从词语角度品味下列句子:(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

9、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明确:“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2)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明确:“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3)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了。”明确:“故弄玄虚”本义是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感到高深莫测。在本文中贬词褒用,意思是卖关子,不肯直说,表现了“那股调皮劲”,描写了同窗得到枣核时异常高兴的情态。(4)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

10、后用汽车拉回来的。明确:“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的深情。四、练(巩固提高)1、文中表现文章主题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有什么作用?明确:全文最后一句话: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这句话画龙点睛,深化题旨,而且呼应开头,从更深层次上解开了悬念。2、 品读下面这首小诗。月之故乡“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明确: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家乡的感情。在一个月

11、光如水的夜晚,诗人难抑思乡之情,仰天望月,对着月亮倾诉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 五、悟(反思总结)科目:语文 编写人:曹静萍 修订人:张 托 姓名: 年级 班 组 长: 六 枣核(共2课时)第一课时学案(三次修订)【学习目标】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 2、理解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 3、理解文中反衬(陪衬)手法的效果。【学习重点】以朗读为切入点,理解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难点】理解文中反衬(陪衬)手法的效果。【学习过程】1、 清(温故知新)1、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至少写出5首)2、作者简介:萧乾他的原名是什么? 。他具有什么样的身

12、份? 。他的短篇小说集有哪些?译作又有哪些? 。3、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殷切( ) 玛瑙( ) 嫣红( ) 山坳( ) 故弄玄虚( )劈头( ) 厂甸( ) 掀启( ) 卵石( ) 草坪( )蹊跷( ) 匀称( ) 篱笆( ) 掐指一算( ) 感慨良深( )二、展(见教学目标)三、探(合作探究)1、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枣核在全文具有什么作用?2、那么我们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除了这些语句外,课文中还有没有表达这种思乡之情的词语和行为?3、身处异国的朋友的家庭和事业如何?文中写这

13、些内容是不是离题了?如没离题,叙写它们有什么作用?四、练(巩固提高)1、运用文中出现的下列词语写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自然、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100字以内。 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感慨良深2、本文以 为线索,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采用 的写法,反应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五、悟(反思总结)科目:语文 编写人:曹静萍 修订人:张托 姓名: 年级 班 组 长: 六 枣核(共2课时)第二课时学案(三次修订)【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材具体,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2、了解本文以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3、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饱含深情的语

14、言。【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选材具体,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2、结合上下文理解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习难点】理解本文以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学习过程】2、 清(温故知新)1、火眼金睛辨识错别字。 拾金不昧 争研斗艳 光怪陆离 生机盎然 弱不经风 情不自尽 姹紫嫣红 故弄悬虚 风烛残年 感概良深 。 。 。 。2、如何理解旧时同窗所说的“没出息”?二、展(见教学目标)三、探(合作探究)1、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为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2、课文设置了哪些悬念?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3、请从词语角度品味下列句子:(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2)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