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服装面料的舒适性_第1页
夏季服装面料的舒适性_第2页
夏季服装面料的舒适性_第3页
夏季服装面料的舒适性_第4页
夏季服装面料的舒适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夏季服装舒适性研究摘  要:穿着舒适是人们对服装的基本要求,服装材料的热、湿传递特性是影响夏季服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以夏季连衣裙为例,经过调研,得出大部分年轻女性对连衣裙的舒适性要求,通过实验 ,初步探究了选定面料的风格。关键词:舒适性,夏季,透气性;透湿性,视觉舒适性,色牢度,耐磨性,所谓服装舒适性是指人体着装后,服装具有满足人体要求并排除任何不舒适因素的性能。人类懂得穿衣蔽体已有几万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对纺织品和服装的舒适性的科学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人们对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是在初步形成了服装舒适性的某些基本意义、指标和获取了大量实验数据并给予了相应的

2、解释后逐步开展的。1研究现状:目前,对服装舒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湿舒适性发面,其中包括织物导热、导湿性能的研究,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等。服装舒适性研究除了包含热湿舒适性以外还包括结构舒适性研究。服装结构舒适性研究是在基于服装结构设计和人体工学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设计中放松量的设计、运动舒适量的确定以及生理舒适量选择等评价人体着装感受,从而确定最佳的舒适量。2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功能性、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不仅要时尚、美观,而且要穿着自然、舒适。服装舒适性是个很复杂的概念, 受物理性、生理性、心理性、人体活动性、环境气候性诸多

3、因素影响,是衡量服装性能的一种综合指标。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借助实验,初步进行夏季服装(连衣裙为例)的舒适性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服装热湿舒适性,触压舒适性,视觉舒适性,色牢度,透气性,起毛起球性的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案。3视觉舒适性3.1 TPO的设定:T夏季 P日常生活,工作,逛街,吃饭,聚会,居家均可 O20到30年轻女孩3.2 心理学标尺对于颜色的感觉特征,面料的风格特征,连衣裙造型特征的主观感觉做了心理学标尺,如下:-2 -1 0 1 2 3.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色彩感觉特征要求统计图 面料风格特征要求统计图 连衣裙造型特征要求统计图 据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要求色彩有些朴素的占50,适中

4、占40 ,要求色彩素雅的占90 ,所以,服装色彩的选择不,能过于奢华,对于服装颜色的冷暖色调没有过多的要求,服装颜色流行或者经典分布较广,两者皆可。大部分年轻人对于夏季连衣裙颜色的要求是朴素,素雅,可带有花纹,但不能太花哨,流行色或经典色均可。 要求面料柔软细腻的占一半以上,且塑性好的占40诗适中的50 ,要求悬垂性好的只有10 。最为显著的是要求透湿性的占100 ,所以在选择面料的时候,要着重于面料的透湿性。大部分年轻人对于夏季连衣裙面料的要求是柔软细腻,可塑性好,穿着凉快,轻薄适中,不能过于透视。 要求连衣裙造型简约的占一半以上,大部分人都要求造型修身简洁,且要求短款的占50,适中的占到4

5、0,长款的仅有10,最为突出的是所有人都要求连衣裙有袖,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袖子的设计,大部分人都接受有点装饰的,稍微高腰的,在设计中,要把这些细节考虑进去。大部分年轻人对夏季连衣裙造型的要求是简单大方,舒适方便,较为修身,有分割线,有装饰,且最好是高腰裙,有袖。3.4根据调查,设计夏季连衣裙造型:造型简单大方,把流苏的元素放到裙子的设计中,体现了中国元素,既古典又时尚,是永不过时的趋势。颜色:服装色彩的选取灵感来源于长生花的色彩,长春花色是蓝色和紫色颜色之一,因颜色与长春花相近而得名,长生花色运用到连衣裙中,会给整个夏天带来不一样的感觉。面料:服装面料的选取灵感主要来源于炎热的夏季,为

6、了更好的避暑,我选取了棉麻混纺的面料,透湿性好,舒适,且耐光性也不错。在服装面料中,运用了面料的二次改造,使得面料有立体感。起到装饰的效果。 4热湿舒适性 从服装舒适性来看,对于夏季连衣裙的要求是人体保持静止的时候,热湿性适中,感觉舒适。一般在炎热的夏季,为了满足服装的舒适性,在选择面料方面应慎重,面料要有较好的吸湿性和放湿性,再者就是造型应保证体内与体外空气的对流,使服装有良好的放热性,保证服装环境的平衡。这样才能保证服装的舒适性。4.1热湿舒适性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热舒适性湿舒适性4.2实验分析 为了确切地反映服装保暖性的定量关系,1942年,美国的盖齐教授提出了与人的生理参数、心理感觉和环境

7、条件相联系的服装隔热保暖指标,即热阻的定量单位克罗值(clo),它既能反映服装材料和工艺制作的特性,又能反映人体热平衡调节的生理状态。4.2.1 克罗值定义:在空气温度21、相对湿度50%、风速0.1m/s以下这一环境条件下,静坐或从事轻度脑力劳动的人感到舒适时所穿服装的隔热值为1clo.4.2.2影响克罗值的因素: 服装隔热值与空气隔热值有关,空气热传导率与风速成正比,因此风速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服装整体的隔热保温效果。夏季风级一般为0到3级,在这里我们选择一级轻风,其空气Ia隔热值为0.50clo与人体的皮肤面积As有关根据计算公式S=0.0061×H+0.0128×W-0

8、.1529()选择人群为平均身高为大约160cm,体重约为50kg的少女,带入数值得1.4631 与服装的热流量有关(Qg) 在不同的状态下人体的代谢产热量与蒸发散热量不同,其服装热流量不同算出的服装的隔热值也不同。 在静坐的状态下其人体代谢产热量大约为50Kcal/(·h) 在散步的状态下其代谢热产量大约为60Kcal/(·h) 代入公式计算服装隔热值 Icl=5.55As(ts-ta)/Qg-Ia 夏季温度一般在28左右,人们在户外行走时的服装克罗值为 Icl=5.55×1.4631(33-28)/60-0.50=0.1clo4.2.3通过实验测试得,选取服装

9、面料的克罗值为0.2clo,实验表明,所选面料有一定的保温性,在炎热的夏季穿着有一定的不舒适感,需要进行改进。4.2.4服装的湿舒适性 服装的湿舒适性主要有服装的湿舒适性决定,服装的湿舒适性主要由服装材料的透湿性能决定。服装材料的透湿性能是由其吸湿性与放湿性构成的高温环境的服装要求服装材料的吸湿性好,放湿速度快,才能凸显其优良的透湿性。 4.2.5 影响服装面料湿舒适性的因素主要有:面料纤维特性(纤维种类、细度、表面特性)、纱线特性(纱线结构)、面料组织特性(编织结构、厚度、密度等)。 选用面料,棉麻混纺,棉吸湿速度快,麻放湿速度快,有凉爽的感觉,并且,织物表面粗糙,有利于散湿。5透气性 所谓

10、织物透气性,是指织物两面存在压差的情况下,织物透过空气的性能。 纺织品透气性的测试原理是:空气垂直透过织物,在织物的正反面形成一定的压差,测定某一压差下单位时间内透过织物的空气量,即为此织物的透气率。5.1影响透气性的因素 一般来讲,影响透气性的因素有织物材料、纱支、密度、组织结构类型、织物纱线粗细、织物整理方式、环境条件等等。 织物材料对透气性的影响由表可知,织物材料是影响透气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总体上,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织物的透气性好于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织物。织物组织结构对透气性的影响 由表可知,织物组织结构也影响织物的透气性。 由表可知,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其透气性关系为

11、:透孔织物>缎纹织物>斜纹织物>平纹织物纱线织物粗细 下表是相同结构参数的织物,在经纱粗细与织造密度不变条件下,改变纬纱粗细与织造密度时的透气性变化情况。纬纱细度比透气比纬纱织造密度比透气比1100110022701.5503330214550031纬纱细度细,透气性增加。织物纬纱密度达到3倍时,透气性减小到1/100.既薄且稀的织物透气性高,织物覆盖系数小的织物透气性大5.2实验分析研究次数透气量(mm/s)透气率(L/m2·s)压差(pa)1366.3366.31002335.8335.81003366.2366.21004353.4353.41005342.1

12、342.1100平均透气量(366.3+335.8+366.2+353.4+342.1)/5=352.76实验表明:选用面料的透气性一般,需要进一步改进。6触压舒适性6.1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由图可知,对于服装的压力舒适性要求分析如下:要求肩部压力略紧的占40,胸部略宽松的占50,背部压力适中,要求臀部压力略宽松的占到70,大腿部略宽松和完全宽松的各占40,60,所以在造型中,裙摆微张最好7色牢度 纺织品的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或印花的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色

13、牢度好,纺织品在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掉色;色牢度差,则会出现掉色、稍色、或沾色等情况,造成很多麻烦。7.1最常见的色牢度(1)耐日晒牢度(2)耐水洗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耐干洗色牢度(3)耐摩擦色牢度(4)汗渍色牢度在这次研究中,主要分析摩擦色牢度7.2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是指着色试样分别与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然后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的测试。测试结果分为5级,5级最好,1级最差。测试过程虽然简单,但却是纺织产品最基本的色牢度考核指标,几乎是各国买家下订单时必定考核的项目之一。各国摩擦牢度测试标准的技术条件非常相近,但也存在一些差异,详见下表7.3摩擦色牢度:将试样放在摩擦牢

14、度仪上,在一定压力上用标准摩擦白布与之磨擦一定的次数,每组试样均需做干摩擦色牢度与湿摩擦色牢度。对标准摩擦白布上所沾的颜色用灰卡进行评级,所得的级数就是所测的摩擦色牢度。摩擦色牢度需要做干摩和湿摩两种试验,试样上所有的颜色都要摩擦到。7.4色牢度测试标准测试标准合格标准日光牢度ISO  105 B02  1999版(18级) XEnon-Arc Iamp6汗渍牢度DIN EN ISO 105 E04 1996(15级)4摩擦牢度(干)ISO 105 X12

15、:2002 (16mm)4摩擦牢度(湿)34水洗牢度DIN EN ISO 105 C06 19974通过实验,与色牢度测试国家标准对比,发现选定面料的耐摩擦色牢度一般在4级,耐摩擦色牢度良好。8起毛起球性能 织物在日常使用、实际穿用与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在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上,织物表面的纤维端由于摩擦滑动而松散露出织物表面,并呈现出许多令人讨厌的毛茸,即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又继续经受摩擦卷曲而相互缠绕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子粒,通常称为“起球”。8.1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 纤维的品质 织物所用的纤维

16、品质不同,其起毛起球的程度也不同,一般是合成纤维织物较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织物容易起毛起球,主要是由于合成纤维的抱合力小,靠近织物表面的纤维端容易滑出,又因为合成纤维的强度高,伸长大,特别是耐疲劳和耐磨性好,织物表面一旦有毛粒状小球形成后,也不易很快脱落。纺纱方法 一般来说,精梳织物比粗梳织物耐起毛起球性好,这是由于精梳纱所用纤维一般较长,纱线中纤维排列整齐,短纤维含量较少,纤维端不易露表面的缘故纱线和织物的结构 纱线捻度系数大,纱线捻得紧,纤维之间抱合的紧密,起毛起球程度降低,股线织物一般较单纱织物不易起毛起球。平纹组织的织物起球程度小,绉组织的织物起球现象较为严重。染整加工情况经烧毛、剪毛定

17、型和树脂整理后织物便面平整,可显著改善起毛起球。8.2实验结果与评价参数类别压力起毛次数起球次数适用织物类型示例A590150150工作服面料,运动服面料,紧密厚重织物等B5905050合成纤维长丝外衣织物等C4903050军需服(精疏混纺)面料等D4901050化纤混纺,交织织物等E7800600精梳毛织物,轻起绒织物,短线纬编针织物,内衣面料等F490050粗梳毛织物,绒类织物,松结构织物等注1:表中未列的其他织物可以参照表中所列类似织物或按有关各方商定选择参数类别注2:根据需要或有关各方协商同意,可以适当选择参数类别,但应在报告中说明注3:考虑到所有类型之物测试或穿着时的起球情况是不可能

18、的,因此,有关各方可以采用取得一致意见的试验参数,并在报告中说明8.2.1起毛起球国家标准参照视觉描述评级级数状态描述5无变化4表面轻微起毛和(或)轻微起球3表面中度起毛和(或)起球,不同大小和密度的球覆盖试样的部分表面2表面明显起毛和(或)起球,不同大小和密度的球覆盖试样的大部分表面1表面严重起毛和(或)起球,不同大小和密度的球覆盖试样的整个表面8.2.2结果分析 实验表明,所选定的面料耐起毛性能非常差,在试验中严重起毛,所以在穿着过程中,应避免勾丝、摩擦;在面料起毛后,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又继续经受摩擦卷曲而相互缠绕在一起,起球较为严重。在面料没有起毛的情况下研究的,面料本身手感粗糙,

19、有必要实验在不起毛的情况下的起球情况,实验表明,面料不起毛,几乎没有起球现象,服用久了,面料表面少量的毛絮会自行脱落,很少变成球状.9改进方案 对于夏季服装而言,其舒适性能主要体现在服装的设计与穿着方式。 由于皮肤是人体体热散失的主要通道,我们可以在夏季服装的设计及穿着方式上注意调整服装所遮盖人体的面积及体积,以帮助促进服装的隔热、透湿及透气效果,使人体体温保持恒定,以期达到相对舒适的热是平衡状态。 首先,应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及辐射量的大小来确定服装款式,整体造型应适当宽松为宜,以形成自然的通风效应,争强对流散热量和蒸发散热量;除此之外,还应考虑着装的环境湿度及人体不同部位的出汗强度分布,采取不同的设计及穿着方式。例如,在干热环境中,服装的整体设计可选择适当增加服装所遮盖的人体体表面积的思路,采用长款设计以有效的减少人体吸收来自干热环境的热辐射及太阳的辐射热,此外,还要特别注意人体头部的防护,可以选择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等方式,以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