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制图单项选择题-乔俊军_第1页
地图制图单项选择题-乔俊军_第2页
地图制图单项选择题-乔俊军_第3页
地图制图单项选择题-乔俊军_第4页
地图制图单项选择题-乔俊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不答或答错不得分。)1. 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它的是(D)。A.沈括 B.魏源C.贾耽 D.裴秀2. 已知一块耕地的实地面积为6.25km2,图上面积为25cm2,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B )。A. 11万 B. 15万C. 110万 D. 150万3. 图号为E24C010011地形图的比例尺是( B )。A. 150万 B. 125万C. 110万 D. 15万4. 以下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的是( B )。A. 130万 B. 125万C. 120万 D. 115万5. 以下属于11万地形图图号的是( C )。A

2、.G49E007008 B.G49F048016C.G49G096002 D.G49H0010016. 以下地形图图号正确的是(D)。A.J50B001004 B.J50C004016C.J50D016012 D.J50E0240247. 在我国范围内,15万地形图的图幅经纬差是(C)。A.20×10 B.30×20C.15×10 D.30×158. 一幅1100万地形图可划分为(B)125万地形图。A. 4幅 B. 16幅C. 64幅 D. 256幅9. 一幅125万地形图可划分为(C)15万地形图。A. 9幅 B. 16幅C. 36幅 D. 64幅1

3、0. 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点的方法称为( A )。A.地图投影 B.投影变换C.投影反解 D.曲面映射11. 我国地形图常用的高斯投影是指( D )。A.等角横割圆柱投影 B.等角横割椭圆柱投影C.等角横切圆柱投影 D.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12. 目前我国110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B )。A.高斯投影 B.等角圆锥投影C.改良多圆锥投影 D.等积圆锥投影13.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它们的投影变形分布规律( A )。A.一样 B.前两者一样C.不一样 D.后两者一样14. 在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中,标准纬线1和2处的纬线长度比是( D )。A.n

4、1>1,n2<1 B.n1<1,n2>1C.n1<0,n2>0 D.n1=1,n2=115. 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被称为( A )。A.数字地图 B.矢量地图C.栅格地图 D.电子地图16. 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被称为( B )。A.矢量地图 B.电子地图C.栅格地图 D.数字地图17. 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被称为( C )。A.专题地图 B.专用地图C.普通地图 D.通用地图18. 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

5、要素的地图,被称为( D )。A.通用地图 B.普通地图C.专用地图 D.专题地图19. 代表地图图形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称为( A )。A.矢量数据 B.栅格数据C.空间数据 D.属性数据20. 由平面表象对应位置上像元灰度值所组成的矩阵形式的数据,称为( D )。A.空间数据 B.属性数据C.矢量数据 D.栅格数据21. 在地图上不计其大小,以一个点的坐标来描述的数据,称为( D )。A.体积数据 B.面积数据C.线性数据 D.点位数据22. 在地图上不计其宽度,只有一维特征,并以坐标串来描述的数据,称为( C )。A.体积数据 B.面积数据C.线性数据 D.点位数据23

6、. 在地图上具有二维特征,并用封闭的线性数据来描述区域范围的数据,称为( B )。A.体积数据 B.面积数据C.线性数据 D.点位数据24. 在地图上具有三维特征,在面积数据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维,用来描述空间的数据,称为( A )。A.体积数据 B.面积数据C.线性数据 D.点位数据25. 按某种标志将制图物体或现象排序,表现为一种相对等级的,称为( A )。A.顺序量表 B.比率量表C.间隔量表 D.定名量表26. 利用某种单位对顺序增加距离信息的,称为( A )。A.间隔量表 B.定名量表C.顺序量表 D.比率量表27. 依据制图对象固有特征,描述制图对象本质差异的,称为( A )。A.定名

7、量表 B.间隔量表C.比率量表 D.顺序量表28. 以明确的比率数值,描述制图对象数值差异的,称为( A )。A.比率量表 B.间隔量表C.顺序量表 D.定名量表29. 表象形符号之所以能形成众多类型和形式,是各种基本图形元素变化与组合的结果,这种能引起视觉差别的图形和色彩变化因素称为( C )。A.地理变量 B.色彩变量C.视觉变量 D.组合变量30. 根据假定光源对地面照射所产生的明暗程度,用浓淡不一的墨色或彩色沿斜坡渲绘其阴影,造成明暗对比,显示地貌分布、起伏和形态特征的方法,称为( B )。A.晕滃法 B.晕渲法C.写景法 D.明暗等高线法31. 是按基本等高距由零点起算而测绘的,通常

8、用细实线表示的等高线,称为( A )。A.首曲线 B.计曲线C.间曲线 D.助曲线32. 为计算高程的方便,而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B )。A.首曲线 B.计曲线C.间曲线 D.助曲线33. 在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称为( C )。A.首曲线 B.计曲线C.间曲线 D.助曲线34. 以河流中心线分界,当河流内能容纳境界符号时,境界符号应( D )。A.沿河流一侧连续绘出 B.沿河流两侧分段交替绘出C.在河流内部间断绘出 D.在河流内部连续绘出35. 以河流中心线分界,当河内绘不下境界符号时,境界符号应( A ),但色带应按河流中心线连续绘出。A.沿河流两侧分段交替绘出 B

9、.沿河流一侧连续绘出C.沿河流一侧间断绘出 D.沿河流中心线连续绘出36. 沿河流一侧分界时,境界符号应( C )。A.沿河流中心线间断绘出 B.沿河流一侧间断绘出C.沿河流一侧连续绘出 D.沿河流中心线连续绘出37. 共有河流时,不论河流图形的宽窄,境界符号应( B ),河中的岛屿用注记标明其归属。A.在河流内部交替绘出 B.沿河流两侧交替绘出C.在河流内部间断绘出 D.在河流内部连续绘出38. 在编图过程中,规定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居民点则选取,低于此标准的则舍去,这种方法称为( B )。A.定额法 B.资格法C.标准法 D.等级法39. 采用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符号,表示呈点状分布

10、物体的位置、性质和数量特征的方法是( C )。A.定位图表法 B.点数法C.定点符号法 D.分区统计图表法40. 用不同颜色、结构、粗细的线型,表示呈线状分布现象的质量特征、重要程度的方法是( D )。A.运动线法 B.等值线法C.质底法 D.线状符号法41. 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并在其范围内用填充颜色、网纹、符号、注记等方式,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现象质量特征的方法是( B )。A.等级法 B.范围法C.点数法 D.质底法42. 在轮廓界线内,用填充颜色、网纹、符号、注记的方式,表示连续分布、布满于整个区域的面状现象质量特征的方法是( A )。A.质底法 B.点数法C.范围法 D.等级

11、法43. 用等值线的形式,表示布满整个区域且均匀渐变的面状现象数量特征的方法是( C )。A.定位图表法 B.分级统计图法C.等值线法 D.分区统计图表法44. 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定位于制图区域某些点上周期性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的方法是( D )。A.分级统计图法 B.等值线法C.分区统计图表法 D.定位图表法 45. 用一定大小、形状相同的点群,表示制图区域中呈分散的、复杂分布现象的分布范围、数量特征和分布密度的方法是( B )。A.定点符号法 B.点数法C.定位图表法 D.分区统计图表法46. 用矢状符号和不同宽度、颜色的条带,表示现象移动的方向、路径和数量、质量特征的方法是( A )。A

12、.运动线法 B.等值线法C.线状符号法 D.特征线法47. 在制图区域内按行政区划或自然区划区分出若干制图单元,根据各单元的统计数据并对他们分级,用不同的色阶或晕线网纹反映各分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 D )。A.等值线法 B.分区统计图表法C.定位图表法 D.分级统计图法48. 在各分区单元内,按统计数据描绘成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置于相应的区划单元内,以反映各区划单元内现象的总量、构成和变化的方法,称为( C )。A.分级统计图法 B.定位图表法C.分区统计图表法 D.等值线法49. 用不同颜色填充在面状符号的边界范围内,区分区域的不同类型和质量差别,这种设色方式称为( A )。A.质别底色 B.区域底色C.色级底色 D.衬托底色50. 用不同的颜色填充不同的区域范围,仅区分出不同的区域范围,并不表示任何的数量或质量特征,这种设色方式称为( B )。A.色级底色 B.区域底色C.衬托底色 D.质别底色51. 按色彩渐变构成色阶表示与现象间的数量等级对应的设色形式,用不同的颜色填充不同的区域范围,仅区分出不同的区域范围,并不表示任何的数量或质量特征,这种设色方式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