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实验真空组总结报告_第1页
秋季实验真空组总结报告_第2页
秋季实验真空组总结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5年秋季实验真空组总结报告杨愚(2005/12/23)真空组自10月28日开始投入HT-7实验准备工作;11月7日开始抽真空,真空组开始排班投入运行。12月22日等离子体实验结束后,真空组继续壁处理等运行工作,同时将协助其他课题组开展相关实验。预计12月27日正式退出运行。真空组主要承担了HT-7真空室内部结构改造、系统监测与维护、壁处理,及其它装置相关工作。1. 内部结构改造1.1. 在PSI组指导下,实施完成了真空室内部结构改造与恢复(罗南昌等)1.2. 真空室内石墨更换、调平;1.3. 上轮实验内真空室烧毁处修复与保护;1.4. 装置热电偶测温点;1.5. 诊断相关内真空改造(红外

2、、DNB等)。2. 系统监测与维护2.1. 配合各诊断系统完成了窗口改造、密封工作、建立安全视频(李生发等),为装置运行值班长提供了直观的装置安全监控手段。2.2. 完善真空测量、新差分系统、新内真空质谱、压强测量(胡建生等)。压强信号正式进入二级库,为调节击穿条件、判断是否进气提供了有效信息。本轮实验中发生系统突然停电事件、内真空突然泄漏、漏水等事件。由于真空组的各种检测以及定时巡检装置平台的制度,均得到了及时发现和处理。2.3. 温度监测(罗南昌、王玲等),为长脉冲运行提供了直观的辅助测量。实验后期,在七室相关人员帮助下,温度采集进入二级库,使用更为方便。2.4. 增加了充气系统硬件(罗南

3、昌),为杂质注入、加料效率研究提供了必要手段。3. 真空运行与壁处理3.1. 外真空密封在紧邻中心螺管的赤道面处有泄漏,原因很可能是材料老化,经多方努力,空气漏放率比春季实验大大下降,约为4Pa×l/s,达到今年夏天解决泄漏后测得漏放率量级;内漏率与外漏在同一量级。外真空压强运行期间基本保持在3E-4Pa。压强监测系统及时反映外真空压强变化,通过与低温及时沟通更好地掌握外真空运行规律。3.2. 内真空密封经多轮检漏,极限压强9.7E-6Pa达到春季实验水平;漏放率保持在5E-5Pa×m3/s水平。通过与装置运行值班人员以及七室密度反馈负责人员及时沟通,在与真空室相连诊断系统

4、的负责人员的协助下,更好地控制充入内真空的气体。3.3. 壁处理主要集中在放电前,通过内衬烘烤、辉光放电、感应烘烤。进入放电阶段后,单纯ICRF清洗只进行了一次(11月26日)。11月29日限制器热沉开始供水后,主要手段是硼化相关处理(内衬烘烤、感应烘烤/Taylor放电、离子回旋清洗),在技术诊断组和十室离子回旋波组的配合下,进行了一次热壁硼化(11月29日),两次冷壁硼化(12月12日和17日)。3.4. 在运行中分工写出了主要操作规程(真空测量、质谱分析、温度测量、硼化、冷泵再生、GDC清洗、感应烘烤和泰勒放电清洗、充气等)规范了操作。3.5. 坚持运行期间的实验记录电子版共享。为追踪装

5、置运行过程、及时发现问题提供了方便。3.6. 在实验中除本系统的具体运行工作外,真空组还代为运行低杂波系统的泵系统,所有与真空室相联系统拆装时的检漏与排漏,如:探针拆卸、送样杆拆卸、TS系统的窗口更换,等等。4. 存在的问题4.1. 外真空外真空状态检测手段不足,拟增加质谱检测协助判断内/外漏;处理突然泄漏的能力有限,拟正式投入备用抽气系统。4.2. 内真空弃用的旧系统遗留的部件、旧部件增加了内漏的可能和检漏的难度,拟精简、更换维护;一些泵、阀门需拆卸、更换。4.3. 系统测量与监测系统监测自动化程度有待改进,拟改进系统;高真空压强测量精度不高,若需提高,需要经费投入;5. 协作5.1. 在诊

6、断各系统的配合下,加强对接入主真空室的控制。春季实验中发现的SX、SXS、DUST系统密封问题相关诊断负责人已解决,然而同样是春季实验中发现有漏的手动探针50阀门本轮再次发现有漏,新发现样品送样杆有漏,希望相关诊断可以解决。5.2. 希望连通主真空室的各诊断对材料自觉控制,不锈钢、铝合金、铜、陶瓷、石墨以外的材料均会对内真空壁状态有影响,尤其是在高温下,例如:DUST的环氧板和探针的“真空胶带”。5.3. 放电时气体是否充入真空室已有信号(PVV1)和真空检测显示,不需要手动触发进气来判断上一次放电是否进气。5.4. 硼化后出于保护真空计和质谱计、低温泵的需要,一般要延迟开阀。6. 总结本轮真空运行中全面执行了工程要求,为装置运行和等离子体实验做好了真空保证,在出现紧急事件时处理及时、有效,将对运行和实验的影响压缩到最小,未导致责任事故。真空组未来几天中将主要进行壁处理(烘烤、GDC)工作,预计12月27日退出。此后将马上切入EAST相关工作,辜学茂、李生发、杨道文等同志在参加HT-7运行的同时已开始加班开展EAST相关项目。参加真空运行的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