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产业建设汇报材料_第1页
蚕桑产业建设汇报材料_第2页
蚕桑产业建设汇报材料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蚕桑产业建设汇报材料2011 年3月29日春雨润物,万物复苏,正值全县人民紧锣密鼓的开展以蚕前准备为主的蚕桑生产之时, * 一行不辞辛劳莅临我县检查指导蚕桑产业建设。 在此我代表中共 * 县委、县人民政府向 * 一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并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将我县蚕桑产业基本情况和今年蚕桑产业工作重点作以简要汇报:一、基本县情* 位于陕南中部,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汉江横贯东西,地貌呈“两山夹一川”之势。全县总面积1525 平方公里,辖7乡 8 镇、 202 个行政村,总人口 *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 万人)。境内生物、旅游、水力等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蚕桑、畜牧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特别是兴桑养

2、蚕历史悠久,是西北主要蚕桑基地县之一。旅游资源以* 等自然景观和古街古镇等人文景观颇具特色。交通便捷,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阳安铁路和 210、316 国道在县城交汇,西汉高速、十天高速公路均过境我县,是陕川鄂三省间重要的交通枢纽。*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 亿元,增长 %;完成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5429 万元,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4026 元,净增 688 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4794 元,净增 2128 元。二、蚕桑产业发展情况蚕桑产业是我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 兴桑养蚕历史悠久,国家一级文物西汉“鎏金蚕” 的出土地和古代 “

3、丝绸之路”之源头,是国家级蚕桑标准化示范县、陕西省优质蚕桑基地县。* 蚕桑产业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发展自1978年开始,历经30 年的发展积累, 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后发优势。特别是自2006 年实施“一县一业” 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发展战略以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支持下,科学确立了以现代农业理念引领我县蚕桑产业发展,以做强蚕桑基地为突破口,以发展丝绸工业为重点,围绕培育强村大户、开发系列产品、推进产业化经营三个关键环节,确立了“实施由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蚕桑产业转变、由整县推进向分区指导转变、由千家万户养蚕向强村大户转变、由规模发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四个转变的发展思路;在“四个

4、转变”的支撑下我县蚕桑基地迅猛发展,蚕桑企业迅速壮大,蚕桑科技日新月异,现已形成集育苗植桑、制种养蚕、收烘缫丝、捻丝加工和副产品开发于一体的贸工农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蚕桑产业已成为我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2010 年各项数据指标较 2005 年均实现翻番, 2010 年实现蚕桑产业总产值亿元, 其中实现蚕桑农业产值亿元,实现蚕桑工业产值3 亿元。蚕桑产业工、农业生产环节共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53 元,较上年净增 432 元,增幅 %,蚕桑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蚕桑产业实现蚕农人均纯收入 2053 元,较上年增长 60%。一是强村大户建设成效显著。 2010 年我们继续坚持蚕桑强

5、村大户支撑战略,强力推进80 个强村大户的培育工作,在巩固了 2008、2009 年 2000 个养蚕大户的基础上,新培育了 1500个养蚕大户,使全县年养蚕10 张以上的大户达到3500 户,大户养蚕技术、 养蚕量大幅度提高, 80 个蚕桑强村全年养蚕万张,占全县养蚕总量的 %。二是蚕桑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建和改建桑园7500亩,使全县桑园面积达到7 万亩,新建标准蚕室304间(23081),改建蚕室 126间(7560),实施桑园流转5000 亩,全年养蚕发种 113246 张,较去年增长13%,产茧 3560 吨,产值达 10698万元。三是科技成果创新能力增强。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 实验基地的支持下,合作研究的集丰产桑园建设技术、桑园配方施肥技术、桑园复合经营技术、 桑园化学除草技术和多批次养蚕、小蚕共育、大蚕蚕台育或地面育、熟蚕自动上簇及蚕桑机械化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省力节本简易化养蚕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国家蚕桑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彩色丝的开发利用”等科技项目的成功实施,使我县蚕桑产业科技水平处于西北领先地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助推我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力量。四是基础配套逐步完善。县蚕种场年产40 万张蚕种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完成,蚕桑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框架基本形成,80个蚕桑强村配备了蚕桑辅导员,蚕桑辅导员已经成为蚕桑综合技术指导、省力节本养蚕技术推广、蚕病防治等蚕桑发

7、展的主力军, 15 个乡镇成立了蚕桑服务队,组建了 19 个蚕桑专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了政府技术服务机构和社会化服务机构协同服务的良好局面。五是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拓展。在继续开发以桑枝食用菌和以地膜洋芋为主的桑园套种的基础上,又大力发展桑园养鸡,拓宽了蚕桑资源综合开发的领域,增加了蚕农的收入。2010年全县栽培桑枝食用菌2002万袋、实现产值1 亿元,发展以地膜洋芋为主的桑园套种万亩,产值3732万元,发展桑园养鸡 109 户万只,产值1097 万元。六是蚕桑示范体系建设基本形成。 我们始终坚持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措施,将发展重心逐步转移到蚕桑效益倍增示范建设上,着重实施了“一带、两区、

8、三社、四村、五室、百户”建设,极大的促进了全县蚕桑产业建设发展。三、“十二五”工作思路及重点今后五年是我县加快蚕桑产业突破发展,实现蚕桑丝绸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进一步坚定“一县一业”发展蚕桑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认真总结“十一五”成功经验和不足,科学规划部署“十二五”,紧紧围绕“全县建成优质丰产桑园 7 万亩(高标准桑园 5 万亩),实现年养蚕发种 15 万张,年产鲜茧 500 万公斤以上,农民蚕桑综合收入 4 亿元,茧丝绸及副产品加工业产值 6 亿元,蚕桑产业总产值 10 亿元”的总体目标任务,全面提高产业建设的标准化程度,实现“一稳”(蚕桑生产基地稳定发展),“二增”(强村大户倍增、综

9、合效益倍增),“三优”(优化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结构、优化职工队伍),“四化”(产业集聚化、技术规范化、产品特色化、发展持续化),推动整个蚕桑丝绸产业的优化升级,力争把 * 建成国家级生态优质蚕桑基地和中国西部丝绸工业高地。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强村大户战略,做实蚕桑生产主体。围绕80个强村、 5000 个大户建设, 2011 年要全面完成 5000 个养蚕大户的培育工作,加快蚕桑资源、奖扶资金向强村大户集中,适度引导有一定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的蚕农通过土地流转和桑园承包等形式开展业主经营,大力倡导每个养蚕农户“三到五亩桑园,养蚕十五张,收入过万元”的基本规模和

10、生态模式,发展和培育一批养蚕万张镇、千张村、百张社。将80 个强村、5000 个大户培育成名副其实、不可逆转的蚕桑生产主体。(二)强化基地标准建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围绕蚕种生产、标准桑园建设、简易蚕室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优良簇具推广等方面加强蚕桑产业能力建设,建立蚕品种、桑品种储备库和繁育试验基地,把国内抗病性能最强、产量最高、丝质最优、最适宜我县蚕桑生产特点的优质蚕品种应用于蚕桑生产;桑园和蚕室建设坚持围绕大户,坚决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有计划推进产业道路、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等桑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推广应用蚕桑机械;推广普及优良簇具方格簇,三年内把方格簇的使用率提高到96%以上。

11、(三)完善蚕桑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发展保障。一要加快完善独具 * 特色的省力节本多批次养蚕技术体系,大力普及小蚕共育技术和省力节本多批次养蚕技术,逐步实现小蚕共育、大蚕分户饲养、分工合作的“流水式”养蚕作业,改农户一个月养蚕为半个月养蚕,缩短养蚕周期,增加养蚕批次,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要 完善蚕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优化蚕品种结构,调整养蚕布局, 规范蚕药市场, 蚕病综合防治做到 “五个统一” ,统一培训、统一技术方案、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用药品种、统一使用方法; 三要建立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蚕桑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

12、蚕桑技术推广队伍。四要 建安全防护体系。 完善桑、 蚕病虫害监测预警、 检验监督、控制扑灭、技术支撑以及物资保障系统,建立覆盖全县、规模适度、功能齐全、 高效精干的具有现代水平的桑、 蚕保护体系,最大限度降低桑、蚕病虫害造成的生产损失。(四)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加快合作组织建设。 加快合作社建设,逐步扩大覆盖面,壮大合作社本身的实力,强化服务和维权作用,积极探索合作社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方式,我们最终就是要把蚕桑合作社打造成承接政府技术服务及扶持和企业反哺服务蚕农的平台,建立蚕农与龙头企业与市场平等对话的平台。(五)稳步发展综合利用,逐步拓宽开发领域。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

13、优势,围绕“富硒”品牌建设,稳步发展桑枝食用菌,科学开展桑园套种、桑园养鸡,探索利用蚕沙、蚕蛹、桑叶等资源,开发市场前景好、资源利用率高的新产品,逐步拓宽综合开发领域,提升科技含量,多渠道增加蚕农收入。(六)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丝绸工业。 按照打造中国西部丝绸工业高地的发展思路,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原则,重点招引织绸、服装等下游产品及高端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落户,逐步实现从丝到绸到服装的产业延伸。四、 2011 年工作重点(一) 目标任务: 今年我县继续捆绑“一县一业”、财政支农整合、东桑西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等项目资金800万元用于支持蚕桑产业发展,全年规划养蚕

14、发种12 万张,产鲜茧 380 万公斤,发展桑枝食用菌2500 万袋,发展桑园养鸡100 户,实现蚕业总产值亿元,较上年增幅15%以上,其中蚕桑农业产值3 亿元,蚕桑工业产值亿元。(二)重点建设内容1、继续实施大户强村战略。围绕 80 个蚕桑强村,重点培育年养蚕1000张以上的村 20 个,巩固 2008 年、2009 年、2010年培育的3500个养蚕大户,新培育养蚕大户1500 户,提前完成培育年养蚕10 张以上大户5000 户的目标。2、大力实施蚕桑基地基础建设。 新建 150 亩优质桑苗基地(预计生产优质良桑苗 400 万株),新建标准桑园 3000 亩,建标准蚕室 330 间(总面积

15、 19800 以上),新建标准化小蚕共育室 10 处(总面积 1000 )。3、加大示范建设力度。 今年我们一方面在继续巩固抓好 2010 年“一带、 两区、三村” 示范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 “十、百、千、万”示范建设。 即:新建 10 个标准化小蚕共育示范点、培育 100 户年养蚕 20-30 张的效益示范户、 培育年养蚕 1000 张以上的重点村 20 个、培育年养蚕 10000 张以上、年蚕茧收入 1000 万元以上的产茧基地乡镇 2 个。4、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一是稳步发展桑枝食用菌,全年完成生产桑枝食用菌2500 万袋,目前正在进行装袋点菌工作,试验开展优质桑枝黑木耳的品种引进及栽培

16、工作;二是 科学开展桑园套种,全年完成以桑园套种地膜洋芋为主的桑园套种 3 万亩,并试验开展两季套种试验 (即:冬季套种地膜洋芋,晚春套种黄豆、花生等) ;三是大力发展桑园养鸡,全年完成桑园养鸡 100 户 20 万只,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桑园养鸡模式。5、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完善蚕品种供应体系,今年县蚕场新建设备齐全的蚕种生产试验室200 ,计划引进 2-3个抗高温、 抗多湿的优质蚕品种, 并做好农村中试和繁育工作;二是 规范蚕桑合作社运行机制,引导合作社在资源配置、技术指导、蚕农合作、信息共享、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建立现代蚕桑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公司 +合作社 +农户”一体化的蚕茧生产经营模式,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