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马金凤) (2)_第1页
物质的溶解性(马金凤) (2)_第2页
物质的溶解性(马金凤) (2)_第3页
物质的溶解性(马金凤) (2)_第4页
物质的溶解性(马金凤)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华师大张江实验中学 马金凤一、设计说明学习物质的溶解性是为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作必要准备。在以往的教学中,按照书上的内容设置往往要通过两节课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成,本节课的两个实验原理比较简单但操作却耗时较多,基于对“溶液”主题单元的思考,对本节课的课时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做了调整,期待提高“溶液”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本节课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关于物质溶解现象的经验,将课本中的课堂实验一设计成简单可行的家庭试验(如比较白糖和面粉的溶解性大小),既节省课堂时间,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了条件。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则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条件在课外亲身感受的部分(如不同溶剂

2、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对于课堂实验,要精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功能:既让学生感知实验事实或变化规律,更要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概念知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也巧妙地使教学过程逐步推进,在有限的时间里有序高效地完成“繁多”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中的实验,以尽可能少的药品和仪器装置,尽可能简单的操作步骤,实现了多重功能(认识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饱和溶液概念的建构,感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合作精神等)。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六、七年级科学中学习过物质的溶解、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等知识,同时在日常生

3、活中,学生有意无意地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其他物质中,比较清楚地知道大多数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但对一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无限制溶解,各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的能力并不同,某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液体和气体的溶解情况等还是比较模糊,缺乏系统的整理。通过本节课知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学习为后面知识(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等)的学习作好铺垫。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解性的概念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2)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途径;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控制变量实验方法的使用,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化

4、学实验;(2)通过对实验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进一步学会比较和归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化学研究、学习中的意义;认识物质的溶解性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四、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的方法教学难点: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三、教具用品药品:硝酸钾、酒精、蒸馏水等。仪器:试管、量筒、胶头滴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媒体:多媒体等。四、教学流程: (5)归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9)师生共同探讨、完善两个概念(10)分析、归纳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相互的转化方法(11)练习与思考(6)实践应用(12)归纳小

5、结(8)学生实验2(1)情景创设引出课题(3)提出问题(7)提出问题(4)学生设计方案并做实验1(2)学生汇报家庭实验流程说明:(1) 通过设置情境,引出课题,介绍溶解性的概念。(2) 学生汇报家庭实验,交流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实验的设计方法和结论,以及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3) 通过两个家庭小实验,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受到溶质的性质、温度的影响。提出问题: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呢? 先让学生提出猜测,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归纳,猜测溶剂的性质(种类)可能影响物质的溶解性。(4) 讨论设计方案,再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5) 归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6) 释疑,解决开头的情景问题,感受

6、研究物质溶解性的重要意义。(7) 问题:硝酸钾能无限制地溶解到一定量的水中吗?利用学生在实验一中得到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有未溶解的固体硝酸钾),引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模糊定义”。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什么方法能使硝酸钾继续溶解?(8) 师生对实验一得到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做系列实验。(9)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二,逐步建构饱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体会饱和溶液的特征,不断完善两个概念,强调要点。(10) 结合试验二,讨论归纳饱和、不饱和两种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11) 介绍饱和溶液在实践中应用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饱和溶液有广泛的用途。(12) 总结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7、课题引入问题引入新课天气渐冷,不久我们要穿羽绒服了。这样大件的衣服脏了,沾上油脂了,通常送到干洗店洗。干洗的原理是什么?学习了物质的溶解性的知识,我们就知道了。【板书】3.2.1物质的溶解性思考。设置情景问题,引起思考,引入课题。物质的溶解性介绍概念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溶解性。【板书】溶解性讲解“能力”指的是溶解的最大程度(量的多少)思考,理解。明晰概念,使学生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有明确思考方向。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组织学生汇报家庭实验】下面请大家来交流家庭实验的情况。(视情况给学生以鼓励,或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降低表达难度。)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板书】影响物

8、质溶解性的因素1. 溶质的性质 2.温度【问】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板书】(学生的各种猜测)【引导】以上对于物质的溶解到底起什么作用?【引导】现在我想知道硝酸钾在水中和在酒精中的溶解性情况。怎么设计实验呢?【讲述】请大家按屏幕中的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实验【提问】 通过实验得到什么结论?【引导】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释疑】干洗衣服也是利用干洗剂能增大油渍的溶解性,而将油渍溶解洗去。汇报、倾听、比较、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讨论、回答。思考、辨析。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观察,得出结论。汇报实验结果。并推理得出结论思考、归纳。思考,释

9、疑。进一步巩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设计实验的方法,意识到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分辨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那些会影响溶解速度。学会设计实验的方法,感受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试验中得到的硝酸钾溶液(试管底部有固体剩余)为引出饱和溶液做铺垫。统一实验结论,为下面的归纳做铺垫。感知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践意义。饱和溶与不饱和溶液【问】 硝酸钾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吗?大家看你们刚才得到的硝酸钾溶液(底部有硝酸钾固体剩余)。【引导】这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我们称它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大家能给饱和溶液下个定义吗?不饱和溶液? 【板书】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同时ppt显示两个名词)

10、【问】如何使没有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演示】加水使没有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讲述】大家动手做加热使剩余硝酸钾溶解的实验。【讲述】刚才的实验说明,不管是加水,还是加热,都能使剩余固体继续溶解,条件改变,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饱和溶液的概念中不加限制条件行吗?【设问】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几粒高锰酸钾会怎么样呢?【演示实验】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几粒高锰酸钾,充分振荡。【讲述】经过实验和分析,我们得出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请大家朗读一遍。【问】我手里试管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怎么判断?【讲述】刚才我们做过的实验中,通过加水或加热,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能继续溶解

11、硝酸钾,变成不饱和溶液。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使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板书】1.加溶剂; 2.升温【讲述】请大家观察放在有冷水的烧杯里的硝酸钾溶液。【讲述】如何使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呢?【板书】1.加溶质2.降温3.恒温蒸发溶剂回答:不能。观察思考,回答(估计能答出:饱和溶液)。回答(估计能答出:不饱和溶液)。思考,归纳,回答回答:(可能会答)加水或加热。观察。说出实验结果。做实验,汇报结果。思考、讨论,发表观点。逐步形成完整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思考,猜测观察朗读。思考、回答。思考,回顾,回答学生观察试管中的针状硝酸钾晶体思考、回答归纳。以学生感性认识为基础,提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两个“名词”,为下面通过实验进一步完善这两个概念做铺垫。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做这两个实验,为完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两个概念做铺垫。同时感知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方法以及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使学生建立的概念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知。激发学生观察实验的欲望。便于学生直观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