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18.黔之驴)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18.黔之驴)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18.黔之驴)_第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18.黔之驴)_第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18.黔之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18.黔之驴十八 黔之驴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黔之驴?是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三戒?中的一篇很有特色的寓言,成语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就是从这篇寓言中来的。 本文从老虎的角度出发,选取了敬驴以为神、畏驴莫相知、恐驴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观驴觉无异能者、试驴终不敢搏、食驴技止此耳6个场景,表达了老虎从畏驴到食驴的全过程。作者擅长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把老虎的心理、动作写得细致逼真,形象生动;对驴虽着墨不多,却准确地抓住它形体庞然和动物本能鸣蹄来写,形象传神。既着力对虎进展刻画,使一只生性大胆而颇有心计的虎的形象跃然纸上,又恰当地表现了庞然大物而外强中干的驴的形象。 根底梳理 一

2、、字音 黔qián 好事者hào 窥之ku 憫然yìn 虎大骇hài 远遁dùn 噬shì 益狎xiá 踉liáng 二、通假字 技止此耳 止通只 三、词义 1.一词多义 近:靠近。如:稍出近之。逼近。如:又近出前后。贴近。如:稍近益狎。 稍:渐渐,逐渐。如:稍出近之。略微。如:稍近益狎。 2.词类活用 船:名词作状语,用船。如:船载以入。 蹄:名词作动词,用蹄踢。如:驴不胜怒,蹄之。 3.古今异义 以为 古义:把.当作。如:以为神。今义:认为。 相知 古义:知道它的内幕。如:莫相知。今义:彼此相交而互相理解。 去

3、 古义:分开。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今义:从此地到彼地。 4.文言虚词 以:连词,而。如:船载以入。介词,把。如:以为神。认为。如:以为且噬己也。 然:.的样子。如:庞然大物。然而,但是。如:然往来视之。 之:驴子,代词。如:然往来视之。老虎,代词。如:蹄之。这情况,代词。如:计之。 四、特殊句式 1.省略句 例: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应为:好事者船载之以入。 译文:有一位爱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到黔地。 2放之山下。应为:放之于山下。 译文:把它放到山下。 3以为神。应为:以之为神。 译文:把它当作神。 2.判断句 例:庞然大物也。也表判断。 译文:它是个宏大的家伙。 五、文学常识 1.柳

4、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创作的古文,包括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骚赋等,有很多是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的作品。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劝喻或挖苦意味的故事。构造大都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多用借喻手法,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富有智慧哲理。 六、名篇名句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文: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

5、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了。 剖析:庞然大物,以虎的目光显示驴的形体特征,虎因此而心生畏惧。以为神,说明老虎对驴敬畏之至。 2.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译文:老虎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渐渐靠近它。 剖析:。这里,一个蔽字,充分写出了老虎在以为神的认识根底上所产生的害怕心理;而一个窥字,又说明了作为兽中之王的老虎虽怕,但并不甘心、极想摸清对方内幕的心理活动,从而孕育了后面情节的必然开展。稍出近之,是对老虎并不甘心、打算摸底的心理的进一步提醒。 3.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分开。 剖析:跳踉大,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断其

6、喉尽其肉乃去,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二、重点语段 1.第1段:从黔无驴到莫相知。 剖析:这一段写驴虎比赛之前的状况。作者先把故事安排在没有驴的地方,开篇即言黔无驴,又因为好事者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这就难怪本地老虎少见多怪,视之为神了。好事者运来一头驴后无甚用场,把它放在山脚下。这就把驴送到了老虎出没的处所,为虎和驴相见准备了条件。所以,这一段是为故事设置一个得以合理开展的背景。 2.第2段:从他日到乃去。 剖析:这一段写驴虎比赛的过程及结果。驴本来不是虎的对手,它之所以能在虎面前幸存,全是因为虎对它一无所知,有所畏惧。而驴却偏偏没有自知之明,一鸣初现原形,蹄之那么

7、是技穷之举。老虎却不然,它面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不盲目出击,蔽林间窥之;有所理解后,再百般试探,摸清对方的内幕,然后才勇猛出击,战胜对手。两相比照,增强了寓言的意蕴,给读者以深化的启迪。 审美鉴赏 ?黔之驴?赏析 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采用简笔正面描写、繁笔侧面描写的手法,描绘了虚有其表的驴子最终被老虎所食的悲剧过程,为驴唱了一曲悲歌。 作者首先从故事发生的地区环境写起。黔这个地方从来没有过驴子,有一个好事的人用船运去了一头驴。运到以后,派不上什么用场,就把它放养到山脚下。这时,老虎出现了: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于是,蔽林间窥之。一个蔽字,充分写出了老虎在以为神的认识根底上所产生的害怕心

8、理;而这个窥字,又把作为兽中之王的老虎虽然害怕,但又不甘心、极想摸清对方内幕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描摹出来,并为后面情节的开展做了铺垫。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两句,不仅写出了老虎行动的连续和开展,而且初步提醒了老虎一心要认识这个庞然大物的决心。这一节写老虎的心理活动虽然只是一个怕字,但时起时伏,非常生动。接着,写虎对驴的深化认识。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进而益习其声。心理上的这一变化,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更加大胆,于是,又近出前后。进而又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这一下驴在虎的面前终于暴露了自己的全部机密。所以,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到这里,虎已经把驴的本质彻底识透了。随着它对驴的认识的最后完成,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作者创造这个故事,目的是在训诫人们必须注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