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两汉经学的哲学智慧mooc_第1页
第六讲两汉经学的哲学智慧mooc_第2页
第六讲两汉经学的哲学智慧mooc_第3页
第六讲两汉经学的哲学智慧mooc_第4页
第六讲两汉经学的哲学智慧mo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讲 两汉经学的哲学智慧教学要求:为适应西汉统一帝国的政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两汉经学是中国哲学在先秦学术大发展基础上以弘扬儒家思想为主的第一次学术思想综合,儒家思想从此开始在中国历史上上升为封建正统思想。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董仲舒为代表的两汉经学的形成与发展,对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正负面作用有一基本认识,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在建立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帝国、在维护封建秩序中的哲学智慧有一基本认识。对秦帝国短命王朝的反思,思想家对秦帝国短命王朝的反思,思想家们各陈己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们各陈己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点。 思想家贾谊思想家贾谊(公元前公元前200前前l68)说:秦始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2、,振长策而御海内,吞二周而亡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海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但他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振四海。但他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首。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所以,秦始皇之心,竟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所以,秦始皇之心,竟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不成问题了。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不成问题了。(新新书书过秦过秦上上) 思想家陆贾

3、思想家陆贾(约公元前约公元前240前前l70)指出,指出,秦始皇设有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乍境,秦始皇设有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乍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将帅横行,以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将帅横行,以服外国,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但结果服外国,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但结果又如何呢又如何呢?法越多,奸越炽,秦始皇并不是不想法越多,奸越炽,秦始皇并不是不想统治长久,其所以不能保持长久,是因为统治长久,其所以不能保持长久,是因为“举措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暴众,而用刑太极”(新语新语无为无为)。 汉初是汉初是“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

4、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半”(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城市人口已锐减,;城市人口已锐减,“故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史史记记高祖年表序高祖年表序)。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状况近乎崩溃,国库空虚,状况近乎崩溃,国库空虚,“民亡盖臧民亡盖臧(藏藏),白,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汉书食食货志货志)。 在这样民不聊生的严重形势之下,儒在这样民不聊生的严重形势之下,儒家巩固天下的学说显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家巩固天下的学说显

5、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办法只能是办法只能是“与民休息与民休息”,无为而治,也,无为而治,也就是道家黄老之学。就是道家黄老之学。 在汉初的黄老学者中,真正起过大作用的是在汉初的黄老学者中,真正起过大作用的是萧何、曹参,陆贾的黄老倾向也起过作用。萧何萧何、曹参,陆贾的黄老倾向也起过作用。萧何(?公元前公元前l93年年)强调的是强调的是“春夏秋冬,天子所服,当法春夏秋冬,天子所服,当法天地之数,中得人和。故自天子王侯有土之君,下及天地之数,中得人和。故自天子王侯有土之君,下及兆民,能法天地,顺四时,以治国家。身亡祸殃,年兆民,能法天地,顺四时,以治国家。身亡祸殃,年寿永究,是奉宗庙安天下之大礼寿永究,

6、是奉宗庙安天下之大礼”(汉书汉书魏相传魏相传)。他的基本政策被曹参所继承。他的基本政策被曹参所继承。 陆贾作为汉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之一,其陆贾作为汉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之一,其思想中虽有儒家的内容、法家的内容,但其核心和思想中虽有儒家的内容、法家的内容,但其核心和主体却是黄老之学。他的黄老思想集中在两方面。主体却是黄老之学。他的黄老思想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其二是无为而治的思其一是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其二是无为而治的思想。想。 舜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

7、, “无为无为者,乃有为者也者,乃有为者也”(新语无为新语无为)。 无为而治的具体政策无为而治的具体政策“约法省禁,轻田租,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善,不领于天子之经费皆各为私奉善,不领于天子之经费(汉汉书书食货志食货志)。这种政策长期实行的结果,到文、。这种政策长期实行的结果,到文、景之世,终于出现景之世,终于出现“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田亩,天下殷富,粟

8、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万里”(史记律书史记律书)的大好局面。实行黄老无的大好局面。实行黄老无为而治,导致文、景之治的社会盛况。为而治,导致文、景之治的社会盛况。 巩固统一和独尊儒术巩固统一和独尊儒术 汉王朝经过了汉王朝经过了“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的的“休息休息”生养生养政策,经济上有了较多的积累,政治上则由于中央政政策,经济上有了较多的积累,政治上则由于中央政府的府的“无为无为”,为封建诸侯的地方政府提供了可乘之,为封建诸侯的地方政府提供了可乘之机,政治上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对中央政府形成机,政治上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对中央政府形成了一种威胁。而从另一方面,儒家经过几十年的力量了一种威

9、胁。而从另一方面,儒家经过几十年的力量积蓄,其积蓄,其“守成守成”的功能逐渐被汉代统治者所认识,的功能逐渐被汉代统治者所认识,使之有可能取代使之有可能取代“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而成为统治思想。而成为统治思想。 武帝即位后,亲策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武帝即位后,亲策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士,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一局面的措施。列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一局面的措施。这才真正从决策上为儒家思想的活跃创造了有利这才真正从决策上为儒家思想的活跃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使之有机会代替黄老思想而成为统治者条件,并使之有机会代替黄老思想

10、而成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的指导思想。 董仲舒的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天人三策”皆本于孔门儒学立言,皆本于孔门儒学立言,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证了神权和君权的关系,提倡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证了神权和君权的关系,提倡用贤人执政,以礼乐教化,立学校养士,行德政,用贤人执政,以礼乐教化,立学校养士,行德政,省刑罚,罢黜百家,一统于儒学。省刑罚,罢黜百家,一统于儒学。“诸不在六艺之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汉书。董仲舒传书。董仲舒传)。这就是。这就是“罢黜百家

11、,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一主张得到丞相卫绾的赞同,经他建议,的主张。这一主张得到丞相卫绾的赞同,经他建议,武帝决定罢黜武帝决定罢黜“治申、商、韩非、苏秦、张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仪”(汉书武帝纪汉书武帝纪)的贤良。非儒学的诸子百的贤良。非儒学的诸子百家一概被罢斥,儒学从此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家一概被罢斥,儒学从此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两汉经学简介两汉经学简介 儒家的重要著作称儒家的重要著作称“经经”,始于战国时期,始于战国时期庄子庄子天运天运,其中提到孔子向老子问礼时所说,其中提到孔子向老子问礼时所说的一段话:的一段话:“丘治丘治诗诗、书书、礼礼、乐乐、易易、春秋春秋,自以为久

12、矣,自以为久矣”。儒家。儒家“六经六经”之说在战国时已经形成。之说在战国时已经形成。 诗诗后来称后来称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则认为歌总集。孔子则认为诗诗是圣人、贤人思想感情的是圣人、贤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自然流露,“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思无邪。邪。” 因此要重视诗教,要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的教因此要重视诗教,要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的教科书,科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正是由。正是由于于诗诗表达了圣贤

13、的思想感情,所以用包含有圣贤表达了圣贤的思想感情,所以用包含有圣贤思想的诗对人进行教化,就会起到使人对父孝、对君思想的诗对人进行教化,就会起到使人对父孝、对君忠的实际效果。也就因为此,而使忠的实际效果。也就因为此,而使诗诗成为儒家成为儒家“六经六经”之首。之首。 书书,又称,又称书经书经,汉代以其古远,汉代以其古远而称而称尚书尚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料汇编,。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料汇编,其中最早的起于上古唐尧的其中最早的起于上古唐尧的尧典尧典,最晚的,最晚的止于春秋初秦穆公伐郑的止于春秋初秦穆公伐郑的秦誓秦誓,共,共100篇。篇。相传该书为孔子删定,儒家把它作为基本经典,相传该书为孔子删定,

14、儒家把它作为基本经典,用以宣扬尧、舜二帝及夏、商、周三代和孔子用以宣扬尧、舜二帝及夏、商、周三代和孔子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的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统道统”。 礼礼又称又称仪礼仪礼,汉称,汉称士礼士礼,因与因与礼记礼记相区别,称为相区别,称为礼经礼经。该书。该书主要记载古代礼仪规定,涉及贵族的冠、婚、主要记载古代礼仪规定,涉及贵族的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具体仪节,不讲丧、祭、饮、射、朝、聘等具体仪节,不讲礼的意义和作用。相传该书也为孔子所编定,礼的意义和作用。相传该书也为孔子所编定,所以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所以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乐乐之作为儒家经典,是之作为儒家经典,是庄子庄

15、子天运天运中明确说到的,但今已不传。其原因,有人认中明确说到的,但今已不传。其原因,有人认为是秦火之焚,为是秦火之焚,乐乐亡佚,也有人说亡佚,也有人说乐乐本无经,本无经,“乐乐”之源在之源在诗诗之中,之中,“乐乐”之之用在用在礼礼之中。汉代之中。汉代“五经五经”博士只置博士只置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无无乐经乐经博士。博士。 易易又称又称易经易经、周易周易。其中。其中“经经”的的部分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是周初的卜筮之书。部分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是周初的卜筮之书。 “传传”的部分,是后人对的部分,是后人对“经经”文的解释和阐发,大体文的解释和阐发,大体是春秋至战国中后期孔子

16、和其后学的作品。是春秋至战国中后期孔子和其后学的作品。易易的的“经经”和和“传传”都是儒家重要经典,该书都是儒家重要经典,该书“寓于卜筮寓于卜筮”,“推天道以明人事推天道以明人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易类)。儒。儒家和整个中国哲学中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家和整个中国哲学中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太极太极”、“阴阴阳阳”、“道器道器”等等,都出自该书。等等,都出自该书。 春秋春秋是鲁国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鲁国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所记之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所记之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公元前722年年),止于鲁哀公,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十四年(公元前公元前481年年)。相传孔子

17、作成或经孔子笔削褒。相传孔子作成或经孔子笔削褒贬而成此书,其宗旨贬而成此书,其宗旨“辩是非,故长于治人辩是非,故长于治人”,“上明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是是“道义道义”的的“王道之大者王道之大者”, 因此,有国者不可以不因此,有国者不可以不知知春秋春秋,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春秋。 汉代经学可以分为两大派: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汉代经学可以分为两大派: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始于西汉。汉初学者治经,所据

18、经典今文经学始于西汉。汉初学者治经,所据经典多无先秦旧本,而是由经师口头传授得以流传,并用汉多无先秦旧本,而是由经师口头传授得以流传,并用汉代流行的隶书著于竹帛而成的,这种隶书相对于用古籀代流行的隶书著于竹帛而成的,这种隶书相对于用古籀文字写成的古文来说,是新的一种文字,故用这种文字文字写成的古文来说,是新的一种文字,故用这种文字写成的经典称为写成的经典称为“今文经学今文经学”。但今、古文经学的区别。但今、古文经学的区别不仅在于文字,更在于对经文的字句、篇章、解释也有不仅在于文字,更在于对经文的字句、篇章、解释也有不同,甚至对古代制度、人物评价也有很大出入。今文不同,甚至对古代制度、人物评价也

19、有很大出入。今文经学重视的是对经典中义理的发挥,着重发挥儒家经典经学重视的是对经典中义理的发挥,着重发挥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为封建大一统作论证。中的微言、大义,为封建大一统作论证。 用篆文(战国时文字及秦小篆)写的经用篆文(战国时文字及秦小篆)写的经书叫做古文经。传授古文经的学说叫做古文经学。书叫做古文经。传授古文经的学说叫做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不同风格的古文经学,始于西汉末,和今文经学不同风格的古文经学,始于西汉末,以训解古文经典为特征,偏重于名物训诂,对古以训解古文经典为特征,偏重于名物训诂,对古代典章制度和人物的训解以考证为主,重视儒家代典章制度和人物的训解以考证为主,重视儒家经典中

20、所记事实,在文字学和考古学方面贡献较经典中所记事实,在文字学和考古学方面贡献较大,但往往流于烦琐。大,但往往流于烦琐。 经学在汉代占统治地位并在思想界起作用经学在汉代占统治地位并在思想界起作用的,是今文经学。今文经学以天人感应、卦气论的,是今文经学。今文经学以天人感应、卦气论和神道设教论为主要内容,形成严密的神学哲学和神道设教论为主要内容,形成严密的神学哲学体系,成为官方统治思想。董仲舒是西汉今文经体系,成为官方统治思想。董仲舒是西汉今文经学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是学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春秋繁露。 董仲舒简介董仲舒简介董仲舒,河北衡水广川人,约生于公元前一七九年,死于公元前董仲舒,河北

21、衡水广川人,约生于公元前一七九年,死于公元前一零四年。他在幼年时就好学不倦,专心研究春秋公羊一零四年。他在幼年时就好学不倦,专心研究春秋公羊学,以学,以“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窥园”和和“乘马不觉牝牡乘马不觉牝牡”的精神专心苦学。汉的精神专心苦学。汉景帝时他景帝时他 得到博士学官。汉武帝时,大举天下贤良文学之士,董得到博士学官。汉武帝时,大举天下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征,以贤良对策取得第一名。他曾先后做过江都易王和胶仲舒应征,以贤良对策取得第一名。他曾先后做过江都易王和胶西王相,不得志。晚年,西王相,不得志。晚年,“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书为事”。生平

22、著述,除。生平著述,除“上疏条教上疏条教”一百二十三篇外,还著有一百二十三篇外,还著有玉杯、蕃露玉杯、蕃露 、清明、竹林等数十篇,今所传仅、清明、竹林等数十篇,今所传仅春秋繁露一书,玉杯、竹林二篇,即包括在内。春秋繁露一书,玉杯、竹林二篇,即包括在内。1、董仲舒与新儒学董仲舒与新儒学 汉武帝时期,提出君主受命于天,就要奉行天道。天道,就是使国家走向大治的途径。而儒家的仁义礼乐,是推行天道的具体方法。国家之治关键在于国君。国君首要的是用人。用人得当,方法正确,国家就会大治。反之,国家就会大乱。因此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

23、部典籍)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即新儒学,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天天”的学说在董仲舒哲学体系中,的学说在董仲舒哲学体系中,“天天”是最高的哲学概念,主要是最高的哲学概念,主要指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能主宰人世命运的人格神。董仲舒把指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能主宰人世命运的人格神。董仲舒把道德属性赋予天,使其神秘化、伦理化。同时,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道德属性赋予天,使其神秘化、伦理化。同时,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建立了一个以阴阳

24、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认为阴阳四时、五思想,建立了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认为阴阳四时、五行都是由气分化产生的,天的雷、电、风、霹、雨、露、霜、雪的变行都是由气分化产生的,天的雷、电、风、霹、雨、露、霜、雪的变化,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董仲舒又把天体运行说成是一种化,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董仲舒又把天体运行说成是一种道德意识和目的的体现。认为天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四季的变道德意识和目的的体现。认为天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四季的变化体现了天以生育长养为事的仁德。董仲舒给天体加上了道德的属性,化体现了天以生育长养为事的仁德。董仲舒给天体加上了道德的属性,自然现象成为神的有

25、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甚至日月星辰、雨露风霜自然现象成为神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甚至日月星辰、雨露风霜也成了天的情感和意识的体现。也成了天的情感和意识的体现。2、新儒学的主要内容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v第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v第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v第三,春秋大一统,尊王襄夷。v第四、“三纲五常”理论。3、新儒学的影响新儒学的影响 v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几乎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为了巩固统治,历朝历代都贯彻这一思想,直到辛亥革命结束帝制。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深远,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文化思想,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文化,直到新文化运动。“大一统”

26、思想则到现在还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而且还将一代代长期影响下去,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巩固的纽带。 解析: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和“三纲五常”董仲舒的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新儒学思想 新儒学新儒学“新新”:董仲舒在先秦儒学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特色的新儒学体系。4 4、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作用、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作用 儒学在汉代确立为中国儒学在汉代确立为中国封建封建正统思想正统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用文学儒者参与国

27、家大政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4、汉代儒学成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正统思想表表 现现 思想思想 政治政治教育教育教科书:儒家经典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儒学垄断教育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提高儒学的地位凭儒学入仕,提高儒学的地位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儒学在民间独尊汉代教育汉代教育 公元前公元前124124年创建太学,

28、地主阶级才有了培养年创建太学,地主阶级才有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正式官立大学。统治人才的正式官立大学。汉代太学的建立,标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是儒学教育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建立太学,根本目的在建立太学,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吏治效能,加强中央集权。于提高吏治效能,加强中央集权。汉汉代代学学制制系系统统图图3. “独尊儒术独尊儒术”的影响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儒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

29、而言,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与秦朝的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相同的。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消极消极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一、天人相副 “人副天数”董仲舒对汉代达到的自然科学成就加以神学唯心主义的歪曲。在天地万物的大系统中,天是最高的主宰与创造者,天有“天意”、“天德”“天志”,人是天的缩影,“天人相副”。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都是根据天意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动态协调的大系统。“同类相动”“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

30、的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古古代认为代认为“天道天道”和和“人道人道”、“自然自然”和和“人人为为”是合一的。在董仲舒思想中,天人感应主是合一的。在董仲舒思想中,天人感应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灾异谴告说灾异谴告说,认为自然认为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凡灾异之凡灾异之本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尽生于国家之失”。天子违背了天意,不。天子违背了天意,不 行仁义行仁义,天就出现灾异天就出现灾异,进行谴责。若进行谴责。若“谴之而谴之而不知不知,乃畏之以威乃畏之以威”。“天人同类天人同类”说说,认为认为“天有阴阳天有阴阳,人亦

31、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之而起。其道一也”。同时。同时,人的道德行为也人的道德行为也可以引起气的变化而相互感应。可以引起气的变化而相互感应。(1 1)天人类同(共鸣共振)天人类同(共鸣共振)“琴瑟报弹其宫,他宫自鸣而应之,此物之以类动琴瑟报弹其宫,他宫自鸣而应之,此物之以类动者也。者也。周将兴之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周将兴之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之上者。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 :茂哉茂哉! !茂哉茂哉! !天之见此以

32、劝之也。天之见此以劝之也。” ”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 ;其将亡也,妖孽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亦先见”(同上)(同上)(2 2)人副天数(人之曾祖父)人副天数(人之曾祖父)“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从形体说,人有骨节,天有时数从形体说,人有骨节,天有时数:“天以终岁之数成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月数也。”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视(醒)瞑(睡眠),天有昼夜。人

33、有视(醒)瞑(睡眠),天有昼夜。 从人的感情意识来说,人有好恶,天有暖晴从人的感情意识来说,人有好恶,天有暖晴;人有喜人有喜怒,天有寒暑。怒,天有寒暑。(2 2)人副天数(人之曾祖父)人副天数(人之曾祖父)“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人的道德品质,也是人的道德品质,也是“天意天意”、“天志天志”的体现。的体现。因为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的和道德的本质,这就证明因为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的和道德的本质,这就证明了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了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 四时四时四肢,四肢,360日日360骨节,五行骨节,五行五脏,五脏,寒暑

34、寒暑喜怒,昼夜喜怒,昼夜视瞑。视瞑。(3 3)天有谴告)天有谴告违背天意,天当雨石违背天意,天当雨石 “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其乱也。 (3 3)天有谴告)天有谴告 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不出三年,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当雨石。天当雨石。 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

35、在,春多雨。此繇役众,赋歛重,百姓贫穷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在,春多雨。此繇役众,赋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之者,省繇役,薄赋歛,出仓谷,振困穷矣。叛去,道多饥人。救之者,省繇役,薄赋歛,出仓谷,振困穷矣。 火有变,冬温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绌,不肖在位,火有变,冬温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绌,不肖在位,贤者伏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救之者,举贤良,赏有功,封有德。贤者伏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救之者,举贤良,赏有功,封有德。 土有变,大风至,五谷伤。此不信仁贤,不敬父兄,淫佚无度,宫室土有变,大风至,五谷伤。此不信仁贤,不敬父兄,淫佚无度,宫室多营,救之者,

36、省宫室,去雕文,举孝悌,恤黎元。多营,救之者,省宫室,去雕文,举孝悌,恤黎元。 金有变,毕昴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盗寇。此弃义贪财,轻民命,金有变,毕昴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盗寇。此弃义贪财,轻民命,重货赂,百姓趣利,多奸轨。救之者,举廉洁,立正直,隐武行文,束重货赂,百姓趣利,多奸轨。救之者,举廉洁,立正直,隐武行文,束甲械。甲械。 水有变,冬湿多雾,春夏雨雹,此法令缓,刑罚不行。救之者,忧囹水有变,冬湿多雾,春夏雨雹,此法令缓,刑罚不行。救之者,忧囹圄,案奸宄,诛有罪,萸五日。圄,案奸宄,诛有罪,萸五日。(4)董仲舒认为封建社会的道和天一样,都是永恒不可改变的,虽有 ,但“道”是没有根

37、本变化的,即“天不变,道亦不变”。二、“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天意通过自然和人间的秩序体现,上天的意志通过君主贯彻,君主有代天实行赏罚的至上权威。天任德不任刑,“三纲五常“。他一方面通过天来提高人间统治者的权威,威慑、约束百姓;另方面是要借助天来威慑、约束人间统治者,倡导德治。为了把封建的统治秩序,说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还用“阳尊阴卑”的理论,把封建的伦常关系,绝对固定化起来。“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天然感应,指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子思)主张:主张: “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感应”“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的伦理道德加强君权的需要加强君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