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_第1页
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_第2页
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_第3页
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_第4页
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为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稳态性能,常在系统中附加校正装置附加校正装置,这就是系统校正系统校正。 按校正装置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位置不同位置不同,系统校正分为串联校正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复合校正。 根据校正装置校正装置的特性特性又可分为超前校正超前校正,滞后滞后校正校正,滞后滞后-超前校正超前校正。第第6章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校正的实质校正的实质均表现为修改描述系统运动规律修改描述系统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 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用校正装置的不同特

2、性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态特不同特性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性。 设计校正装置的过程是一个多次试探的过程多次试探的过程并带有许多经验并带有许多经验,计算机辅助设计为系统校正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有效手段。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对一个控制系统来说,如果它的元部件、参数已经给定,就要分析或估算系统的性能分析或估算系统的性能,看它看它能否满足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能否满足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一般把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称为系统的分析系统的分析。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在实际工程控制问题中,还有另一类问题另一类问题需要考虑,即被控对象已知,性能指标预先给定,要求设计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设计控制器的

3、结构和参数,使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一个性能满足要求的系统。 这类问题称为系统的综合与校正综合与校正,或者称为系统的设计系统的设计。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系统设计的目的系统设计的目的:在系统中引入合适的附加装置,使原有系统的缺点缺点得到校正,从而满足一定的性能指标,引入的附加装置称为校正装置校正装置。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校正的基本概念校正的基本概念 在研究系统校正装置系统校正装置时, 将系统中除了校正装校正装置置以外的部分, 包括被控对象及控制器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起, 称为“原有部分原有部分” 。 因此, 控制系统的校正控制系统的校正, 就是按给定的原有部原有部分分和性能指标

4、性能指标, 设计校正装置校正装置。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系统的性能指标,按其类型可以分为: (1) 时域性能指标:包括稳态性能指标稳态性能指标和动态动态性能指标性能指标; (2) 频域性能指标:包括开环频域指标开环频域指标和闭环闭环频域指标频域指标; (3) 综合性能指标(误差积分准则) 。6.1.1 系统的性能指标系统的性能指标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1. 时域性能指标时域性能指标 根据系统在典型输入典型输入下输出响应的某些特征特征点点规定的。常用的时域指标有: (1) 稳态指标稳态指标 静态位置误差系数Kp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Ka 稳态误差ess 第六章

5、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2) 动态指标动态指标 上升时间tr 峰值时间tp 调整时间ts 最大超调量(或最大百分比超调量) Mp 振荡次数N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2. 频域性能指标频域性能指标 (1) 开环频域指标开环频域指标:开环截止频率开环截止频率c (rad/s) ;相角裕量相角裕量() ;幅值裕量幅值裕量Kg 。 (2) 闭环频域指标:闭环频域指标:一般应对闭环频率特性闭环频率特性提出要求。 谐振频率谐振频率r ;谐振峰值谐振峰值 Mr ; 闭环截止频率闭环截止频率b与闭环带宽闭环带宽0b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2 系统的校正方式系统的校正方式 校正装置的形式及它们和系

6、统其它部分的联联接方式接方式,称为系统的校正方式校正方式。 校正方式可以分为串联校正串联校正、反馈反馈(并联并联)校校正正、前置校正前置校正和干扰补偿干扰补偿等。 串联校正串联校正和并联校正并联校正是最常见的两种校正方式。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图6-1 串联校正 1. 串联校正串联校正 校正装置校正装置串联在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如图6-1所示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图6-2 反馈校正2. 反馈(并联)校正反馈(并联)校正 校正装置校正装置设置在系统的局部反馈回路局部反馈回路的反馈通道上,如图6-2所示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3. 前置校正前置校正 前置校正前置校正又称为前馈校正前馈

7、校正,是在系统反馈回路之外采用的校正方式之一,如图6-3所示。图6-3 前置校正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4. 干扰补偿干扰补偿 干扰补偿装置干扰补偿装置Gc(s)直接或间接测量干扰信号n(t),并经变换后接入系统,形成一条附加的、对干扰的影响进行补偿的通道,如图6-4所示。图6-4 干扰补偿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根据校正装置校正装置的特性特性,校正装置可分为超前超前校正装置校正装置、滞后校正装置滞后校正装置和滞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超前校正装置。(1) 超前校正装置超前校正装置 校正装置输出信号校正装置输出信号在相位上超前于输入信号相位上超前于输入信号,即校正装置具有正的相角特性正的相

8、角特性,这种校正装置称为超前校正装置超前校正装置,对系统的校正称为超前校正超前校正。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2) 滞后校正装置滞后校正装置 校正装置校正装置输出信号在相位上落后于输入相位上落后于输入信号信号,即校正装置具有负的相角特性负的相角特性,这种校正装置称为滞后校正装置滞后校正装置,对系统的校正称为滞后校正滞后校正。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3) 滞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超前校正装置 若校正装置校正装置在某一频率范围内具有负的相负的相角特性角特性,而在另一频率范围内却具有正的相角正的相角特性特性,这种校正装置称滞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超前校正装置,对系统的校正称为滞后滞后-超前校

9、正超前校正。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综上所述,控制系统的校正控制系统的校正不会像系统分析系统分析那样只有单一答案单一答案, 也就是说,能够满足性能指标的校正方案不是唯一不是唯一的。 在进行校正时还应注意, 性能指标不是越高越性能指标不是越高越好好, 因为性能指标太高会提高成本因为性能指标太高会提高成本。 另外当所要求的各项指标发生矛盾时, 需要折折衷处理衷处理。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3 校正装置及其特性6.3.1 超前校正装置超前校正装置图 无源RC超前网络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该超前校正装置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为11)()()(121212120CsRRRR

10、CsRRRRsUsUsGic令令=(R1+R2)/R21, T= R1R2C/(R1+R2)则则 TsTssUsUsGioc111)()()(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从校正装置的表达式可看出,采用无源相位超前校正装置时,系统的开环增益要下降开环增益要下降a倍。倍。 为了补偿超前网络补偿超前网络带来的幅值衰减幅值衰减,通常在采用无源RC超前校正装置的同时串入一个放大倍数Kc=a的放大器。TsTssUsUsGioc111)()()(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超前校正网络超前校正网络加放大器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其频率特性频率特性jTTjjGc11)(1,11)()()(TsTssUs

11、UsGioc 可见,超前校正环节超前校正环节的结构结构是确定的,但参数可调参数可调,现在的任务就是确定参数a,T,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相频曲线相频曲线具有正正相角相角,即网络的稳态输出在相位稳态输出在相位上超前于输入上超前于输入,故称为超前校正超前校正网络网络。图图6 超前网络的超前网络的Bode图图L() / dB20lg20dB/dec10lg01/(T)() / ( )0m1/( T)mm1/( T)1/T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相位超前网络相位超前网络的相角相角可用下式计算: 221) 1()(TTarctgc利用dc/d=0的条件, 可以求出最大

12、超前相角最大超前相角的频率频率为 Tm1上式表明,m是频率特性的两个交接频率的几何中心几何中心,代入上式可得到 1121arctgarctgmm或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由上式可得 mmsin1sin1 另外, 在m点有: L(m)=(20lg)/2=10lg 在选择的数值时, 需要考虑系统的高频噪声高频噪声。为了保持较高的系统信噪比, 一般实际中选用的不大于14, 此时m60。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L() / dB20lg20dB/dec10lg01/(T)() / ( )0m1/( T)mm1/( T)1/T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超前校正的主要作用是超前校正的主要作用是产

13、生超前角产生超前角, 可以可以用它部分地补偿被校正对象在用它部分地补偿被校正对象在截止频率截止频率c附近附近的相角迟后的相角迟后, 以提高系统的以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相角裕度, 改善系统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的动态性能。 PD控制器也是一种超前校正装置控制器也是一种超前校正装置。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在设计、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所谓频域法频域法。 频域法频域法进行系统校正是一种间接方法,依据的不是时域指标时域指标而是频域指标频域指标。通常采用相角裕相角裕量量等表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用开环截止频率开环截止频率 表征系统的快速性快速性。 6.4 c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14、 当给定的指标是时域指标时域指标时,首先需要转化为频域指标频域指标,才能够进行频域设计频域设计。 应用频率法频率法对系统进行校正校正,其目的是改变其目的是改变频率特性的形状,使校正后的系统频率特性具有频率特性的形状,使校正后的系统频率特性具有合适的合适的低频低频、中频中频和和高频特性高频特性以及足够的以及足够的稳定裕稳定裕量量,从而满足所要求的性能指标,从而满足所要求的性能指标。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频率特性法频率特性法设计校正装置主要是通过对数频对数频率特性率特性Bode图图来进行。 首先,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低频段低频段决定系统决定系统的稳态误差,根据的稳态误差,根据

15、稳态性能指标稳态性能指标确定低频段的确定低频段的斜斜率和高度。率和高度。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其次,为保证系统具有足够的稳定裕量稳定裕量,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在剪切频率剪切频率c附近的斜率应斜率应为为-20dB/dec,而且应具有足够的中频宽度中频宽度以保以保证具备适当的相角裕度证具备适当的相角裕度; 为抑制高频干扰高频干扰的影响,高频段应尽可能高频段应尽可能迅速衰减迅速衰减。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4.1 串联相位超前校正串联相位超前校正 超前校正超前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前校正网络超前校正网络的相相角超前特性角超前特性去增大系统的相角裕度增大系统的相角裕度, 以改善系统的暂态

16、响应暂态响应。 因此在设计校正装置时应使最大的超前相位使最大的超前相位角尽可能出现在角尽可能出现在校正后系统校正后系统的的剪切频率剪切频率c处处。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用频率特性法频率特性法设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步骤大致如下: (1) 根据给定的系统稳态性能指标稳态性能指标, 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开环增益K; (2) 绘制在确定的K值下系统的伯德图, 并计算其相角裕度相角裕度0;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00 因为考虑到校正装置影响校正装置影响剪切频率的位置剪切频率的位置而留而留出的裕量出的裕量, 上式中取=1520; 加加的原因:超前校正使系统的截止频率增大,的原因

17、:超前校正使系统的截止频率增大,未校正系统的相角一般更负一些,为补偿这里增未校正系统的相角一般更负一些,为补偿这里增加的负相角,再加一个正相角加的负相角,再加一个正相角。(3) 根据性能指标给定的相角裕度性能指标给定的相角裕度, 计算所需要所需要的相角的相角超前量超前量 :0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4) 令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角最大超前角 , 并按下式计算校正网络的系数值: mmsin1sin1 如 大于60, 则应考虑采用有源校正装置有源校正装置或两两级超前网络串联级超前网络串联; 0mm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5) 为使超前校正装置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相角最大超前相角出现在

18、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截止频率c上上,即c=m,取未校正系统未校正系统幅值为-10lg时的频率频率作为校正后系校正后系统统的截止频率截止频率c。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 计算超前校正装置的交接频率,写出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mmTT1,121(7) 画出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 验算系统的相角稳相角稳定裕度定裕度。如不符要求, 可增大值, 并从第(3)步起重新计算; (8) 校验其他性能指标, 必要时重新设计参量, 直到满足全部性能指标。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例例 6-3 设型单位反馈系统原有部分的开环传递开环传递函数函数为 ) 1()(ssKsGo要求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串联校正装

19、置, 使系统具有K12及040的性能指标。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解解 当K12时, 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如下图中的曲线Go, 可以计算出其剪切频率c1。L() / dB20dB/dec20lg12Go40dB/dec20dB/decGc101c1c22G0.105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401/lg12lg201c故。于是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为 1146. 312sc4012.1646. 3909018010arctgarctgc 由于伯德曲线自=1s-1开始以40dB/dec的斜率与零分贝线相交于c1, 故存在下述关系: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为使系统相角裕量满足要求相角裕量满足要求,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网络。在校正后系统剪切频率处的超前相角应为校正后系统剪切频率处的超前相角应为 =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