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县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江苏省盱眙县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江苏省盱眙县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江苏省盱眙县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江苏省盱眙县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1914年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 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 A、德国军队的主力遭到重创 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进攻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2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A. B.C. D.3朱光潜(18971986年),安徽桐城人,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51933年留

2、学英法,其间给上海开明书店一般杂志写稿,他写作可能涉及的话题有哈姆雷特:诗性语言的张扬 人间喜剧:尽释悲悯情怀格尔尼卡:无理性现实的折射 塞尚:调色盘上刮起一股现代风ABCD4下列关于柏拉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苏格拉底的老师B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C他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D在他的理想国中,主张由武士统治国家5小D是某中学的学生,他迷恋于网络,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他自有番道理。你认为他的下列哪一观点是错误的?A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B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C网络从要本上否定了学校教育D引起工作方式的重大革命6以下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说法不

3、正确的是A包括首相在内的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B首相可以提请国王解散议会 C内阁成员若对首相不信任,首相就得辞职 D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7数据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何时?(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8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B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拥有实权C明朝六部有超越君权的权力 D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9唐

4、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所反映的实质是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10唐朝以前,我国城市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坊市不分开 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出现夜市、晓市 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A. B. C. D.11“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该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分权制衡 D天赋人权12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了书写工具的落后。下列哪项发明使读书

5、人不用学习五车的竹筒,也可以“学富五车”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地动仪13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14邓小平曾经指出:“解决民族

6、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这个制度”指(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15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16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

7、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A. m为700,n为300 B. m为500,n为500C. m为600,n为400 D. m为800,n为20017史载:文帝、景帝时,土地兼并现象也很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文帝、景帝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B文帝、景帝不禁止土地兼并C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D天灾人祸,又不善经营者被兼并18下列作品与中国先

8、秦文学中的“楚辞”创作风格相似的是A. 人间喜剧 B.安娜·卡列尼娜C. 老人与海 D. 巴黎圣母院19“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A B C D20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睦邻友好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求同存异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1阅读下列材料: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

9、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分)材料一:材料二:日本最初的一批近代企业,主要由国家经营。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重点始终放在军火工业方面。后来,政府开始把一大批官营工矿业转让给资本家。高利贷富商岩畸首先接受了原属土佐藩的轮船,创立了三菱公司。材料三: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材料四:

10、日本在明治维新不久后,就开始踏上了一条对外扩张之路。早在1874年“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就提出了征朝(鲜)论,尽管没有立即实施,但却指出了向外扩张的基本方向。随后一系列的事实说明,日本一直在始终不渝地执行侵略扩张的政策。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工业化起步与英国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并主张对这些邻国采取怎样的政策?(4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为什么会踏上对外扩张之路?试举两例说明材料中的“一系列事实”?

11、(5分)22实现民主政治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不懈追求。夫如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选自严复辟韩(1895年)材料中严复认为“西洋之民”和“中国之民”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改变这种状况,维新派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4分)(2)依据材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民主宪法。(4分)(五)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六)保证一切抗日人民(

12、地立、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人民则有无论何种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选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3)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民主措施,有何意义。(5分)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

13、,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24(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实际统治地域和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往往不能对等。这也就构成传统上,中国天下观念所涵盖的地域的无限扩大。虽然说,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域有限,但是,天下都要尊天子。由于尊天子,才导致天子在礼节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就是在政治文化上而言,天子具有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中国自秦统一以来,天下观念得以从政治上实现。而在此之前,“天下”观念就已经根深蒂固。正如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当时所谓王天下,实即等于现代人理想中的创建世界政府。”“这个理想,中国人自谓在秦代的统一六国而实现完成了。因此,他们常有的一

14、个天下观念超乎于国家观念之上。他们常愿超越国家的疆界,来行道于天下,来求天下太平。”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材料二:除了让外使驻京、成立总理衙门专司外交及应用国际公法之外,遣使驻外也是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并无遣使驻外的规则但在西方及西方为主的近代国际社会,遣使驻外是外交惯例,也是需要。自西力东渐后,外人不断催促清廷派遣驻外使节驻在外国,希望能有进一步的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清政府碍于体制及成例,一直推延。但到了后来,由于形势所迫及列强的压力,中国不得不派遣赴外使节,于是,中国在形式上可以说是正式加入了近代的国际社会。梁伯华近代中国在世界的崛起

15、 材料三: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困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在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的“天

16、下观念”。 (2分)“天下观念”形成的体制保障是什么?(2分)“天下观念”指导下的对外交往的 “模式”是怎样的?(2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较,清朝末年中国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加入近代国际社会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共同的世界意识。(2分)简析两个时代与世界的融合出现不同状况的原因。(12分)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整体实力是不能同以英法为主的协约国相比拟的,德国从战争一开始就定了速战速决的计划,最怕持久消耗两线作战,而马恩河战役后德国最怕的局面出现

17、了。所以,德军总参谋长认 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2C3D【解析】根据所学,格尔尼卡是20世纪后毕加索的作品,时间不符,属于作者所在时期,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也有印象绘画艺术。4C【解析】柏拉图式苏格拉底的学生,故A项错;B项是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故B项也错;D项错在“由武士统治国家”,应为由“贤哲”做统治者。5C6C【解析】试题分析: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是当议会通过对首相的不信任案时,首相就要下台,或者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因此AB正确C错误。故选C。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说法正确。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责任内阁

18、制的特点。此外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7世纪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世纪,责任内阁制的确立;19世纪的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获得多数。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材料反映了在当时是不允许有夜市。夜市的出现应该在宋朝以后。所以选A。8A【解析】试题分析:阅读材料,迁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设置内阁,任命大学士,只是备皇帝顾问,没有实权,也不是法定的一级中央决策机构,故B、D说法错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谈不上超越君权,排除C 。从材料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可知,一旦阁权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

19、败,故此题选A项考点:本题考查明朝的中央官制点评:为了加强皇权,明朝废除了沿用已久的三省制,亦罢宰相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是明朝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9C10B11C【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材料反映的是分权制衡思想。12A13B14C15C16B【解析】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活动,从亚非拉掠夺了巨额的贵金属,导致欧洲货币大量贬值,引起价格革命。在价格革命中,新兴的资产阶级获得暴利,传统的封建主阶层逐渐没落,阶级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分析,

20、答案为B。ACD三项看不出封建主阶层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实力壮大来。考点:价格革命点评:新航路开辟引起了两个大的革命,一个是商业革命,传统商路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传统商业地位衰落,英国、法国的地位开始上升;另一个是价格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17C【解析】此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根本原因的含义导致事件发生的本质因素。18D19B20C2122(1)4分区别:西方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居于奴隶的地位。(2分)主张: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2分)(2)4分提出主权在民的原则,主张自由平等,规定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3)5分措施:实行民主选举,政权建设实行三三制,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3分)意义:调动了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23略。【解析】思路提示(笔者自主创新):(1)若“赞成”。可从历次列强侵略(“冲击”)后,中国人学西方(“反应”)的层次性(器物技术制度思想)着手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