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如何抓牢四个赋分点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如何抓牢四个赋分点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如何抓牢四个赋分点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如何抓牢四个赋分点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如何抓牢四个赋分点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2015四川省天府大联考诊断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李袭志字重光,本陇西狄道人。五叶祖景避地安康,复称金州安康人也。周信州总管、安康郡公迁哲孙也。父敬猷,隋台州刺史、安康郡公。袭志,初任隋历始安郡丞。大业末,江外盗贼尤甚,袭志散家产,招募得三千人,以守郡城。时萧铣、林士弘、曹武彻等争来攻击,袭志固守久之。后闻宇文化及弑逆,乃集士庶举哀三日。有郡人劝袭志曰:“公累叶冠族,久临鄙郡,蛮夷畏威,士女悦服,虽曰隋臣,实我之君长。今江都篡逆,四海鼎沸,王号者非止一人,公宜因此时据有岭表,则百越之人皆拱手向化。追踪尉佗,亦千载一遇也。”袭志厉声曰:“吾世树忠贞,见危授命,今虽江都陷没

2、,而宗社犹存,当与诸君戮力中原,共雪仇耻,岂可怙乱称兵,以图不义!吾宁蹈忠而死,不为逆节而求生。尉佗愚鄙无识,何足景慕?”于是欲斩劝者,从众议而止。袭志固守,经二年而无援,卒为萧铣所陷,铣署为工部尚书、检校桂州总管。武德初,高祖遣其子玄嗣赍书召之,袭志乃密说岭南首领随永平郡守李光度与之归国。高祖又令间使赍书谕袭志曰:“卿昔久在桂州,仍属隋室运终,四方圮绝,率众保境,未知所统。朕抚临天下,志在绥育,眷彼幽遐,思沾声教。况卿朕之宗姓,情异于常。家弟侄并立诚效公,又分遣首领,申谕诸州,情深奉国,甚副所望。卿之子弟,并据州县,俱展诚绩,每所嘉叹,不能已已。令并入属籍,著于宗正。”及萧铣平,江南道大使、

3、赵郡王孝恭授袭志桂州总管。武德五年入朝,授柱国,封始安郡公,拜江州都督。及辅公祏反又以袭志为水军总管讨平之转桂州都督袭志前后凡任桂州二十八载政尚清简岭外安之。后表请入朝,拜右光禄大夫,行汾州刺史致仕,卒于家。(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辅公祏反/又以袭志为水军总管/讨平之转桂州都督/袭志前后凡任桂州二十八载/政尚清简/岭外安之B及辅公祏/反又以袭志为水军总管/讨平之转桂州都督/袭志前后凡任桂州二十八载/政尚清简/岭外安之C及辅公祏反/又以袭志为水军总管讨平之/转桂州都督/袭志前后/凡任桂州二十八载/政/尚清简/岭外安之D及辅公祏反/又以袭志为水军总

4、管讨平之/转桂州都督/袭志前后凡任桂州二十八载/政尚清简/岭外安之解析:选D。这段文字正确的停顿是:“及辅公祏反,又以袭志为水军总管讨平之,转桂州都督。袭志前后凡任桂州二十八载,政尚清简,岭外安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累叶冠族”中的“叶”是“世”“代”的意思,“冠族”,读书的人家。B“百越之人皆拱手向化”中的“百越”是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向化”,归附的意思。C“岭表”,古时指五岭以外的地方,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岭南”地区。D“柱国”,是古代的官名,指那些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解析:选A。“冠族”,显贵的豪门世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5、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到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李袭志非常悲痛,于是召集了士民百姓为之举哀了三天。B南越王尉佗推行教化,百越之人拱手归服,他也是岭南地区千年难以遇到的好国王。 C隋炀帝末年,江南地区盗贼特别严重,李袭志散尽家产,招募士兵,来防守郡城。D高祖李渊送来书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答应他并入家谱,并且写上是家族的表率。解析:选B。“他也是岭南地区千年难以遇到的好国王”于文无据,文中并没有对南越王尉佗进行高度评价。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当与诸君戮力中原,共雪仇耻,岂可怙乱称兵,以图不义!译文:_(2)朕抚临天下,志在绥育,眷彼幽遐,思沾声教。译文:_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

6、关键是文言实词的含义。“戮力”,同力,合力;“怙”,依仗;“称兵”,兴兵,造反;“图”,谋图;“绥育”,抚慰;“眷”,怜惜,顾恋;“彼”,你,指李袭志;“幽遐”,偏远的地方;“沾”,沾染;“声教”,声威教化。答案:(1)应与各位合力进攻中原,一同报仇雪恨,怎么可以依仗国家动乱兴兵,图谋反叛!(2)我统治天下,心愿在抚慰百姓,怜惜你身处边远地区,想受到你的声威教化。参考译文:李袭志字重光,本来是陇西狄道人。五世祖李景在安康避难,又说是金州安康人。北周信州总管、安康郡公李迁哲的孙子。父亲李敬猷,是隋朝台州刺史、安康郡公。李袭志,最初多次担任隋朝始安郡丞。大业末年,江南盗贼特别严重,李袭志散尽家产,

7、招募到三千人,来防守郡城。当时萧铣、林士弘、曹武彻等争相前来攻击,李袭志坚持防守了很久。后来听到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于是召集士民为他举哀三天。有一个同郡人奉劝李袭志说:“你几代是豪门世族,长期在边远郡地,蛮夷畏惧你的威严,士民心悦诚服,虽然说是隋朝臣子,实际上是我们德高望重的人。现在江都宇文化及篡权夺位,全国动乱,称王的不止一人,你应该趁这个机会割据岭南,那么百越之人都会服从归顺。你效仿南越王尉佗,也是千载难遇的机会。”李袭志高声严厉地说:“我家世代以忠贞为本,临危授命,现在虽然江都陷落,但国家还在,应与各位合力进攻中原,一同报仇雪恨,怎么可以依仗国家动乱兴兵,图谋反叛!我宁愿效忠而献出生命,

8、不会因为违背气节求得生存。尉佗愚昧没有见识,有什么值得仰慕的呢?”于是想要斩杀劝告的人,众人不敢再说这样的话。李袭志坚持防守,长达二年而没有援兵,最终被萧铣攻陷,萧铣让他代理工部尚书、检校桂州总管。武德初年,高祖派遣李袭志的儿子李玄嗣携带书信征召他,李袭志于是秘密说服岭南首领跟随原隋朝永平郡守李光度同他一道回朝。高祖又让密使送来书信告诉李袭志说:“你过去长期在桂州,仍然是隋朝气运终数,隋朝已经四方毁灭,你率领众人保护边境,不知国家归于一统。我统治天下,心愿在抚慰百姓,怜惜你身处边远地区,想受到你的声威教化。何况你是我的同宗,情感不同于常人。你家的弟侄都能诚心报效国家,并担任一方的首领,告诉各州

9、,忠心为国,很符合我的期望。你的子弟,都担任了一方州县长官,都要表现出好的政绩,每每让我赞叹,不能一一枚举。让你并入宗室谱籍,写上宗族的表率。”等到萧铣被平定后,江南道路大使、赵郡王孝恭授予李袭志桂州总管职务。武德五年来到朝廷,授予柱国,封为始安郡公,拜任江州都督。等到辅公祏反叛,又命李袭志为水军总管征讨平定他,又调任为桂州都督。李袭志在桂州前后任职二十八年,政策崇尚清正简明,岭南因此安定。后来上表请求入朝,被授予右光禄大夫,代理汾州刺史后退休,死在家中。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吕祖泰,字泰然,吕夷简六世孙,吕祖俭从弟,寓常之宜兴。性疏达,尚气谊,学问该洽。遍游江、淮,交当世知名

10、士,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饮酒至数斗不醉,论世事无所忌讳,闻者或掩耳而走。庆元初,祖俭以言事安置韶州,既移瑞州。祖泰徒步往省之,留月余,语其友王深厚曰:“自吾兄之贬,诸人箝口。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当少须之,今未敢以累吾兄也。”及祖俭没贬所,嘉泰元年,周必大降少保致仕,祖泰愤之,乃诣登闻鼓院上书,论韩侂胄有无君之心,请诛之以防祸乱。其略曰:“愿亟诛侂胄及师旦、周筠,而罢逐自强之徒。独周必大可用,宜以代之,不然,事将不测。”书出,中外大骇。有旨:“吕祖泰挟私上书,语言狂妄,拘管连州。”右谏议大夫程松与祖泰狎友,惧曰:“人知我素与游,其谓预闻乎?”乃独奏言:“祖泰有当诛之罪,且其上书必有教之者

11、。今纵不杀,犹当杖黥窜远方。”殿中侍御史陈谠亦以为言。乃杖之百,配钦州牢城收管。初,监察御史林采言伪习之成,造端自必大,故有少保之命。祖泰知必死,冀以身悟朝廷,无惧色。既至府廷,尹为好语诱之曰:“谁教汝共为章?汝试言之,吾且宽汝。”祖泰笑曰:“公何问之愚也?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议之乎?”尹曰:“汝病风丧心邪?”祖泰曰:“以吾观之,若今之附韩氏得美官者,乃病风丧心耳。”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侂胄使人迹其所在,祖泰乃匿襄、郢间。侂胄诛,朝廷访得祖泰所在,诏雪其冤,特补上州文学,改授迪功郎、监南岳庙。丧母无以葬,至都谋于诸公,得寒疾,索纸书曰吾与吾兄共攻权臣今权臣

12、诛吾死不憾独吾生还无以报国且未能葬吾母为可憾耳。乃卒。尹王柟为具棺敛归葬焉。(节选自宋史列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索纸/书曰吾与吾兄共攻权臣/今权臣诛吾/死不憾独吾生/还无以报国/且未能葬/吾母为可憾耳B索纸书曰/吾与吾兄共攻权臣/今权臣诛吾/死不憾独吾生/还无以报国/且未能葬/吾母为可憾耳C索纸书曰/吾与吾兄共攻权臣/今权臣诛/吾死不憾/独吾生还无以报国/且未能葬吾母/为可憾耳D索纸/书曰吾与吾兄共攻权臣/今权臣诛/吾死不憾/独吾生还无以报国/且未能葬吾母/为可憾耳解析:选C。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断句题需要读懂文段内容,断句时重点做到一看语气(词),二看结

13、构。“曰”是对话标志的词语,在它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故排除A、D;“吾”一般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根据语境,“现在权臣被杀,我死而无憾”,所以应在“吾”前断开,排除B。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弟,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若不共祖父则为从祖弟,若共祖父则为从父弟。B太师,太傅,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C监察御史,官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始设,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D古代的“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这种丧葬制度

14、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其中许多内容由国家法典规定,还有许多内容在民间相沿成俗。解析:选C。监察御史在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始设。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祖泰性情疏旷豁达,崇尚意气,学问广博,擅饮酒,论述当世的事情无所顾忌,以至于有人听到后捂着耳朵跑开。B嘉泰元年,周必大被降职少保并被要求退休回家,吕祖泰就到登闻鼓院上书,请求诛杀权臣韩侂胄来防止祸乱的发生,朝廷内外都非常震惊。C吕祖泰受审毫无惧色,严词拒绝府尹宽恕罪行的劝诱,痛斥依附韩氏得到高官厚禄的人,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精神。D吕祖泰被贬斥后,韩侂胄并没有善罢甘休,吕祖泰于是躲藏在襄阳、郢州之间,等到韩侂胄被

15、杀,他的冤屈才得以洗雪。解析:选C。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吕祖泰受审毫无惧色是因为他“冀以身悟朝廷”,并非表现他“宁死不屈的精神”。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祖泰愤之,乃诣登闻鼓院上书,论韩侂胄有无君之心,请诛之以防祸乱。译文:_(2)祖泰知必死,冀以身悟朝廷,无惧色。 译文:_解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有:(1)“诣”:到;“上书”:呈上奏书;“论”:讲述。(2)“冀”:希望;“悟”:使动用法,使醒悟。答案:(1)吕祖泰对此愤恨,就到登闻鼓院呈上奏书,讲述韩侂胄有目无君王的野心,请求诛杀他来防止祸乱。(2)吕祖泰知道自己必

16、死无疑,希望用自身唤醒朝廷,脸上没有畏惧的神色。参考译文:吕祖泰,字泰然,是吕夷简的第六代孙子,是吕祖俭的从弟,居住在常州的宜兴。性格粗犷豁达,崇尚义气友谊,学问广博(该洽:广博)。游遍长江、淮河地区,结交当代知名人士,得到钱物有时分给他们携带离去,没有显现吝啬的神色。酒喝到几斗也不醉,议论社会上的事情没有任何忌讳,听说的人有的掩住耳朵跑开了。庆元初年,吕祖俭因谈论世事(被贬谪)安顿在韶州居住,不久迁徙到瑞州。吕祖泰步行前往探望他,逗留了一个多月,告诉自己的朋友王深厚说:“自从我兄长被贬,各人紧闭嘴巴(箝:通“钳”)。我虽然没有官位,但按道义一定要用语言报答国家,(但现在我)应当稍稍等待,现在

17、不敢因为我连累我的兄长。”等到吕祖俭在被贬的地方去世,嘉泰元年,周必大被降职少保并要求退休回家,吕祖泰对此愤恨,就到登闻鼓院呈上奏书,讲述韩侂胄有目无君王的野心,请求诛杀他来防止祸乱。奏书中大致说:“希望快快地诛杀韩侂胄以及苏师旦、周筠,而且罢免贬逐陈自强这类人。只有周必大可以重用,应该让周必大取代韩侂胄,不然的话,情况将会不可预测。”奏书发出后,朝廷内外的人大为惊骇。皇上传下圣旨:“吕祖泰怀私怨呈上奏书,语言狂妄不羁,发送到连州拘禁管制。”右谏议大夫程松和吕祖泰亲近友好,恐惧地说:“人家知道我一向与吕祖泰交往,大概会认为我预先就听说了(这篇奏书的内容)吧?”于是独自上奏说:“吕祖泰有应当诛杀

18、的罪过,而且他上书一定是有人教唆他。现在纵然不杀他,也应当施以杖刑,脸上刺字,流放到偏远的地方。”殿中侍御史陈谠也这样说。于是杖脊一百下,发配到钦州的牢房收押管制。起初,监察御史林采说诡诈风气的形成,从周必大开始,所以有了把他降为少保的诏命。吕祖泰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希望用自身唤醒朝廷,脸上没有畏惧的神色。到了州府的堂上之后,府尹用好话劝诱他说:“是谁教你一起写奏章?你试着说出来,我将会宽恕你。”吕祖泰笑着说:“你怎么这样愚蠢地问呢?我本来知道一定会死,却会接受别人的教唆,而且与人一起讨论吗?”府尹说:“你丧心病狂了吗?”吕祖泰说:“依我看,你们现在依附韩侂胄而获得美官,才是丧心病狂啊。”吕祖泰

19、被贬斥之后,途经潭州出京城。钱文子担任醴陵县令,私下赠送给吕祖泰路费礼物(赆:临别时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礼物)。韩侂胄派人探寻吕祖泰停留的地方(迹:踪迹。这里作动词,探寻踪迹),吕祖泰于是躲藏在襄阳、郢州之间。韩侂胄被杀,朝廷探访后找到吕祖泰藏匿的地方,下诏令洗雪他的冤屈,特别下令让他补任上州文学,后来改而授予他迪功郎、监南岳庙。母亲去世(因贫穷)没有办法安葬(无以:没有办法),到都城与诸公商量,染上寒病,索取纸张书写下:“我与兄长一起攻击权臣,现在权臣被杀,我死而无憾。只是我这一生再也没有办法报答国家,而且没能埋葬我的母亲,(只有这些)让我遗憾罢了。”于是去世。府尹王柟替他备办棺材殓尸送回故

20、乡安葬。三、(2016贵州省六盘水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将以一

21、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究之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每称得人。 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 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

22、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以才俊为马祖常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有才,然非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B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C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

23、/尤委曲尽言D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解析:选C。这段文字正确的停顿是: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亥”,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轮番搭配,此处为记年。B“干戈”,均为我国古代兵器名,因此后人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又引申为战争。C“教授”,我国古代使用的学官名称和学位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此职位。D“礼部”,我国古代官署。隋唐时为“六部”之一。长官为礼

24、部尚书,分管科举和使节接待等事务。 解析:选C。“教授”,仅是学官名称,与学位无关。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集天资聪颖,记忆超群。三岁时他随家人避乱岭外,母亲杨氏口授文章给他,他很快就能记诵,返回长沙后得到刻本,终于得以遍读经书,通晓大义。B虞集重视师道,捍卫礼义。他在任儒学教授时,自觉充实知识;任国子助教时,诲人不倦;刘生在祭祀上有失礼行为,他坚持主张将其开除。C虞集宏才博识,深受重用。因赵世延归家,虞集专领修撰经世大典之事,完成该书;皇上认为虞集经手之事无所不宜,当时的大典册立之文都出自其手。D虞集评人论文,坚持原则。他评论人才注重器量识见,评议文章重视

25、经义,即使因此触怒他人也不改变;马祖常力荐龚伯璲,虞集却认为他不能担当大事,拒绝签署推荐书。 解析:选A。从原文看,虞集在得到刻本之前就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译文:_(2)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译文:_解析:翻译的重点有:“伺”,等候,候望;“卒”,完成,完毕;“相率”,相继,一个接一个。 “进用”,提拔任用,晋升任用;“有以”,有的办法;“间”,离间,使隔阂,疏远。答案:(1)诸生等虞集离开(官署)后,常常带着书本到他家完成课业,其他馆的学生也多相继到虞集

26、处请教。 (2)当时世家子孙因(凭)才能名声被提拔任用的人很多,他们担心虞集获得的恩宠一天比一天多,常常想着用什么办法离间他与皇上。 参考译文:虞集,字伯生。虞集的父亲虞汲,娶妻杨氏。虞集三岁时就知道读书,这一年是乙亥年,虞汲携全家去岭外,战乱之中没有书籍可带,杨氏口授文章,虞集听一遍就能诵记。等到回到长沙,拜师学习,才得到各经的刻本,(那时)虞集已是读遍了诸经,通晓其大义了。大德初年,被授任大都路儒学教授,虽然是以教导学生为职责,但他在学术上却更加自我充实拓展,没有片刻悠闲逸乐。任国子助教后,就以师道为己任,诸生等虞集离开(官署)后,常常带着书本到他家完成课业,其他馆的学生也多相继到虞集处请教。任博士时,虞集曾在殿上监督祭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