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_第1页
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_第2页
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_第3页
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_第4页
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一、#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1、中小学教师现状#区现在有教职工?人,特级教师?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人,中级教师?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为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区教体局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职业生活中的情绪感受和职业投入程度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探寻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问题,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减少职业倦怠,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关心教师的职

2、业倦怠,是对教师的一种人文关怀;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对于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2、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9月一10月,我们对500名中小学在职一线教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根据#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编译,并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区教师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7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具体表现在,男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都高于女教师,特别是在情绪衰竭方面偏高,在个人成就感方面,男性低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也大大高于女教师;从年龄角度看,处在36岁-45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比较高;从职

3、称角度看,高级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明显比较高。但是,高级教师在职业倦怠上也高于其他职称的教师,对此我们认为,有可能是高级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从发展阶段上看已进入“职业高原期”,专业发展处在停滞状况。个体获得进一步晋升的机会和可能性几乎没有,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挑战的愿望和激情已匮乏。从任教学段来看,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年级,主要是由于高中更为直接地面临升学压力,无论是教师的心理压力还是工作负荷都非常高;从任教科目看,理综和文综学科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上远远高于语数外和其他学科,我们分析主要是由于这两类学科重视程度往往不及语数外学科,三科综合评价也会造成压

4、力或是努力与回报形成反差的问题;从婚姻状况看,已婚教师的职业倦怠都明显高于未婚教师,但个人成就感水平也高于未婚教师。这可能与教师在婚前婚后投入工作的时间以及情感有关系。婚姻意味着一种时间的占有和精力的投入,家庭生活和工作有时是一对矛盾,工作持续不断的高要求、高压力意味着时间的大量投入。很多教师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时都不无感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家庭生活的时间被剥夺,当教师以牺牲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为代价投入工作的时候,如果工作本身并没有因自己的努力出现企盼的图景,教师就会陷于挫折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就会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从以上调查与问卷中可以综

5、合而知,教师职业倦怠是目前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现实,也是主要问题,其成因来自两个方面:内因(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因(国家政策,社会家庭等的大环境)。但内因起着决定的作用。(一)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因有:1、对职业理想化追求程度和成就感降低,目标模糊。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不高,有部分老师对教育的愿景和渴望是不明确的,也有部分老师不因学生的进步而快乐,不因学生的退步而焦急。毋庸置疑,无目标引导的行为不可能是积极主动的,这种感觉就像船行大海失落了航标,人行沙漠失去了方向,这是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消失。2、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的淡化敬业精神、奉献精神

6、与服务意识的淡化使教师狭隘的认为从事教育不过是谋生的手段,抛却了教育中更深刻的精神价值的取向,表现为严重的自私化的聪明和计较,将奉献当成异类加以排斥。在现实的生活中并不是做任何事或做出任何的努力都可以得到即时回报的,这会使许多人失去耐心,失去兴趣,失去动力,失去激情,甘于平庸,而不思实现自我价值,展示人生抱负、热心服务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工作自然是倦怠的。3、忽视继续学习、知识更新与专业成长的追求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机械重复的工作容易使人疲倦,只有创造性和充满渴望的工作时,人才能精神饱满、轻松、快乐。然而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必须有对本行业工作的深刻理解,对行业知识的掌握,对专

7、业成长的不懈追求,不学习、忽视知识的更新造成的结果是知识老化、遗忘,专业退步。因此感觉工作力不从心,无法顺利进行课堂的优化、教育的反思、教学的思考、分析。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有老师感言:自己想学习,可就是学不进去,想多做些教学研究,却没有时间。感觉教书越教越不会教了。这是知识退化造成的后果,是专业成长失却带来的困惑。长此以往,难免产生职业倦怠。4、自我定位不正确教育职业应该是教师终生的追求,但在教师队伍中却有两种不同但同样是错误的定位,直接影响了老师工作态度,产生了职业倦怠,一种是“平庸快乐”的消极思想,他们自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与实绩一般,但同别人相比还不算差,于是甘于平庸,对工作不思上进缺少

8、激情。另一种是年龄稍大一些的老师,他们不断增加的衷老感,使之逐渐倾向于只关注自己的利益,看到别人的进步和成绩经常自我解嘲,“我们也年轻过,也辉煌过,现在的世界是年轻人的”、“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因此不再勤勉地工作,不再深入研究。(二)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外因有:1、社会与生活环境的变更及影响。老师是社会的一员,不能游离于社会,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它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变革,各种思潮的涌动,使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和原来所提倡的奉献理念受到挑战,过去的以追求物质利益为耻,以“园丁”和“蜡烛”般无私精神为职业的理想开始动摇解体,部分教师以奉行实惠为先,个人为先,职业只是一种谋

9、生的手段。当然外界的大环境影响还包括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家长过高的期望以及不恰当的社会监督等。如:未成年保护法的制定让社会及家长存在许多不正确地理解,有时他们会把教师对学生不良表现的批评教育当成是对孩子的伤害,许多家长甚至认为孩子是老师最直接的验证品,孩子不好的表现老师要负直接的责任,对教师的攻击也屡见不鲜,老师也因此成为弱势群体,造成他们对教育的失望,不敢教育,害怕教育。学生群体中的问题行为如早恋、违纪、网络成瘾等问题经常使教师焦头烂额、疲惫不堪,而学生学习成绩不高、学习动力不足使得教师常常感觉到教育的无奈。对教师而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远比其它工作更易让他感到疲倦,管理学生的

10、困难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主要因素。2、学校内部的管理、竞争、检查、人际关系的压力。学校频繁的检查,包括各级别、各类别的检查使老师疲于应付、小心翼翼,似乎工作就是为了能通过检查。对学生的教育是长效的,无法立竿见影,而检查是好是坏能马上体现,令老师们诚惶诚恐,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压力以致于身心疲惫。如:学生管理的困惑让老师无所适从,家长加强了对学校管理的干涉而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与约束,使教师、家长、学生矛盾突显出来,教师的教育行为比以往更难得到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委屈可想而知。除管理学生因素之外,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职称评优晋级的需要,各类参评活动资料的撰写等也使教师在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

11、承担了额外的工作。它们正在成为教师新的压力源,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三、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和建议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多种多样,有内在因素,也有外部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内在的因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应该根据具体成因有的放矢,尊重各种因素,采取相应妥当的措施,具体策略如下:(一)基于内因的策略思考1、加强职业理想和人生观的教育这是职业引领的关键,从事教育事业没有显赫的地位,优厚的收入,但是教育的真谛在于树人,是培育人类文明的伟大工程,是人类从事一切文明活动的基础,就像大海,孕育生命,承载厚重,但始终匍匐在大地的脚下,就像土壤,支撑起世界的绿色,却从不张扬。教育事业的崇高正是

12、根植于它从不追求急功近利,而是放眼于缔造人类长久的文明。因此教育事业虽然平凡,却永远笼罩着灿烂的光芒。足以让我们为之奉献一生。2、加强师德教育,端正自我定位从调查分析中我们知道,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准不高,乐于奉献,甘于平凡,是消除职业倦怠的精神良药,为什么以前教师的待遇不高,但教师工作都是态度端正、热情饱满、艰苦而能体验着快乐,那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奉献的心,他们对事业的成就感体现在培养了多少好学生,认真践行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因此就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中去,乐此不疲,甘于平凡、知足常乐是一个美好的心态。鲁迅先生说“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不争

13、名利,不盲目攀比,才能坚守教育这块圣土,才能将心灵在这方净土上安营扎寨,快乐而有效地培育每一棵新苗。要树立终生从教的理想,教育不分彼此,不分年龄,在职在岗的一天就是奉献的一天,就是播种希望的一天,教育的征途没有终点,更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念头,要将自己定位好,并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体验快乐与成就。3、坚定意志、增强抗干扰能力教师要不断地积累体验,感受职业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充实,在心中竖起职业理想的目标旗帜,坚守教育的阵地,固然现实生活有许多的诱惑和委屈,却能做到荣辱不惊,坦然处之。4、重视知识更新,关注专业成长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活到老学到老,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要求教师要终生

14、学习,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自己的终生学习作好规划。首先要积极参加国家为提高教师素质而提供的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其次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多读教育专著,认真反思总结教育教学的得失,促进专业的成长。再次,要及时地把握时代教育的脉搏,教育新信息,吸收新知识。最后要博览群书,尽可能多的涉及各个学科,以储备更多的相关的知识,为教育教学服务。(二)基于外因的策略思考1、优化社会大环境的建设。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做好教师理想教育的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整个社会气氛,提倡保护未成年人并不是不能教育未成年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并不是建立在将老师做为弱势群体的基础上,不应将教育中呈现出各种问题都归咎于教师,不应

15、把教育的各种压力都让老师来承担,让社会、家长对教育有个公正客观的看待和评判,要确立对教师行业的合理期望,教师是一个真实的人,并非圣贤,能力也是有限的。其次,学校要帮助解开学生管理的困惑,缓解人际关系的压力,内部的改革要合理、合情、公平、公正。2、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谋求教育的均衡发展。虽然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经济的提高并不能完全消除职业倦怠,但都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职业声望。教师的待遇低,导致心理失衡。由此而生是倦怠,这是显而易见的。国家应切实地落实教师法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注教师行业,让教师体验到行业的魅力和价值,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3、关心教师、提倡人文管理,引导合理竞争。关注人文管理,是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好方法,关心教师首先要欣赏教师,欣赏是催人奋进的良药,欣赏就是宽容,欣赏就是扬长避短,欣赏就是理解,欣赏更是一份信任,欣赏是最知心的关爱,它可以激发教师被隐藏的斗志,拂去教师心中蒙尘而久违成就感,可以激发教师的热情,挖掘他们长处与潜力,努力工作。合理科学的竞争可以激发教师的斗志,通过竞争平台,充分的展示自己,竞争为教师提供了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